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论文_王青松

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论文_王青松

天津第一市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16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公路网的建设在不断的向前推进。汽车的载重量不断增大并慢慢出现重型化趋势。在此影响下,公路设施中的软土地基成为了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的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软土路基本身的结构特点和受力特性,软土路基的工程问题十分常见。软土路基问题不仅严重降低了工程质量,而且还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已严重影响到民众的交通出行。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研究对提高公路的施工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路线穿越软土地基区域的情况也逐渐增多,而在软土地基上进行路基施工,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必须先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才能确保地基满足各项施工要求。

1、软土路基的定义

软土路基中软土的定义较相关规范中的定义更加广泛,其中包含了设计强度达不到要求的湿黏土。在一定程度上,路基工程的强度与稳定性是由路基填土的干湿状态所决定的。土中含水量的高低决定了路基的干湿状态,而各种水作用及作用的延续时间又同含水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在路基路面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路面路基的高差及施工排水设施设置不当,使雨水和其他水源沿缝隙向路基内渗透而导致路基软化。此外由于地下水位的升高使路基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也可以导致路基的软化。

软土路基因其成因往往具有一定的变形特点,具体表现在:软土路基在荷载作用下达到压缩稳定所需要的时间更长,且其变形量较大。软土路基的侧向变形较一般土体偏大。软土地基的变形量较大的原因是因为其土质的主体为淤泥或淤质土,含水量较大,待其压缩变形后排出水的体积较大故其变形较大。

2、道路工程中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有很多种,如果从加固机理和施工工艺上将其划分,可以将其细分为多种,常见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有:密实法、真空预压、强夯法、换填法、加筋法、复合地基法、灌浆法等。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实际情况的软土路基,所以一般在选择上要根据实情出发。

换填法处理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1)施工要求。

在采用换填法软土路基施工之前,需将原路基深度范围的软土予以挖除,同时依照工程的相关要求,进行分层铺筑,且松铺的厚度应在400mm范围内,并进行基底碾压处理,确保碾压在一定压实度后才能开始进行回填处理,同时在填筑前要依据松铺厚度来计算出铺筑的体积。

采用装载机平整,平整处理完成后可用20t以上的压路机进行适当的碾压,保证达到要求的密实度标准,可以运用先静压后振动的方式来进行施工,同时在碾压时要依照先压边缘,后压中间的碾压原则来有序进行。

当压路机在进行碾压时,一般需要将碾压的速度控制在2km/h的范围之内,并采用交错进退的方式来进行碾压,还需依照一定的速度来进行,碾压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避免造成压实效果不理想的现象发生。当碾压到填筑段的两头时,要严格避免压实好的突出遭受破坏。

对两个相邻断的交接处要避免在同一期间施工,如分出了几个作业段进行施工时,一般先填筑段应按照1∶1的坡度来分层预留出相应的台阶。如果出现两个作业段必须要进行同期施工时,那么相应的就需要对分层的连接处做相互交叠的处理,同时保证其搭接长度不得短于2m。在特殊的施工部分可以采用人工夯实、分层填筑和层层碾压的方式来进行施工,同时对于填挖交界处压路机无法进行碾压的地方,要依照前期实验的有效控制方式来进行碾压施工。在整个碾压过程完成后,还需用平地机进行精平处理和静压收面,并上报给工程师进行检查复核。

(2)施工工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换填法软土路基的施工工艺有三种,分别是分层填筑、摊铺整平和机械碾压。分层填筑工艺需要对软土进行分层填筑压实,同时还需确保其压实的厚度保持在20cm的范围内;摊铺整平主要是为了促使填料摊铺表明的平整度能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在通过采用装载机平后,还需要选用平地机做二次平整处理;机械碾压工艺是需要严格依照相关的操作原则来进行的,根据先轻后重、先静压后振动碾压的基本操作程序来有序处理。

(3)质量控制措施

①一般情况下,所需换填砂砾层的填料应选择中砂或粗砂,同时还需要保证其有较好的压实性,可以适当的掺入一定数量的碎石,但需要分布均匀。

②在进行公路工程施工时,首先要确保基底处于大致平整状态,推成成坡度为2%的横坡,并相应的进行碾压密实处理。

③依据气象预测中心所预测的天气情况,确定好施工计划,避免在雨季进行施工,应选择降雨量较少的时间段进行施工,降低施工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

3、加筋法处理软土路基施工技术

3.1加筋材料

加筋材料技术目前在公路工程中已经被得到广泛的应用,加筋材料其作为加筋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依据其材质的主要特征将其分为四个大类,第一类主要有柳条、竹片等天然植物;第二类主要有不锈钢钢带、扁钢带等金属材料;第三类主要有尼龙、玻璃纤维等工业合成材料;第四类则主要钢筋混凝土带和符合加筋带等新型的符合材料。除去第一类,目前其他三类加筋材质在公路工程的加筋材料中都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2施工技术

加筋法施工技术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土工织物法,另一种是加筋土法。土工织物法主要是将土工格栅能与砂垫层结合来共同作为一层,并通过这一垫层来将载荷有效的传递到软土路基中去,但又由于这一垫层与路基本身的软土地基有着不同的刚度,其即能作为路基的柔性基础,又能作为软土固结时的排水面。同时这一垫层在经过处理后,能够促使地基变得均匀,且路基中心的沉降量要较不铺土的合成材料要小,能达到迅速提高地基稳定性的效果。

3.3质量控制测试。

在应用土工织物法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时,相应的需要对土工格栅材料进行平整和均匀化处理。而在对于在斜坡上进行铺设施工时,为了能够避免石块的变形情况超出聚合材料的极限弹性,那么就要保证整个材料有一定的松紧度。同时在应用土工织物法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时,要加强对于端头位置以及锚固的基本工序的质量控制,确保其质量能符合相应的标准。

铺设的关键工序是保证铺设连续性的重要手段,如出现铺设的材料存在着扭曲或重叠等现象,那么就应该加强对拉伸现象的重视,最大限度的避免超过强度和变形而产生的裂缝和破坏现象。因此,在应用土工织物法施工技术进行施工时,需要确保铺设材料的整体性,同时在施工时还需重视土工格栅材料的连接性,对于土工格栅材料存在破损时要及时的予以更换和修补。

4、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革新与发展

由于施工经验不足和施工质量控制不严格等原因,软土路基处理中所采用的技术措施仍存在很大不足。一般而言,耐久性和成本问题在软土路基施工中普遍存在。这些问题都需要道路施工技术人员去不断探索并解决。道路施工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广大施工技术人员不断创新,这样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选择直接关系着公路工程的质量,但软土路基的处理施工方法有多种。因此,在进行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选择时,应依据实际情况出发,相应选择较为合适的施工技术,才能确保公路工程质量,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为提高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道路工程施工设计人员应认真完善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以使其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浅谈市政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J].生玉香.科技视界.2014(24).

[2]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软土路基施工技术[J].李健.科技创新导报.2014(17).

论文作者:王青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  ;  ;  ;  ;  ;  ;  ;  

道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论文_王青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