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_英语论文

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_英语论文

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障碍论文,英语口语论文,小学生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小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主要心理障碍分析

通过观察、记录,归纳起来,小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一)定势心理

外语学习难于母语学习。母语是第一语言,先“入”为主,不受其他语言干扰;外语是foreign language,受母语干扰。许多学生往往习惯于以汉语的表达习惯及方法来学习英语,因此在表达中常犯按中文意思逐字翻译的错误而出现所谓Chinglish,像Very thank you.He is like English.With friends play football.这样的句子随处可见。学生英语口语表达上凸显出有形的心理障碍,交流时不能脱口而出,总想把英语译成汉语。

(二)从众心理

学生的从众心理表现在口语学习上是:当他们看到周围的同学不敢开口时,也就胆怯畏缩,不敢做领头雁,生怕说错惹人发笑。上课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问一个问题,如果没人立即带头说,全班同学便会保持沉默;而如果有人带头,其他学生便会齐声附和。领头的学生说错了,大部分学生也会跟着说错。

(三)羞怯心理

口语学习不同于书面学习。书面学习可以是个人行为,而口语表达既可以是个人行为,也可以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的行为,这就要求人与人之间直接进行语言交流。由于口语的口头性、交际性、灵活性及出错的公开性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因此训练时所出现的语法错误就比较明显,导致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产生胆怯、害羞,怕开口、少开口甚至不开口等心理障碍,这种情况在小学高年级中尤为严重。

(四)敷衍心理

有学生认为小学英语考试主要是笔试,成绩跟口语无关,因此上课时敷衍了事,得过且过。他们认为只要懂得老师讲的知识点,考试考得好,作业做得出就行了。于是上课懒得开口,发言不积极,导致课堂气氛沉闷。

二、疏导心理障碍,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对策

基于上述分析,教师一方面必须对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行及时的疏导,另一方面必须发展学生积极的心理因素,并把两者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积极利用母语,活用母语于英语教学中

语言学认为,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学习者会偶然运用他们的母语知识。这就是利用母语的优势,发挥其积极作用。其实,英语不管是形与音都和母语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汉语中的“青”是由横、竖等的笔画组成的,它的拼音是(qing);而英语中的单词如park是由字母p-a-r-k组成的,音标是[pa:k]。英语字母就像汉语的笔画,英语单词恰似汉语的字或词,而英语音标就像汉语的拼音。在这样的基础上,利用拼音对音标的正面作用来学习英语,应该是比较容易的。

如此一来,通过母语指导学生的英语发音就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了。但是英语中也有许多相似的发音,如果不用汉语直接讲解,就无法让学生明白这些发音的区别。如:bed中[e]和bad中[ae]的发音,两个音的区别仅仅是前者嘴张开的程度是上下齿只容得下一个手指头,而后者要容得下重叠的两个指头;又如:they中的[D]和mouth中的[θ]发音,区别是前者出声,后者不出声。这些区别如果用汉语明确讲解,学生一定会更容易分辨、掌握。

(二)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促使学生开口说英语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教师应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把书本化静为动,把要求学生掌握的语言知识点转化为活生生的英语环境,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的英语情境中,渐渐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让他们产生想用英语表达的愿望。

1.以教材为基的情境创设——依托教材内容创设场景,搭建“说话梯子”

(1)挖掘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因素。课文的内容多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教师要利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为此,不仅要用好教材中设计的口语交际内容,还要深入钻研课文,挖掘其中有利于口语交际的因素,找出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部分,以教材为载体,灵活运用教材创设情境,以进行口语教学。

(2)复述课文,丰富语言表达。运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复述课文大意,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原有的语言进行取舍,然后选取有用的语言,与自己的语言结合后进行复述。这不但能锻炼学生的复述能力,而且也能让学生将书本上的词语化为自己的词语,丰富语言表达,让语言得到很好的内化。

2.以问题为导的情境创设——在模拟生活、角色表演中展开想象说话

(1)抛出问题,创设猜说氛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已有的能力和水平,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充分运用教材里现成的材料,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继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要不断呈现异彩纷呈的语言现象,给学生创设展开想象说话的氛围。

(2)以模拟生活、角色表演的方式进行合理的说话。语言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英语教学中要根据生活来设置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进行表演,从而提高英语表达的能力。还要尝试着用上各种礼貌用语、赞美语,如Thank you.You’re welcome.Oh,it’s nice.I like it等。如此一来,学生兴趣浓厚,在模拟的情境中尝试交流,活学活用地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实际中。

3.以交流为根的情境创设——张开探究翅膀,遨游语言天堂,自主说话

(1)组织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开口发言。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的Free talk,发掘学生的潜力。从值日生的“Diary talk”,到“Our class” “Our teacher”,再到“Our friend”等话题,学生在谈论,一方面扩充了知识,另一方面也会去思考如何用英语表达这些话题,特别是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talk”,还能克服心理障碍。

(2)交给学生学习的“拐杖”,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学生活泼好动、爱表现,喜欢接受新鲜有趣的事物。因此我们可以设计新颖多样的活动吸引其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活动提高口语能力。如采用pair work,group work进行开火车、角色表演、课本剧表演、唱歌、画画、着色、游戏(找朋友、猜一猜、贴一贴等)和竞赛等活动。

(三)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运用激励手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调节课堂气氛,丰富教学手段。课堂气氛是影响学生心理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当善于调节课堂气氛,尽力创造轻松、自然、愉快的氛围,并要始终让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学生的注意力往往很难持久,因此教师不仅语言要生动、幽默,还要让学生感到教学过程有趣、有奇,从而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笔者认为可以分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使口语学习变得生动、有趣。

第一阶段:热身环节

坚持课前三分钟的Free talk,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方式。上课之前由一名学生讲三分钟的英语,自拟话题,涉及生活、英语学习、个人情况、班级活动、天气、谜语、笑话等等。在这项训练中,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参与权和自主权,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可提前准备。此项活动不仅使学生敢于开口讲话,而且扩大了词汇量,加上老师的引导、鼓励,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尤其使学生的胆量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第二阶段:重点练习

当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时,教师应当不失时机地进行重点练习。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练习口语,可以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口语学习的兴趣。多媒体寓口语教学于一定的情景创设当中,能够综合利用听觉,使学生感受到语言和音像的不断冲击,学生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交替进行,在大脑皮层产生较强的反射,产生想说的欲望。

本人在教学Weather时,先运用多媒体播放天晴、下雨、刮风、下雪等图片,然后引出:~What's the weather? —It's sunny.学生立即就能领会句子的意思,并产生想说的欲望。等基本句型学会后,我又打开全国主要城市的气象图,让学生随意挑个城市说说该地的天气情况。学生一看到熟悉的天气符号,兴趣盎然,不用老师示范便能说出已学的句子,如:“Here is the weather report of Shanghai.It’s rainy.”

第三阶段:放松调整

重点练习之后,许多学生会感到疲惫,注意力下降,课堂气氛开始变得沉闷。这时候必须改变方式,重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并在一节课的结尾再掀起一个小高潮,给学生一种意犹未尽,渴望得到更多机会来表达自己的感觉。此时游戏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形式。通过游戏,学生学习英语、掌握语言,放松心情,从而开发智力、发展智力,感受学习英语的快乐,真可谓寓教于乐。

2.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语言错误。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包含出错的过程。教师应多用鼓励性语言,如:“Well done!” “Excellent!” “You’ve done a good job.”等,不要把学生的错误看得过于严重,即使发现错误,也不要说“No”,要多肯定他们的语言进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出了错,不必大惊小怪,特别不能突然打断学生的讲话来纠正错误,这样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加重他们的心理障碍。与其只允许学生讲一句十分正确的话,不如让他们讲十句带有小错误的话;敢讲又不怕出错,要比怕出错不敢讲好得多。教师的肯定评价会给学生以成就感,学生有信心开口,口语能力就会逐步提高,并在不断的提高中增强自信,逐步减少、消除心理障碍。

3.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把对英语教师的好感转化成对英语的喜好。为此,教师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女生。由于她们心理脆弱、情感细腻,其焦虑程度往往高于男同学,因此要格外关心、理解她们,并准确把握她们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培养她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引导她们从焦虑中走出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英语学习。

(四)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形成合理需要

对于绝大部分小学生来说,随着年级的升高,英语口语学习的动力会逐步减弱。鉴于此,培养小学生正确的英语口语学习动机,让他们真正认识到口语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从而形成合理需要,就成为英语口语教学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要重视对小学生口语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口语学习虽然是绝大部分学生的“软肋”,但实际意义十分突出。学好口语不仅是进一步学好英语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学生明白了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后,就有了学习口语、参与交际的自觉性,从而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英语口语的热情,提高学习英语口语的自觉性。

其次,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表现,对他们不正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随时加以提醒、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弱点,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最后,要采用适合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生动活泼的方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教育联系起来,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热情。

标签:;  ;  ;  ;  

小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心理障碍分析及对策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