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损害控制理论的围手术期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影响论文_顾梁培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2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损害控制理论的围手术期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损害控制理论的围手术期护理,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损害控制理论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

关键词:高龄患者;髋关节骨折;损害控制理论;围术期护理;髋关节功能;并发症

髋部骨折在临床骨科中属常见病和多发病,髋部骨折的易发人群为老年人,有资料显示,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髋部骨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髋部骨折发生会导致患者的骨折部位的供血血管受到损伤,从而对该部位的血运产生影响,引发骨折不愈髋关节坏死,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手术损害控制对具体实施程序进行确立,即分阶段治疗,将患者机体生理耐受力逐渐提升,使手术风险被降低,直至完成确定性手术,从而使手术安全得到保障[2]。本次研究就选取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0例,探讨基于损害控制理论的围手术期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2~82岁,平均(56.3±5.1)岁;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0~84岁,平均(56.8±5.5)岁。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髋部骨折诊断标准[3],经临床X线检查确诊;具备手术治疗适应证;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肝肾功能明显异常者;凝血功能障碍者;机体存在恶性肿瘤的患者;精神异常患者。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环境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观察组接受基于损害控制理论的围手术期护理,内容包括:(1)多模式超前镇痛护理:在入院时,护理人员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的机体疼痛度进行评估,保持环境安静,将疼痛刺激因素减少,为患者采用舒适体位,在对患者开展护理干预时动作不可过于猛烈,与患者加强沟通,为其舒适疼痛宣教;为患者采用冰袋冷敷,使肿胀疼痛减轻;为患者播放轻柔音乐,转移其注意力,减轻机体疼痛感,若患者疼痛较为严重,则可遵照医嘱为患者应用镇痛药物,使疼痛减轻。(2)改善患者机体心肺功能:在围术期对静脉输液量与输液速度进行严格控制,并遵医嘱为患者酌情应用利尿剂,对患者24h出入液量进行严格记录。围术期对患者机体心电图、B型脑钠肽以及心肌酶等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将手术治疗后吸收热尽可能消除,酌情为患者应用退热剂,同时调整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3)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手术治疗后首日,待患者机体麻醉消失后,则可为其实施肌肉等长收缩、踝泵运动以及被动按摩肢体,使肌肉泵血的力度增强,将机体足部静脉压减轻;可为患者实施下肢加压泵治疗,同时可为患者采用弹力袜穿戴,操作简单,不会对机体造成创伤;做好患者下肢肿胀、皮肤温度、疼痛度、足背动脉搏动等指标监测,对患者的主诉引起重视,动态监测D-二聚体水平,并遵照医嘱实施彩超与静脉造影检查。(4)预防感染:对无菌操作原则进行严格遵守,做好皮肤消毒工作,并为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手术治疗后对体温、皮温进行密切监测,观察辅料是否干燥以及切口红肿情况,做好营养补充,根据需求遵照医嘱应用红细胞注射,使患者手术耐力提升。(5)营养支持:患者入院后由营养师全部评估患者机体营养状况,根据检查结果与患者的饮食习惯、基础疾病等,对营养方案进行制定,指导患者多采用高蛋白饮食食用,并根据需求为患者应用人血白蛋白注射,从而使低蛋白血症得到纠正。遵照医嘱为患者应用胃肠动力药以及消化促进药,鼓励患者多饮水,不可食用刺激辛辣食物。(6)肢体功能锻炼:手术治疗前参照患者个体特点,指导其开展适量肌肉等长收缩以及踝泵运动。手术治疗后对功能锻炼信息核对卡进行制定,参照患者自身病情恢复情况与机体耐受度,督促患者实施康复锻炼,如压膝、踝泵运动、膝关节伸屈、臀肌收缩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治疗1个月及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分指标包括疼痛、功能活动、步态、活动度、畸形,评分越高则髋关节恢复越好[4]。同时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髋关节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在对髋部骨折进行治疗时,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案,但由于患者的年龄普遍较大,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因此对于创伤以及手术耐受力并不高。因此基于损害控制理念手术治疗前为髋部骨折患者实施风险方案制定,同时在围术期为患者实施精细化、预见性护理对于患者的疾病康复意义重大,可使患者的手术治疗前调理时间缩短,将手术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基于损害控制理论的围手术期护理的实施可使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减少,并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提升,与前人报道一致。分析其原由,可能是由于多模式超前镇痛护理的实施可减轻患者机体疼痛度,使患者能够积极参与到术后功能锻炼;心肺功能的改善可使患者内平衡保持稳定,有利于机体抵抗力的提升;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操作可对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出现进行有效预防;通过做好皮肤消毒工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对术后感染进行有效预防;营养支持的实施可提升患者机体综合素质,有利于术后机体恢复;肢体功能锻炼的开展可通过运动来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基于损害控制理论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 王云云,靳英辉,杨建立,等.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围术期谵妄临床护理实践指南计划书[J].循证护理,2018,4(05):418-421.

[2] 陈瑞君.老年髋部骨折术后高危人群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J].慢性病学杂志,2018,19(05):566-567.

[3] 鄢火秀,曾青峰,邱春燕.临床护理路径对围术期髋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6):162-163.

[4] 陈军,訾金花.ERAS护理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6):15-17.

[5] 战晨.ERAS理念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0):134-135.

论文作者:顾梁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基于损害控制理论的围手术期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影响论文_顾梁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