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毛波

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毛波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总医院神经内科 黑龙江哈尔滨 150088)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入院的脑梗死患者60例及无明显心脑血管体检患者60例,对观察其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管腔狭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60例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CA-IMT)增厚48例,颈动脉狭窄程度<50%43例,50~70%12例,>70%5例。对照组60例,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CA-IMT)增厚20例,颈动脉狭窄程度<50%54例,50~70%4例,>70%2例。脑梗死组颈动脉中度及重度狭窄者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常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且颈动脉狭窄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即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颈动脉狭窄。

【关键词】脑梗塞;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8-0081-02

颈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是发生缺血性中风的高危因素,关颈动脉狭窄或闭塞与急性脑梗死关系的研究逐年增多,大量资料均表明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系,且颈动脉狭窄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即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颈动脉狭窄[1]。对脑梗死患者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入院的脑梗死患者6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71±2.5岁。均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病程1~15天。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扫描诊断证实。对照组为我院门诊或体检者中选取的60例无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72±2.5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研究对象均采用美国惠普公司生产的HP55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查,探头频率5~11MHz。对所双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颅外段进行相关观测指标测量。

1.3 观察指标

①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CA-IMT) 正常:<1.0mm;增厚:1.0~1.2mm;粥样斑块形成:局部内膜增厚并突入管腔,CCA-IMT>1.2mm。②颈动脉狭窄程度:采用NASCET方法计算颈动脉狭窄率。根据狭窄率计算结果将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1~49%为无狭窄或轻度狭窄,50~69%为中度狭窄;70~99%为重度狭窄。

2.结果

观察组60例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CA-IMT)增厚48例,发生率80%;颈动脉狭窄程度<50%43例,50~70%12例,>70%5例。无狭窄或轻度狭窄71.66%,中度狭窄20%,重度狭窄8.33%。对照组60例,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CA-IMT)增厚20例,发生率33.33%;颈动脉狭窄程度<50%54例,50~70%4例,>70%2例。无狭窄或轻度狭窄90%,中度狭窄6.66%,重度狭窄3.33%。脑梗死组颈动脉中度及重度狭窄者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脑梗死的发生与血管壁和管腔内理化因素的改变有关,凡是影响这两者改变的因素都能对脑梗死的发生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容易发生脑梗死,所以我们将这些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都称为脑梗死的易发因素。颈动脉进行性狭窄和严重狭窄患者卒中的危险性更大。

国外一些研究发现,65岁以下人群中有7%~10%的男性和5%~7%的女性颈动脉狭窄大于50%。北美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内膜切除试验的医师回顾分析了他们的研究数据,在狭窄程度为60%~99%的人群中脑梗死年发病率为3.2%(经5年以上观察)。同侧脑梗死年发病危险在狭窄60%~74%的患者中为3.0%,狭窄程度在75%~94%的患者中上升为3.7%,而狭窄95%~99%的患者中则降为2.9%,颈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中仅为1.9%。国内研究显示脑梗死颈动脉严重狭窄的发生率在15%左右,明显低于国外报道。颈动脉狭窄的国内国外发病率报道不一致,可能与判定颈动脉狭窄程度的标准及评价方法不同有关[3]。一般认为颈动脉供血区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的发病率约25%,腔隙性脑梗死者约为0~25%。在颈动脉狭窄同侧发生脑梗死的发病率高于对侧。在新发脑梗死患者中,2/3颈动脉闭塞是新近的,发病基础源于颈动脉粥样硬化,这类患者多为供血区梗死。原来已存在颈动脉闭塞的新发病脑梗死趋向于分水岭脑梗死。对于颈动脉狭窄和斑块致脑梗死的危险性,国内学者认为脑梗死发生可能是颈动脉狭窄和斑块形态学两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两因素同时存在时狭窄可能与脑梗死发生关系更密切。

老年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高达80%,颈动脉狭窄程度大于50%者高达28.33%,提示老年人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病率,发生脑梗死的危险性更大。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密切相关,早期评价动脉粥样硬化和判断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程度。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控制危险因素,防止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对于减少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姜德波,高榆秀,栾林,等.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研究[J].交通医学,2005,19(5):461-462.

[2]张新颜,张建平,方岩.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 10(2):13-14.

[3]夏炳兰,陈勇.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8,21(2):108-110.

论文作者:毛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7

标签:;  ;  ;  ;  ;  ;  ;  ;  

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_毛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