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183;经验#183;问题--小学数学4Q课堂的构建策略_数学论文

生态学#183;经验#183;问题--小学数学4Q课堂的构建策略_数学论文

生态#183;经验#183;问题——小学数学4Q课堂的建构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数学论文,课堂论文,生态论文,策略论文,经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4Q课堂以培植学生智商IQ(智力商数)、情商EQ(控制情绪,管理情绪的能力)、逆商AQ(抗挫折的能力)和创商CQ(创造智商,开放、思维、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教学氛围民主、和谐,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引导点拨与学生的自主探究达到一种“无障碍交流”的境界。

在教学实践中,4Q课堂如何建构,应采用怎样的建构策略,笔者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简述如下:

一、建构4Q课堂,要以生态发展为本

4Q课堂的核心是融洽、自主与生成。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应是一个生态发展的过程。生态发展强调教与学的和谐,强调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具有独立人格,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

是生态就必须关注“生成”,说“生成”就一定要说“预设”。有人说:“预设太多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从而影响课堂的生成。”也有人说:“关注生成会影响教师的预设,从而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没有精心预设的课不能称为好课,没有生成的课堂同样不能称为好课,课堂的生成来自于教师的预设。当然预设不仅仅单指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对教学的设计,还包括教师对课堂的调控以及教学思想的体现。因此,有了精心的预设必定会生成课堂的精彩,课堂的精彩成就了预设的精彩。

我在教学完三位数的加减法后出了这样一个练习:“一个女孩计算出两个数的和是400,旁边的一个男孩检查到她的一个加数是237,她却看成273了。问:正确的得数是多少,另一个加数是多少?”对这个练习的处理不能仅仅停留在巩固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而应该发挥这个题目潜在的培养学生推理能力、逆向思维能力以及养成仔细及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正因为有了教师的精心预设,才有了下面学生的精彩表现:

学生通过阅读发现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我没有让他们马上计算,而是要求思考自己的解决方法,然后全班进行交流。一个学生说:“这个练习很简单,因为她把一个加数弄错了,所以正确答案应该用400减237就可以了。”另一个学生接过话:“不对呀,既然一个加数错了,那么答案400也是错的,如果再用400去减正确的加数答案也是不对的。”有了前面两位同学的启发,班上的数学大王发言了:“她在计算中把237看成273,其实就是把一个加数多算了36,这样它们的和也就多算了36,正确答案就是用400减去36,得到364;再用364减去237就知道另一个加数是多少了。”这个学生能把自己的思考过程清楚且准确地表述出来,精彩的发言让我不由地把掌声送给他。就在这时我发现其余学生反应不怎么热烈,顿时想:这个推理过程是有些复杂,小孩子理解起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要给他们一点儿时间。没想到又有一个男孩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像××这么想太复杂了,我们可以直接用错误的答案减去错误的加数,得到的就是那个正确的加数了,再用这个正确的加数加上237得到的就是正确的答案了。”这位学生的话音刚落就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看来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学生们选择了自己理解起来更容易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真是意外的收获!但我没有就此结束,紧接着引导学生发现用两种方法得到的答案都是正确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解决这个问题中的体会。学生们一方面谈到了在解决问题中要认真仔细,并且要养成计算完后要检查的习惯,才不会出现像题目中小女孩那样的错误;另一方面则感受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能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样就会有更多的选择。看似简单的一个练习能让学生有如此收获,我心足矣。

处理好“生成”与“预设”的关系,师生关系就会融洽,课堂流程就会顺畅,课堂的精彩就会自然生成、不断涌现,学生4Q的发展就会和谐。

二、建构4Q课堂,要以生活经验为基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必须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教育就是经验的生长和经验的改造。”杜威的论断揭示了学生的经验在新知识学习中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利用自己原有数学经验来主动建构新的数学知识,通过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改造和充实自己的经验,再用新的经验来进行新的数学认知活动的过程。

4Q课堂强调学生在真实的环境、社会现实、生活实际问题中获得体验。一方面,学生学习的实践不能脱离特定的学习生活环境,要在学习系统中与他人、与环境相互适应并进行互动;另一方面,4Q课堂要求教师超越职业工具化的樊篱,抛却展示性、表演性的教学模式,与学生实现多维互动,使学生在互动中能自主运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既实现探索、理解、运用和创造,又能得到体验、交流和表现,最终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一年级教学“5、4、3、2加几”时,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并用这个规律将学习的9、8、7、6加几的计算方法运用到5、4、3、2加几的计算中。如果直接给学生讲授加法交换律,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易理解,因此我就给学生讲改编后的“朝三暮四”的故事,故事讲完后再让学生思考:老爷爷给猴子增加玉米没有?为什么?听了这个故事你发现了一个什么数学现象?学生结合自己从故事中获得的经验,很快就明白了5+7;7+5的道理,从而推动学生新知识的学习。从小学生的角度来说,伴随他们成长的童话、神话、故事、游戏不仅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吸引着每个孩子,还能通过它独特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开发并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也就是说,孩子从中明白的一些道理、获得的一些启迪、掌握的一些知识都是他们的经验,从本节课看来恰当地运用好这些经验,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是有帮助的。

四年级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把例题的“142×12”改成“42×12”,然后让学生先完成“42×12”的笔算,再引导学生结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自主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生借助原有的经验很顺利地完成了这一学习任务。在借助原有的经验来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但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还让他们获得了成功体验,并且学到了一种学习方法,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样启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教学中避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简单重复,使学生保持了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建构了“活”的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智商、情商及逆商。

三、建构4Q课堂,要以问题思考为纲

问题思考的优点是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有“问题”的教学,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正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的那样:“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以问题为线索,师生互动,让学生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建构“活”的知识。“问题”并非只能由教师提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也提出大量的问题。因为提出“问题”,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的深入,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是发展学生创商的必要环节。

在每个单元学习结束后,我都会让学生对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找到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能从整体上把握。一年级大多采用口述的形式,到了二年级我就提出:“把整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在纸上呈现出来。”原本只是让学生初步地尝试用文字进行整理,但他们的作品呈现出来时,大大出乎意料,太有创意了。有的学生用一棵树的样子来整理,树干就是单元的总标题,小的枝干则是一个个的小标题,具体的知识点或者他们的收获则写到了一个个的果实上,非常形象地表示出了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有的学生则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卡通人物或者图案进行创造,哆啦A梦的百变口袋里也藏着知识结构图,这些知识还能从米老鼠的魔术棒里变出来……这种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有机结合的形式给学生搭建了创造的平台,使他们对这项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促使学生养成总结和反思的好习惯,并提升了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教师的问题能激发学生有创意的思考,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更能为学生提供创意的空间。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过程中,当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后,有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分数线上面的叫做分子,下面的叫做分母呢?把它们的位置交换一下不可以吗?”他的这个问题让我有些措手不及,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或者只能告诉他:这是一种规定。正在这时一个学生说:“不能交换名字,你想分数线下面的数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了几份,上面表示的是这几份中的一份,这不就像从妈妈那里分出一部分吗,所以分子和分母就像母亲和孩子一样。”一边说还一边比划着,显然他自己比较激动。我则比他更兴奋:对呀,这样的解释不是很能说明问题吗?又有一个学生站了起来:“对呀,我们不就是妈妈身上的一块肉吗?真的是这样耶!”大家都为这个发现欢呼了起来。接着孩子们的话语我说了自己的理解:“数学并不是枯燥的数字,在数字的背后还隐藏着许许多多的故事,等着你们去发现和创造。可能我们的数学家们在给分数的各部分起名字时就像大家这样想的,也有可能还没有你们想得这么好、这么贴切。你说我能不为大家鼓掌吗?”说完我把响亮的掌声送给了他们,这个掌声不是鼓励,而是感动和期望。

总之,4Q课堂是生命的课堂、生态的课堂,它是有机的、自主的、内在关联的统一,4Q之间相互融通,师生之间互相关爱,共同形成和谐统一的课堂共同体。

标签:;  ;  ;  ;  

生态学#183;经验#183;问题--小学数学4Q课堂的构建策略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