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教育界在大力提倡立德树人的思想,立德树人可以说是教育的本质,立德树人是新时代的教育观念。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学校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应当将立德树人思想作为其开展的准则,在德育教育工作上,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精神。改变以往的德育教育理念,扩宽德育教育渠道,创新德育教育平台,在做好德育教育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知识教育。本文在立德树人思想的基础上,对学生德育工作展开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德育工作;思考;渗透
坚持教育方针,不仅能够提高全民素质,还能为国家发展建设奠定基础作用。当前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任务的重中之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以往学校较为重视知识教育,如今学校对德育教育越来越重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秉承立德树人的思想,将立德树人的思想融入德育工作中,既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又能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一、立德树人思想的本质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贯彻落实与深入实施,立德树人思想已经成为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前提思想。学校若想提高立德树人思想在德育教育中的效果,教师应当对立德树人思想进行深入了解,充分认识到立德树人思想的精神,探究立德树人思想的内涵[1]。首先,教师要明确立德与树人二者之间的关系,若想树人,必须先要立德,只有立德后才能树人,树人是立德的最终意义,教师既要有培育人的美德,也要培育有德的人,并实现二者的统一,教师可以先理解立德的含义,再理解树人的含义,在分别理解过二者的含义后,再将二者联系起来进行理解,这样能够更为透彻的理解立德树人的含义;其次,教师要做好本职工作,重视教育的根本任务,研究古今中外教育的发展历史,通过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来探究教育真谛,明白道德教育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对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并将道德教育当成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再次,教师要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探索培养人才的规律,教师会在探索中发现,立德树人思想与人才培养规律相符合,人才培养规律在立德树人思想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关于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构建家校合作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活动可以看做是一项循环工程,这项循环工程具有两大主要特点,一是具有系统化,二是具有生态化。如果没有建立完善的德育生态链条,德育教育则不能实现教育价值的最大化,德育生态链条是连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纽带,可以将三者串联起来,编织成一张德育工作网,这张德育工作网不仅具有系统性,还具有统一性,能够进一步对德育教育环境进行优化。由此可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家长以及社会也有同样的责任,如果仅仅依靠学校与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做好校内的德育教育工作,家长做好校外的德育教育工作,使学生既能在校内接受德育教育,也能在校外接受德育教育。学生校内德育教育的实施与推动主要依靠教师,教师开展德育工作,不可忽略了社会团结性问题,对德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强化,建立并不断完善德育教育网,充分发挥育人的作用与育人的价值。学校与家庭应当加强沟通,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多交流,为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条件,并实现家校合作。在家校合作中,学校占据主导地位,家长广泛的参与到德育教育工作中来,促使德育教育协助制度的形成。
(二)强化全员德育思想
教书育人是为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做人、树立道德修养的过程,还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在接受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大,学校、家庭、社会的环境及相关因素都会对学生的成长带来一定的影响,学校、家庭、社会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并为学生做典范。在育人机制方面,根据以德树人思想,形成全员育人机制,教师应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是学生的引路人,应当规范自己的品行,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也要与学生一样,不断学习,坚持追求真理的原则,并规范言行举止,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典范。学校除了教师以外,其他人员也要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规范,如:门卫人员、保安人员、保洁人员、学校领导等,树立全员以德立人的思想,向学生传递正能量[2]。
一些教师认为做好对学生的知识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德育教育是家长的责任,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同样重要,教师应当尽快转变这种思想,加大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将中年教师与青年教师作为培训的重点对象,对其主要进行三方面培训,一是思想政治方面的培训,二是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三是理论水平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促使教师队伍改变教学观念,形成立德树人的思想。
(三)实现德育与智育的整合
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较为注重智育教育,不够注重德育教育,这种做法既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与立德树人的思想不符合。有的教师只是对学生进行口头上的德育教育,很少开展德育活动,开展德育活动的次数较少会对德育教育的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很难实现立德树人的思想目标。教师应当对德育教育与智育教育进行有效的整合,在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既要做好智育工作,也要做好德育工作。例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使学生形成语文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这是教师对学生的智力教育,而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感情,树立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并使其思想道德境界上升到一定层次,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不断完善学生的人格,这就是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3]。
(四)建设校园德育文化
校园要加强德育方面的文化建设,学校所建立的德育文化应具有特色,不可过于死板。校园德育文化可以与中国的传统节日相结合,有利于增加德育文化的实践性,有利于提高德育文化的教育意义,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校园德育文化的兴趣。学校要定期组织德育文化活动,并逐渐形成完善的校园德育文化活动体系,全方位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
三、结论
通过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德育教育对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树立以德立人的思想,掌握教育方法,根据有效的教育途径,按照以德立人的思想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对其进行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房广顺,李鸿凯.推进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J].思想教育研究,2017(02):12-16.
[2]王岩.新时期习近平教育立德树人思想溯源及基本内涵探究——以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视角[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37(04):1-3.
[3]夏惠贤,李国栋.从立德树人看小学语文教科书德育内容的改进——基于苏教版与人教版的比较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6,45(04):94-105.
作者简介:仇小萌(1995.05-),女,四川成都人,学历:大专,工作单位:四川省成都崇州市街子艺鑫书画培训部,研究方向:教育。
论文作者:仇小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德育论文; 立德论文; 德育教育论文; 教师论文; 思想论文; 学生论文; 学校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