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为基点的德育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点论文,德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道德教育的一个失误就在于道德教育与生活的脱离,使发展人的德性的道德教育成为纯道德知识的教育。这种“美德袋”式的教育把受教育者变成了盛装各种美德的袋子或容器。道德教育被教育者从生活世界中抽离出来,由教育者通过各种教育教学形式一味地向受教育者强制灌输。更由于长期以来唯智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道德教育逐渐地走向了“道德理性”。道德教育完全忽略了道德个体的内在需要、生活目的和主体道德体验……导致道德教育的生命活力和育人魅力荡然无存。当代德育只有从纯粹的理性世界和理想世界中走出来,回归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世界,才能重新散发其育人魅力和显示其生命力。
一、以生活为基点的德育的思想基础和现实意义
(一)生活教育运动及其思想对当代德育的借鉴
现代社会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工业生产突飞猛进,教育日益与生活相分离,从根本上偏离了它本真的意义,成了一种在工具理性操作下的功利主义教育。尤其是20世纪中,科学技术的发现与发明超过以往所有世纪发现与发明之累加,人类在为自身在改造世界中的强大而自豪、骄傲,并且尽情享受着自身努力带来的丰富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却逐渐丧失了诸如道德这样的精神生活,失去了生活的理想与意义,产生了内心深层的困惑与焦虑,人性也逐渐为技术与物质所吞噬。为此,一场以教育回归生活、教育要关注人性的发展为指导思想的生活教育运动悄然兴起。杜威明确提出:“教育即生活”,“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以杜威、蒙台梭利等为代表的西方教育家纷纷提出教育要尊重儿童个性,让儿童在生活中发展个性和能力等主张。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在我国掀起了一场反对封建教育的新教育运动。生活教育运动及其思想为当代德育必须回归生活的思想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人的社会化理论和主体性理论是生活德育的科学根据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就是在社会环境中认识、适应、利用、改造着社会,逐渐实现人的社会化的,并且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对自然、对社会的再认识、再改造而认识了自我和完善了自我。教育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立身处世,学会做人,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更是生活德育的终极目标。而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与自然、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自觉能动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更要强调。只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才有可能使主体在活动中获得生命体验,促进受教育者个体的个性完善发展。
(三)以马斯洛、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人本主义教育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强调课程的“一体化”、“人本化”和“情感化”。以人的发展为本,以生活天地为活教材,注重个体的内心体验,使人成为人而非理性工具应该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只有创造真诚相处、互相理解、彼此尊重的自由和谐的心理环境,才能使受教育者的人格得到圆满的发展,逐步实现其全部潜能。
(四)以生活为基点的当代德育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当前的道德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具有封闭性和灌输性等特点的道德活动。由于过度强调科学化、知识性,道德逐渐变成了教条、戒律,受教育者被要求每天都去记诵那些枯燥乏味的脱离自身生活实际的道德规范条文,逐渐遗忘了对生活的生动体验,无法感受到生活的丰富性和乐趣,使本来属于生命一体化的东西(基础德性)变成了生命外在的东西,它便不再是生命本身的需要了,甚至变成了束缚人、压迫人的东西,于是受教育者便普遍产生了一种想逃离甚至反叛这种教育的生命冲动,这正是当代德育实效性低微的重要原因。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使德育重新散发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育人魅力,现实中的德育必须立足社会生活,以现实生活世界建构道德教育大厦才是德育产生实效的基础。大量成功中小学生的实例表明,那些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父母,对生活有深刻体验的学生,对学习往往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感悟,其学习动力强,效率和质量高,学习过程轻松愉快。道德教育必须从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王国里走出来,让学生体验生活和生命的乐趣,这正是生活德育的主旋律。实施“生活德育”已成为道德教育的时代主题。
二、以生活为基点的当代德育的模式建构
道德教育的崇高使命在于通过塑造伦理精神,培养圆满人格,改善人们的道德生活,实现道德对人生的肯定、调节、引导和提升,而不是教导人们无条件地遵从某种固定的外在准则。基于现代社会特别关注人的发展的要求,为了扭转现代德育脱离生活实际、德育实效降低的局面,以生活为基点的道德教育模式的建构,必须从德育新理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与途径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全新的德育理念为以生活为基点的当代德育导航
教育理念是建构德育模式的灵魂与核心。德育工作是一种精神性的影响人的心灵的活动,是一种以德性人格影响德性人格形成的交互活动。这就要求育人者既要有完美的德性人格,更要有崇高的育人理念:尽可能以善意的方式给予学生精神关怀,通过道德生活中的生命体验实现内化,把社会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人格境界。道德原本来源于生活并体现在生活世界之中,它如果离开生活就会丧失生命力,德育在本质上是人格的、生命的、完整生活质量的教育,它必须与生活交织、渗透在一起。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者对德育过程的生活性、活动性、情感性和生成性等特点缺乏认识,致使有些教育者误以为只要通过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政治课把正确的道德知识、道德规范灌输给学生就能达到教育学生、促进学生道德人格完美的目的了。这种灌输性的传统的“美德袋”式的德育必须改革与创新。要强调道德主体性、自主性的培养,注重道德主体的内心体验和亲身感受,使学生学会践履道德,在做中体验,在体验中融合与内化,达到知情意统一、表里如一。
(二)德育目标上实现由约束性德育向发展性德育转变,变“一刀切”为“多层次”,变“高、大、空”为“近、小、实”,贴近生活,回归生活
在正确的教育理念指引下,生活德育的目标定位应作相应的调整:(1)重视学生基础德性的形成与发展,加强学生独立道德判断能力的培养。德性的发展离不开生活实践。以往的德育过多地强调向学生传递既定的道德规范知识,而忽略学生基础德性的养成和道德判断、选择能力的培养。由于过多关注学生的认知或知识层面,而较少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和精神成长,忽视了学生的道德主体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一味强调用既定的道德规范约束学生的行为,要求学生被动地听从、盲目地服从。更由于学生缺乏道德实践的锻炼与感悟,缺乏道德情感的自我体验,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道德自觉性的发展和道德自主判断与选择能力的发展。以生活为基点的当代德育要克服传统德育所具有的单向灌输性,要克服一味地用道德规范去约束、防范学生导致学生言行脱节的现象,通过教育者的引导,有效促进学生的道德体验,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学会理解、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行动,自觉发展其自我道德约束力。(2)要变“一刀切”千校一面的单一目标为德育的多层次目标。我国既往的德育目标只强调统一并存在着“高、大、空、全”的理想主义倾向,使人可望而不可及而弃之不顾,这是德育失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当代的生活德育目标体系的整体建构的设想是:“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段目标,各有侧重,年级目标,具体明确;情意兼顾,知行统一。”也即是说,既要强调总体目标的一致性、连贯性,又切忌“一刀切”,避免千校一面;当代德育必须从实际出发,兼顾不同阶段、不同年级、不同对象;不要“一刀切”,要分层次;不要讲“高、大、空”,要讲“近、小、实”;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层层落实、互相融合、启发引导、主体参与、情意兼顾、知情统一。尤其要着眼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和新世纪的需要,着重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素质,如创新精神、成才意识、竞争意识、诚实守信、公平竞争、勤俭自强、乐于奉献等德性品格的培养。
(三)以生活为基点的德育内容源于生活更要服务于生活
德育内容是为实现德育目标而在德育实施过程中确定和安排的教育内容。它应该植根于生活之中。一方面是生活赋予了道德教育的意义,是道德生命成长的田园;而道德教育又是生活中道德目的的体现,它塑造的是个人道德的生活。另一方面道德教育为了生活。道德教育就是要引导青少年学生从当前的现实生活逐渐走向未来的幸福生活,这个过程也是道德个体所追求的善和幸福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是为了提升人的生命价值的过程,它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德育内容应该是学校、家庭与社会德育内容的整合。学校德育内容为主体,它是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和道德个体发展的要求而定,体现在如《中学德育大纲》和《小学德育大纲》等相关国家文件中,它包含有政治品质、思想品质、法制品质、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等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的五方面要素。这五方面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配合,稳扎稳打,层层落实,并最终实现人的完整发展的终极目标。考虑到德育内容的时变性,为了适应我国社会转型和全球化、国际性的背景,生命道德教育、科学道德教育、信息道德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也应该及时地充实到当代德育内容中来。鉴于道德教育是人性的教育,以生活为基点的当代德育必须紧紧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责任心及其培养。这是一种能催生智慧和能力的道德力量,同时又是对个体行为的一种约束力。每个公民都以高度的责任感来对待公共事物。任何社会成员无论是职业生活抑或是私人生活,都必须表现高度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它是社会和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系统中的重要内核。一个没有责任心、没有价值感的人,因为找不到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便会感到迷惘,从而失去创造的动力。因此责任感的培养对社会个体至关重要。
2.诚信教育及诚信品质的培养。诚信对个人来说,是安身立命之本,是孕育其他品德的基础,只有心地坦荡真实认识自己,诚实地善待他人,才能预防私欲和邪恶的膨胀。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诚信是建立一个公正有效、有序运行体系的人格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人人都讲诚信,诚信作为基本道德规范提出,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针对性。毫不夸张地说,当前中国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社会生活领域不同程度地发生了“诚信”危机,假冒伪劣和欺诈行为已遍及当今经济领域的各个角落,人民的生活为之受苦,企业的经营为之遭殃,国家的声誉为之败坏。为此,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大声疾呼要以诚信为本。政治生活中的不诚信严重影响了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党员干部队伍中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欺上压下等腐败现象(不诚信的表现)已严重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不诚信,严重影响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许多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自己,急功近利,言而无信,尔虞我诈,扭曲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关系,互相之间产生了不信任感,严重损害了人际关系的和谐,致使人情淡薄。要解决当前存在的诚信危机,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尤其是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教育力量的整合,从小就要教育孩子有责任感、关心他人,以正直诚实的品质面对生活的挑战。
3.同情心和爱心的教育。美国的诺丁斯认为“关怀是所有成功教育的奠基石”,她认为在道德教育中人们是通过同被关怀方建立关系来表现如何关怀的,关怀的能力来源于被关怀的体验。大量实证研究资料证明,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是德育实效性的重要前提之一。教师要把关怀作为德育的内在要求去关注学生的生命,关注他们的情感世界。有关怀之心才会有同情心和爱心。近年来,一些地区之间的互相争斗导致矛盾激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张,自然环境遭受破坏,沙化现象日益严重,环境污染问题已严重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这种现象的产生有政治和经济的因素,更有道德因素。为此,我们应该对青少年一代不断进行同情心和爱心的教育,让他们懂得关爱一切生命,学会与他人相处,与自然相处。除此以外,尊重他人、富于进取、团结协作、乐观豁达等品质的培养都是当代德育的重要内容,而且道德教育能够促进个体德性的形成。具有德性的人既是一个自主与自由的个人,更是追求和实现个人权利与义务的公民,他在现实的生活境遇中,理性地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组织、个人与国家的平等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当代德育的基点就是促使学生的德性的形成,树立个人的道德自主性,使学生在个人生活与社会参与中追求道德价值,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双重目的。
(四)以生活为基点的德育更加强调途径与方法的多元化
当前德育途径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必须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和德育方法运用效果的实际出发,追求实效。既往的德育途径与方法过于单一,而且封闭性、灌输性、单向性相当强。只强调学校德育的重要性,甚至把德育从生活中孤立出来,使德育尤其是学校德育与外界生活丧失了复杂性的联系,从而失去了活力和魅力。更由于传统德育只重灌输,忽视了自我感悟、自我体验,忽略了道德自主性的培养,造成受教育者对现有德育的叛逆和厌倦,导致德育实效性低微。为此,当代德育必须由学校和教科书向社会大系统开放,向新生活开放,向个性生命开放,注重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包含校园文化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的有机结合,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整合作用。把说理疏导、情感陶冶、品德实践、榜样示范、自我教育等多种方法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把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效途径有机配合、灵活运用。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道德体验,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心、同情心、成功感、幸福感、挫折感,对学生多一点人文关怀,多一点人生点拨,积极促进每一个学生完整人格的独特发展。
(五)德育评价的规范化与特色化
德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的德育目标及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途径,多方面收集事实材料,对德育工作及其结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是调整德育目标、改进德育方法、优化德育过程、提高德育效率的基本保证。德育评价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客观依据。然而,既往的德育评价理念陈旧,重诊断性评价轻发展性评价,导致评价不全面,以道德认知代替品德的整体评价,甚至只看受教育者的政治课考了几分、操行评定为几级,使由分数异化而滋生的种种不道德行为屡见不鲜。而且道德评价方法科学性不高,有较大的主观情感性。为此,当代德育评价的改革与创新是德育评价科学化、规范化和特色化的前提。首先是确定科学的测评指标体系。依据品德结构元素论,测评指标的具体内容应涵盖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几方面。其次要注重道德行为的测评,也要注重道德动机的测评;从教育学依据来看,大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多层次性要求品德测评指标体系要兼顾统一,各有侧重。还可以通过采用多视角、多维度评定,提高测评信度和效度。如多主体评价,有自我评定、同伴评议、班主任评定、任课教师评定以及家长评定等多方面以及问卷调查法、行为观察法、情境测试法等多种方法的整合。各级各类学校从实际出发,建构各具特色的测评体系,使德育评价能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各有特色。特别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检查与评定要制度化,有目的、有计划、有时限地进行,不能只做总结性评定,更要做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以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