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战略研究回顾与中国问题的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战略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309(2007)07—0003—12
引言
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使得制造战略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日益重视,制造已经不仅仅是企业的一项基本职能,更成为很多国家和企业赢得竞争的武器。Skinner在1969年首次提出“制造战略”,将制造职能提高到企业战略的高度。[1] 近40年来,学术界就对制造战略的概念、体系结构和方法论等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一、制造战略研究回顾
1.1 制造战略的定义
学术界从决策、系统协调,以及持续改进等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制造战略定义。基于决策的研究认为制造战略是和企业业务战略相联系的关于制造职能决策的一致模式。[2][3][4] 基于系统协调的研究认为制造战略是一种协调方法,它将制造能力和制造策略相协调,使企业在市场上取得成功。[5][6] 基于持续改进的研究人为制造战略驱动企业对竞争优先权持续改进,以满足不同的需求。[7] 制造战略的概念随着企业外部环境,以及研究者对制造战略和企业竞争力、企业战略、企业功能战略的关系的不断深化而不断演进。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单个制造工厂的制造战略。[8]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服务业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环境压力的日益增加,服务[9]、网络化[10][11]、绿色化[12][13][14] 等概念也逐渐被引人制造战略的定义中。
1.2制造战略的理论框架
大部分研究把制造战略内容和制造战略过程区分开来。[10][15][16][17][18] 制造战略内容包括制造战略的类型,制造战略的选择(竞争优先权、过程设计、基础设施)以及战略绩效;也有学者将其扩展为制造能力、战略选择和最佳实践。[19] 制造战略过程包括制造战略的形成、实施和评价等。Matthews,Pettigrew等人把制造战略研究框架扩展为过程、内容、绩效、一致性和实施五部分。[20] Pettigrew,Mills等学者认为制造战略受到企业内外部情境的影响,制造战略理论体系包括内容、过程和过程绩效。[21][22]
制造战略应随着外部竞争环境和企业内部属性的变化而动态调整;并和企业战略、业务战略、营销战略等功能战略保持一致[23][24][25][26],真正成为企业的竞争武器。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制造战略理论应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情境、战略内容、战略过程,以及战略输出,其体系结构如图2。制造战略内容包括竞争优先权、过程决策和基础设施。制造战略过程包括战略形成、调整和实施。在制造战略内容和过程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制造战略输出(战略绩效、战略一致性)。要取得高战略绩效必须保持高战略一致性。
图1 传统的制造战略理论框架
图2 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制造战略理论框架
二、制造战略理论研究的进展
2.1 制造战略内容
(1)竞争优先权。Skinner将企业的制造目标定义为成本、质量、交货和柔性四个维度。对不同的企业来说,各个维度在竞争中的优先程度是不一样的。[15] Hayes和Wheelwright等人提出了竞争优先权的概念,奠定了制造战略内容研究的基础[23],后续研究又增加了可靠性、环境、创新和服务等维度。[27][28][29] Miller和Roth将竞争优先权划分为11类:低成本、设计柔性、产量柔性、质量一致性、产品性能、交付速度、交付可靠性、售后服务、广告、分销渠道和产品线等。[30] Skinner和Hayes等人认为,竞争优先权之间存在着权衡性(trade-off),企业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提高竞争优先权。成本与质量、可靠性与柔性是相互对立的优先权,二者不可兼得。Wheelwright对日本制造业的研究表明,企业可以在成本与质量之间取得一致。[31]Meyer等人基于时间因素,解释了企业可以同时提高竞争优先权的原因。[32][33] Slack的研究表明,企业在短期内不可能同时提高各个优先权,但是,在长期内,通过持续的改进能实现该目标,并能够逐步迈向世界级制造。[34] 此外,学术界对不同国家、不同市场结构、不同行业的竞争优先权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35][36][37][38][39][40][41] 企业在实现竞争优先权和市场需求的匹配过程中,不断的培养制造能力,使其成为竞争的武器。
(2)过程决策。制造战略的过程决策主要涉及产能、设施、技术、工艺和过程跨度。Skinner认为,制造战略决策要聚焦到工厂设施、生产计划与控制、人力资源、产品设计与工程、组织与管理等工厂内部功能。Goldhar和Schmenner把决策过程扩展到了功能和战略层次,制造技术的进步和过程设计可以弥补竞争优先权之间的权衡性,降低对战略聚焦的需求。[43] 过程跨度决策和决策聚集范围相关。大部分的过程跨度决策研究集中在企业的业务单元层次。在业务单元层次,垂直集成和业务绩效正相关。[44][45] 权变因素影响着企业对垂直集成战略的调整,以及垂直集成战略的成败。[46][47][48] Hayes和Clark考虑了复杂性因素对过程决策的影响。[49] Schmenner调查了产品组合、过程决策和劳动力特征对生产力的影响,否定了,Skinner提出的过程聚焦观点。[50] 在过程决策领域,不同环境下的聚焦、效率和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功能层次,过程跨度对竞争优先权的影响,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3)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也是决定制造战略成败的重要因素,它包括组织、控制、过程、系统、通讯、态度、经验和技能等因素。Hayes把制造战略过程决策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设备、技术、纵向集成、能力的决策,称为结构性决策,它规定了生产运作的过程和技术。另一类是基础设施决策,例如:人力资源政策、质量系统、组织文化和信息技术等,它为生产运作提供长期竞争优势。基础设施是长期目标,并支持结构性决策[2]。现有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结构性决策领域,关注库存控制策略、物流、维护、设计改变、技术等因素对生产力的作用关系,规划、控制和工作组织对柔性的影响,以及孤立环境下的物流和生产控制系统决策的评价。[50][51][52][53][54][55][56] 部分学者关注了人的因素(员工绩效、满意度、激励)对制造战略的影响,但是这些影响关系的理论假设都有待于验证。[5][57][58][59][60] 随着制造的全球化趋势,组织文化、理念、信息技术等技术设施要素对制造战略的影响越来越深远,对其还需深入研究。
2.2制造战略过程
(1)制造战略形成。制造战略形成的研究关注如何确定企业的制造战略目标和制造使命,在评价企业的内外部情境的基础上,通过规划、开发、适应性调整等手段,确立竞争优先权、战略决策和基础设施,进行制造战略选择。[61] 它综合考虑了战略规划和实施等要素,使得企业能够对战略效果进行衡量。[62]
关于制造战略的形成过程,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争论。[63][64][65] Skinner认为,制造战略是从企业战略派生出来的,应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制定制造战略。Skinner强调制造战略的“硬”要素(资源、技能、过程、技术),但是对组织中的软性要素(文化、组织结构、治理等)没有涉及。根据自上而下的方法制定制造战略的7个步骤分别是:定义企业目标、选择产品线、外部环境审计、内部环境审计、竞争优先权现状和目标差距分析、竞争优先权和制造目标确定,选择制造战略。大部分企业采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方法制定制造战略。[66] Hayes和Wheelright认为,制造战略是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制造战略向着精益化方向发展。[67]Voss认为,制造战略的发展并不是遵循Hayes和Wheelwright的四个阶段模型,制造战略的演化是一个迂回的,反复循环进化的过程。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企业的制造战略是网络化、制造、服务,以及最佳实践相结合的模式。[10] David提出中小企业制造战略的形成并不完全遵循自上而下的模式,企业中的政治行为强化了突现机制在制造战略的作用。[68] Swamidass提出,企业不必通过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而通过多种演化路径形成制造战略,并达成战略目标。这些路径包括:一致行动模式、制造过程改进,对核心制造能力的追求。[69] 市场因素、决策者、评价方法、沟通技术、产业集中度等因素在制造战略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70][71][72][73][74][75] 制造战略在表现上总是不如企业战略那样正式化[25],分散化组织更倾向于采用正式化制造战略。[76]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需要加强不确定性环境对制造战略形成过程影响的研究。
(2)制造战略的实施。制造战略的理论框架尚不明晰。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造技术、文化、经理人等因素对制造战略实施的影响上,普遍采用实证研究方法。[38][40][77][78][79][80][81] Robert等人对欧洲企业和澳大利亚企业制造战略实施差异进行了比较,指出欧洲企业比澳大利亚企业更关注先进制造技术的采用。澳大利亚企业在制造战略实施中对环境、安全和健康因素更为关注。[82] 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制造战略由谁实施,实施的路线图,外部因素如何影响制造战略的实施,制造战略实施中的调整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2.3 制造战略输出
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企业只有制定和外部环境要求及内部情境要素相匹配的制造战略,才能取得良好的制造绩效,使得制造战略成为企业的竞争武器,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达成。本文认为制造战略的输出包含:制造战略和企业战略的一致性,以及制造战略绩效。
(1)战略一致性。战略一致性主要研究制造战略与企业战略和其他功能战略,以及制造战略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与协同关系。企业各职能战略驱动着企业经营战略的形成,制造战略要和各业务功能战略保持一致,和企业战略保持一致。[2] 高度一致性的制造战略能够产生高制造绩效,成为企业的竞争武器。一致性差的制造战略将成为企业的负担。Slack引入时间要素,完善了Hayes的战略一致性模型,考虑在一个长时间范围内制造战略的可信性和一致性。[33] Miller基于实证调查将制造战略划分为看守者、市场开拓者和创新者。[3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市场开拓者战略已经被设计者(designers)战略取代。[83]
对制造战略和外部环境的一致性的研究较少。Van和Miller最早研究了环境对制造系统的影响。[84]Ward等人研究了环境因素对新加坡制造企业的制造战略选择的影响,分析了成本、劳动力的供给、环境友好程度,以及环境动态性对成本、质量、柔性和交货可靠性的影响,发现环境动态性和柔性、质量和交货可靠性之间存在显著性关系。[85] Badri等人研究了政治环境和法律和法规对制造战略一致性的影响。[86]
(2)战略绩效评价。制造战略绩效是衡量制造战略是否真正成为企业的竞争武器。相比于企业绩效,对制造绩效的评价比较困难。外部因素对企业的干扰常常会扭曲制造绩效和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因此,应该建立有别于企业绩效的评价体系,来评价制造绩效。[87][88]
尽管人们都认为制造绩效是多维度的,大部分研究却只是基于单一维度评价制造绩效。[89] Garvin提出,制造战略绩效评价指标可以划分内部绩效指标和外部绩效指标两类。[90] Newell采用路径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一个制造战略内容与经营绩效指标相互关系的模型。[4] 学者们从竞争优先权、产出、成本、库存、质量、时间、柔性等角度提出了多种制造战略绩效评价方法。[91][92][93][94][95][96] Ketokivi考虑了情景因素对制造战略的影响,提出采用企业驻地、工厂规模、工厂寿命、市场占有率等变量评价制造绩效。[97] 制造战略绩效的实证研究也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Krisztina对来自于国际制造战略调查项目的23个国家超过700个制造企业的制造战略的调查分析表明,良好的制造战略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98] 一致性高的制造战略能够实现较好的经营业绩,能够更好地实现最佳实践。在最佳实践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99][100][101][102][103]
制造绩效评价的指标和方法体系,在学术界尚未取得广泛、一致的认同。我们迫切地需要建立起一个多维度的制造战略评价体系。该体系不仅能衡量制造绩效表现,还要能够合理的区分制造绩效和企业绩效,建立制造战略和制造绩效以及企业绩效之间的影响关系。[87]
三、制造战略的不同范式
纵观制造战略理论研究进展,我们可以根据研究者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将制造战略研究概括为以下类型:
3.1 制造战略的最佳实践观
制造战略的“最佳实践”源自20世纪80年代起对日本企业制造战略的研究。日本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大幅度的降低了成本。1995年,Voss明确提出,最佳实践是一种全新的制造战略。在制造实践中,始终存在一些实践要优于其它实践——“最佳实践”,它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最佳实践制造战略强调企业要在各方面持续不断的改善,以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104] JIT,TQM,全面生产维护、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导向、拉动式生产、设备生产力、环境适应性、标杆管理、企业形象设计、精益生产、柔性制造系统、企业资源计划、流程再造和标杆管理等被认为是最佳实践。[105][106][107][97] Beaumont 等人调查了962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制造企业,认为制造实践有三种,即最佳运作实践、最佳内部实践和最佳外部实践。[108][109] 如果我们将大部分制造最佳实践集合起来,就构成了“世界级制造”模式。企业只有在全面质量管理、并行工程、精益生产、制造系统、物流、组织等方面都实现了最佳实践,才能被称之为世界级制造[110]
最佳实践观尚无一致的理论。Schroeder认为,最佳实践并非不可模仿的。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更多地依赖于吸纳、开发和改进其拥有的隐性知识,并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部署,通过不断学习达到并维持竞争优势。[111] 在全球经济下,很多稀缺性的资源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获得。那么,仅仅依靠这些资源能够给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吗?能够一直保持制造的“最佳实践”吗?Sousa和Voss从权变理论出发,认为有些最佳实践模式是普遍适用的,也有部分是和特定的情境相关的,他们相互补充。[112] 每一种最佳实践模式都有其独到的工具和实践。重要的是去研究在具体的情境下,哪些模式是普遍的,哪些是相互补充的,那些是权变的。[106] 还有学者基于制度理论,认为企业实施最佳制造实践并非源于对绩效改善的渴望,而是源于竞争的压力或者流行性因素。[113][114]
3.2 制造战略的权变观
制造战略权变观是指制造战略必须与企业的其他战略相配合,才能发挥其有效性,成为企业的竞争武器。[109] 权变观是市场变化及其环境复杂性的反映,企业战略要和特定的环境相适应,才能获得高战略绩效。[115] Skinner认为,制造不仅是对竞争环境的被动反应,而是应对环境挑战的竞争武器。制造战略的内容选择要和企业的业务、产品等要素所处的内部和外部情境要一致,要随着内外部情境的变化而调整。[10][22] 权变理论对制造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的实证研究较少。在动态多变的外部环境下,环境对质量、成本、交货期、柔性等竞争优先权指标的要求是动态变化的,企业的组织结构、文化、流程等基础设施要随着环境要求的变化而变化。组织结构、环境、流程等要素对制造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等问题还需要实证研究。
3.3 制造战略的资源基础观
企业的资源不仅包括物理资产,还包括隐藏在企业中的显性和隐性的知识。核心资源是企业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关键,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力量来自于内部资源。资源基础观对Skinner的制造战略优先权的替代观提出了挑战。资源基础观认为,企业如果能够通过开发、部署、利用、保护其独有的、稀缺的、难以替代和不可模仿的资源,就能够创造并保持独有的竞争优势。[116][117][118] 企业所拥有的独到的、不可复制的资源是从企业的内部学习过程和外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119] 此外,资源的分类,基于资源的竞争力模型等问题也得到了研究。[120][121][122][123] 基于资源观的制造战略研究开辟了制造战略研究的新路径。资源和学习之间的关系,稀缺性、难以模仿的资源如何被识别和开发,对企业资源的分类和分类方法,以及各类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制造战略的影响,都需要进行实证研究。
3.4 制造战略的复杂适应系统观
制造战略的复杂适应系统观是对权变观的发展和完善。该理论认为竞争优先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并不能完全相互替代。在反馈机制的作用下,既有可能在各个竞争优先权之间取得权衡,也有可能同时提高,甚至削弱各个竞争优先权。在动态变化的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情境作用下,企业的制造能力是动态演化的。[124]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企业对所拥有的资源和规则的合理组合,这些组合要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68]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企业对所拥有的资源和规则的合理组合。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要对资源和规则的组合不断进行再造、集成和创新,才能够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资源和规则之间的复杂反馈使得我们不可能完全掌控各竞争优先权之间的关系。制造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多种可控因素和突现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68] 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不同的内部和外部情景要素,没有放之天下而皆准的战略形成过程。在制造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上,应该结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方法。[125] 企业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战略要素的组合,保持内部适应性和外部适应性。[109][126]
四、制造战略研究的中国问题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距离制造强国还有一定距离。制造业的战略管理问题尚未得到普遍重视,制造还未能成为企业的竞争武器。因此,迫切需要进行中国制造战略问题研究。
《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管理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的重点项目。课题组基于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和绿色制造理念,在国家宏观制造战略的指导下,提出了基于行业和区域制造业协调发展的中国制造战略研究内容体系,并就中国制造战略的宏观和微观问题进行研究。
图3 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的管理研究体系结构
4.1宏观研究
(1)国家制造战略。中国国家制造战略研究包括:(1)国家制造战略选择研究。明确国家制造战略的内涵和内容框架,建立国家宏观制造战略的理论体系,探索国家制造战略的形成、实施和评价体系;(2)中国制造业的国际比较研究。进行不同国家制造战略的比较分析,探索国家制造战略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国际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和格局,提出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国家制造战略。
课题组提出技术创新是形成世界制造中心的关键因素。建立了国家制造业发展的驱动因素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全球40多个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在历史上曾经几度遭受扭曲。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国际竞争步伐加快,正向着国际化、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但在科技创新、技术水平、劳动力素质、政府管理,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中国制造业和世界水平差距较大。
(2)区域和行业制造战略。区域和行业制造战略研究主要包括:(1)中国制造业区域发展理论研究。研究中国制造业典型区域的发展战略,发展定位和产业结构布局,构建区域制造业的协同发展理论。(2)行业制造战略研究。研究不同制造业的结构特征、发展道路和策略,构建区域特征、行业特征和制造战略的匹配模型。
课题组提出了一套区域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该评价体系对我国区域制造业的评价表明,中国区域制造业竞争力水平总体上呈现出东、中、西部地区由强到弱的态势,区域间的差异水平较大。课题组还提出了中国制造的前沿生产函数和理想产出结构。中国制造业在创新效率、劳动力生产效率、市场集中程度、盈利水平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较弱,但具有很快的发展速度。
4.2 微观研究
(1)制造战略转换。实现战略柔性已经成为制造组织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127][128][129] 制造战略转换主要研究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对制造战略的影响机制,探索制造战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切入、转换与实施的理论。探讨外界环境变化时制造战略的转换时机、转换过程、转换的支撑体系,将制造战略形成和实施有效的整合起来,实现制造战略管理的一体化。
(2)绿色制造战略。实施绿色制造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绿色制造战略研究主要关注:(1)绿色制造的内在动机机制、实施途径。(2)绿色制造的评价指标体系。(3)绿色制造战略中的产品回收问题。课题组提出了基于绿色GDP理念对制造业增加值进行修正的评价方法,分析制造业增长对资源利用率和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我国制造业行业的增长是以对能源的过度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为代价的。课题组还提出了绿色制造战略的动力机制、协调机制、障碍性因素分析、激励机制、知识管理、制造废物管理等问题。[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
(3)制造网络的知识管理战略。网络化制造已经成为全球经济背景下企业实施制造战略的重要途径。在网络制造背景下,知识管理在需求和供给的不确定性、组织文化的冲突,以及不同制造主体之间的协同策略等问题的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组织中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机制是培养网络组织的整体的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制造网络中的知识管理中研究问题包括:(1)面向网络化制造企业的知识活动机制。(2)网络化制造组织中知识活动的绩效评价模型。(3)网络组织中的知识管理的组织问题。(4)网络化制造组织中的知识管理的应用问题。课题组从“能力”、“动机”及“机会”的角度分析了制造网络组织的知识管理问题,提出从基础理论层、组织层与技术层三个层面展开具体问题研究。[143]
(4)中小企业制造战略。中小企业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大部分的中小企业缺乏明确的制造战略。中小企业的制造战略研究主要包括:(1)中国中小企业制造战略的现状、内涵,及其国际差距。(2)中小企业制造战略的形成机制研究。(3)中小企业制造战略和大型企业制造战略之间的协同机制和实施策略。
(5)制造外包与服务战略。外包已经成为制造战略研究的新趋势。制造外包也已经成为我国中小制造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的重要策略之一。制造外包战略需要开展以下研究:(1)制造外包战略的内容、过程。(2)制造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的决策过程。(3)外包战略的绩效评价。(4)制造服务战略的内涵,指标体系,评价体系,以及服务和制造战略的协同机制等问题。课题组提出了基于制造规范的外包模式、外包供应商选择模型,外包中的知识管理与控制机制。[144][145][146][147][148]
(6)制造战略绩效评价。建立一套面向客户化定制、大规模定制模式下的,跨组织、跨功能的多维度制造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系统等。这一评价系统应该是多维的、多角度的,能够从财务指标、企业竞争力等非财务指标等多方面进行制造绩效评价。形成一套可以对制造绩效直接进行评价的绩效体系;建立制造绩效和企业绩效之间的联系。[87]
五、结论
本文回顾了制造战略研究的理论进展,从方法论角度梳理了制造战略研究的不同观点。制造战略的研究虽然经历了近40年的历史,但理论框架还不够完善。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许多新的问题不断涌现,这一方面丰富了制造战略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又对制造战略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在总结制造战略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复杂多变环境下的制造战略研究框架。针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中国制造战略研究的宏观和微观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学术界和企业界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
收稿日期:2007—05—08
标签:战略实施论文; 柔性管理论文; 组织绩效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柔性生产论文; 竞争优势理论论文; 绩效反馈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组织环境论文; 组织发展论文; 绩效沟通论文; 项目外包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决策能力论文; 优先权论文; 中国军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