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视角下的中印海洋合作论文

地缘政治视角下的中印海洋合作 *

贺 鉴1, 孙新苑2

(1.云南大学 国际关系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00;2.中国海洋大学 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摘 要: 2018年4月中印领导人的武汉非正式会晤推动了中印关系的回暖,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印度靠近“印太战略”的步伐,也为中印海洋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中国和印度的海洋地缘态势与海洋地缘认知为中印两国的海洋合作实践提供支撑。当前,中印两国相似的发展定位、实现海洋政治目标的“借力”诉求以及应对海洋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需要为双方海洋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不过,中印双方脆弱的政治关系、海洋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威胁以及美国和其主导的“印太战略”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中印海洋合作。未来,中印海洋合作将呈现出持续深化并逐渐丰富合作层次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会产生一系列影响。一方面印太地区将成为全球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的下一个中心地带,中印海洋合作的开展会使印太地区态势更为复杂;但另一方面中国未来的发展将面临有利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地缘政治;中国;印度;海洋合作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合作在国家间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愈趋突出,尤其对大国而言,海洋合作在双边、地区、全球关系发展中经常扮演着重要角色。2013年中国提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到今天积极推进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中国依托海洋构建的全新的合作平台。然而印度作为沿线重要的国家却一直对中国的意图抱有疑虑,以至于一直没有加入其中。2016年日本首相安倍提出的“印度洋-太平洋战略”得到了特朗普的大力支持,随后特朗普在2017年的亚洲之行中大力宣扬“印太战略”构想。在此构想中,特朗普将印度定位为“制衡中国崛起的地区性大国”,希望印度的崛起可以平衡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发挥其本应发挥的作用。印度当局对“印太战略”构想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也表露出加入其中的意愿。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印度政府高层领导人频繁的双边会晤,中印关系日渐升温,多领域、宽范围、全方位的双边合作也随之展开,海洋合作作为两国关系发展的一个新的领域也得到了发展。中印两国持续向好的国家间关系不仅推动了双方海洋合作的进一步开展,也对整个印太战略格局和地区秩序产生了深刻影响。2018年4月22日印度总理莫迪访华,在武汉与习近平主席举行非正式会晤,就“国际格局和双边关系中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以及各自国家发展愿景和内外政策深入交换意见,达成广泛共识”[1],关于海洋合作领域的共识也应包含在此次会谈中[2]71。在当前中印政治关系持续友好发展的前提下借助地缘政治对中印海洋合作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中国准确把握在中印海洋合作中的立场和定位,努力营造有助于中国海洋发展的外部环境。

对我国传统的银行体系,特别是四大国有银行发展产生了冲击,尤其是商业银行的吸收存款业务能力大幅下降。余额宝极大范围的吸收了来自社会的闲散资金,使得使得商行存款数降低,银行不得不提高贷款利率,以此来弥补为吸收存款上调的利率以维持利润,这就使得中小微企业的贷款融资更加艰难,一定程度干扰了市场次序。但于此同时,余额宝也促进了商业银行进行业务创新,商行为了应对不得不加快创新的脚步,积极布局互联网金融。个别布局较早的银行如平安银行推出的直通银行,微信银行,口袋社区银行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又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为传统商业银行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地缘政治与中印海洋合作

起源于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的地理“法则”,历经马汉的“制海权”、麦金德的“陆心说”、杜黑的“空权论”、鲍曼的“新世界观念”、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等,地缘政治俨然已经成为研究国际关系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人类政治历史中永恒的现象之一。总体而言,它包含着主观和客观以及实践层面上的三个含义。在客观层面上:地缘政治指实际存在的地缘政治态势、关系以及发展进程;在主观层面上:地缘政治指人们通过对实际地缘存在的认识与理解基础之上所产生的思想、理论以及具体政策的运筹方式[3]44;在实践层面上:地缘政治指国际关系中的各行为体会对现实存在的地缘政治状况采取合作、竞争甚或对抗的战略布局,以此维护自身的地缘政治安全并壮大自身的地缘政治利益。

(一)中印两国的海洋地缘态势

马汉在《海权论》中曾提到:“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优越与否,会直接提升或者分散这个国家的海上力量。”[4]20中国和印度作为亚洲地区的两个海洋大国,天然的地理特征决定了两国的未来发展与海洋将密不可分,海洋地缘(1) 这里所说的“海洋地缘”,是将地缘政治划分为海洋和陆地两个领域,并不是一种新的地缘政治理论 。详见郑永年:《中国的海洋地缘政治与陆地地缘政治》,《外交评论》,2014年第1期,1—11页。 态势将对中印两国各自海洋事业的发展以及海洋合作的开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当前中印各自的海洋地缘态势进行客观的梳理。

1.中国海洋地缘态势

中国位于太平洋西岸,多个东部和南部省份依海而生。中国大陆海岸线长度为1.8万千米,海岛岸线长度为1.4万多千米,拥有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6500个。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的主张,中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国土面积。其中,领海和内海面积为37万平方千米。此外,我国作为国际海底资源开发的先驱投资者之一,在世界公海海域获得了海底矿区专属开发权和专属勘探权。

(1)基于自主研制的双通道石油产品低温阻抗检测仪,对检测仪器的激励信号频率、幅值以及油样的预热处理和降温速度等4个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得出激励信号幅值越大检测效果越好的结论。对4个试验影响因素的水平进行正交试验考察,确定了以激励信号幅值±VDD/2,频率32kHz,降温速度0.3℃·s-1以及初始温度35℃为最佳试验条件。

中国作为太平洋地区的关键性国家,太平洋的海洋地缘位置将对中国的海洋事业产生重要影响。作为世界第一大洋的太平洋,其地理范围从南极大陆海岸一直延伸至白令海峡,连接亚洲、大洋洲与美洲,涵盖众多的海上战略通道,如马六甲海峡、朝鲜海峡等。太平洋优越的地缘战略位置影响着中国在亚太地区的海洋地缘。首先,从地理位置看:太平洋扼守美洲至亚洲的运输线,占据北半球通往南半球乃至南极的国际海运航线,是世界东西、南北两大战略通道的交汇处。从这一点而言,太平洋是名副其实的海上战略通道。[5]26中国将利用这一优势地缘位置助推海洋事业的发展。其次,从海上能源运输价值角度而言:太平洋是连接亚洲与美洲的能源运输通道,是多国能源进口的“海上生命线”。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广袤的太平洋也是世界海洋恐怖主义的高危之地,维护能源运输安全成为各能源进出口大国的重任。当前,中国的能源需求仍旧呈现着“高开高走”的进口趋势,为了保证和维护海上运输通道的安全,中国在维护海上能源运输通道安全中将投入更多的精力。最后,从中国自身海洋发展角度而言:在世界海洋意识不断强化的催化下,太平洋地区的其他海洋国家也逐渐提升了对本国海洋发展的关注力度,希望借助太平洋优越的海洋地缘位置获取更多的海洋权益,这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除此之外,中国自身海洋地缘的发展对地区海洋地缘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对于全球海洋地缘也会产生辐射带动作用。中国目前大力开展的“一带一路”建设将国内国外、陆地海洋的优势完美地结合起来,不仅对亚太地区,也对全世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重心,三条海上丝路航线通过海洋实现了国与国、地区与地区的有效联结,顺利地扩大了中国的海洋地缘影响。海上丝路的南向航线和西向航线从中国东部沿海港口出发进入太平洋地区,前者到达南太平洋诸岛国,后者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一路向西经苏伊士运河进入欧洲,中途在进入苏伊士运河之前,分出一条支路进入非洲。而北向航线(又称“冰上丝绸之路”)将从中国东部沿海北上,经朝鲜海峡、日本海,穿越白令海峡,经北冰洋到达西欧。三条航线将世界三大洋连接起来,扩大了中国的海洋地缘范围,也将中国的海洋发展与世界海洋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2.印度海洋地缘态势

辛辣刺激性食物。一次性吃辣太多造成腹部不适,有烧灼感,这是辛辣食物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酸分泌过多导致局部炎症造成的,辛辣刺激性食物包括葱、洋葱、姜、蒜、辣椒、胡椒粉、咖喱等。

同中国一样,印度也拥有极佳的地理位置。印度位于印度洋北部的中心,拥有7516千米长的海岸线、1200多个岛屿、19.38万平方千米的领海、202万平方千米专属经济区和大约120万平方千米的大陆架。印度大陆的两侧濒临阿拉伯海与孟加拉湾,并居于俯视南印度洋广阔海域中心的位置。[6]100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印度一直对印度洋有着特殊的情结,认为印度洋是“印度之洋”。印度洋是一个被大陆包围的海洋,贯通欧亚非与大洋洲,东靠南中国海,并经马六甲海峡连通太平洋,北靠南亚次大陆并深入中亚,西有亚丁湾、阿拉伯半岛及非洲大陆,直到好望角,与大西洋相通。[7]居于印度洋中心的地理特征赋予了印度直接利用印度洋地缘的优势,维护和拓展自己的海洋利益。但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而言,海洋非传统安全问题频发的印度洋将严重威胁印度的国家安全,印度很有可能会因应对海上的安全威胁而忽视了其他海洋领域的发展。

随着印度海洋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印太地缘板块的崛起,印度在掌控印度洋的基础之上也逐渐向外洋地区寻求海洋利益的拓展,印度的地缘目光也逐渐由固化的印度洋转向了“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目前印度的外交战略布局也呈现出转向的意图,无论是着眼于西太平洋的 “东向行动”、聚焦海湾的 “西向进军”、营造良好周边环境的 “邻国优先”,还是针对印度洋岛国的 “环印度洋外交”等,印度在印太海域安全事务上发挥更大影响力的意图非常明显。[8]103同时,美国支持的“印太战略”倡议也为印度的海洋地缘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印度利用其亚洲国家的身份已经与太平洋地区的海洋国家开展了相关的海洋合作,也为其名正言顺地进入太平洋地区提供了有利途径。(2) 印度与日本以及东南亚国家如印尼、越南、新加坡、缅甸等都相继开展了海洋领域的合作。

MDA含量的测定采用Jin[8]等的方法。样品组织用 10 mL 100 g/L三氯乙酸(TCA)溶液匀浆,4 ℃13000 r/min下离心30 min,在10 mL 试管中一次加入2 mL上清液、2 mL 0.67% TBA混匀,于沸水裕中20 min,冷却,然后测定450 nm、560 nm和600 nm处吸光值。

(二)中印双方各自的海洋地缘认知

地理位置决定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然而对于国家准确的地缘认知却影响着国家发展目标的规划与具体实践的开展。鉴于海洋逐渐成为中印两国发展的重要领域,中印两国对于各自海洋的地缘认识也有了更为准确的定位。中国和印度两国对于自身海洋地缘政治的认知不仅影响着自身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也对中印海洋合作的开展至关重要。

2015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莫迪总理访华时提出,希望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亚投行等倡议与印度的“向东行动”政策加强沟通,实现对接。[13]98莫迪也表示愿意加强与中方在互联互通领域的合作。2015年5月,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印度总理莫迪的见证下,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与印度驻华大使康特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局和印度共和国地球科学部关于加强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气候变化、极地科学与冰冻圈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14]《备忘录》的签署为中印双方日后海洋科技领域合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标志着自2003年双方签订第一份政府间海洋合作文件之后,中印海洋合作新阶段的启程。

1996年3月国家海洋局发布的《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是中国首次对21世纪的海洋事业发展做出的详细规划。在涉及海洋地缘认知时,文件中只着重强调亚太地区以及西太平洋地区,强调中国要积极参与地区性组织的各项活动,维护中国的权益和促进海洋事务,以及向外宣传中国处理海洋事务的基本观点。[9]2008年发布的《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的海洋地区定位依旧是亚太地区,不过在谈到国际海洋合作时,着重强调将在极地科考、打击海盗、海上缉私、海上救助以及维护海上通道安全等领域强化国际合作。[10]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之后,“海洋强国建设”成为中国海洋发展的重要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11],意味着中国由传统的陆权国家转向“陆海统筹”的战略发展方向。2013年提出并不断推进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成为新时代中国海洋事业的新发展和重心。“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打破了中国固有的海洋地缘认知,双(多)边海洋合作将中国的海洋地缘进行了拓展。中国目前海洋发展的方向将以南太平洋为中心,借助海上丝绸之路将具体的海洋发展项目落到实处,努力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基础上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国际法》的相关原则处理好地区海洋争端,争取在全球海洋治理中能占据一席之地。

综上所述,中国目前的海洋地缘认知伴随着中国的不断崛起也产生了新的变化,海洋地缘认知并不仅限于法律意义上海洋边界的限制,而是依托流动的海洋将世界三大洋联结起来,不仅重新定义了中国的海洋地缘范围、推动了中国海洋事业的顺利发展,也对世界海洋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印度的海洋地缘认知

印度早在2004年就曾发布了官方文件——《印度海上学说》,初步呈现了印度国内对于海洋权益的认识。(3) 2004年印度国防部发布了《印度海上学说》,作为一种专业军事教育读本在国内推广,是印度国内对于海洋权益认识的第一本官方读物。 书中借用马汉的海权论,提出了印度的海洋战略观点:“控制印度洋具有决定性作用”[12]94—95。2007年5月,印度海军正式出台了第一份代表性的海洋战略文件《自由使用海洋:印度海上军事战略》,文件虽强调要在全球海洋领域内满足印度自身的海洋诉求,但是主要的可操作范围依旧局限在印度洋。2015年10月,印度海军再次出台了《确保安全的海洋:印度海上安全战略》。在这最新版的海洋政策文件中,印度的海洋地缘观念又发生了新的变化:第一,亚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已经成为世界新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发展中心,印度必须全方面地调整自身的战略定位以适应这一巨大的地缘转变;第二,印度的海洋地缘认知要逐渐走出印度洋、拓展至太平洋。(4) 详见Indian Navy, Ensuring Secure Seas :Indian Maritime Security Strategy , Naval Strategic Publication, October 2015.

2.中印双方实现海洋政治目标的“借力”诉求

综上,印度目前的海洋地缘认知符合当前印度的海洋地缘态势,海洋发展拓展至印太地区的战略认知为印度谋求印太海洋战略布局提供了基础,也为印度积极谋求进入太平洋地区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也为中印海洋合作的持续深化创造了机遇。

(三)中印海洋合作实践

无论是在中、印各自的海洋地缘态势中,还是在中、印各自正确的海洋地缘认知中,海洋都是双方当前乃至今后国家发展攸关的关键领域。在地缘态势和地缘认知的共同推动下,中印双方对于自身的海洋发展都做出了相应的战略布局,双方的海洋合作也在各自战略布局的框架下有序地进行着。

3.中印双方应对海洋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需要

实验技术人员对机能“三理”知识并不熟悉,自身实验水平并没有适应综合性机能实验,对机能实验的开发和探索作用有限。此外,新式实验设备的运用和实验设备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要求技术人员的实验管理能力更加全面、综合。但目前,实验技术人员受学历、年龄等限制,综合素质并不高,工作能力有待加强。

1.中国的海洋地缘认知

2014年自莫迪执政以来,中印双方关系发展曾因一些因素而有所停滞,然而伴随着中印双方领导人借助峰会外交实践而进行的会晤,尤其是2018年4月中印双方领导人在武汉的非正式会晤之后,中印双边关系持续向好发展,中印关系的日渐升温也为中印海洋合作领域的再次拓展奠定了基础。2016年2月4日,中国-印度首轮海上合作对话在新德里举行。2018年7月13日,中国-印度第二轮海上合作对话在北京举行,双方就海洋发展战略、海上安全形势和中印海上合作深入交换意见,同意以两国领导人重要共识为指引,加强政策沟通,拓展海军交流、海洋科技、海上搜救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保持在多边事务中的协调配合,促进地区安全和共同繁荣。[15]除双边海洋合作之外,中印双方也在多边海洋合作中进行相关领域的合作。

二、中印海洋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中印双方海洋合作是新时代中印双方为实现各自国家发展而开辟的新路径。伴随着双方关系的日益升温,海洋合作的日益常态化,中印两国海洋合作的领域也在逐渐进行拓展。在前景广阔的中印海洋合作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2.4 两组孕妇行为习惯评分比较 观察组孕妇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卫生习惯、定期产检、自测血糖等行为习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一)中印海洋合作的机遇

1.中印两国相似的发展定位

水生态系统首先是水文各要素过程与生态过程耦合作用的产物,水文过程是生态系统过程的联结纽带,其中生物过程是生态过程的基础,水文过程是指水循环所涉及的相关要素过程。生态水文耦合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水文过程对生态的决定性作用和生态过程对水循环影响。水生态系统中更关注水分与水生生境的关系,其中水分与水生植物、水生微生物、动物以及与有水力联系的陆生生境的相互联系同样也会影响水生态系统。

中国和印度作为传统的陆权国家,自古以来海权就只是陆权的附属。中国传统的海洋战略与海洋发展也只是简单的近海防卫(5) 历代中国海洋战略始终从属于陆地战略,实施以陆地边防战略为主导的国家安全战略,从属于边防战略的海防战略是中国传统海洋战略的具体表现形式。近代中国的海洋战略秉承了自明代“倭寇”产生以来的海防核心观念,即防止来自海上的外部军事入侵。 以及早期简单的海岸经济(6) 古代的海洋经济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海洋经济,早期的海岸经济只是简单的对海洋资源进行直接利用,然而伴随着后期“海禁政策”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简单的海岸经济的发展也被强迫停滞。 。两国真正意义上将海洋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也不过短短几十年时间,相较于具有丰富海洋发展经验的西方海洋国家,中印两国才刚刚踏上海洋发展的道路。作为发展道路相似的两个亚洲发展中海洋国家,中国和印度在海洋权益维护与拓展的具体领域上必然会走向合作。

通过技术手段,可预留与建设系统内部、设计单位以及并联审批相关单位等多部门动态共享电子版图纸文件接口,形成设计数字化全过程的产业链,并为全过程数字化审批做好准备,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联动、监管协同到位,杜绝审批图纸“因需而设”。其次,两个系统共同运行,相互共享数据,能及时有效对勘察设计企业和施工图审查机构进行动态信用管理,强化企业监督,规范市场有序健康的发展。

第二,中印双方相似的海洋发展战略。首先,双方的海洋发展目标相同,都是为了实现“海洋强国”。其次,双方在推动海洋发展的进程中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反对结盟关系和大国干预。再次,双方在规划具体的海洋发展路径时都意图实现海洋领域的全方面发展(7) 中国在2000年发布的《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白皮书中对21世纪海洋发展的具体领域做了详细的规划,涵盖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发展海洋科学技术和教育、实施海洋综合管理、海洋事务的国际合作六个具体领域;印度在其官方公布的海洋发展文件中明确提出印度的海洋战略要包括政治利益、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中印双方海洋发展的具体目标有重合之处。 ,双方在海洋发展方面可以展开具体的合作。目前双方在海洋科技、海气相互作用、气候波动与变化、海洋生物化学研究和生态系统等领域展开了相关的合作,在海上安全领域的合作也逐渐开始了尝试。最后,双方为实现自身的海洋发展目标所采取的保障措施,如法律保障、智力支撑层面等,双方可以相互借鉴。

实践过程中,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数据采集系统有由3D点云和深度图像组成,其实现了施工现场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加工,并将其应用于具体实践的指导。数据信息的处理基于数据采集系统而应用,数据处理的过程即为BIM模型信息更新的过程。在BIM模型系统下,项目施工计划、子项目建设周期、专业施工阶段等内容被完整规划,其有效的避免可施工过程干扰的发生。此外,功能应用系统是其可视化数据管理的支撑,较为良好的可塑性确保了BIM模型系统应用的合理化,对于工程的高质量建设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海洋意识的崛起,原有的地理划分格局已经发生了改变,海洋也不再成为国家的天然疆界,反而成为联结国家间发展的重要纽带。中国“海洋强国建设”战略的提出,意味着海洋将成为今后中国重点关注和发展的领域,而要实现真正的海洋强国,需要内外联动、共同助力,这样必然会推动中国向外拓展海洋发展的范围与领域,寻求与外部海洋国家之间的合作。印度自身在立足掌控印度洋的基础上也在积极寻求向外海扩展自己的海洋利益,为实现这一海洋战略发展目标,印度迫切需要寻求“伙伴”的帮助。为此,在具有相同的海洋发展政治意愿的推动下,中印双方有充分的地缘政治动力加强海洋合作。

个性化服务是指已通过满足客人的需求为中心,提供各种特殊且高出客人期望需求的服务。根据顾客各种各样不同寻常的需求,给顾客提供一种超出他们本身预期范围之外的服务。从而使顾客感到一种超值的享受,进而忠诚于酒店,提高顾客的回头率,增强竞争优势。

3.海洋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威胁不容小觑

同时,由于双方自身海洋实力以及各自海洋地区复杂的地缘情况等,双方各自的海洋地缘更有利于双方海洋合作的开展。第一,中印双方当前的海洋实力都不足以成为各自海洋地区的主导者。印度由于自身海洋能力的不足,目前并不完全是印度洋地区的霸主,因此中国目前在印度洋区域的海洋利益拓展仍有发展的空间。第二,双方目前的海洋利益并不存在所谓的“困境”。目前中国推行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自然而然地向印度洋地区进行扩展的,但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领域,中印双方尚不存在安全困境。中国在印度洋地区最主要的战略利益是保护海上战略通道,维护海上运输安全。由于天然的地理条件,中国并不是印度洋地区关键的安全提供者,因此,中印双方在印度洋地区还没有形成国际关系意义上的安全困境。[17]而印度在太平洋地区的“渗透”目的在于提升其全球海洋影响力,并不影响中国具体的海洋发展。第三,中印双方在对方海洋区域有着明确的身份定位。中国目前的身份定位是作为印度洋地区国际事务的参与者,为印度洋地区提供更多的国际公共产品。[18]而印度向太平洋地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规避与美国在印度洋地区的潜在冲突,在这一点上与中国不谋而合,有助于推动中印双方海洋合作的发展。

中印两国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然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双方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海助陆”的发展模式,海洋在漫长的岁月中被人们忽视。自冷战结束以后,两国海洋意识在世界海洋意识崛起的浪潮中也逐渐得到重视,海洋成为双方现在以及未来重点关注的发展领域。为了实现国家在海洋领域的发展,双方制定了相似的发展路径——以海强国。中国目前正在积极推行“海洋强国建设”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印度也再次修订其海洋发展战略,推行“季风计划”“香料计划”“东向行动”等具体的战略规划。利用海洋实现国家复兴的发展路径为双方海洋合作的开展和深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印双方逐渐开始了海洋领域合作的进一步接触。

当今世界,非传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不得不面对的大问题,以海盗活动、海上走私等海洋非传统安全问题愈来愈成为地区和全球海洋发展的最大阻碍,中国和印度的海洋发展也深受其害。中国是能源进口大国。海上通道畅通、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国能源的进出口,维护海上运输安全也就成为中国海洋事业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然而中国多条海上运输航线都会经过海上恐怖主义猖獗之所,近年来,马六甲海峡沿岸国家马来西亚、印尼和新加坡建立了完善的打击海盗机制并联手实施大型海盗打击行动。在各国严厉打击下,马六甲地区的海盗活动明显减少。然而东南亚地区海域总体来说,仍是海盗活动高发地区。[19]124

表 1 2013— 2017年东南亚地区实际发生和蓄意发起的海盗和武装抢劫船只事件数量 (8) 数据来源:根据国际海事组织(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相关数据整理。

除此之外,对中国来说尤具战略价值的西行航线也深受海盗犯罪活动的困扰。位于印度洋与红海之间的亚丁湾,是中国海上运输从印度洋通过红海和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及大西洋的海上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目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三条重点方向,一条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第二条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第三条是北上,通过冰上丝绸之路到达欧洲。第一条丝路航线是发展的重心,然而紧靠亚丁湾的索马里海域却是世界海盗活动最为猖獗的地区,被国际海事局列为世界上最危险的海域之一。印度洋海域猖獗的索马里海盗犯罪活动严重危害了中国海上丝路的顺利建设,也严重影响着中国与沿线国家间相关合作的开展。

印度也深受海上恐怖主义的威胁。由于历史、宗教和民族等原因,印度国内长期遭受一些恐怖主义威胁和直接伤害。从冷战开始,恐怖主义逐渐从陆地扩展到海洋,又从海洋攻击陆地。[20]1092015年新版的《印度的海洋战略》也总结指出:“海上恐怖主义过去几年有所增加,造成严重而持续的威胁。”[21]来自印度洋海域的索马里海盗是危害印度海洋事业发展的罪魁祸首。

表 2 2010— 2017年索马里海盗犯罪情况 (9) 资料来源: IMB Piracy and Armed Robbery Against Ships: Annual Report( 2010-2018)。参考王竞超:《国际公共产品视阈下的索马里海盗治理问题》,《西亚非洲》, 2016年第 6期,第 56页。

由表2可知,自2016年以来,索马里海盗犯罪数量又有了上升的势头,这也再次对国际社会强化对索马里海盗的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并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在海洋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提升全球海洋治理能力。

在中印两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中印两国对于能源安全的关注度也在不断上升。为此,双方在联合打击海上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领域有了合作的基础,有利于推动双方海洋军事领域的合作。尽管中印双方目前关于海上安全的合作并没有正式的官方文件,但是中印两国早已在多边合作的框架下就联合打击海盗犯罪行动签署了相关合作协定。2004 年为打击印度洋东部的海盗,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等签订了《亚洲地区打击海盗和海上武装抢劫区域合作协定》。[22]452006年5月,印度国防部部长宣布,中印签署了防务合作谅解备忘录,规定要进行“定期交流”和“年度防务对话”,并举行搜救、打击海盗和反恐联合演习。[23]中印双方也在联合国框架下就海上恐怖主义的打击行动展开了多次合作,已经积累了海上联合打击恐怖主义的合作经验。2016年和2018年中印双方进行的两轮海上合作对话也为今后强化双方海洋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军事合作奠定了基础。

建立全校的安全管理体系。明确网络安全责任制,由校领导牵头做到分级管理、自主保护、责任明确。各学院建立网络安全员机制,做到出现问题与信息中心及时沟通,提高工作效率。信息中心形成网络通报制度,定期对学校各系统安全扫描,对有安全的高危漏洞进行通报,并提出整改方案。对事发的安全事故要及时做出通报,并协助处理安全问题。落实网络安全考核制度,对各部门的网络管理员建立评分与问责制度,明确各部门的网络安全的负责人,将责任落实到人。

(二)中印海洋合作的挑战

1.中印双方政治关系脆弱影响海洋合作的持续

尽管现在中印双边关系持续向好发展,但是自莫迪执政以来,中印双方的关系发展也是几经波折。中印目前悬而未决的边界领土争端、巴勒斯坦、西藏问题等,造成中印两国长期处于政治信任赤字状态。两国关系的互动中,印度明显是安全感更加缺失的一方。[24]21伴随着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崛起,印度与中国之间的政治交往更是愈发曲折。

2017年6月18日,印度边防人员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过边界线进入中方境内。2017年6月27日,印军越界并与中方边防部队发生相持。2017年7月9日,在中印关系的敏感时刻,印度方面高规格接待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25]2017年8月2日,中国外交部发布了《印度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界进入中国领土的事实和中国的立场》文件,洞朗危机在中国强烈的抗议和快速应对下逐渐降温。2017年8月28日,洞朗危机以印方将越界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而宣告结束。尽管对峙事件和平解决,但是在印度国内敏感的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下,莫迪甚至在2018年2月15日中国除夕这天访问中国藏南地区,引发中国的强烈抗议。[26]45这一事件对中印双边关系的发展又产生了困扰。尽管之后在双方领导人的努力下,中印双边关系逐渐开始升温,但是这一事件依然为中印关系敲响了警钟。无独有偶,印度在南海问题上也多加干预。印度不仅多次在多边国际场合高调谈论南海问题,还与越南强化了海上安全合作,并罔顾中国在南海地区的合法利益,附和美国鼓吹“航海自由”,严重危害中国在南海地区的正当利益。2018年1月27日,莫迪在印度-东盟伙伴关系25周年纪念峰会后发表的《德里序言》中又再次对南海问题进行干预。种种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印关系造成了困扰,这也从侧面再次印证了中印之间政治关系的脆弱性。

良好的政治关系是开展一切合作的基础,也是合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中印双方海洋合作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是双方关系的友好发展且可持续,一旦两国之间政治关系因某一突发事件或原有的潜在冲突而有所改变,中印海洋合作也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更有甚者会由合作转变为敌对。这样一来,不仅原有的合作基础会全部消失,现有的合作努力也会化为乌有,未来的合作更是难上加难。当因为政治关系降温而致使合作动力降低、合作效益减少等等,反过来亦会再次对双方政治关系造成不利影响,严重时甚会波及地区乃至全球稳定。

2.美国及其主导的“印太战略”影响中印海洋合作的顺利推进

除了中印两国国内因素的推动,美国对双方海洋合作的进程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首先,由于中国实力的不断强化,在地区和全球话语权的不断强化,美国的对华政策逐渐由接触向制衡发展,2007年美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一度将中国定位为“战略对手”。其次,美印关系的强化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中印海洋合作的开展,尤其是在军事方面,美国通过军售和联合军演等政策加强了与印度的防务安全合作,特别是在海上安全方面,美印战略协调最为明显。2015年6月美印两国续签了为期十年的《美印防务合作框架协议》。[27]印美海洋关系的提升为中印海洋合作的进程蒙上了一层阴影。最后,在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下,一贯唯美国马首是瞻的相关国家也对中国采取了遏制措施,严重影响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中印海洋合作的顺利开展。

社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属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范畴,而理解社区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内涵时则需要从成人教育视角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两方面展开。

伴随着美国“印太战略”构想的提出,中国俨然成为美国及其同盟伙伴国意图遏制的重点对象。2018年4月2日,美国国务院负责亚太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黄之瀚在国务院简报中对“印太战略”做出解释,强调“自由和开放”,核心是要确保印度在印太地区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印太战略”涉及政治、军事和经济领域,政治与军事是其核心。“印太战略”的政治目标是希望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形成以美国领导的美日印澳四国“同盟体”,政策核心是建立在美国控制下的“势力均衡”的亚洲。[28]242018年6月初,美国又将太平洋司令部改名为印太司令部,以此表明美国对印太地区的重视程度。在“印太”框架下,美国的对华政策将对四国集团的对华政策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印太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印太四国集团将会成为一个以孤立中国为核心的印太海洋国家联盟体,中印海洋合作或许会因此而停止。

由于美日印澳四国都是海洋国家,未来的军事合作领域主要集中在海上军事力量的合作与发展。美国将利用原有的美日同盟、美澳同盟以及日澳同盟等军事联盟,吸纳印度进入“四国军事联盟”,为“印太战略”的军事一体化创造条件。一旦四国集团军事联盟达成,一方面美国可以在印太地区内利用盟友对新兴崛起国家进行分化,应对来自中国等新崛起国家带来的军事压力,维持其世界军事霸主的地位;另一方面印日澳三国也可以借助美国强大的军事支持拓展自己的海洋权益。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国将成为“印太战略”军事领域发展的头号“假想敌”。在此基础上,中国与印度的海洋合作将无法得到进一步深化,在涉及海洋合作的关键领域也会因“印太战略”的影响而无法展开。除此之外,伴随着美国“印太战略”的不断推进,如果印太机制不断扩大,地区一些重要国家可能会加入,比如印度尼西亚。[29]19如果以印尼为代表的东盟国家整体向“印太战略”主动靠拢,中国在整个东亚地区事务中将被边缘化。

在地缘政治视角中,中印双方的海洋合作范围主要集中于印度洋与太平洋区域。在中国目前积极推行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南太平洋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在整个战略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南中国海也被进一步明确界定为中国的核心利益。由于印度在印度洋地区存在着广泛的国家利益,因此印度表示 “在印度洋区域内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可能直接影响到印度国家安全”。[16]太平洋之于中国正如印度洋之于印度,双方都希望在命运攸关的海洋地区占据绝对的优势。因此,中国想在印度洋领域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以及印度想在南太平洋地区拓展自己的海洋影响力,都不能缺少双方的互相支持。

以海盗、海上走私等为代表的海洋非传统安全问题并不会直接对一国的主权和领土独立等国家核心利益产生危害,但在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这些问题却能或多或少、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到各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甚至会不同程度地涉及各国长远生存的问题。尽管近年来,海洋非传统安全威胁伴随着全球海洋治理的进展有所下降,但是海洋非传统安全问题所带来的伤害、所产生的新的变化等仍将会成为中印海洋合作中的一大阻碍。海洋非传统安全问题与陆上非传统安全问题之间并没有清楚的界限划分,一起非传统安全事件往往会涉及陆海两地,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态环境等领域。如毒品走私集团往往利用海盗等海上恐怖集团进行非法交易;这些非法集团又会和军火商进行交易,以获得武器;最终毒品走私集团获得的非法钱财会利用陆上洗钱交易等来筹集和转移资金,从而扰乱正常的金融和经济秩序。同时,由于海洋比陆地更具有流通性,再加之全球领域大范围公海的存在,海洋领域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在治理方面的困难程度更为突出。

海洋非传统安全问题所涉及的范围之广,涵盖的领域之宽以及变化之快等特点在短中期海洋治理的实践中都是难以及时应对和处理的。此外,海洋非传统安全问题所带来的危害在短时间内也无法完全消除,危害所造成的创伤也难以弥补。这些不容忽视的海洋非传统安全威胁对于海洋治理经验丰富的西方国家而言也是一大难题,更不用说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海洋发展中国家了。中国和印度海洋领域的发展刚刚起步,在海洋治理方面的经验和实践能力都远远不够,海洋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处理对于目前中国和印度的海洋实力而言,依旧是一个大的阻碍。

三、中印海洋合作的前景与影响

毋庸置疑,美国逐渐推动的“印太战略”、中印双方脆弱的政治关系以及非传统安全的威胁等都将对两国海洋合作产生阻碍。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短中期内中印友好的双边关系不会发生改变,这一点与中印双方目前国家发展的方向直接相关。在中印双方关系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中印海洋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光明,中印海洋合作的持续发展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一,中印两国有着相似的国家角色定位。中国和印度作为现阶段积极寻求国家崛起的两个发展中国家,双方具有相似的发展历史和发展目标。一,双方都曾是历史上的大国,都有过辉煌灿烂的时期;二,双方都曾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都是被从海上来的外部势力殖民),饱受多年殖民的欺压;三,双方都曾积极反抗殖民统治,最终获得了独立,建立了新的国家;四,双方在独立发展之后都希望能够实现国家的复兴,能够再次成为地区乃至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国;五,双方分别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印度)和观察员国(中国),双方都追求独立自主地实现国内外发展,拒绝大国干预。中印两国作为印太地区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都在为实现自身的崛起而不懈努力。

(一)中印海洋合作的发展趋势

1.中印双方海洋合作将进一步深化

目前中国和印度的发展重心依旧在国内生产发展上,无论是中国“一带一路”的提出与建设,还是印度从“东向政策”到“向东行动”计划的转变,都是为国内发展而服务。海洋作为两国重点发展的领域必然也要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所以海洋领域的发展也将逐渐扩大化、广泛化,传统的海洋发展领域将借助现代科技的帮助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以海洋科技为重要转型媒介的海洋基础设施建设、传统海洋经济等也会随着中印海洋科技领域的发展而得到相应的提升。从这一点上来看,中印海洋合作将呈现出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

室管膜瘤:2例为间变性室管膜瘤,1例为室管膜瘤。本组3例肿瘤均呈边界清晰、形态不规则的囊实性肿块,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低信号,增强后实性部分及囊壁明显不均匀强化,囊内未见强化,病灶周围水肿不明显(图3)。所有病例均出现梗阻性脑积水,1例形成小脑扁桃体疝。

中印关系是印度莫迪大国外交的重中之重,海洋合作更是其中的重要领域。2015年双方政府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洋局和印度共和国地球科学部关于加强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气候变化、极地科学与冰冻圈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16年2月4日中国-印度在新德里举行的首轮海上合作对话以及2018年7月13日中国-印度在北京举行的第二轮海上合作对话等等都表明中印海洋合作正在向着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的方向发展。由此可见,中印海洋合作在双方相似的海洋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将呈现出进一步深化发展的趋势。

2.中印海洋合作的层次更加丰富

中国与印度除扩大双方海洋合作的领域之外,还力图借助域外国家(俄罗斯)以及双方共同参与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等第三方力量推动双方海洋合作的发展,丰富双边海洋合作的层次。俄罗斯作为重要的域外海洋国家,中国与印度已经分别与俄罗斯开展了海洋领域的相关合作。中俄已多次举行海上联合军事演习, 双方也在海洋科技、开发等方面加强了合作。2013年,双方签署了《关于海上航行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中俄在海上航行安全与海洋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进入新阶段。[30]74印度和俄罗斯是军事技术合作领域的最大的合作伙伴。自2003年开始,俄、印两国每年都要共同举行“因陀罗”(10) “因陀罗”系列军演成已为印度与俄罗斯双边常态化的军事演习,每年举行两次,由俄、印轮流主导,以加强两国应对各种威胁的能力。 海上联合军事演习。除了双边的海洋合作之外,中、印、俄三方之间的海洋合作也逐渐提上了日程。俄罗斯政府2015年更新公布的《俄罗斯海洋学说》中强调了“与印度和中国合作的必要性”[31]。中俄印三国也曾多次举行外长会晤, 在第十四次会晤联合公报中指出:“中国、俄罗斯、印度承诺维护基于国际法原则的海洋法律秩序, 所有相关争议应由当事国通过谈判和协议解决。”[32]中印俄三方的海洋合作有效地将俄罗斯这一重要的地区利益攸关者纳入双方合作范畴中,有效地扩展了中印双方海洋合作的范围和对象,丰富了海洋合作的层次,推动了双方海洋合作的发展。

同样,作为多边国际组织的联合国也为中印两国海洋合作提供了有利的拓展平台。中印双方在联合国框架下展开的海洋合作由来已久。首先,中印两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谈判过程中,还是在双方加入《公约》之后,在对《公约》的具体解读和运用方面都有大量的共识。其次,双方在联合国框架下展开了共同打击海上恐怖主义的军事行动。2008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外国军队在索马里政府同意的情况下,进入索马里领海打击海盗及海上武装抢劫行为。[33]151中国和印度等国家纷纷派遣军队执行联合打击海盗的行动。最后,中印双方围绕索马里地区海盗打击曾多次展开军事合作会谈。2009年,中印两国军方高层在出席于新加坡举行的第八届亚洲安全会议时表示,中印海军正在探讨联合打击索马里海盗,双方共同提出了在索马里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印海军的合作方案。[34]2016年和2018年双方进行的两轮海上合作对话也就海上反恐领域的合作达成共识。中印双方通过借助联合国这一多边机制,为双边海洋合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中印两国借助多边海洋合作积极开展的有效机遇,推动了双边海洋合作的发展。

(二)中印海洋合作的影响

中印作为印太地区的大国,伴随着中印双方关系的不断升温,海洋合作的不断发展,双方合作也将产生如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1.印太地区成为全球地缘政治的中心地带进程将不断加快

就地缘政治角度而言,在全球经济发展重心不断向印太地区转移的大背景下,印度洋和太平洋地区在全球的地缘战略地位正在上升。该地区既有国际海洋强国美国,也有海洋新兴力量,如中国、印度、东盟等。其他重要的国际体系行为者,如俄罗斯、日本、澳大利亚等海洋国家的利益也交织在一起。印太地区现阶段面临的重要地缘政治问题主要涵盖:(1)国际社会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海洋国家,是否愿意顺应世界中心不断转移的潮流,接纳在印太地区不断新兴的海洋力量进入国际海洋体系中并积极发挥相应的作用;(2)新兴的海洋力量如中国、印度等能否有效融入国际海洋体系中,并能在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地区海洋事务中发挥自己的作用,推动海洋体系朝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3)在目前印太地区海洋势力划分的背景下,中印双方如何看待彼此的海洋发展能力以及如何进行更加具体的海洋合作和竞争。这些都是需要进行长期博弈的发展问题。

2.中国海洋和平发展将面临有利的外部环境

第一,中印海洋合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美国“印太战略”构想对中国的制衡。美国“印太战略”构想试图在印太地区形成以美国、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为核心的战略同盟,其目的在于遏制中国的崛起,削弱中国的影响,维护美国的霸主地位。印度自身由于不结盟的外交传统,其对美国“印太战略”构想并不是十分热衷。2018年6月印度总理莫迪在香格里拉对话会发表主旨演讲,强调“印太”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不是一个战略概念。同时,他也强调中印关系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印中两国相互信任、照顾彼此利益,亚洲和世界就会有更美好的未来”[35]。中国通过与印度展开海洋合作,在双方有共同海洋利益的前提下,印度对加入“印太战略”的意愿将会持续减弱。在此背景下,印太战略在实施遏制中国发展目的时的效用将会大打折扣。

第二,中国通过与印度开展海洋合作,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印度洋区域,扩展自身的海洋权益。印度视印度洋为其发展的“后花园”,任何进入印度洋的域外势力都会被视为挑战印度的印度洋控制能力。然而通过海洋合作,中国能够有效降低印度对于中国进入印度洋的敌意,为具体展开的海洋合作增加了有利条件,也为中国顺利进入印度洋区域、有效扩展自身的海洋权益提供了有利环境。

第三,通过海洋合作,可以有效地将印度纳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实践中,推动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发展。印度本是中国“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国家,然而由于双方的战略意图不一致,印度一直都没有加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中。但是,中印双方海洋合作的开展可以将印度纳入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因为中印双方海洋合作的开展实际上是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框架下进行的具体合作。这样一来,尽管印度并没有直接表明加入中国“一带一路”的发展框架中,但是其实际上已经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具体实践中,不仅推动了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开展,也再次扩展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层次。

当前,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印度在莫迪总理的带领下也进入了《2017—2020发展计划》的关键时期。因此,作为两国关系发展重要部分的海洋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印海洋合作不仅有效扩大了中印双方的海洋地缘,也推动了印-太地区的地缘变化,甚至对全球海洋地缘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既是出于中印双方海洋权益拓展的需要,也是地缘政治发展之使然。一方面,中印海洋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推动了双方向关键海域海洋权益的拓展,加速了印太地区在全球地缘战略地位的提升,也推动着全球海洋地缘的分崩与重组。另一方面,中印海洋合作的持续化发展会对地区内其他海洋国家形成压力,不利于地区的稳定,同时在推动印太地区成为全球地缘政治的下一个中心地带的同时也使得这一地区的态势更加复杂。但应清楚看到的是,无论是中印海洋合作的持续发展会带来有利影响,还是中印海洋合作的发展将引发新的国际问题,世界范围内的海洋合作都将成为海洋国家间关系发展的主流趋势。作为两个定位相似的海洋发展中国家,在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的驱动下,中印两国海洋事业的合作发展将在曲折中前进。

参考文献:

[1]中印领导人非正式会晤达成广泛共识[EB/OL].中国外交部,http://www.fmprc.gov.cn /web /zyxw/t1555533.shtml.2018-04-28.

[2]楼春豪.印太视域下的中印海上安全关系[J].边界与海洋研究,2018(5).

[3]夏立平.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双重视角下的美国“印太战略”[J].美国研究,2015(2).

[4][美]马汉著,一兵译.海权论[M].北京,同心出版社,2012.

[5]梁甲瑞.海上战略通道视角下中印在南太平洋地区的海洋战略博弈[J].南亚研究季刊,2017(1).

[6]刘磊.莫迪执政以来印度海洋安全战略的观念与实践[J].国际安全研究,2018(6).

[7]Emrys Chew.“Crouching Tiger,Hidden Dragon: The Indian Ocean and the Maritime Balance of Power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RSIS Working Papers,October25,2007,pp.1-27.

[8]楼春豪.战略认知转变与莫迪政府的海洋安全战略[J].外交评论,2018(5).

[9]国家海洋局.中国海洋21世纪议程[R].1996.

[10]国务院.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R],2008.

[11]习近平: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EB/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ldhd/2013-07/31/content_2459009.htm.2013-07-31.

[12][美]詹姆斯·R福尔摩斯等著,鞠海龙译.印度二十一世纪海洋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3]甘均先.“一带一路”:龙象独行抑或共舞?[J].国际问题研究,2015(4).

[14]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印度总理莫迪见证下签署中印海洋领域合作文件:中印海洋领域合作迈上新台阶[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http://www.mlr.gov.cn/xwdt/hyxw/201505/t20150519_1351079.htm.2015-05-19.

[15]中印举行第二轮海上合作对话[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印度共和国大使馆,http://in.china-embassy.org/chn/zywl/t1577774.htm.2018-07-17.

[16]David Scott.“India’s‘Grand Strategy’for the Indian Ocean: Mahanian Visions”,Asia - Pacific Review,Vol.13,No.2,2006,pp.97 -129.

[17]David Brewster.“An Indian Ocean Dilemma: Sino-Indian Rivalry and China’s Strategic Vulnerability in the Indian Ocean,”Journal of the Indian Ocean Region,2015 vol.11No.1,pp.48-59.

[18]Toshi Yoshihara.“China’s ‘Soft’Naval Power in the Indian Ocean,”Pacific Focus,Vol.25,No.1,2010,pp.74-75.

[19]王历荣.国际海盗问题与中国海上安全通道安全[J].当代亚太,2009(6).

[20]刘磊.莫迪执政以来印度海洋安全战略的观念与实践[J].国际安全研究,2018(6).

[21]Indian Navy.Ensuring Secure Seas: Indian Maritime Security Strategy, Naval Strategic Publication, October 2015, p.9.

[22]杨晓萍.中国与北印度洋地区的海洋安全合作[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15(2).

[23]Kushal Jeena.“Growing Sino-India Military Ties,”Space war,June7,2006,http://www.spacewar.com/resports/Growing-Sino-India-Military-Ties.html.

[24]胡娟.印度对中国的“软制衡”战略:动因、表现与局限[J].南亚研究,2018(3).

[25]除了非法越界,印度还在“搞事情”[EB/OL].人民政协网,http://www.rmzxb.com.cn/c/2017-07-11/1650134.shtml.2017-07-11.

[26]谢超.中印洞朗危机后印度的对华政策及其美国因素[J].和平与发展,2018(6).

[27]美印防长会谈签署10年新防务合作框架协议[EB/OL].观察者网,http://www.guancha.cn /internation /2015_06_04_322110.Shtm.2015-06-04.

[28]张家栋.美国“印太”倡议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18(3).

[29]贺凯.美国印太战略实质与中国的制度制衡——一种基于国际关系理论的政策分析[J].现代国际关系,2019(1).

[30]贺鉴,王璐.海上安全:上海合作组织合作的新领域?[J].国际问题研究,2018(3).

[31]俄公布新版海洋学说:重点在北极黑海强调与中印合作[EB/OLE].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5-07/28/c_128067694.htm.2015-07-28.

[32]靳若城.外交部发言人——中俄印外长会联合公报体现了维护海洋秩序的共同意愿[N].解放军报,2016-04-21,第2 版.

[33]李伯军.联合国安理会第1816号决议与不干涉内政原则[J].求索,2011(3).

[34]Thehindu.India, China discuss anti-piracy cooperation,June 1,2009,https://www.thehindu.com/todays-paper/India-China-discuss-anti-piracy-cooperation/article16606595.ece.

[35]莫迪香格里拉对话演讲[EB/OL].观察者网,https://www.guancha.cn/modi/2018_06_05_459037_s.shtml.2018-06-05.

Study on Sino -Indian Ocean Coope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politics

HE Jian1, SUN Xin-yuan2

(1.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000;2.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Shandong 266100,China )

Abstract :The informal meeting between the leaders of China and India in April,2018 promoted the recovery of Sino-Indian relations, which slowed down India’s approach to the “Indo-Pacific strategy”to a certain extent, and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India ocean cooperation.The marine geo-political situation and ocean geo-cognition of China and India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practice of maritim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India.At present, the similar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China and India, the “lending power”appeal for achieving marine political goals, and the need to deal with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issues in the ocean provid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bilateral cooperation.However, the fragile political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the threat of non-traditional maritime security issues, and the US and its leading “Indo-Pacific strategy”will affect Sino-Indian maritime cooperation to varying degrees.In the future, China-India ocean cooperation will show a trend of continuous deepening and gradually enriching the level of cooperation, and will also have a series of impacts.On the one hand, the Indo-Pacific region will become the next center of global geo-economics and geopolitics.The development of Sino-Indian marine cooperation will make the situation in the Indo-Pacific region more complicated; on the other hand, China’s future development will face a favorable external environment.

Keywords :geo-politics; China; India; ocean co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 D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6431( 2019) 05-0162-09

*收稿日期: 2019-04-11

作者简介: 贺鉴(1975—), 男, 湖南邵阳人, 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法、国际海洋政治等。

基金项目: 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科基金专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的海洋强国建设方略研究”(18VSJ067)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招标课题“新时期中国海洋战略研究”(13JZD041)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立 早

标签:;  ;  ;  ;  ;  ;  

地缘政治视角下的中印海洋合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