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论文_赵德欣1,吴洋2,栾大朋3

浅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论文_赵德欣1,吴洋2,栾大朋3

1.青岛银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600;2.青岛华商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600;

3.青岛华炫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600;

摘要:建筑行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筑给人提供的最大便利就是提供一个保护场所,但是由于近年来地震灾害频发,我国当前对建筑的安全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当前的建筑设计中抗震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设计准则,本文对建筑设计中的抗震性进行综合讨论,研究抗震性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建筑设计;抗震设计;重要作用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土地越来越缺乏,为了解决住房问题,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当然,在建造建筑的过程中,我们也要考虑到高楼大厦的抗震性,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设计一直是建筑师们关注的重点。抗震设计高楼大厦在地震中保持其完整性的一个重点,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抗震性设计的重要性及建造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要点。当然,建造结构工程抗震设计也必须遵循安全可靠、经济效益高的基本原则。科学合理的技术才是抗震设计的重点,我们一定要做到,抗震设计的建筑物在遭到地震的打击之后,经过短时间的修缮工作,仍能继续使用。这样极大节省修缮费用,实现利益最大化。

1 建筑设计与建筑抗震设计之间的关系

当前,很多建筑项目的实施工都综合的考虑到了建筑的抗震性能,并采取了一些措施进行建筑抗震的设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大大的提高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建筑设计通常进行于项目施工的准备阶段,以便为工程的正式施工提供良好的参考。在进行具体的设计时,为了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以及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设计人员要结合地质及场条件、环境因素等进行综合的考虑。

建筑设计是项目完成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建筑设计能保障建筑项目的顺利施工,并能保证建筑物有足够安全度抵御地震力对建筑物的破坏。所以,在建筑设计中有效的融入抗震理念,将大大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给建筑物的稳定性提供最大的保障。此外,建筑设计可以为抗震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将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让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更上一个层面。通常来说,一旦制定了建筑的设计方案,后期就很难进行改动。所以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先深入的分析建筑结构的构建设置和整体布局,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之后再对设计方案进行最终的确定。这样做也能让建筑物在长期的使用中仍然保持良好的抗震性能。

2 建筑设计抗震的重要性

2.1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在当前的社会中,人权意识逐渐普及,导致当前的社会中对人们的生命财产无比重视。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遭受了无数次地震灾害,我国人民对地震的认识以及其危害程度有了全面的感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前建筑在建设前首先需要对抗震能力有一个充分的设计,这样才能保证在地震来的时候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对二次伤害也有一定的规避作用。并且,以往的建筑在设计的时候由于施工方在建筑的过程中偷工减料,致使最终建筑的质量难以承受灾害侵袭。由于当时我国在灾害防治方面意识也没有完全做到位,所以这样的现象虽然反对,但是力度都不大。但是随着灾害事件的发生,其中触目惊心的惨状使人们对灾害的认识更加深刻,建筑抗震设计这才有了生存的土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让建筑抗震设计的实际效果和作用得到了加强

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筑设计的理论基础已经逐渐发展完善,积累了非常多的实践经验。所以,对建筑设计中的先进理念进行合理的运用能够增强抗震设计的实际效果。同时,部分建筑物出现平面凹凸不规则、竖向收进出现竖向不规则和超出屋顶高塔的问题,这导致出现较严重的扭转效应问题。而在建筑抗震设计中运用建筑设计的知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上述问题。因为建筑设计能够让建筑物的刚性增加,对建筑物的体积和高度进行合理的控制。最后,如果建筑设计把电梯安装在建筑物的中心位置,能够让建筑抗震设计的效果得到加强。

3 抗震设计的要点

3.1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

建筑材料质量是决定建筑抗震性强弱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选取建筑材料的时候要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各种材质的建筑材料,建筑的抗震性受建筑材料性能的影响,即建筑材料的强度和刚度等性能影响建筑的抗震性。要始终坚信“一分价钱一分货”的真理,不要贪图便宜选择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要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选择延展性和均衡性较好的建筑材料,如果不能分辨材质的好坏,可以查看材料的检测报告,查看相关的参数是否达到了相关的抗震要求。

3.2做好建筑抗震场地的选择

在进行实际抗震结构的设计时,对抗震场地的选择十分重要,这涉及建筑结构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地震灾害的过程也就是地表位置错动的过程,不同土质、不同地质结构的工程,处理过程所面临的地震威胁大小也不尽相同。地震时,建筑的剧烈振动,对建筑物结构的破坏力作用巨大,建筑场地选择不当,就会造成建筑物结构的破坏性加强,坍塌风险性增加。对此,在建筑物选址工作中,要尽量减少对土层过软地带的开发,并做好地基加固工作。

3.3设置相应的抗震防线

在实际的防震设计中需要加入建筑的抗震防线设置工作,将建筑物结构中较小的结构都进行相应的抗震保护。由于这些结构部分小且杂,并且又十分脆弱,需要对其设置相应的抗震防线,在遇到地震的时候,这些看似没什么作用的抗震防线能够发挥出巨大的作用,避免地震以及之后的诸多余震造成建筑物变形坍塌。

3.4选择合适的建筑体系

学习数学几何,我们可以知道,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同样在建设建筑的过程中,想要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同时也要关注建筑的整体性、协调性,这就需要我们关注建筑的工程体系,首先要保证建筑的刚度,这样在发生地震时建筑不容易变形,不容易倒塌。同时在建造建筑的过程中,也要保证建筑有一定到变形的空间。在发生大的地震时,能够抵消一部分的冲击力,提高建筑的抗震性。在建筑的过程中,最好不要使用转换层,这样更能保证建筑的抗震性。科学合理的建筑体系能够减少建筑局部受损,减少后期维护费用。

在设计建筑物时,首先确定建筑物的刚度,刚度的确定必须依照建筑物的实际情况。钢筋混凝土是建造建筑物时使用较广的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加上钢结构能够对建筑物起到加固的作用,这也是建筑物建造过程中采用的钢结构体系,这种建造方式完全符合国家要求,只需要在建造过程中按要求进行规范化设计即可。

3.5提升建筑结构参数计算的水平

建筑结构的相关参数计算和核对工作,在设计过程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因而在设计过程中要对建筑物的基本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对建筑物所能够承受的应力和相应载荷进行计算说明,以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在受地震外力的冲击作用时,建筑结构的类型不同,进行参数计算的模型和方式也不同。现在通常采用的是计算机模拟技术方法对建筑物和地震的实际情况进行模拟作用,进行数据核算和模拟分析的过程,检验其抗震效果和安全性。

结语

地震是我国造成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在对地震的防治上需要完善的地方有很多。地震对建筑的伤害很大,所以在建筑的设计中需要对地震这种自然灾害进行预防。因此,建筑抗震性设计是未来建筑设计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杨秀红.浅谈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J].建材与装饰,2018(28):124.

[2]刘仕锋.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J].建材与装饰,2018(23):82-83.

[3]周现伟.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09):14-15.

论文作者:赵德欣1,吴洋2,栾大朋3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论文_赵德欣1,吴洋2,栾大朋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