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下连续墙技术是施工中重要的环节,其在基坑施工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地下连续墙施工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深基坑施工质量的好坏。因此,在应用此技术时,一定要给与足够的重视。本文就地下连续墙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结合实例分析,对该工程施工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探讨,从而为地下连续墙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地下连续墙;关键施工技术;要点
1 地下连续墙特点分析
地下连续墙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施工周期比较短,具有较高的效率,能够保障施工质量与经济效益;第二,具有非常好的防渗、防漏功能,一般情况下能够促进逆作法施工;第三,墙体具有较大的刚性,因此很少发生地基沉降与塌方等问题;第四,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相对较小,适用于城市施工。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存在很多的缺点:第一,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地质不牢、施工方法不合理等原因使得相邻槽段对不齐;第二,作为临时挡土结构时,地下连续墙施工所需的费用非常高,此外,在处理废泥浆时,城市中的施工通常会非常麻烦。
2 地下连续墙施工关键技术
2.1工程实例
某营运中心位于道路南侧,西侧为大厦(28 层框架剪力墙混凝土结构,带一层地下室),南侧为创业公寓及某村(主体结构为 8~9 层框架结构)。某营运中心为 1 幢 28 层框架一支撑芯筒结构办公楼、1 幢 24 层框架一支撑芯结构酒店, 2 幢高层由 5 层商业裙楼相连接,满堂布四层地下室。
2.2 关键技术
2.2.1 导墙施做
导墙修筑过程的施工要点首先就是要对导墙的修筑位置进行准确测量,修筑的材料和具体的尺寸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来进行;其次是对施工基础地质条件的勘查。导墙底不能设置在松散的土层或地下水波动的位置,只有到强基础,才能保证连续墙施工时的稳定性,所以地质勘查要准确,如需特殊处理,处理的方法要切实可行;第三是导墙的结构主要由钢筋混凝土浇注而成,通常情况下,导墙的厚度在 100mm-200mm 范围之内,墙面与纵轴线距离的允许偏差在 10mm 左右,内外导墙允许偏差在 5mm 左右,如果有特殊的要求,要进行及时的调整;第四是导墙要具有一定的荷载承受能力,否则在施工机械和其他荷载的作用下会受到损坏,通常情况下,导墙的深度是在1.3m-1.5m 范围之内,墙顶高出地面的距离是100mm-150mm范围之间。除此之外,还要保证导墙的实际承载面要大于连续墙与其的接触面,保证承载的稳定性;第五是在施工时导墙的高度要合理。保证对水的阻挡作用,消除地下道路积水的情况,导墙高度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达到效果即可,避免材料浪费。
2.2.2 泥浆制作
泥浆制作泥浆是地下连续墙施工中深槽槽壁稳定的关键,必须根据地质、水文资料,采用膨润土、纯碱等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在地下连续墙成槽中,依靠槽壁内充满触变泥浆,并使泥浆液面保持高出地下水位 0.5~1.0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泥浆液柱压力作用在开挖槽段土壁上,除平衡土压力、水压力外,由于泥浆在槽壁内的压差作用,部分水渗入土层,从而在槽壁表面形成一层固体颗粒状的胶结物---泥皮。性能良好的泥浆失水量少,泥皮薄而密,具有较高的粘接力,这对于维护槽壁稳定,防止塌方起到很大的作用。
2.2.3 制作及安装钢筋笼
首先是钢笼的制作。钢笼制作的具体材料、尺寸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选定,接驳器和吊点的位置应该处于笼身部位的恰当位置;其次是钢笼的安装。钢笼安装时尽量要不对深槽进行损坏,保证安装的吻合度;第三是防止钢笼变形。为了防止钢笼在放入槽内之时发生变形,我们首先要在内侧设置钢笼主筋,务必保证其底端和槽底之间的距离控制在 200mm-300mm 范围之内,然后在其外侧设置横向钢筋,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防止钢笼变形的问题。
2.2.4 成槽施工
在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深槽的挖掘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深槽决定着连续墙外形的形成。提高深槽的施工质量,能够确保地下连续墙施工具有与力学原理相符合的承重标准,同时还可以在实际施工中促进地下建筑承重基础的提高。成槽过程中一般可利用成槽机上的垂直度仪表及自动纠偏装置来保证成槽垂直度;成槽挖土顺序,一般单元槽段采取“三序”成槽,即先挖两边后挖中间土方的顺序,转角槽段可采取先挖短边后挖长边的抓土方法;初始挖槽精度对整个槽壁精度影响很大,要施工人员在成槽过程中遵守:抓斗入槽,出槽应慢速均匀进行,严格控制垂直度,确保槽壁及槽段接头的垂直度偏差符合设计要求;成槽时,避免在开挖槽段附近增加较大地面附加及振动荷载,以防止引起槽段坍塌。成槽过程中应加强观测,如发生较严重局部坍塌对环境造成影响时,应将槽段及时回填后经处理重新开挖成槽;应经常检测成槽过程中护壁泥浆的液面高度,特别对渗透系数较大的砂性土层、砂砾层、卵石层应注意保持一定的浆位高度;成槽完成后,应检查槽深、槽宽及槽壁垂直度等,并进行首次清底,经监理复查合格后下钢筋笼进行二次清底。
2.2.5 连续墙混凝土的浇筑
连续墙混凝土浇筑是整个工程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环节。首先是混凝土的选材和配置要符合施工要求,这样才能满足墙体的承载能力;第二是混凝土的配制要满足设计要求,还要对其相关的性能进行试验验证,才能用于浇筑过程。由于连续墙施工处于地下,所以要使用精密的仪器来完成浇筑过程,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填充状态饱满。首灌深度要大于 1m;第三是导管布置。通常情况下都是利用已有的浇灌平台进行导管布置,相邻导管间距离要在 3 米以内,导管与槽两端间距要控制在 1.5 米之内,每节导管长度控制在 2m 左右,与槽底间距范围控制在 0.3m-0.5m 之间,具体情况还要根据工程实际来确定。
3 结论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基础建设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极为激烈,很多企业都在对自身施工技术进行不断优化,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在地下连续墙施工中,要求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实际情况,规范施工工艺,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推动工程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皋北,孙贵新,牛浩.福州地区地下连续墙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公路,2016,05:251-254.
[2]刘树彬.对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J].中华建设,2015,03: 144-145.
论文作者:李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7
标签:地下论文; 泥浆论文; 导管论文; 过程中论文; 混凝土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土层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