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脑梗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_罗丹红,李伟英,林蕾

(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浙江 台州 318020)

【摘 要】目的:分析脑梗塞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取2014年3月份至2015年4月份期间在本院就诊的80例脑梗塞患者,并以这8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另选80例本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总结脑梗塞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脑梗塞与饮酒、性别、年龄、糖尿病、房颤、吸烟、高血压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关,对于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梗死与性别、年龄、糖尿病饮酒、房颤、吸烟、高血压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关,针对脑梗塞患者,加强健康教育有着实质性的作用,有助于降低脑梗塞风险。

【关键词】脑梗塞;危险因素;健康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378-01

脑梗塞是指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梗塞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主要集中在中老年人群。脑梗塞多在活动中集骤发病,无前驱症状,通常表现为突然昏倒、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偏瘫症等,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极有可能就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本文就脑梗塞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研究对象为2014年3月份至2015年4月份期间在本院就诊的80例脑梗塞患者,并以这8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另选80例本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采用的是2014年3月份至2015年4月份期间在本院就诊的80例脑梗塞患者,并以这8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另选80例本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在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30例,男女比例为5:3,年龄最大的为72岁,年龄最小的为45岁,平均年龄为(58±1.5)岁;在对照组体检者中,男性60例,女性20例,男女比例为3:1,年龄最大的为76岁,年龄最小的为49岁,平均年龄为(62±1.5)岁,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体检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相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参与此次研究的所有对象进行检查,观察血压、房颤、高血压、吸烟、血管畸形及中风家族史等。并将两组的上述危险因素进行对照,

1.3统计学分析

处理本次研究的数据所使用的是SPSS17.0软件,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采用t检验,技术采用X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脑梗塞与性别、年龄、饮酒、房颤、吸烟、高血压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关,对于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另外观察组尿酸指标为312umol/L,对照组尿酸指标为79umol/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一些疾病也尾随而来,给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来我院就诊的脑梗塞患者有所增多,从这些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中可以得出,脑梗塞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脑梗塞一旦发生,就会造成脑部缺氧,脑血管扩张。本文通过对脑梗塞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得出,饮酒、吸烟、房颤、短暂性脑出血发展、高血压等都与脑梗塞有关,是引发脑梗塞死亡的重要因素,分析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有助于脑梗塞患者的治疗,促进患者的健康。

3.1吸烟。近年来,我国吸烟人数不断增多,尤其是男性,吸烟几乎成为当代男性追求的一种时尚,然而吸烟对人体危害较大,它可以通过损伤血管管壁,改变血液成分以及血液动力学,进而引起脑梗塞。同时,烟中所含尼古丁、烟碱、丙烯醛、一氧化碳等与中风的发病有关[1]。这些物质可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动脉内皮细胞中的肌球蛋白异常收缩,引起周围血管内皮损伤,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进而影响到血小板的功能,增加脑梗塞发生的几率。

3.2饮酒。在日常工作生活当中,饮酒是在所难免的,少量的饮酒有助于促进人体血液循环,但是,大量饮酒、酗酒则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酒中的酒精含量较高,酒精有着刺激作用,当饮酒过度后,心跳就会加快,血压就会上升每天大量饮酒可引起高胰岛素血症而导致动脉硬化。另外,长期饮酒会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增高,引起外周小动脉收缩而升高血压,出现中风,继而可能诱发脑梗塞。

3.3高血压。长期高血压病患者动脉血管容易出现硬化,心脑容易供血不足,比一般人容易得脑梗塞的情况。因此,有高血压病的患者一般都主张要积极控制血压情况并控制血脂,积极随访血压变化和不适症状的变化,有什么情况及时就诊治疗[2-3]。平时注意低盐低脂清淡饮食,适当的锻炼,合理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绪的过度波动,血压变化及时随诊

3.4房颤。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房颤时,心肌失去规律收缩,血液流动变慢,极易形成血凝块而形成血栓。血栓脱落流到脑血管就容易造成脑梗塞。另外,房颤发生时,人会感到心跳紊乱或加快,或者乏力、眩晕、胸部不适和气短等。有―些病人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危害仍然存在。其实,要确诊房颤非常简单,通常做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便可,有经验的心内科医生―眼就可看出心电图上的房颤特征[4-5]。然而,由于对房颤的危害缺乏认识,许多房颤患者总是―拖再拖,直至出现中风等危症才接受正规的治疗。

3.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由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的一种病症,每次犯病的时间持续不久,通常是数秒钟、数分钟或数小时等,最长不超过24小时。短暂性脑缺血只是轻度或短暂的供血不足引起暂时性神经功能缺失[6-7],如果是缺血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则会造成脑梗塞。

3.6糖尿病。约有10%~30%的中风病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液粘稠度高,多有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中的血糖含量较高,当患者的血脂超标时,就会损害全身大血管会并发心血管病,进而极有可能诱发脑梗塞。

3.7年龄与性别。据相观统计数据显示[8],男性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脑梗死。年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粥样硬化程度随年龄增高而增加。50岁以上随着年龄增加中风发病率亦有增加。伴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身体健康状况衰退比女性较为明显,其身体机能下降较快,再加上社会活动多,吸烟、饮酒的次数较女性多,很容易伴有高血压、高糖血症、高脂血症等病史,进而增加脑梗塞发生的概率[9-10]。

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很多,有一些是无法干预的。如年龄,人过中年,脑梗死的风险会逐年增高。还有性别,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病。脑梗死的发生还可能与遗传有关,但脑梗死患者的家族成员仍可通过适当的措施,达到预防目的[11-12]。 除了无法干预的危险因素,现已发现有许多疾病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与脑梗死有关,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或药物治疗进行干预。通过此次研究发现,脑梗塞与饮酒、房颤、吸烟、高血压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关,对于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此,通过了解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有主意提高广大患者对脑梗塞的认识,降低脑梗塞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映琦,周华东,陈曼娥. 100例脑梗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1,04(11):155-156+172.

[2]朱淼,冯俊强. 85例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2(15):91-92.

[3]李国静. 120例脑梗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2(22):77-80.

[4]关颖. 88例中青年脑梗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3,08(21):1765-1766.

[5]刘东平,陶爱根,曾金生,陈孝. 62例老年人脑梗塞后痴呆的危险因素分析[J].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6,01(10):117-118.

[6]邱德贵,郑华. 脑梗塞患者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04(15):556-557.

[7]麦达昌,胡振华,陈国永,潘志汉,陆政平,廖锵云,陈学华. 成人外伤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分析[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05(23):774-775.

[8]张亮. 脑梗塞急性期患者CD62E+微颗粒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血管危险因素关系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08(22):222-225.

[9]王玉书,董慧,关宏锏. 脑梗塞复发时间与危险因素的关系临床研究[J].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05,02(19):147-148.

论文作者:罗丹红,李伟英,林蕾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7

标签:;  ;  ;  ;  ;  ;  ;  ;  

80例脑梗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论文_罗丹红,李伟英,林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