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内涵_执政能力论文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内涵_执政能力论文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内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涵论文,党的先进性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保持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建设的最高目标和永恒课题,也是动态的、常谈常新的时代课题。对于当前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必须把握社会背景和时代要求,针对党的建设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全面地、动态地、深入地理解时代赋予党的先进性的新内涵。

一、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来把握先进性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提高党的五方面执政能力的目标和要求,这是党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对党自身建设和历史任务深刻认识的重大成果,也为我们党在新时期的新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给党的先进性增添了新内容。当前,保持党的先进性,就必须不断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把党的先进性切实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上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取得执政地位后的一项根本性建设,决定着党的生存和发展,离开了党的执政能力泛泛地谈党的先进性,去追求党的纯洁性,党的先进性就失去了意义,党就会停滞和僵化。科学地把握党的先进性与党的执政能力的辩证关系,也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一条基本思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党在执政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方向,离开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就失去了目标,失去了意义;抓住了执政能力建设,就抓住了执政党建设的根本,就抓住了党的先进性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关键。

二、从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体现先进性

列宁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要看其理论、路线、纲领的正确性,同时也要看她在无产阶级运动中的实际表现和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当前的理论、路线、纲领。这次在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党的建设的新思路,是党在执政和开放条件下的总要求。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党的先进性必须有新内容、新要求、新标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把“三个代表”的思想和要求作为体现、展示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决定因素。我们党只有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才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这样,对我们党的先进性的理解和把握就从静止、静态的思维模式飞跃、升华到动态、发展、不断求新、求变的辩证思维模式,达到了全新的境界。学习是领会和贯彻的基本前提,特别是作为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的一项教育活动,更要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摆到突出的位置上。在新世纪、新时期、新阶段,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先进性,关键是深刻理解和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自觉付诸实践,努力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学习者、坚定实践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结晶,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每个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的一项重大职责和长期任务,必须从增强党的执政意识的高度,提高党性的高度,增强责任感;必须坚持不懈、不断深入,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三、从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高度来追求先进性

党的先进性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新内容,同时,也有着共产党本身固有的特质。这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我们党贯穿建党始终的根本宗旨,这就是在执政的条件下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扩大的情况下,社会阶层、社会组织、社会成员呈多变化、多样化、复杂化的趋势,如何发扬党的传统、实现党的宗旨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胡锦涛同志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是最广大人民的“最”,强调的是群众性、社会性、广泛性;二是根本利益的“根本”,强调的首先是经济利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最为至关重要的。改革最深厚的动力是最广大人民的支持;改革成败的标准是最广大人民是否得到了实在的利益,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最广大人民得到实惠。离开了这些,改革就偏离了正确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党的先进性就会受到损害。由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已经形成。在这个时候,非经济因素对于保持经济发展的作用更为突出。发展是硬道理,而稳定压倒一切。能否保持发展的好势头,稳定的局面至关重要。保持稳定的局面,最根本的是保持人心的稳定。做到人心稳定,就应当使最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改革的受益者。为此,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把党的先进性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联系起来,同中国的发展紧紧联系起来,就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行动的根本价值取向,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的根本目的。这是党的宗旨所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基本含义,也是党的先进性的最高要求。

辨别和明确这一内涵,有助于我们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搞得更有成效。诚然,从外在表现上看,先进性就如毛泽东所说“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从一般特征上看,先进性就是体现人民意志,符合时代要求,把握社会发展趋势的思想和行为;但具体化为一定历史时期、历史阶段的党的先进性,不仅具有一般共性的要求,同时又有着特定的涵义。这就说明,我们在从事具体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时,先进性的理解并不是简单地已在头脑中设定好了的;原来所理解的先进性的涵义,既有由于当时社会背景所致的不正确的认识,也有着应该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之处。比如,创新是当前党的先进性的内在要求,不创新,不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就会落空,党的执政能力就会受到损害;但若用以往相当时期里存在着的僵化、墨守陈规的思想来看,情况却是另外一方面。思想决定行为,我们必须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来把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涵,才能把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推向深入。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这里强调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是党的宗旨;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强调提高执政能力是党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职责,这三者是我们理解和把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出发点,也从各自侧面说明了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内涵。

标签:;  ;  

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新内涵_执政能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