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元市监狱医院麻醉科 四川 广元 628019)
【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啶辅助布比卡因臂丛阻滞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8例行臂丛阻滞麻醉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麻醉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布比卡因+生理盐水,观察组应用布比卡因+右美托咪啶,对比两组患者的阻滞效果。结果:观察组感觉阻滞与运动阻滞的见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持续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辅助布比卡因臂丛阻滞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布比卡因;臂丛阻滞;手术麻醉
【中图分类号】R9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8-0240-02
臂丛阻滞是手术麻醉方法中较为常用的神经阻滞方法,尤其在骨科手术患者的麻醉中,布比卡因与右美托咪啶的联合应用可明显提升术后的镇痛效果[1]。基于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右美托咪啶辅助布比卡因臂丛阻滞的应用效果,选取了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6月期间择期行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了布比卡因联合生理盐水与右美托咪啶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68例行臂丛阻滞麻醉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麻醉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范围为23~41岁,平均(33.5±4.7)岁;体重50~70kg,平均(59.3±3.6)kg。观察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范围为22~41岁,平均(33.6±4.8)岁;体重50~70kg,平均(59.2±3.5)kg。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进入手术室前均进行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常规检查,进入手术室后面罩吸氧,开放静脉通路,输注乳酸钠林格液200~300ml,视患者病情静脉滴注芬太尼20~30μg、咪达唑仑1~2mg,待患者稍微镇静后,于超声引导下行臂丛(肌间沟)阻滞。对照组应用5%布比卡因30mL+生理盐水1mL,观察组应用5%布比卡因+100μg右美托咪啶1mL。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感觉阻滞与运动阻滞的见效时间及持续时间。见效时间:注药完毕到触觉消失或运动完全阻滞的时间[2]。持续时间:注药完毕到药物完全失效的时间[3]。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感觉阻滞与运动阻滞的见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持续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布比卡因是一种局部麻醉药,具有作用时间长、应用范围广、安全性高、心脏毒性低等优势。国内有研究报道指出,将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乐定与布比卡因联合应用于神经阻滞中,可有效延长麻醉与镇痛持续时间。右美托咪啶属于α2AR激动剂,对α2AR有较强的亲和力。临床实践表明,应用右美托咪啶辅助麻醉药进行臂丛阻滞,可明显提升阻滞效果。朱凯敏的研究报道也指出,布比卡因复合右旋美托咪啶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显著,可提升神经阻滞效果,对血流动力学也具有一定的影响[4]。本研究通过对比生理盐水+布比卡因(对照组)与右美托咪啶+布比卡因(观察组)在臂丛阻滞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感觉阻滞与运动阻滞的见效时间及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证明,右美托咪啶+布比卡因的应用效果优于生理盐水+布比卡因。
综上所述,右美托咪啶辅助布比卡因臂丛阻滞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胡向东,郝伟.右美托咪啶辅助布比卡因臂丛阻滞效果观察[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13,35(6):486-489.
[2]赵加,布比卡因复合右旋美托咪啶在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 2012
[3]申佳凡,王嘉争,王德明,等.右旋美托咪啶和布比卡因混合液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J].医学综述,2012, 18(11):1751-1752.
[4]朱凯敏.布比卡因复合右旋美托咪啶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研究[J].医药前沿, 2014(3):61-62.
论文作者:余建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
标签:卡因论文; 对照组论文; 患者论文; 效果论文; 生理盐水论文; 统计学论文; 方法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