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文祖镇卫生院 250205
【摘 要】汤剂又叫煎剂,是一种液体制剂,即将药物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液而成。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临床疾病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最常用剂型。以其吸收迅速、疗效快、制作简便,且具备根据病情变化能随证加减的灵活性特点。长期以来一直被中医界广泛用于各种急、慢性病症的治疗。然,随着长期临床观察却发现,种种原因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汤剂应有的作用,使世代医家所追求的“症对、方准、药灵”的理想治病境界终难圆。
【关键词】影响;中药汤剂;疗效;原因分析
细细分析总括起来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
1 医师遣药组方的影响
汤剂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临床中能根据病情随证加减。这方面建立在医师正确辩证的前提下,高明的医师运药如布阵。能够以辩立法、依法统方,活学活用,正如清代医学家徐灵胎在《用药如用兵》一文中所说:“医者,布阵有法,用药有道,方可取胜…”,医师应在临床上全面审查病人的病症、体质、年龄、性别、职业等,综合进行定位、定性分析辨证论治后合理进行用药,比如:根据需要该用炮制品就不应用生品,该用猛烈药就不应用缓和药。根据体征、性别、年龄不同该增加剂量或减少剂量的就应当机立断或减或增。熟练掌握好理论辅助实践就能够灵活用药、组方得体,使君臣佐使各司其职,共凑汤剂治病之目的。反之势必会出现症不对、方不准、药不灵的不良现象。
2 药材质量的影响
2.1生长种植方面
中药材作为一种特殊物质,多数取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矿物类,它们多源于气候迥异的高山、河流、丘陵和平原。唐代陶弘景言:“诸药所生,皆地有境界。”又寇宗奭所言:“凡用药必择土地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古人把在特定地域气候环境生长的药材称其为“道地药材。”如四川的黄连、吉林的人参、云南的三七、甘肃的当归等,这些都是很好的道地药材,均应择其而用之。
另中药材(植物、动物类),有一年生的也有多年生的,随着临床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完全依赖野生品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人们尝试着将一部分植物动物类药源进行人工种养,以补充自然品之不足。因一味追求产量,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饲料等促其生长,严重影响了药材的质量和作用,从而影响了药材的疗效,达不到汤剂很好治愈疾病的目的。
2.2采集方面不能充分掌握药材的生长规律和采集时令
中药疗效的好坏取决于有效物质含量的多少,而有效物质含量的高低除与产地种养有关外,由于采收季节、时间、方法有密切联系。正如李杲所言:“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花石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时,则气味不全。”因此采集时令和季节太过、不及都直接影响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因此,熟悉并掌握药材生长规律和采集时令,是保证药材有效成分含量充足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发挥汤剂高效的治病效果。
2.3成品饮片代用品、以次充好及假药混杂
我国地域辽阔,中药品种繁多,各地区可用品、类似品、代用品更是各异,如南五味子与北五味子、南柴胡与北柴胡,虽都可代用,但由于质量和有效成分差异大,则直接影响汤剂疗效。有的该用炮制品却用生品,更有以假以劣充好的如水半夏代法半夏、锦鸡儿根代黄芪、杏仁代桃仁、独活代羌活、土贝母代川贝等不仅影响汤剂效果,有的甚至产生毒副作用。因此药剂人员应严把进药关,保证药品质量,使汤剂发挥最大疗效。
2.4 修治炮制不合格
2.4.1方法不当:多数中药应用前,须经过特殊炮制,炮制的方法多样,有炒、炙、蒸、煮、烤、发芽等,炒又分清炒、炒炭;炙又分液体辅料炙,固体辅料炙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炮制的目的也很多,其中有的就是为了易于药物有效成分煎出,如多数种子类药物需要清炒;有的为了增加药物某项功效,如艾叶炒炭增加温经止血功效,蜜制百部增加润肺止咳作用,醋制延胡索可增强止痛作用等。因此只有选取正确的炮制方法运用正确的中药炮制品,才能发挥中药在方剂中更大功效。
2.4.2炮制程度不够:炮制程度不够也是导致药效功效不足的重要原因。例如止血类药,在炒炭时,程度要“炒炭而存其性”不应太过而灰化;矿石类在煅制时要达到质地疏松易碎的程度,否则直接影响煎出率;切制过程中药材饮片的厚薄大小应均匀而符合规定,太厚或太大会影响有效成分的煎出,太薄或太小易糊锅且影响煎后的过滤和服用。因此掌握药物的炮制技术,进行科学严谨的加工炮制是保证汤剂发挥最大疗效的重要一关。
2.4.3炮制前或饮片加工前方法不当:净度不够。中药加工炮制品,药典规定都有一定的净度标准,加工炮制前必须去除泥沙、灰屑以及非药用部位,确保调剂时剂量的准确性。假如泥沙、灰屑以及非药用部位含量多不仅不卫生,更会影响调剂时剂量的准确,进而影响汤剂治病的效果
水处理的方法不当。药材在切制前一般要经过淋、洗、泡、漂、润等水处理过程,目的是使药材柔润易切【1】。此过程对于某些有效成分易溶于水的药材,要采取短时迅速“抢水洗”处理,否则在水中浸洗时间长有效成分易流失,直接影响汤剂疗效。
2.5 储存管理不当
中药材除少数鲜品直接应用外,大部分经过炮制干燥后都经过一定的储存过程,若储存过程不当,出现虫蛀、发霉、走油、变色、气味散失等变异现象,会严重影响疗效,进而达不到汤剂治病之目的,因此实行科学合理的储存管理办法保证药品质量,能更好的使汤剂达到治愈疾病之目的。
药房调剂人员操作不规范
药房调剂人员应认真严格按照医师处方进行调剂,如若不认真不规范出现漏药、错药或剂量不准等现象就会严重影响汤剂疗效,严重的甚至发生事故。
2.6 煎药方法不当
汤剂煎制非常讲究器皿、用水、火候、时间和方法,如器皿要用带盖的砂器、陶器或银器、不锈钢器,不能用铁器,因某些药物易与铁器产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用水要用泉水或自来水,量要掌握在漫过药渣3—5厘米为宜,过多过少都会影响煎出率,且煎煮前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左右,有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火候一般要先武后文,煎煮40分钟即可。但也有特殊情况的如:某些质轻易挥发的解表类药则武火急煎15分钟即可,时间过长则宜散失有效成分。而某些质重及滋补类的要武火开锅文火慢煎60分钟左右,这样才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此外某些药物还要先煎、后下、包煎、烊化等特殊煎煮处理,使药物有效成分充分被利用,发挥最大疗效。因此掌握正确的煎煮法有益于汤剂达到良好的治疗目的【2】。
2.7 服药方法不当
服药过程是汤剂发挥好疗效的最后一关。指导好患者正确的服药方法能使汤剂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解表发汗类汤剂易趁温服,能加快发汗速度增强发汗作用;消食剂易饭后服;补益剂易空腹服;安神镇静剂易睡前服,这些都利于发挥药物的最大疗效。另外,还有根据病情需要“冷药热服”或“热药冷服”的。因此掌握不好正确的服药方法也会影响到汤剂的治疗效果,达不到治愈疾病之目的。
3 小结
由此看来,影响汤剂发挥正常疗效的原因很多,作为我们中医中药人员应该时时本着对患者负责对中医药事业负责的态度,认真研究中医中药深奥理论,掌握熟练的实践技能,精心辩证,合理组方,严格用药,彻底抛却一切影响汤剂疗效的因素,使汤剂发挥出理想的治病境界,将汤剂这一古老而又实用的剂型继续发扬光大、长盛不衰。
参考文献:
[1] 武新泰.浅述中药汤剂的煎服法[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0):68-69.
[2] 苏英.影响中药汤剂疗效的因素及解决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7):77-78.
论文作者:韦永长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2
标签:汤剂论文; 疗效论文; 药材论文; 目的论文; 有效成分论文; 中药论文; 方法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