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彩云
(泰州市姜堰中医院急诊科 江苏 泰州 225300)
【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6-0062-02
甘露醇为多糖醇,分子式为C6H16O6,分子量为18 217,为低分子化合物,属利尿脱水剂,临床应用广泛,是最常用的脱水剂,出于对其脱水效果的考虑,临床上一般要求250ml在半小时之内滴完。静滴速度过快可引起一过性头痛、眩晕、视物模糊,心悸等,外渗易致局部组织坏死。静脉给药后,其不易透入人体组织,除极少部分在肝内转化为糖原外,绝大部分经肾小球滤过,以原型排出体外,并带出水分,药理学上无活性,几乎不在肾小管吸收,体内几乎不被代谢,因而不良反应轻微,故很少发生变态反应。甘露醇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或把组织内、脑脊液、房水中过多的水分吸收入血而引起脱水的作用,又称渗透压性利尿剂。静脉输注作用快,疗效好。临床上主要用于头晕、头痛、脑水肿、青光眼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能增加毒素和药物的排泄,可预防和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亦可作为青光眼的术前准备,酸血症、脱水患者、孕妇禁用,心肺功能不全及因实质性肾衰竭造成少尿的患者慎用,现将我院一例静脉输注20%甘露醇致严重过敏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56岁,因反复头晕、头痛、腰骶部疼痛伴左下肢放射痛一月余于2014年5月23日来我院急诊科就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血压20∕12kpa,脉搏84次∕分,收入我院急诊留观室补液治疗,入院时神志清,步入病房,平素体健,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于09:20遵医嘱给予20%的甘露醇250 ml快速静脉滴注。大约输液12分钟后,输入液体85ml时,患者突然出现胸闷、气短,口唇麻木,四肢、面颈部、手足及腹部皮肤瘙痒,并且出现大片荨麻疹。立即停止该药输入并通知当班医生,遵医嘱更换液体及输液器,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并连接心电监护仪,给予氧气吸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约3分钟后患者突然出现惊恐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四肢厥冷、发绀,主诉视物模糊,恶心、乏力,查体示血压10∕5.2kpa,脉搏细弱,未及,两肺闻及哮鸣音及干湿啰音,描记心电图示:ST-T改变,随即意识丧失,昏迷。考虑为静滴甘露醇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立即送入抢救室,迅速给予急救措施,医护密切配合,成功使病人转危为安。
2.急救护理
及时停药,取中凹卧位,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给予高流量吸氧,同时紧急呼救上级医师主持抢救。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g,予以棉被保暖。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一条静脉通路给予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一组快速输入林格氏液500ml;心电监护持续监测病人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医护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体温、面色,瞳孔、末梢循环及尿量,并做好记录。经过医护人员综合有效的一系列急救措施后,09:53,患者意识转清,荨麻疹隐退,心电监护示:血压12∕8kpa,脉搏82次∕分,血氧饱和度为98%,查体两肺哮鸣音及干湿啰音减轻。患者仍诉胸闷不适感,遵医嘱减慢补液速度,给予其心理安慰,嘱其卧床休息,给予低流量氧气持续吸入。患者及其家属表示理解并愿意配合。10:20患者面色红润,心电监护示生命体征平稳,心电图恢复正常,病情好转,遵医嘱其可下床活动。
3.讨论
临床上常用甘露醇配合地塞米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确切。它作为最常用的脱水剂,极少出现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非常罕见。其过敏机制可能是作为小分子抗原物质,与体内的组织胺、肥大细胞、嗜碱细胞的IgE抗体分子结合,使之释放具有药理活性的介质:组织胺、激肽、5—羥色胺和花生四烯酸衍生物等,从而导致Ⅰ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本例患者既往无食物药物过敏史,也不属于过敏体质人群,在首次静滴甘露醇开始阶段,即突然出现视物模糊,大汗淋漓,呼吸困难,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表现,临床上实属罕见。本文献报道的过敏性休克案例中使用的输液器,剩余药液均作了细菌培养,未发现病原体,而且在应用甘露醇时没有合用其它药物,可确定为静滴甘露醇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其病情极其凶险,发展迅速,病情危急,若不及时抢救可危急患者的生命。患者有恐惧心理,加剧了病情的变化,应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疗护理工作。,此案例发现及时,诊断明确,抢救迅速,才避免了严重后果的发生。建议使用该药前仔细询问病人过敏史,对过敏性体质患者尤应慎重,输液时严格控制滴速、密切观察,一旦发生口舌发麻、胸闷、心悸、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的先兆,应迅速及时地处理;在心电监护观察时,应注意有无ST、T波的改变,以了解有无心肌损害情况。我们在日常的临床护理工作中要加强细小病情观察和注意用药后反应,提高警惕性,加强风险意识,尽早预见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好预见性护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确保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高树芹,张芳芳.甘露醇致过敏性休克的急救[J],.护理研究,2007,21(1),148.
[2]周立宁 韩杰祥.甘露醇致过敏性休克2例报告[J].中国社区医师,2010,26(5),128.
[3]丁立梅,谭立红 甘露醇致过敏性休克一例[J].吉林医学信息,1997,15(10),46.
[4]孙向红.静滴甘露醇致过敏性休克一例[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11),1103.
[5]娄君.甘露醇致过敏性休克[J].临床误诊误治,2001,17(5),391.
[6]付洪芹,王庆菊.静滴甘露醇致过敏性休克一例[J].工企医刊,2003,19(1),66.
[7]赵丽玲,何新玲.甘露醇致过敏性休克一例[J].首都医药,2003,10(6),34.
论文作者:马彩云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甘露醇论文; 患者论文; 性休克论文; 静脉论文; 病情论文; 医嘱论文; 血压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