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BIM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BIM技术综合了工程项目建设技术和工程建设管理,能够显著地提高工程项目各个建设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性,并且实现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动态管理,为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坚定了基础。本文就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合性的论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应用
引言
当前,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整体的行业管理现状仍然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尤其是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各种高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估计的难度。在这一现实背景下,BIM技术应运而生。BIM即建筑信息模型,其以三维技术为基础,结合建设工程项目中有关信息工程数据的模型,实现了施工过程的可视化,使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成为现实。
1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的应用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同时具备非常明显的作用和特点,其中可视化就是非常显著的特点之一,这种可视化的工作特点能够在设计阶段中的各项工作中实现精确化和全面化的空间设计,将设计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内容通过虚拟化的施工实现模型的建设,让人们更加直观的对此项目进行观察,另外施工前期阶段通过此模式对现场情况更好的了解,并且模型本身就是立体化的展现,因此想要设计和表达的内容能够直观的看出,施工技术人员能够与该模型相互结合,通过产品中的计算内容获取其中的相关数据,通过此模型实现对项目的整体规划,避免发生设计工作无法变更的情况,减低施工成本,为保证了工程造价核算工作的顺利完成,在工程审核造价中,能够将空调特性直观的展示出来,让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能够及时发展,降低项目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2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工程信息的共享和协同性比较差
我国有着非常多的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并且不同的管理机构使用的规定和管理条例不同,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应有的协调和沟通,加之数据格式的差异,极大地影响了不同部门之间工程造价数据的共享,需要进行二次数据转换,在数据转换的过程中就很容易造成工程造价数据的流失,并且出现转换错误,从而影响了工作效率。
2.2管理机制相对滞后
项目造价的概算编制、预算编制、结算编制三个阶段数据相对孤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缺乏统一的造价目标和相互沟通协调机制,这些都是当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现实存在的问题,其使得工程造价管理与现代建筑产业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各个阶段的造价编制工作被动性大,人力、物力的消耗与浪费十分突出,对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桎梏。
2.3施工过程中实际成本管控对造价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材料的成本管控对造价也有很大的影响。材料负责人若是没有根据施工计划提前联系材料供应商,做好材料采购储备的相关工作,则就会因材料供应不及时而导致窝工现象产生。这样就提高了工程施工成本,进而对工程造价形成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严格管理材料使用也十分重要,若是对没有使用完的材料进行随意浪费与丢弃,则就会造成资源上的浪费,进而提高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
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3.1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
设计阶段是造价管理的核心部分。一直以来,人工计算的方法难以实现限额设计。但是,应用BIM技术可以从信息数据库中提取储存之前所发生的工程项目的历史数据,快速准确地确定工程限额和限额指标,从而很好地实现对整个工程项目投资的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借助于BIM技术将所制定的施工决策转为立体模型,还可以使后续设计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明显提高,更准确地判断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有效控制该阶段造价的稳定性。
3.2BIM技术可以加强在预算阶段的管控力度
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控制工作主要是在工程的施工图阶段进行,在这个阶段中,工程造价人员主要是依据建筑工程清单上所列的子项目及其单价进行精确的汇总和分析,同时BIM技术有助于工程造价人员采用更加科学的计价方式,从而实现建筑工程量和工程价格相分离的目标。在进行建筑工程量的预计算时,就可以借助BIM技术对工程资源中的人均消耗量进行系统性的计算,从而计算出本工程的造价,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行情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对计算出来的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修正,从而快速地计算出建筑工程项目的综合单价。在进行建筑工程的工程量计算时,运用BIM技术除了能够较快地查询全国各地的地方工程量准则,从而能够随时随地快速地计算工程量外,还可以综合利用工程各个设备和附件的拓展性,对建筑工程进行精细化设计,并对满足工程的设备和附件进行综合性选择,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性。例如,在进行输电器的选用时,利用BIM技术提供的供电需求情况,就能够快速的选择出满足连接方式的输电装置,然后再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就能够选择到合适的输电器。
3.3施工阶段BIM技术的应用
在施工阶段,BIM模型用于建立工程模型。根据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可以在施工阶段合理配置施工材料,机械设备和人员,实时掌握工程成本信息。在项目结算阶段,通过BIM软件,可以帮助解决工程量复杂的问题,可以更及时的解决工程量,并根据材料采购和财务计划工程施工准备情况,项目成本管理过程实现目标。在完成阶段,通过BIM模型,可以将项目的所有信息存储下来,包括施工进度信息,材料价格信息和工程量信息,以及项目开发,并不断更新和改进。这项技术主要是取代传统手工计算机的工程量,可以大大降低预算误差,提高项目成本的准确性。
3.4应用算量统计功能,提高成本管理能力
在进行结构和建筑模型建模时,有意识地按施工分区在相关模型构件标注墙体厚度、砼标号等级等数据信息,在导出数据量清单时便能快速有效地按功能类别筛选统计。这样做减轻了造价预算人员在烦琐的图纸算量中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更合理地分析材料的损耗情况和实际成本使用情况,并根据统计数据估算出模板需求量,使本项目造价预算人员可以更好地监控施工班组的实际材料及损耗数量、询价以及评估风险等工作。
3.5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鉴于很多工程存在虎头蛇尾的现象,许多施工单位开始在竣工阶段应用BIM技术进行造价管理。BIM技术可以全程记录和存储整个施工阶段的全部数据和建造信息,即便是进入工程收尾阶段,也不会发生资料丢失问题,完全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如此,工程款结算效率将大大提升,也减少了由于责任不清而导致的纠纷问题。
结语
BIM技术在我国还处于初始发展的阶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经对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快速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BIM技术通过模块化管理,有效地减少了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显著地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效地控制了工程建设的施工成本,推动者建筑工程行业向更高的信息化阶段发展。
参考文献:
[1]楼晓雯.浅谈BIM的发展对建筑工程造价的作用和意义[J].科技创业月刊,2015(18):55~56.
[2]李庆琛.浅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应用[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16(05):64~66.
[3]冯丹力.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7(10):00207.
[4]纪博雅,金占勇,戚振强.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北京建筑大学学报,2013,29(4):76-80.
论文作者:王丽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7
标签:技术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