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销渠道选择中的十大陷阱_市场营销论文

分销渠道选择中的十大陷阱_市场营销论文

分销渠道选择中的十大陷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大论文,陷阱论文,分销渠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陷阱一:缩短销售渠道就贴近了消费者

销售渠道的长短,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产品的特质性与企业赢利分配能力。

缩短蟒蛇型销售渠道,不一定就意味着实现了同消费者有效对接,“短时空”不是企业分销目标,而感知消费者信息,随时掌握市场需求的变动尤为重要。定制营销产品更要求企业必须具备敏感的观察力、敏锐的感知力与敏捷的反应力,否则,就无法预测和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培养忠诚的消费者。

陷阱二:自建销售网络好于中间商销售

许多企业认为,“自己的孩子最亲”。建立自身的销售公司、分公司、办事处、专卖店等分支机构,实现与消费者需求心灵上的直接对接直复式营销,便于了解消费者需求,适应市场变化;同时,减少中间商瓜分企业利润,“肥水不流外人田”。其实,自身销售渠道未必有利于销售与管制。直复式营销需要人力资源网、配送网络、信息网络的有力支持,消耗过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智力。面对广袤无际的市场,遍及大江南北的消费者,市场信息分散,很难收集、归纳与整理;雍肿的销售体系相互间缺乏沟通,不利于长远发展。更致命的是,企业过多的产品衰退期重合,庞大的销售体系就会成为一叶孤舟,毫无用武之地。

陷阱三:彻底根除冲突

在合作过程中,冲突是难免的,也是不能根除的,只能顺势化解。对立性冲突,企业应当进行有效地制止和根除。良性冲突,可以加强相互间理解与信任,巩固和强化战略伙伴关系。

陷阱四:相互合作仅当作权宜之计

高层营销人员认为,随着市场的变化,自身销售网络随之进行修补与完善,分销合作仅是权宜之计,一种相互利用的短期行为,用则合作,不用则分手,合作不可能维持长久。再者,若分手投入太多,沉没成本高,得不偿失。其实,随着整合营销的观念深入,成员间的相互合作与支持非常重要;彼此相互间信任加深,反而节约监督与制约成本,有利于企业集中精力,进行产品开发。重新寻找新伙伴,也会花费过多的时间、精力与金钱;一旦合作破裂,造成孤军奋战的局面。

陷阱五:政策越优惠,产品会更加畅销

许多弱小企业,为了开辟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盲目的给予分销商过多的优惠承诺。其实,产品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对于未知的产品,消费者明智地回避;过多的优惠措施,也易养虎为患,吃不饱就会给予企业威胁,甚至反目成仇。

陷阱六:分销渠道建成后,至少管用一段时间

渠道的建成,仅是迈向销售的第一步,随着市场容量、消费者需求、产品寿命周期的变化,企业需要动态地进行调整,重新选择目标市场,细分市场与产品再定位,适当进行中间商的增减,整合优化配置与渠道创新等。

陷阱七:中间商越多越好

“分销者越多,销量越大,利润越丰厚”,这是营销管理者常见心理现象。然而,过多的分销商,也会使“中间商利润”锐减,容易出现恶性竞争、降价窜货现象,不能有效地对分销渠道进行整合与调控;销售渠道加长,交货时间被迫延长,产品损耗大,资金周转速度缓慢,信息传递效率低,不能正确地了解需求、认识需求、掌握需求、创造需求与满足需求。

陷阱八:中间商实力越强越好

“大树底下好乘凉”,依赖中间商的实力,自己的产品一定会如虎添冀。但是若不能获取足够的利润,中间商抬高自身身价,要求更多的发言权,企业轻易失去控制权,营销战略更不能实现。因此,尤其对于弱小企业,借助知名度高的分销商销售产品的同时,必须提高自身的知名度、美誉度,塑立自己的品牌,培养自己的消费群体。

陷阱九:选择好的中间商后就大功告成

选择好的中间商后,企业认为产品就等于自动销售。其实,这仅是迈向销售的第一步,不代表整个销售活动。受到巨大利益的诱惑,中间商反戈一击,轻易与企业分手,投向竞争对手的营地。因此,企业应当正确地与中间商建立战略联盟伙伴关系,同心协力作战,进行市场研制、开发、生产与销售,共同开拓市场,寻求更多的消费支点。否则,就会养成企业惰性,造成自身市场敏感度、抵抗力与免疫力的下降,塑立不起自身的品牌。

陷阱十:零售覆盖面积越宽广越好

一般企业认为,覆盖面积越宽,企业触角越长,伸向全国各地,乃至全球,从而正确地触摸到各地市场的脉搏,进行市场开发与预测。一个分销网络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销网络中的各处关键性结点。不同的网络,其结点的数量、位置、连接方式不同,过多的结点,不仅耗费大量的人、财、物,而且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很难同步(即使同步,也会造成浪费);同时覆盖面的盲目拓展,很容易出现纰漏,造成连锁反应,给对手留下攻击的空间。

标签:;  ;  

分销渠道选择中的十大陷阱_市场营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