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应用效果评定与护理论文_张丹丹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南通 226001)

【摘要】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应用效果评定与护理。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88例随机分两组。所有患儿给予高压氧治疗,常规组行常规护理,优质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费用、家长满意度评分。结果:优质组患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优质组住院时间和费用、家长满意度评分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应用效果确切,辅以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医疗费用,提升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压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效果;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3-0197-0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病机制复杂,是因围生期窒息而出现的神经损伤,患儿可出现意识障碍、异常肌张力和惊厥等症状,具有高致残率和致死率,可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本研究对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应用效果评定与护理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88例随机分两组。所有患儿家长知情同意本次研究。优质组患儿男23例,女21例;出生时间3~23小时,平均(8.34±2.13)小时。常规组患儿男25例,女19例;出生时间3~23小时,平均(8.35±2.12)小时。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所有患儿给予高压氧治疗,压力0.05mPa,氧气浓度65%~75%,升压过程氧气以0.05mPa/5min速度缓慢注入,在达到0.05mPa之后停止注入,维持该压力水平缓慢减压,治疗55分钟,每天1次,治疗15天。

常规组行常规护理,优质组行优质护理。(1)入舱前护理。入舱前对患儿病情进行观察,先给予综合治疗措施,维持患儿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确保器官功能正常运行,还需加强对患儿呼吸频率、体温等的监测,观察肢端和面部有无发绀,维持其通换气功能,并监测患儿血压、尿量、周围循环等,确保器官灌注良好。观察患儿有无惊厥发作,并观察瞳孔光反射情况,若出现惊厥或脑水肿症状,需先控制后再进行高压氧治疗。除此之外,在治疗之前还需加强对家长的健康宣教,介绍高压氧治疗知识和必要性,并带领其参观治疗过程,取得家长理解和配合。(2)舱内护理。保持舱内温度20~24摄氏度,入舱前需严格检查,换上棉衣被,避免化纤类尿布和衣物,避免用化学药品涂擦体表。清洁鼻腔,暴露头部,并采取右侧卧位,避免吸入呕吐物。治疗开始时缓慢加压,在20分钟左右均匀升高至所需压力,在升压以及稳压吸氧中确保专人护理,对患儿皮肤、呼吸、烦躁和呕吐等情况进行监测,并监测舱内温度和压力。减压过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放气速度4L/min,均匀降压至0。(3)出舱后护理。在患儿出舱后需严密观察2小时,注意监测患儿呼吸、心率、体温等,并对肺部进行听诊,必要时给予血气监测,若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汇报医生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和费用、家长满意度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满意度越高)。

显效:患儿肌张力、临床反应和神经反射恢复正常,生命体征稳定;有效:患儿肌张力、临床反应和神经反射均改善,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之和[2]。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予以χ2检验。计量资料予以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相比较

优质组患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其中,常规组有7例出现晶体后纤维增生症,优质组有1例晶体后纤维增生症。如表1。

表1 两组患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例数(%)]

3.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高压氧治疗的作用主要包括:(1)可促进组织细胞中含氧量的提高,促进脑血管中氧分压的提高,并有助于提高学氧浓度,增加氧弥散率和弥散距离,有效实现脑细胞修复[3];(2)高压氧治疗有助于修复神经组织和胶质纤维,促进神经组织生长发育,有助于加速神经功能修复,对后遗症有预防作用;(3)可促进血氧浓度的增加,改善脑细胞代谢,减少酸性代谢产物,对细胞离子失衡进行纠正,减轻细胞水肿。(4)于高压氧治疗下,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储量减少,可有效减少渗出,降低颅内压,对脑水肿有预防和减轻作用[4-5]。虽然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优势众多,但需做好相关的护理工作,在入舱前需做好准备工作,避免化纤衣物,或携带火柴、打火机等,氧舱需做好清洁消毒工作,并备好急救物品。入舱后应封闭固定留置针和鼻饲管。在加减压过程中舱内温度可发生变化,需加强对患儿体温变化的监测,并及时增加衣物,确保加减压速度的缓慢和均匀,并注意观察患儿生命体征。治疗结束后需监测体温和肌张力等情况,必要时进行血气监测,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6-7]。

本研究中,所有患儿给予高压氧治疗,常规组行常规护理,优质组行优质护理。结果显示,优质组患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住院时间和费用、家长满意度评分优于常规组,说明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应用效果确切,辅以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医疗费用,提升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咏梅.探讨高压氧治疗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252-253.

[2]马瑞红.高压氧治疗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5):79-80.

[3]黄玉玲,曾志涌,谢越涛等.舱前协同护理对高压氧综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17):147-149.

[4]周钝敏.高压氧治疗护理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5):36-37.

[5]池卡,张丽燕.新生儿高压氧治疗中的护理策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z2):118-119.

[6]汤梅枫,王宏隽,王晓雯等.高压氧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家长的护理[J].护理学报,2010,17(1):54-56.

[7]黄丽.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7例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7):3489-3490.

论文作者:张丹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

标签:;  ;  ;  ;  ;  ;  ;  ;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应用效果评定与护理论文_张丹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