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第三医院 普外护理 410001
【摘 要】目的 探析SBAR沟通模式在普外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将SBAR沟通模式实施前(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的45例普外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将SBAR沟通模式实施后(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的45例普外科患者作为观察组,由患者评估此次护理满意度,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护理总满意例数为34例,而观察组则达到44例,观察组总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97.78%>75.56%),差异显著(P<0.05);实施SNAR沟通模式前,对照组共有16例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35.56%),实施SBAR沟通模式后,观察组仅有2例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4.44%),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4.44%<35.56%),统计两组数据后得出差异检验值为P<0.05。结论 在普外科护理交接班中实施SBAR沟通模式,有利于大幅度护理人员护理质量得到患者的肯定,值得推广。
【关键词】SBAR沟通模式;普外科;护理;交接班
前言
护理交接班是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之一[1],同时护理交接班也是决定护理工作质量的关键,若是在护理交接班过程中出现差错与遗漏,不仅会耽误患者接下来的治疗,而且也会降低护理人员的整体工作质量,甚至会加剧医患之间的医疗矛盾,因此严格依据工作流程做好护理交接班工作对患者的治疗与医护人员开展医护工作均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近些年医疗行业的发展,[2]传统交接班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显示,与此同时SBAR作为一种新型沟通模式,因具备结构化与标准化的特点,现已取代了传统交接班模式在临床中的地位。鉴于此,本文主要探析SBAR沟通模式在普外科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作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SBAR沟通模式实施前(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的45例普外科患者作为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在34~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4±0.14岁;其中,颈部疾病患者12例,乳腺疾病患者8,肝胆疾病患者13例,腹壁疾病患者12例。将SBAR沟通模式实施后(2018年1月至2018年8月期间)的45例普外科患者作为观察组,45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在34~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6±0.58岁;其中,颈部疾病患者16例,乳腺疾病患者15,肝胆疾病患者4例,腹壁疾病患者10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存在(P>0.05)。
1.2方法
未实施SBAP沟通模式前,普外科主要实施常规常规交接班模式,即护理人员每日定时交接班,简明扼要汇报患者的病情与特殊处理等。
实施SBAR沟通模式后,各项具体内容:创建病房SBAR交接班管理制度与核查表,以此规范护理人员的交接班行为,其中内容包括:S(Situation现状):报告患者发生什么问题,B(Backgrund背景):什么情况导致的;A(Assessment 评估):我认为问题是什么R(Recommendation建议):我们应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护理人员须做好以下交接工作及注意什么:(1)病情交接:一般情况和基本病情,交班者详细汇报患者的实际情况,而接班护理人员则负责认真倾听,并做好记录,若是出现疑点,应及时询问交班者,双方再次进行确认;(2)治疗护理交班:主动掌握患者饮食、睡眠、心理状态及二便情况,主动了解患者患者治疗情况,及时观察患者切口与穿刺点有无红肿、皮肤等情况,同时观察管道固定与通畅情况等;(3)特殊交接:特殊治疗的交接及针对隐私性较强的特殊患者,可在床边交接后再次确认交接情况。
1.3观察指标
由患者评估此次护理满意度,主要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三个指标,满意与基本满意相加之和为总满意度。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其中包括管道脱出、院内感染、输液渗漏与用药错误。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检验。若结果为P<0.05,则表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2.1对比2组护理满意度
由表1可见,对照组护理总满意例数为34例,而观察组则达到44例,观察组总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97.78%>75.56%),统计两组数据后得出差异检验值为P<0.05。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讨论
SBAR沟通模式是一种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传递的沟通方式[4],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可规范护理人员交接班的工作流程,使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例如由交班护理人员全面汇报患者的实际情况与相关信息,而接班护理人员则负责认真记录,在交接完别后双方再次进行确认,一方面有助于接班护理人员更全面的了解患者病情,另一方面也可有效避免信息传递差错或是遗漏的现象发生,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保障。在某个角度上说,SBAR沟通模式可指导护理人员有针对性的收集资料,在交接班过程中重点突出交接内容,在节省护理人员接班时间的同时也有利于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进而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与质量,达到准确无误传递信息、减少任何不良事件发生的目的[5]。此次研究中,对照组护理总满意例数为34例,而观察组则达到44例,观察组总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97.78%>75.56%),差异显著(P<0.05);实施SNAR沟通模式前,对照组共有16例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35.56%),实施SBAR沟通模式后,观察组仅有2例患者发生护理不良事件(4.44%),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4.44%<35.56%),统计两组数据后得出差异检验值为P<0.05。由此可见,SBAR沟通模式应用于普外科护理交接班中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工作水平,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与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上可取得优越成效,值得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晓莉,徐莉,张丽萍. 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急诊病区护理床边交接班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4):36-38.
[2]宋秀婵,黄萍英,徐红,等. 运用SBAR沟通模式降低ICU护士交接班缺陷率[J]. 护士进修杂志,2017,32(05):413-415.
[3]朱清文,杨源,廖芹,等. SBAR沟通模式在危重症病人交接班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7,31(12):1532-1534.
[4]郭琴芳,郭骊莉,严红霞. 改良SBAR沟通模式在重症肝病患者交接班管理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06):134-136.
[5]王云,叶萍. 个体化SBAR沟通模式在肿瘤科护理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J]. 医学信息,2017,30(02):195-196.
论文作者:蔡玲,张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患者论文; 交接班论文; 模式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情况论文; 对照组论文; 发生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