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新时期;建筑学;发展;科学研究
前言
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新时期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着建筑学的不断进步。三十年间,我国建筑设计行业有幸完成了超过400亿平方米的建筑创作与设计任务.与此同时,建筑学本科、硕士、博士培养体系逐步建立完善,标志着我国的职业建筑师训练和建筑学基础理论研究队伍基本上与西方国家同步.新时期“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需要全面贯彻“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新建筑方针,从建筑理论、建筑设计方法和适宜性设计技术方面开展基础研究,提升各类建筑设计标准与规范体系.
1、智能建筑的兴起,推动中国智能建筑学科教育的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乃至世界掀起了建设智能建筑的热潮。这是因为智能建筑是现代高科技成果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地区和一个国家科技和经济水平的综合反映,是现代大城市建筑发展的总趋势,也是世界各国实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科学管理的最有力的技术手段:智能建筑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活跃和最重要的新兴产业之一。
目前,中国智能建筑技术的总体水平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接近世界水平,也就是说,世界上最先进的智能建筑技术和设施已经应用于中国建筑。然而,对中国智能建筑现状的调查显示,智能建筑的实际情况与预期的开放率、无故障运行率、节能和增效要求有很大差距。
2、建筑学学科的科学研究
什么是建筑科学研究?什么是建筑设计的科学研究及其理论学科?什么是建筑创作和设计?相当一部分建筑学院的专业教师未能理解他们的差异,使得他们在科研项目的应用、研究计划的制定、研究成果的表达、研究论文的撰写等方面经常使用建筑创作和设计的思维逻辑,使得研究计划中经常出现目标不明、研究内容模糊、研究方法不当等问题。把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学科研究变成了“概念研究”。这种情况的根源在于建筑学士和建筑设计硕士及其理论专业的培训计划和目标。我们很清楚,通过本科教学评估的五年建筑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专业建筑师。
在建筑学本科教学大纲中,重点是在设计基础课程和科学基础课程中培养建筑空间设计、技术设计和表达技能。进入研究生阶段,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无论是学术还是专业,都面向满足蓬勃发展的建筑设计市场的需求,重点是培养建筑方案的创新和设计能力。因为基本上没有基础研究工作要做。硕士毕业论文的多数是“撰写”出来的,基本上是“文献综述+实践体会+读书报告”.到了博士研究生阶段,由于硕士学位期间缺乏科学逻辑思维和研究方法方面的严格培训,绝大多数博士毕业生在入学后不久就进入了大学。即进入“苦恼”阶段:我不写公开发表的科学论文,我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我的博士论文研究工作。此外,相当多的建筑设计和理论博士导师不知道如何进行博士论文研究。他们只传递创造性的设计概念。汽车轮换的周期是年复一年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建筑学未来发展方向
自上个世纪以来,建筑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代。新材料和技术拓宽了建筑设计的选择。城市规划理论为建筑提供了新思路。在城市化的趋势下,建筑有着更丰富的内涵,并将迎来新时代的跨越式发展。如何把握建筑的发展方向成为引领建筑设计的关键。
3.1建筑学与生态意识。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脆弱的生态环境承受不起钢筋水泥的存在。建筑作为城市文明的象征,首先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将生态意识融入现代建筑设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课题。基于生态系统和注重生态保护的建筑思潮已经开始引领新时期建筑发展的方向。建筑外观和创造性思维的改善必将促进建筑设计和生态意识的有机统一。
3.2建筑学与建筑文化。在全球化和文化融合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呼唤有灵魂的建筑和城市。世界主要城市的同质化越来越明显。同样的钢筋混凝土,同样的高层建筑,同样繁荣的商业区,歌舞升平,现代城市已经开始成为一座冰冷的监狱,缺乏人文精神和文化遗产的支持。无论外表多么繁荣,无论光线多么艳丽,它都掩盖不了这座城市的文化苍白。就像人造美女一样,这座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迷失了自我。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城市空间应该存在。除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它还必须有文化熏陶和积累。判断一个城市是否优秀并不在于多彩的商业圈。城市文化应该是城市价值和城市精神的集中体现。正如西安的建筑富有古都的气息一样,北京长安街浓厚的政治氛围和杭州风景如画的景色联系在一起,城市文化应该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
4、建筑学学科的研究内容
4.1建筑形式研究。研究的重点是建筑的形式和颜色对人们心理的影响。研究内容应落实到建筑心理学研究的实际场所,不应任意夸大建筑的心理效应,导致建筑设计的主观性。
4.2建筑质料研究。材料研究的重点是不同材料的质地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材料的心理影响往往是审美行为的原因。
4.3建筑行为研究。虽然这不是对建筑本身的研究,但建筑中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会影响建筑平面和空间的布局。
4.4建筑环境研究。这一部分着重于建筑和其他建筑之间的关系,建筑和广场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和当地环境之间的关系。它还侧重于从心理因素的角度研究人与其他建筑之间的关系,建筑与广场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与当地环境之间的关系。
4.5行为心理的研究。建筑学科中的行为心理学研究是研究人们对建筑元素和构件的心理反应,这是建筑设计的学科基础。
5.结束语
我相信许多建筑师在实践中有这样的经验。建筑设计中的许多问题最终落在人们的心理研究上。在某种程度上,建筑已经成为一门与建筑心理学研究相关的学科。当然,这确保了建筑研究内容的科学性,并使建筑学科成为自然学科之一。因此,建筑学科的属性中有更多的自然学科属性。同时,建筑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建筑的形式和建筑的审美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它也可以被归类为人文学科。然而,建筑的宏观研究毕竟不能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目前,世界各地的建筑学科都位于工程学院和大学,这也反映了这种理解。如果建筑学科的研究能够得以实施,那么我们的设计工作将得到理论积累的支持,这无疑将有效地减少其他社会因素的干扰,增强该学科的科学性。以便建筑学科能够遵循自己的规则,有序、科学地发展。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假设建筑研究可能不能集中在一个领域,开放和交叉研究是建立它的可行方法。
参考文献
[1]吕新明,吕伟国.关于建筑学的若干探讨[J].建筑设计,2017,(6):185-185
[2]吴良镛.关于建筑学未来的几点思考[J].建筑学报,2017,(2):16-33
[4]刘加平,高瑞,成辉.绿色建筑的评价与设计[J].南方建筑,2017(2):4-8.
论文作者:赵玉萍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学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学科论文; 城市论文; 智能建筑论文; 理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