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煤炭作为一种重要能源,在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煤矿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管理和生产效率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煤矿调度是整个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煤矿调度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发展前景。基于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全面围绕调度信息化在煤矿生产中应用方面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煤矿;调度信息化
引言:信息时代,各个行业领域中都渗入了信息技术,并对行业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近年来,煤炭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企业既要降低成本,又要提高劳动效率,加之管理问题的存在,使得煤矿企业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采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安全生产调度,一方面保证了煤矿企业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以确保煤矿企业持续而稳定地发展。
一、煤矿调度信息化系统的内容简析
调度信息化系统就是煤矿企业采用信息技术执行安全生产调度工作,以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有效整合,对工况进行监测并做好监督控制工作。通过运行安全生产调度信息化系统,可以将煤矿生产运行中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所获得的信息数据途径包括设备运行监测、工业视频、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调度电话以及井下无线通信调度,所有的信息都通过计算机大屏幕上显示出来,与调度交换机同步运行,信息显示方式除了文字信息之外,还包括图形信息,还会呈现出智能化的数据分析结果[1]。
调度信息化系统是运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网络技术,选用先进的工业控制产品,将生产系统各区域、各环节、各流程统一到一个网络平台,通过安全生产数据采集,对系统运行中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存储,并在数据库中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为调度人员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从而确保调度人员高效、迅速的指挥调度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调度信息化系统包括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工业视频系统、顶板压力监测系统、通信联络系统、地质水文监测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组成。通过各子系统运行,可以实时提供各种安全信息,包括安全生产信息、通风供电信息、地质水文信息、压风排水信息、人员定位信息以及矿井的提升运输信息。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将关乎安全生产的各项数据信息进行整合,这些信息多种多样,而且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属于多介质且无序的信息。系统将这些信息数据存储于单独的数据库中,实现了数据采集离散化,设备控制分布式、智能化,调度操作集中化,生产管理信息化,实现了从生产第一线、调度、管理科室、领导办公室层层联网及信息共享。通过该系统,可以使调度值班人员及时了解矿井安全及生产情况,确保科学调度和协调好矿井安全生产。。
二、煤矿调度信息化系统的特点分析
综合对安全生产调度信息化系统的使用过程来看,该系统将图符、术语、图形以及操作方式进行了有机统一,充分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将安全生产各有关单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高度融合,保证了调度指挥的顺畅、高效。它的特点是:第一,集成性,全面实现信息系统的集成,以及新系统与原有信息系统间的集成。第二,先进性和技术性,采用先进技术,能够基本实现数字化在煤矿安全生产调度管理中的应用。运用先进的技术标准为依据,充分运用数据集成、网络通讯、可视化技术、计算机等技术[2]。第三,扩展性和兼容性,信息化体系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为相关系统的扩展留有接口,提供良好的二次开发的能力,具有与其它系统相连接的兼容接口,易于与未来开发的软件系统的集成,采用开放的体系结构,整个系统可划分为多个功能各异的子系统,易于模块独立升级和扩展集成;更强的兼容性是该系统在利用旧系统进行平滑过渡过程中优势尽显,满足了当今对信息化技术的新要求。第四,标准化和开放性,信息化体系采用国际最流行的技术和标准来进行实施,使企业整个信息系统具有很好的开放性,满足将来扩展的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调度信息化在煤矿生产中作用
(一)实现了煤矿生产信息实时监控
调度信息化系统最为直接的作用就是通过各种实时数据采集,实现了对煤矿生产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在煤矿的生产运行中,调度信息化系统可以通过煤矿生产运行的各项数据,建立相应的图形曲线,对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状况进行直观的展现。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是调度信息化系统的重要部分,它可以通过远程客户端以地图或者是表单的形式实时的监测矿井不同地点安全参数、设备工况参数、过程控制参数等,监测煤矿生产中有害气体涌出的含量、空气质量及通防设备运转情况等,按照生产系统进行图文显现和智能化分析,以便调度指挥中心对生产状况进行评价,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保障生产顺利进行。监测报警查询是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主要内容,系统显示各监测点通风的实时和历史参数,按需生成相应曲线,对甲烷和有害气体超限按设定值进行声光报警,并按时间顺序显示超限历史数据曲线及自动生成甲烷、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通风参数班/日的报表。调度中心和瓦斯监控人员根据报表掌握矿井通风质量,对有害气体瓦斯报警信息及异常状况按时间、地点、隐患级别筛选并及时处理,确保“一通三防”的安全。例如报警系统设定井下甲烷达到1%进行井上下报警,调度室将监督现场班长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高瓦斯矿井1%以上超限连续5min或低瓦斯矿井1%以上连续超限8min短信将自动发送到矿领导和总工程师等相关管理人员的手机上,引起他们高度重视并及时进行管理。
(二)实现了煤矿安全生产状况的实时调度
调度信息化系统实现了安全生产数据采集、调度协调和决策指挥科学化和信息化。该系统将安全信息、生产状况、生产业务数据、生产过程数据进行有效的集成和综合利用。相关人员可以根据趋势图表、曲线,提高运行管理、预警分析、和设备维护水平,降低运行管理成本,减轻工作劳动强度,实现矿井安全生产、高效生产。例如通过其中的工业视频系统,调度人员可以实时监控井下皮带运行状况,掌握井下采掘工作面生产状况,实时监控主、副井提升情况,及井下水仓、主要泵房等运行情况,为科学调度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生产信息。
(三)实现了煤矿应急处置的集中调度
调度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指挥部”,不仅要调度组织安全生产,当发生事故时,要及时协助领导组织、协调、指挥安全事故的抢救、抢险和生产恢复工作。调度信息化系统根据发生事故或灾情的地点和具体情况,可迅速的显示出最佳避灾路线,同时显示路线相关数据,如路线宽度、长度通风情况等。调度人员还可以通过人员定位系统,实时监测现场作业人员数量、位置,人员撤退时经过的路线,及上下井人员数量、姓名、家庭住址等信息。调度信息化系统数据库存储各种应急预案和专项事故预案等。当发生事故时,调度人员能够在紧急的状况下按照应急预案,实施相应的救灾指挥。通过实施事前计划或相应的应急措施,继而将所有的人力以及可能的物力进行调动,在煤矿事故发生之后,能够对事故发生的现场进行有效控制,排查潜在的危险,保护现场人员安全,调动所有的资源和力量使事故对人员以及财产所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
简而言之,煤矿生产调度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从一定层面上极大地提升了企业调度人员决策指挥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了煤矿管理水平,促进了管理现代化进展,有效地降低了成本,加快了技术进步,提高了经济效益,确保煤矿安全、高效生产,为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傅超,王瑞明.煤矿信息化系统设汁的几点体会[J].山东煤炭科技,2014(6).
[2]王庆国,郭瑞.旗山煤矿信息化建设的实践[J]煤炭科技,2015(2).
论文作者:翟强1,张金生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煤矿论文; 系统论文; 信息论文; 人员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矿井论文; 数据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