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改善创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已经成了必然趋势,只有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建筑业的持续发展。该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进行相关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现状的探讨。
关键词: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建筑工程;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
1.1 防水施工技术
由于人们日常生活中对水的使用需求极高,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中必须做好防水措施。为了更有效地做好建筑防水,应该选择一些防水性较好的材料,从细节上提升建筑的防水能力,严格把控好建筑施工的质量。开工前,必须结合工程地质实际情况做好基础工程的防水,在工程的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地下水的控制措施如下:基坑顶设置排水沟,开挖过程中根据需要设置超前集水井。开挖到底后,沿基坑脚设置一道排水明沟,明沟上约20 m间距设置降水井,集水井总数约为10个。设三级沉淀池1个,坑内抽取地下水需经三级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就近市政排水管网。
1.2 电气接地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除了对水的需求高,其次就是电,如今城市居民都居住在高层建筑中,为了确保每一层每一户的用电安全,就需要在电气通路时进行合理的接地处理。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加强电气接地技术的良好实施,才能在建筑物遭遇雷击时形成一道保护屏障,防止危险发生,确保建筑物与居民的安全。
1.3 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由于软土地基承载力差,抗压力小,在地基施工前,为了防止施工中出现沉降等危险现象,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特殊处理,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及建筑建成后的安全性。软土地基处理需要先考察清楚土壤的质地等,再选择合理的处理技术,主要的处理技术有化学加固法、换填垫层法、置换法、挤密砂桩法等,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软体地基处理技术的选择和实施。
1.4 梁板柱施工技术
现在的高层建筑大多使用梁板柱施工技术,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实施梁板柱施工技术需要注意的细节有很多,由于细节上出现问题将导致整栋建筑的质量出现问题。由于梁板柱是由混凝土模块构成的,因此,在施工时需要注意混凝土构件模板的质量情况,使用前,对每一个模板都要进行严格检查。一旦发现有破损或者形状不规则,就应该立刻停止使用。另外,对已经安装好的模板也要进行严格检查,防止因施工搭建稳等造成危险,如果遇到此类问题应该及时进行调整。还有后期混凝土浇筑和拆模的步骤,技术人员都要保证混凝土构件仍然完整。
2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质量管理
2.1 从思想上树立质量意识
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工期长、工作量大、衔接的部门多、涉及人员广以及技术要求严格等特点,每一个环节都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建筑企业要想完成高质量的建筑工程,就必须要求每一位施工人员从思想上加强重视,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上至领导干部,下至每一个环节的施工人员,都要时刻牢记质量是建筑企业的核心,每一层都要落实质量责任制,层层负责,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2.2 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要想提高施工质量,在施工之前就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深入工程实地了解工程项目的气候条件、地质地貌、交通条件等,然后进一步核实施工方案中的管道铺设、主体结构布置、线路照明等环节,避免因返工造成损失。编制精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合理分工,明确职责,明确质量保证体系,要求各部门互相配合、互相监督,共同推动工程质量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前期准备工作主要从施工平面布置、现场作业条件准备、技术措施准备和物资、劳动力组织准备这几个大方向来进行,全方位地做好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2.3 做好验收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不仅需要高水平的管理人员,还需要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保持整个施工现场正常有序地进行。工程竣工作为工程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考察一个建筑企业的重要环节,在此阶段,工程企业需要接受质检部门的相关检查,对工程的结构、材料、设备、技术等环节进行详细检查,对于有质量缺陷的环节,坚决勒令整改,直到质量合格。
3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必须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施工前,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地改善,对施工人员做好施工安全培训,提前将应急的设备等准备妥善,以便事故发生时能顺利脱险。另一方面,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也要加强,针对施工人员的违规操作加以约束,施工现场的高危作业应交于专业施工人员操作,在了解清楚施工方案及流程后进行。施工当天都要安排专人先对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后开始施工,有问题及时上报并记录,有效避免危险的发生。
3.2 完善现场管理制度
完善的制度能使工作更有序地进行,也能对工作人员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保障。对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来说,将管理的每个环节细化后实施,才能将整个管理的效果大大提升。根据目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中因管理制度不完善引起的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建筑企业应该及时进行规制,强化施工现场的秩序。实施规制过程中,应该安排专门的监督管理小组,针对各施工环节进行监督管理。从施工材料的购置、施工环境的维护、施工人员的技术等一直到工程竣工,每一步都按照项目标准进行严格监督检查,出现问题及时协助处理,防止不良现象的产生,使整个施工过程变得系统起来,方便管理人员统一管理。象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就有明确制度规定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正进行施工的作业区。施工操作人员要戴好绝缘手套,避免与速凝剂、树脂水泥直接接触,严禁树脂接触明火。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实行安全生产奖惩制度,通过严格检查、考核、评比,重奖重罚,保证安全总目标的实现等措施,来保障现象的施工安全。
3.3 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案
有了完善的管理制度,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更有效地实施。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中,管理人员需要明确施工的每一个流程,并对各流程进行一定了解后,在该流程施工人员中选择一个经验相对丰富的施工人员,专门针对该流程的施工情况进行管理,这样就可以协助管理人员统一管理。同时,要注重与各环节的管理人员随时进行沟通,尽可能地组织一些培训,加强他们的管理水平,使他们能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对自己负责的环节再制定出管理方案,将管理细化到每一步,从而满足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有效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无论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还是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都是重中之重的环节。因此,我国的建筑行业更要对其重视起来,提升我国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加大现场管理的力度,在出现问题时及时采取科学的处理措施,妥善合理地解决好。以此提升起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劲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门窗,2018 (3) :129.
[2]孟垒峰.基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7 (18) :103-104.
[3]宋文通.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四川水泥,2017 (1) :165.
论文作者:梅中一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建筑论文; 质量论文; 环节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现场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