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英 天水市清水县原泉小学 甘肃 天水 741400
【摘要】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平台,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它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静态的数学概念动态化,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数学。然而应该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如何巧妙地运用教学情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是值得教师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情境教学 教学策略 探究导学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2-141-01
在《新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进行数学活动和数学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能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具有抽象性,而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同时也保留着直观动作思维的形式。
针对他们的这一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用好这本新教材,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宗旨来使学生爱学数学、乐学数学、会学数学?
我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欲望和意向,是形成创新动力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构成小学教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创新与兴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对学习感兴趣后,学生才能自主地、自觉地去观察、研究和探索。对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具有推动力的一种东西。
所以,针对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在每节课的开始,我都会精心设计一个生活情境,意在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真正感到数学并不是那么难,它就存在于我们周围,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例如,在教学《统计》这一内容时,我针对小学生对自己的生日记得特别牢这一特点,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生日是怎么过的、分别来了哪些客人,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说道:“大象伯伯今天也要过生日了,请小朋友看一下,他家来了多少客人呢?”这时学生兴趣高涨,争着说自己的发现。我抓住时机又问:“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因为这情境是学生所熟悉的,学生又提出了许多问题,课堂气氛显得尤其热烈,对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进行后面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教学起到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创设合作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很难在认知过程中只凭借老师的讲解来获取数学思想和数学思维方法。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知识,真正达到“我做过了,我理解了”这一目的。并且由于一年级学生的单独动手能力还比较弱,比较乐于和同伴共同来做一件事情,这个实践活动我一般是采用变“单独学习”为“集体合作”。
例如,在教学看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时,我让学生分成前后四人一组,然后让其中的一个学生按要求放圆片,先放四个,再放两个,然后让学生说说看到的图,并列出相应的算式。这时,分歧就来了。有的小朋友说:左边有三个圆,右边有两个圆,一共有几个圆?算式是3+2=5。而有的小朋友说:左边有两个圆,右边有三个圆,一共有几个圆?算式是2+3=5。为什么同一幅图却会得到两个不同的算式呢?这个问题一下引起了学生的注意,有的甚至走下座位,说要看看对方的小朋友是不是看错了。后来通过自己的观察,学生发现原来是因为看图的位置不一样,所以才会得到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
当学生自己得出这个发现以后,对老师下面要教的例题——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就不仅仅是停留于怎么写,而且还知道了为什么能写出两个算式,是真正地让学生理解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小学生一般都好表现,如果你让他展示一下学会的新本领,他的积极性会很高。如果在表现过程中他获得了成功,那他以后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这种成功的喜悦会使他产生更高的学习兴趣,而这种兴趣又能再次激发起他的探究欲望,探究的成功又再次促进兴趣的萌生,由此,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因而,在每一堂课尾,我都安排了“精彩表现五分钟”,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以各种可爱小动物为载体,让学生来充当助人为乐的小英雄。
例如“给蜜蜂引路”、“送小鸟回家”、“帮帮小熊吧”、“请你做裁判”等各具特色的游戏环节,使学生在游戏中运用学到的知识,既检查了学生对本段内容的掌握情况,又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其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作用,使其产生了学好数学的愿望。
总之,我觉得“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体现出《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来掌握知识这一目标,还有待于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不断地努力。
论文作者:马小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算式论文; 情境论文; 自己的论文; 这一论文; 思维论文; 《中国教师》2020年2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