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青少年体验感 打造纪念馆记忆之场
朱小佳 武汉革命博物馆
摘要: 纪念馆作为最具情感要素的博物馆,以纪念情感作为核心的价值,其灵魂是情感,在传承革命精神和实现价值引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公众终身学习、科学传播、公共服务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青少年这一特定群体,如何扩展观众、保留观众,为观众呈现具备广度和深度的教育活动,从而真正将青少年教育置于博物馆公共服务角色的中心,成为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拟从纪念馆在价值引领的核心作用出发,以体验吸引公众参与作为切入点,思考向青少年传播革命精神的要求和方式,探讨如何以更具社交性和参与性的方式将物品、内容和语境联系起来,让青少年爱上纪念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打造他们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 纪念馆 青少年 体验感 记忆之场
一、纪念馆在实现价值引领中的核心作用
纪念馆是最具情感要素的博物馆,没有什么博物馆能像纪念馆那样以纪念情感作为核心的价值,以纪念性为其主要特征。纪念馆的灵魂是情感。纪念馆作为社会教育,其在知识传播中的价值引领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1.纪念馆在党史国史中实现历史情感教育认同
历史情感是情感内容的一部分。是主体以自身精神需求和人生价值为主要对象的对历史的一种自我感受、内心体验、情境评价、移情共鸣和反应选择。它既是历史情感教育的内容,又是历史情感教育的归宿。对于历史博物馆,我们可以在价值引领和情感教育上有所尝试,策划立足于唤起公众的历史情感的展览。
英国博物馆学家提姆 德斯蒙德认为“博物馆有着广泛的藏品和主题,可以涵盖许多学科:从自然历史到艺术设计和公民权利。我们的目标尽管不是把年轻人带进博物馆,也不是把年轻人送进课堂,而只是利用博物馆场所和藏品激励学习,加强思想观念的沟通。”,依然强调激励学习,加强思想观念的沟通。
纪念馆的历史情感教育的目的在于在历史的语境下和情境下,引导参观者自我感受、内心体验、情境评价、移情共鸣和反应选择。具体则表现在:培养或引导人们对历史的情趣;唤醒或激活人们的历史情怀;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与历史的责任感;升华深化文化的归宿感和荣誉感以及身份的认同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
2.纪念馆在吸引观众中影响观众
迎合观众,吸引观众进入博物馆。影响观众,发挥博物馆的责任和使命。博物馆若无法迎合观众,观众则不会进入博物馆。但这是否意味博物馆可以仅仅为了迎合观众,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是否可以直接忽略掉呢?如何寻找一种结合点,迎合观众但不能放弃我们对观众的影响?
为了实现对青少年教育在情理交融之中“活”起来的成效,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说教式、单向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推动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双重创新、理论讲授与实境体验的有效融合,把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留下的大量红色历史遗迹开发成为教育基地,把丰富的实物史料转化为教育的鲜活教材,让党员干部在“看、听、思、悟”的过程中,不断增强教育的体验度、鲜活性,在“身临其境”中真正触及思想、震撼心灵。
体验式展览的出现得益于互动体验展示的出现。互动体验展项在展览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那什么是博物馆展览中的“互动”(interactive,interactivity)?对“互动”的阐释版本众多,有时还将其与“动手做”以及“参与”等同。其实,这三者有共通点,但也有区别:“互动”侧重观众与展项之间的相互行动;“动手做”聚焦“触摸”这一行为,但它未必是互动的“参与”则强调了观众的行为,非展项的反作用力。如:“手翻书”误认为是互动展项,因为它是能触知的、参与式的,但它通常不需要一个响应,除了翻页。事实上,好的互动展项还需要精神上的响应,比如做决定,而非仅仅物理上的响应。因此,互动展项需将行为施于观众,并要有引人思考的回应。
纪念馆是记忆现场,是文化殿堂。文化记忆的传承和守护要通过展览与观众的交流互动实现。那些与观众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相契合的展览,最容易引起共鸣,文化记忆的延续也更加直接有效。衡量展览效果的标准不是有多少人观看展览,而是展览与多少人进行了对话。博物馆不只是收藏文物、展示文物的场所,还是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隔空对话、延续文化记忆的空间。同样,展览的最终目的不在于展示与观看展示,而在于给观众心理带来的变化。
3.纪念馆在发挥社会教育价值中适合价值引领
“博物馆在发展,博物馆教育也在发展。”“博物馆教育不仅是观众与展品的桥梁,也应该是博物馆与社会的桥梁。”“博物馆教育的外部功能的强化石博物馆服务社会的深化。”“社会是实现博物馆价值的主体,博物馆社会价值的实现决定于价值主体对博物馆价值的认识和需要程度。”因为博物馆的展示空间决定了其在知识传播中作用有限。在未来,价值的教育应该成为博物馆陈列展览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藏品数字化提升公众参与度。藏品在线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建立藏品数据库连接到官网或以博客的形式发布,也可以用可视化的形式如专门为藏品开发APP。博物馆可以尽可能地利用各种工具进行开发,将博物馆的藏品呈现在前来博物馆参观和没有来博物馆现场的观众的面前。藏品一旦被放到网上,就会成为激发公众参与的焦点。它们可以通过激发群体智慧让博物馆内外的观众参与进来。
从国际上来讲,国际博物馆协会的倡议:“博物馆不仅是旧遗产的投影机,还应成为新文化的发生器。” 法国卢浮宫馆长亨利 路瓦莱特认为,“今天的博物馆不能仅仅满足于‘接待’。今天,博物馆应该在城市生活占据重要的地位,扮演重要的角色,它是公民责任感的工具,是批判精神的孵化器,是品位的创造地,它保存着理解世界的钥匙。当然前提条件是它必须有能力通过各种手段,不仅将这些钥匙传递给它的同道,而且还要传递给所有其他的人”。可见,博物馆应在价值教育上发挥更多的作用。价值教育的实质是一种完善人性与灵性的教育,是一种生命教育、生活教育,情感教育。情感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对价值的感受和态度的体验,并将其升华为积极的价值观。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诺拉首创了“记忆之场”概念,旨在强调随着历史加速消失,构建一种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可触可感”的交叉关系即“记忆之场”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可触可感的记忆之场就是纪念馆、档案馆、博物馆遗址等历史象征之所,通过这些纪念性场所的构建,实现内在价值。那么,如何打造纪念馆记忆之场,推动青少年的价值内化,更好地承继传统、延续使命、面向未来?
二、提升体验感对纪念馆实现社会价值的再探索
古德(G.B.Goode)曾有句名言:“博物馆不在于它拥有什么,而在于它以其有用的资源做了什么。” 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因此,纪念馆要实现其社会使命,需要研究如何调动公众的求知欲、兴趣、爱好和探索精神,使他们能够轻松而愉快地获取所需要的各类知识,用体验吸引公众,拓展公众参与途径
1.以公众体验为核心的博物馆经营理念
体验经济(The Experience Economy)被其称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阶段之后的第四个人类的经济生活发展阶段。体验经济的核心在于为顾客精心策划出难以忘怀的体验经历,而这种体验过程形成的记忆就是体验经济时代的产品,其价值远远高于有形的商品。因此,在体验经济模式的冲击下,博物馆的经营理念也必须开始适应博物馆教育理念的转变。
博物馆评估人员通过对观众行为分析的研究成果显示,观众不再仅仅满足于隔着展柜欣赏展品,他们更希望能够积极地参与到展览中,在享受乐趣的同时,轻松地学习知识,获得愉悦的参观体验。体验作为人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其中的事件,是个人给予某些刺激二产生的内容反应。对于博物馆来说,它们为公众创造的体验经历应该是具有吸引力和娱乐性的,只有这样才能让观众沉浸其中。这些所谓的经历不仅是观众来到现场之后实际参与的活动,还包括了观众到来之前的体验预期、离开之后的体验记忆。而这些影响观众选择、判断和记忆的心理因素往往比他们实际做了什么更加重要。
2.藏品数字化激发公众参与度和体验感
规划水资源论证是水资源论证工作的新领域,弥补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不足。通过规划水资源论证,深入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与规划需水合理性,论证规划布局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协调性,提出规划方案调整和优化意见,从战略角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
数字化的藏品阐释手段提升公众体验感。藏品阐释是近些年博物馆愈发重要的功能之一,也是博物馆学习的重要工作手段之一。它是指博物馆将客观的藏品研究成果转化为易于观众接受的语言,以阐明藏品的文化内涵、审美意义或科学价值,从而揭示其蕴含的社会背景、文化现象或自然规律等。藏品阐释的对象不仅包括藏品本身,也包括展览的主题。博物馆根据阐释对象的特性,选择适宜的阐释方式,将倾向于感性的或难以表述清楚的展览主题与内容,通过体验式展览方式进行阐释,不仅可以省去冗长的图文说明,而且有利于提高观众的参观效率。
3.互动体验项目提供公众高质量的参观体验
展览与教育活动是博物馆服务社会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参照国际通行的展览教育评估框架,展览与教育活动的成效取决于博物馆是否给予了观众高质量的参观体验,是否提供了他们良好的学习机会。因此,博物馆需要通过输出优质展览,尤其是体验式展览,提供观众引发自身共鸣的学习体验机会。体验式展览是指,在一定空间中博物馆以原景重现、情境模拟、交互设计等方式呈现展览的全部或主要内容,使观众全程通过感官体验来认识、理解甚至思考展览所要传达的信息。观众在展示空间内,主动或被动的体验展览的环境、氛围、视听设备和交互装置,结合自身的兴趣、情绪、经验和知识水平等条件,对展览的主题和内容形成个性化的认知与感受,是体验式展览实现传播的基本过程。
“陈列是我国博物馆进行社会教育、传播信息、提供审美欣赏和为科学研究提供参考服务的主要工作方式,也是博物馆向社会提供的特殊精神产品。”“高水平的陈列精品,应当是时代特点、创新精神和雅俗共赏相统一的陈列,也就是先进思想性、先进科学性和先进艺术性统一和谐的陈列”,因此,博物馆的陈列展览都应该“精心策划,精心设计,精心制作,精心组织”。“陈列的思想和陈列的内容存在于一定的形式之中,才能得到很好的表达,只有通过和它相统一的完美的艺术形式相结合,内容才能得到准确、鲜明的表现。”
迎合观众是指展览选题要最大限度地与观众的认知结构相吻合。目前,实际情况是大量的展览在迎合观众,展览选题的确定不是博物馆的自我表现,而是满足观众个性需要之中蕴含的共性需求。影响观众是指展览选题要为观众创造深入思考和想象的精神空间。博物馆展览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是多层次的,展览对观众的影响也是多层次的,如愉悦、教育、陶冶、提升等。博物馆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来阅读展览,每个展览会在观众的意识中呈现不同层面的意义。
三、纪念馆对青少年价值引领的实现路径
因此,博物馆,尤其是纪念馆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展示和欣赏历史、文化与艺术、科学。它同时也提供一种价值判断,通过价值判断,人们能够区分有价与无价、真与伪、美与丑、优雅与粗鄙,善、修身与堕落、文质彬彬与粗鲁猥亵、不朽的价值和一时的价值。
1.策划主题鲜明、有艺术性,有吸引力的陈列展览
但多边城市气候联盟在国际气候治理方面也有明显弱势。首先是作为NGO资金有限,最终还是要依靠国家和超国家机构的支持才能运行,因此行动多限于倡议、呼吁、技术指导等方式。同时,目前的城市气候网络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城市关注不够。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间的联盟,即使有也多是发达国家主导合作方式和议题,发展中国家被动接受。另外,发展中国家间的城市气候联盟更少,但这些城市才是国际气候治理中最困难的群体,既要承担高速发展的繁重任务,又缺少能力实现经济转型,于是往往只能按照传统方式发展,最后陷入发展-排放-发展的恶性循环。
陈列展览策划的最高境界就是“见精神”。思想精神是一个一种非文化的存在,对塑造公共记忆有着推动和促进作用,真正做到“有所得、有所思、有所见”。“一个受欢迎的陈列展览,它们给普通观众讲述的是一个耐人寻味,让人思索,令人流连的完整故事,给专业工作者展示的是一个有所启迪、有所借鉴、有所收获的可视空间”。只有以观众为中心,向观众展示一个美妙思考和记忆的新世界,以讲故事的方式描述展览中的展品,为观众创造体验环境,那么,即使体验结束,体验的价值却保留延续。基于此,为了更好的讲述党史国史,纪念馆更需要策划尊重艺术设计规律的的主题鲜明、有吸引力的展览。
2.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推进现场教学
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5051)口服,100 mg/次,1次/d,连续治疗30 d。
立足红色文化资源,提炼红色文化精神。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通过举办红色历史大讲堂,开展现场教学等措施,把丰富的历史资源转化为鲜活的培训内容,将真实的现场变成课堂,将真实的历史变成教材,有效实现战争与和平、革命与理想、历史与现实、内容与形式、理论与实践、激情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增强了培训的生动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武汉革命博物馆一方面包括了以上这些校址、会址、遗址、革命文物及各种陈列展览,如反映武昌农讲所历史的《探索与奠基》、解读“毛泽东为什么偏爱武汉”主题的《毛泽东在武汉》、《中共五大历史陈列》以及反映红色廉政文化的《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历程展》等等物质文化,另一方面涵盖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儿工作生活的感人故事,他(她)们的崇高精神等一系列丰富的精神文化。相对于博物馆的“物”,武汉革命博物馆的这些红色文化更有“情”——革命豪情、党群鱼水情、战友深情、红色恋情、家人亲情等一系列红色文化。
3.走出去,红色小课堂推进党史国史教育
“在意义的世界中,没有比传统的建立和延续更重要的事情。”广大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革命精神的集体记忆是革命精神得以弘扬和传承的心理基础。正如2018年5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以青少年学生为重点,将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宣传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意味着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让青年一代更加意识到肩上责任之重大。哈布瓦赫指出,“青春期的记忆和成年早期的记忆比起人们后来经历中的记忆来说,具有更强烈、更普遍深入的影响……特别是在他们还处于成年身份形成的早期阶段,在他们还是年轻人的时候”。革命精神的弘扬和传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生代群体对革命精神的历史认知和集体记忆。
有邻馆藏品共计60件,内容有佛经、公私文书、文学作品、胡语写经等,该馆藏品主要为陆续收购的李盛铎、何彦昇等旧藏。
3.智能网联汽车软件、算法、地图等的更新升级,汽车制造商或软件供应商已及时发布了通知,用户也已及时地更新升级,用户没有任何不当操作或控制,如发生交通肇事犯罪,则推定为自动驾驶系统制造商或供应商承担法律责任。
近年来,武汉革命博物馆还立足于博物院宣传育人的职能,宣教团队充分运用好旧址优势、展览资源,按照“重参与、重过程、重体验”的教育理念,开发各类社教活动,更注重在红色文化原址说红色文化、演红色文化、体验红色文化。“红色知识小课堂”是武汉革命博物馆进校园活动的品牌之一,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结合博物馆馆藏文物和红色资源,开发设计的系列德育课程,开设有《夏明翰》《毛泽东在武汉》《朱德的信》《国民革命歌的前世今生》《百年不倒起义门》等课程。红色小课堂以沉浸式教学的形式,以学生互动和参与的方式让他们融入课程当中,让他们接受更多的红色历史,传承红色文化。课程结束后,很多学生和我们分享了他们上完课后的感受。这些来自学生的反馈表明我们的红色课堂是成功的,红色的种子已经在学生的心里面生根萌芽。
一般来说,并没有完全统一的模块划分的原则,研究对象不同,侧重点不同,划分的模块也不相同.在模块化设计中,必须结合设备的实际情况,从系统角度出发,应用系统分析方法,以功能分析、分解为基础进行划分,才能达到最好效果.
人——产品——环境3个因素共同构成了产品设计系统中的人机关系。小型专项农具的使用环境相对复杂,复杂的环境对于小型专项农具设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提供条件;另一方面是构成限制。
四、结语
新时代面临新挑战,带来新机遇。作为纪念馆人,必须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经济、新技术和新观念做出及时的回应。充分发挥纪念馆在公众智识教育中的重要性,提升青少年在博物馆参与及互动体验感,实现纪念馆的社会使命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