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电自动化技术对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力企业需要对配电网技术产生足够的重视,对其进行不断研究,从而使其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智能配电网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传统配电网的弊端,在智能配电网建设过程中需要应用配电自动化技术,此项技术对配电网能够安全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基于此电力部门需要对配电自动化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从而为智能配电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建设;配电自动化技术
一、智能配电网建设中配电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意义
智能配电网的建设能够大大提升电网的配电效率,并能够对配电网高效运行时各段数据进行提取和分析,对于供电的可靠性与科学性而言意义重大。智能电网的引入和使用,发生电网故障时的停电范围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这对于基层维护人员工作负担的减轻和客户用电满意度的提升都有极大帮助。配电网可靠性能否得到提升与智能配电网设计、施工的科学与否密切相关,这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便利性也有着巨大的影响。智能配电网建设过程中配电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建设进程的规范,能够有效地起到提升配电自动化技术水准和推动我国电力行业继续向前发展的作用。
二、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的关系
2.1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智能配电领域
配电自动化技术是结合先进的通信技术和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一体,集成配电网的运行状态、地理图形、电网结构等方面的信息,构建完整的配电自动系统,进而全方位监控电网,实现配电网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自动化技术在智能配电领域的应用,能够保障电网供电质量,为用户提供优质电能,实现了配电网的高效管理。配电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客户信息管理和自动抄表的用户自动化。二是由变电站自动化技术、馈线自动化技术和配电数据采集与监控技术组成的配电管理自动化技术。三是设备管理、规划设计管理及检修管理等方面的自动化功能。
2.2智能配电系统和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比较
智能配电网与配电自动化之间有着广泛的共同性和密切的联系。智能配电网的运行需要配电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两者的主要技术手段都是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在配电网中的应用。与配电自动化相比,智能配电网具有革命性的改变。在配电系统方面,智能配电网有很大的优势,包含更完善、更丰富的电力技术,有机结合了多种高新技术,统筹规划,节省了运行成本,提升了配电系统的整体性能。此外,智能配电网支持分布式电源接入,提高了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具有更加完善的性能。更为重要的是,智能配电网实现了与用户之间的交流互动,突破了传统模式下电表制度的局限性,应用了高级测量体系,方便用户更加自由的选择用电时间段。
三、配电自动化技术在智能配电网建设中应用
3.1对光纤IP通信网络技术的应用
通信网络对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以前配电自动化技术主要使用传统的通信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个终端信息和数据无法交换以及通信带宽窄等问题,对智能配电网的建设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光纤IP通信网络技术弥补了传统通信方法的不足,建立数据和信息的传输网,保证将各个时刻的信息和数据及时进行传输和转换,对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例如:广东省台山市在智能配电网建设过程中使用光纤IP通信网络技术,对配电网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实时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并且及时反馈到控制中心的终端上,终端管理人员可以在线对配电网实际运行过程进行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问题,使智能配电网安全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对配电网广域测控技术的应用
使用配电网广域测控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的监督和控制,并且此技术可以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处理,在处理分析完成后传输给终端,为电力企业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此种技术具有如下特点:其一,可以实现分布式管控的目标;其二,此种技术可以在线进行监测,能够将智能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进行实时记录,为后期维修和养护提供依据;其三,此项技术具有网络管理的功能,能够对搜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并且可以设置一定的网络权限,禁止其他人员进入管控系统。
3.3对配电网快速仿真和模拟技术的应用
使用配电网快速仿真和模拟技术使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的安全性明显提高。此种技术数据计算的能力非常强,可以借助仿真模拟的方法对配电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和风险进行预测,且可以根据相应的问题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与此同时此种技术具有聚合分析、应急分析以及潮流计算的功能,使智能配电网建设过程更加合理。相关人员需要根据配电网的发展对此项技术进行不断的研究,从而使更好的满足智能配电网的要求。
四、智能配电网自动化的未来展望
4.1加强新技术的创新
随着配电系统的不断升级,电力部门需要加强新技术的创新,尤其是电力技术以及载波技术,确保配电系统能够在各个时段中自动发布对应的电价信息。同时还需提高智能配电网远程读表功能,进一步发展配电载波通信技术,确保通信速率能够保持稳定。此外,还应为用电客户提供多种不同的通信渠道,这就需要加强用户电力技术的创新。一般来讲,用户电力技术主要是依靠微处理技术以及低压配技术来满足极限负荷下用户对电能的需求。如此一来,智能配电网便能在无瞬时停电时通过自动化技术对配电进行有效控制,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电能。
4.2加强电能供应质量
相比普通产品,电能产品的质量不是由电力单位所决定,而是由供电时间以及供电地点相关。由此可见,电能质量与众多外界因素相关联,并且与供电单位以及用电客户有着较大联系,因此不能一味采用常规的方法来检测电能质量。从目前来看,质量检测仪是常见的电能质量检测仪器,能够准确反映出电能质量情况。同时利用电能质量补偿装置对整体局部电能质量进行相应补偿,可有效提高电能质量。
4.3优化配电网运行方案
在电力市场不断完善的环境下,许多电力单位将运营重心转移到增强社会效益上,这就要求电力单位合理减少自身的运营成本,以便为用户提供更多优质电能以及优质服务。因此电力单位需要对配电网的实际运行性能做出准确分析,了解配电系统的实际管理效率,以便对配电网的实际运行方案进行优化。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配电网的发展水平还不高,主要表现为配电网的网架结构较薄弱,缺乏对配电自动化的广泛应用,储能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电力行业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将自动化技术应用于智能配电领域,实现了智能配电网和配电自动化的融合,产生了高级配电自动化技术,完善了智能配电网系统,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整体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实现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张志浩.智能配电网自动化远方终端FTU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6.
[2]李杰.城网配电自动化改造工程及其实施效益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3]戚倩.智能配电网建设标准适应性评价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论文作者:白峰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配电网论文; 技术论文; 智能论文; 电能论文; 电力论文; 质量论文; 系统论文; 《河南电力》2018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