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论文_谷士金

国有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论文_谷士金

当涂县机电排灌管理总站 安徽马鞍山 243100

摘要:泵站管理是水利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排涝站在防洪除涝、抗旱减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近年来排涝站更新改造项目的实施,当涂县的排涝站工程更加趋于规模化、先进化、智能化,但在运行管理中也暴露出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本人结合多年从事排涝站运行管理的工作经历,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此来促进泵站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关键词:泵站;运行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当涂县地处长江、水阳江、青弋江下游,境内有大小圩口14个,其中大公圩系“皖南首圩”,耕地31.2万亩,人口22万人。2016年长江中下游发生特大洪水,外河水位接近历史最高,圩内降雨达到历史极值,全县各排涝站高扬程、满负荷、长时间运行,14个圩口无一受涝,排涝站发挥了重大的防洪除涝作用。但随着近年来突发性天气的频发,排涝站能否安全可靠运行,管理水平能否适应当前需要,成为排涝站能否高效发挥工程效益的重要因素。

1当涂县泵站工程现状

当涂县共有国有排涝泵站20座,总装机106台套,容量26374 kw,排涝流量295.3 m3/s,20座排涝站均为纯公益性泵站,分布在全县14个圩口,受益范围691.95 km2,排涝面积47.152万亩。泵站职工核定编制人数56人,现有在编职工45人,其中40岁以上占70%。

通过2000年沿江泵站更新改造项目、2005年“中部四省”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和2016年双摆渡大型泵站改扩建工程的实施,辅以省级排涝站技改项目和县级财政资金改造了中小型排涝站,当涂县的圩区排涝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排涝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

2泵站运行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维修养护成本高

“中部四省”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中的大公圩、一五圩泵站建成投运后,水泵、电机、变压器等设备全部得到更换,相对于更新改造前的老式水泵电机,新设备更加节能,使用年限延长,维修保养经费也一定程度上得到节约。但是改造后的泵站中,配电柜等电气设备也更换成目前市场上比较先进、自动化程度也比较高的成套产品。这些产品的优点操作方便、自我保护性能好,同时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它们对工作电压、工作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对复杂环境的工作适应性差,稍有不慎便会损坏。相比老式电气设备适应性强,维修费用低的特点,新电气设备的成套性质决定的它们的维修成本非常高,经过近10年运行后,若想维修好一个小小的损坏问题,就必须要更换掉整个成套配件,动辄数千元以上。

2.2“两费”落实标准低

2007~2010年,当涂县水利体制改革完成后,国有泵站定性为纯公益性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两费”得到落实,但运行管理费和维修养护费的标准太低。当涂县财政每年安排给泵站维修养护的经费约28万元,平均10.6元/KW,与水利部颁布的泵站工程维修养护定额标准测算相比,当涂县泵站维修养护经费不足该标准的1/10。2007年以前,征收的12元/亩的水利规费中,至少有2元是用于泵站维修养护的,举例说大公圩每年征收366万水利规费中,可以提取70万元用于泵站维修养护,现在免征水利规费后,仅靠财政补贴给大公圩泵站每年只有20万不到,维修养护经费大大缩减,满足不了泵站运行维护需要。

2.3职工技术力量弱

当涂县从事泵站运行的大部分职工年龄在40岁以上,学历基本上是高中以下水平,自参加工作以来,基本上未接受过机电排灌相关专业的业务培训,所具备的技能都是几十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在老泵站方面操作维修经验丰富,完全能够满足工作需要,对更新改造过的新式泵站而言,自动化控制、机电管理专业型人才奇缺,无法应对正常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近年来招考引进的电气专业的本科生缺乏实践工作经验,既花了大量财力物力,又收不到实际效果。

2.4工作生活影响大

当涂县目前20座排涝站现有在岗职工45人,平均每站2.3人,人员相对比较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平时不排涝时,要求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值守,以防火、防盗、防止外人进入站内产生突发性安全事故,汛期排涝时必须24小时人不离岗,开机排涝,丝毫不能松懈。而且工作人员精神压力大,机电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影响了排涝,便会产生直接经济损失,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大。这些工作性质决定了泵站管理不像堤防管理那样只需做好8小时正常工作,下班后可以回到县城或乡镇安心休息。大多数运行站职工为解决24小时值守问题,都将家庭搬进了位置偏僻的泵站,给职工正常生活造成了诸多不便。

2.5社会重视程度小

社会各界对排涝站的工作性质、工作强度、功能作用等方面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泵站平时没什么事,职工只是看管看管,加之排涝站自身对运行与管理方面缺少宣传,导致排涝站职工的付出得不到社会认同。各排涝站运行管理人员偏少,平时都要求至少有1名职工守在站里24小时不能离岗,为防止外人进入站内发生安全事故,只得将大门紧闭,这种管理方式反而给社会上造成一种站里没人值班、职工脱岗不负责任的负面印象。

3提高排涝站运行管理水平的对策

3.1保障“两费”落实,多种渠道筹集经费。排涝站设备每年都需要维修保养,没有足额的维修养护经费作保障,很难开展维保工作,很难保证机电设备正常运转。一是要全面细致做好维修养护工作,节约运行管理成本。二是要提高维修养护经费,确保经费用到实处。三是要将排涝站维修项目列入全县水利兴修方案中,落实专项维修养护经费。

3.2推行管养分离,建成社会化管理模式。水利部于2016年10月9日颁布的《水利工程考核办法及标准(水建管〔2016〕361号)》规定,要求实行管养分离,未实行的扣分。社会化管理的综合成本远低于泵站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支出,马鞍山市政所管理的城排泵站、市水利局管理的农排泵站最近几年全部实行了管养分离,由无锡水泵厂或驷马山管理处中标代为管理和运行。相比当涂县的自我管理模式,当排涝站出现故障时,社会化管理单位的响应速度快、处理能力强、维修周期短,泵站运行可靠性更高。

3.3开展泵站考核,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当涂县水利局2008年出台了《当涂县国有泵站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当涂县国有泵站职工管理办法》等文件,全面加强排涝站的目标管理考核工作。从制度建设、站容站貌、值班值勤、工程管理、设备维修、运行管理、安全生产、财务管理、物资管理、档案管理10个方面着手,采用平时不定期和年终大评比相结合的考核办法进行,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设立职工岗位责任制奖,以此来加强排涝站的运行管理工作。通过考核使各站能够对照考核标准找出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并不断为之改进完善,从而做到加强泵站管理工作,提高泵站管理水平,发挥泵站工程效益,促使泵站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推进水利行业的整体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3.4放宽招考条件,大力引进专业人才。泵站最容易出现故障的是配电设备,水利局通过招考录用的电气专业人员对专业知识不够精通,完全满足不了泵站运行维护的需要,而电气生产企业培养锻炼出大量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术人员,完全能够胜任泵站维保工作。建议在招考录用泵站事业单位人员时,不仅要考虑本科学历的要求,对具有电气专业技师职称的大型电气生产企业人员,应该优先录用。同时要提高基层人员的福利待遇,确保能够长期留着人才。

3.5加大培训力度,创建委托培训模式。全国泵站运行工技能大赛2016、2017年的冠军都被江苏省水利厅选派的基层泵站运行工夺得。据了解,江苏省水利厅与河海大学、扬州大学、无锡水泵厂、南京南瑞等大学和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委托他们为基层排涝站培养泵站运行工,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激励基层泵站运行工参加培训。这些好的做法值得我们组织管理人员深入考察调研,学习借鉴他们的管理模式和培养机制,建立起长效可行的委托培养模式,提高基层排涝站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

3.6提高服务意识,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基层排涝站首先要确保圆满完成排涝抗旱工作,扎根基层,服务群众,赢得基层领导和群众的肯定。其次要积极参与到所处乡镇行政村、社区的水利工作中,发挥自身专业特长,为农村水利工作出谋献策,以此来提高水利职工的服务水平,打造水利行业的良好口碑。再次要加强排涝站日常管理与考核,积极申报争创省级泵站管理单位称号,提升社会各界的重视程度和水利行业品牌形象。2016年我县防御特大洪涝灾害期间,基层排涝站职工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主动深入排涝第一线,为各乡镇架机排涝做好技术支持,他们这种不计辛劳、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得到了基层乡镇和人民群众的赞扬,为水利行业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结束语:重建更要重管,排涝站的安全高效运行与水利部门领导的重视、“两费”的足额落实、泵站管理标准化精细化程度、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提升、实行社会化管养分离等方面息息相关,只有做好以上管理工作,才能确保排涝站长期安全可靠运行,发挥出应有的防洪除涝作用。

论文作者:谷士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  ;  ;  ;  ;  ;  ;  ;  

国有泵站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论文_谷士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