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术与喉功能重建的临床体会论文_刘广渊,张文跃

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术与喉功能重建的临床体会论文_刘广渊,张文跃

(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广西桂林 541199)

【摘要】目的:探讨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与喉功能重建的临床体会。方法:采用临床资料调研法,归纳本人及本手术组成员2011年-2016年以来收治的60例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术患者,临床调查随访手术切除术与他们的喉功能关系,以及5年生存率。结果:经临床查证,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行全喉切除者48例,占80.00%,行喉功能保留部分喉部切除术者12例,占20.00%。从五年生存率来讲,行全喉切除术及喉功能保留部分候部切除术分别为54.17%(26/48)和58.33%(7/12),术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变化不大。结论: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与喉功能重建,除了需要临医师进行相应的手术技艺提升外,经过详尽的术前评估和合适的手术方式重建晚期喉癌患者的喉功能保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喉功能重建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6-0068-02

喉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是一种人类高发性癌症。从目前的实践来看,该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身趋势。症状主要为声嘶、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吞咽困难、颈部淋巴结转移等。晚期患者常呈现全身性转移状况。目前治疗该疾病的方法,主要施行手术切除,但是从目前研究实践来看,患者由于术后喉功能全部或者部分切除,相应的机体功能性丧失,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健康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病变细胞的全身性转移法则下,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不足70%。为探讨讨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与喉功能重建的临床体会,特调取我院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临床资料调研法,调取我院2011年-2016年以来收治的60例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术患者,临床调查随访手术切除术与他们的喉功能关系,以及5年生存率。

1.2 手术方法

术前行专门的专科检查,手术原则为彻底切除肿瘤基础上尽可能保留喉功能及功能重建。检查项目重点应有电子鼻咽喉镜、食道造影、颈部CT及增强、核磁共振、颈部淋巴结B超、腹部B超等。手术中同时行单侧颈淋巴清扫43例(71.67%),双侧颈淋巴清扫17例(28.%)。未行发音管安置。

经临床查证,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行全喉切除者48例,占80.00%,行喉功能保留部分候部切除术者12例,占20.00%。从五年生存率来讲,行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变化不大。

2.讨论

从目前研究癌细胞病变和细胞增生状况可见,晚期喉鳞状细胞癌呈现癌症分化的趋势,从患者中长期生存状况可见,相应的细胞症状明显。一例患者的临床病例结果显示,经CT平扫后,患者右侧喉前庭见一团块状软组织影,位于右杓会厌皱襞并跨中线生长,大约18mm×19mm,CT值约53HU 右颈部胸锁乳突肌肉内缘见多发肿大淋巴结,融合成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结合病史研究所见,患者确诊为喉癌。在手术方式选择上,选择部分喉切除还是全喉切除,除了根据临床活检所见外,还需要进行详尽的探查来确定何种方式的手术切除较为恰当。从癌细胞的分化情况来决定,保留部分组织或者全喉组织。一旦强行切除全喉,造成喉功能丧失,不仅与复发不利,同时还会给患者的术后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喉功能的保留或者不保留时,对大病灶和微病灶的手术切除,成为惯常手术治疗中的难题,相应的手术全切或者不全切除,对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直接的影响意义。辅助选用的放化疗药物治疗,对局部功能的刺激,也使得手术切除成为治疗的关键点。相关的手术治疗中,实践对患者原本已经衰弱的机体进行相应的免疫力提升,这样的治疗方法反而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在日前的治疗实践中,相应的免疫力提升以及联合中医药的辅助治疗,反而对减轻术后反应具有正面的积极作用。

金童,潘新良,雷大鹏等的研究表明[1],分型为T3、T4;病例分型声门型、声门上型、声门下型、跨声门型、复发病例;临床分期Ⅲ期、Ⅳ期;肿瘤切除范围(保证肿瘤安全切缘)为保留喉功能的喉部分切除术或不保留功能的喉全切除术,结果显示:保留喉功能的患者中拔管率63.4%,全部患者均成功恢复经口进食,均可以发音。而保留喉功能和不保留喉功能5年生存率分别为64.3%、52.4%。声门下型喉鳞状细胞癌作为该疾病的一个分型,实施不保留功能的喉全切除术是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对晚期患者,在手术的同期实施颈部Ⅱ~Ⅳ区及Ⅵ区的淋巴清扫术[2]。马玥莹,刘良发,黄德亮等的研究报告显示,晚期喉癌患者,在手术适应证掌握良好的前提下,可行部分喉切除术,其5年生存率与行喉癌早期复发密切相关的miRNA,为进一步深入探讨miRNA在介导喉癌高侵袭性及术后早期复发、疗效中的作用打下基础[4]。基于临床分析应用高通量筛查技术探讨喉鳞癌生物治疗靶点的研究中,保留喉功能的喉部分切除术或不保留功能的喉全切除术的手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都是本着对患者生命高度负责的治疗理念[5]。在本研究的调查研究数据中,实施对患者生命治疗的周期性安排,是实践对患者生命期限延长和生存率提高的有效措施。

从本研究的手术治疗实践可知,经临床查证,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行全喉切除者48例,占80.00%,行喉功能保留部分候部切除术者12例,占20.00%,从五年生存率来讲,行部分候部切除术和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变化不大。

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体会上,实践对患者的人性化治疗,已经成为凸显时代治疗价值和治疗理念的重要治疗方法。在对于晚期喉癌患者而言,治疗方式的选用,是实践对患者生命的延长,也是人性化治疗,对患者的“临床关怀”,保留或者全切,对患者的心理治疗理念提升,具有临床选择意义。

综上所述,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与喉功能重建,除了需要临床医师进行相应的手术技艺提升外,经过详尽的术前评估和合适的手术方式重建晚期喉癌患者的喉功能保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金童,潘新良,雷大鹏等.晚期喉鳞状细胞癌的功能保留手术临床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48(11):924-929.

[2]张国芬,刘文胜,徐震纲等.声门下型喉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探讨[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47(1):44-47.

[3]马玥莹,刘良发,黄德亮,等.晚期喉癌患者术后生存回顾性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27(15):844-846.

[4]张思毅.喉癌侵袭转移相关的microRNA筛选及分子标签建立[D].南方医科大学,2013.

[5]徐成志.基于临床分析应用高通量筛查技术探讨喉鳞癌生物治疗靶点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论文作者:刘广渊,张文跃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1

标签:;  ;  ;  ;  ;  ;  ;  ;  

晚期喉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术与喉功能重建的临床体会论文_刘广渊,张文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