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煜晨
宾县妇幼保健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400
【摘 要】目的:分析两种不同的胰岛素注射方式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的影响,为治疗妊娠糖尿病提供临床证据。方法:选取妊娠糖尿病患者86例,并将这些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3人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联合三餐前皮下注射干预血糖,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另外43人给予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干预,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并发症情况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均得到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胰岛素泵联合三餐前皮下注射干预妊娠糖尿病血糖,有利于孕妇及胎儿的身体健康,可以有效、快捷,安全地控制血糖水平。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046-01
前言: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原本不可治愈的疾病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疗,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了保障。然而,对于同一种疾病往往有不同的治疗手段,不同的治疗手段往往也会带来不同的治疗效果。对于妊娠糖尿病的治疗,可以选择用不同的方式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而注射方式的不同也会孕妇及胎儿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了8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并将其分成两组,分别采取不同的胰岛素注射方式,观察并研究结果。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研究资料
从我院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间接受治疗的86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人。观察组中有28例患者属于初产妇,另外15例患者属于经产妇。患者的年龄在21~37岁之间,平均年龄(28.42±5.79)岁;孕周25到37周,平均(32.12±4.14)周。对照组中有29例患者属于初产妇,14例患者属于经产妇;年龄在22~39岁之间,平均年龄(28.97±5.88)岁,孕周24~38周,平均(33.43±4.29)周。其中排出妊娠期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及高渗昏迷的患者。
1.2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按照标准体重及孕周指导控制饮食,使每日摄入的饮食量即能满足妊娠期间所需要的营养和热量,又不会使血糖增高,并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另外,予以观察组诺和灵 30R,每天胰岛素总量为体重×0.5,其中的50%用量采用胰岛素泵连续给予用以模拟人体胰岛素分泌,余下的50% 用于患者三餐前皮下输注,基础用量及餐前剂量要根据患者血糖变化的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对照组患者在三餐前半个小时给予诺和灵30R分次皮下注射治疗,并根据患者血糖变化的情况随时调整胰岛素剂量。监测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并记录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血糖水平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中有5例出现羊水过多,有7例患者出现妊高症,有10例患者血药通过剖宫产手术结束妊娠;观察组患者新生儿中有3例出现巨大儿,有5例出现低血糖,有3例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有1例患者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对照组孕妇中有12例出现羊水过多,有14例患者出现妊高症,有14例患者血药通过剖宫产手术结束妊娠,两组孕妇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患者新生儿中有16例出现巨大儿,有19例出现低血糖,有9例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有8例患者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
3.结论
3.1妊娠糖尿病的治疗
妊娠糖尿病主要是指妇女在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糖耐量降低,该疾病多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妇女,妊娠糖尿病对孕妇及胎儿均产生多种不良影响,若不进行系统治疗,则会导致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尿路感染、巨大儿、妊高征等发生率上升。妊娠期随着孕周的增加,孕妇体内各种激素不断升高,胰岛素受体相应减少,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引起胰岛素相对分泌不足,出现糖代谢紊乱。胰岛素降糖作用可靠,不能透过胎盘,是妊娠期控制血糖的有效安全的首选降糖药物。经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后血糖控制不佳者,应及时应用胰岛素治疗。临床实践中,门冬胰岛素为一重组人胰岛素类似物,其主要特点在于吸收和起效较快、持续时间较短等,因此比一般胰岛素更接近人体生理作用下的胰岛素分泌。此外门冬胰岛素可以以单聚体形式吸收入血,在皮下注射后起效更快,迅速达到药物最大作用浓度,维持作用时间较短,符合人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特点,可满意控制餐后 1至2小时血糖,显著降低了下餐前低血糖的风险,从而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母婴结局。对于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分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血糖达标时间长,且因注射时疼痛,患者治疗依从性差。而胰岛素泵模拟人体胰岛素的分泌模式,24h内持续向机体输注微 量胰岛素,符合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有效地抑制肝糖元分解,使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夜间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同时,孕妇妊娠期常常需要每日多餐,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可以将三餐前追加的胰岛素分次小剂量追加,从而避免了多次皮下注射的痛苦。
3.2研究分析
本研究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联合三餐前皮下注射干预血糖,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且并发症较少。胰岛素泵输注可以模拟人正常胰岛 B 细胞的分泌,通过独特的生理性脉冲调节胰岛素的输注,使机体血糖水平得到有效地控制,同时其通过持续的输注可有效抑制糖原分解,从而达到控制夜间血糖和空腹血糖的目的。同时胰岛素泵治疗模式更具个体化,避免了胰岛素在不同部位存在吸收差异的问题,可有效平稳地降糖。按照不同的速率在不同时段将胰岛素连续输入体内,增加清晨的基础率设定,可有效控制清晨的高血糖,能有效地解决黎明现象。餐前输注胰岛素可调整餐中摄入的碳水化合物量,能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餐后高血糖,使血糖在较少的时期内接近正常波动。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由于具有胰岛素注射量大的特点,易使得血胰岛素水平波动受到影响,导致患者血糖控制时间延长,大大增加了低血糖的发生率。
4.结语
妊娠糖尿病作为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妊娠合并症,常常危害着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因此,对于此类病症,患者必须要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另外,医护人员也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选取最专业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治,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的痛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使其最快、最好的康复。
参考文献:
[1]马瑜瑾,姜宏伟,李利平.胰岛素泵治疗妊娠中晚期高血糖的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9):83- 85.
[2]蒋红,吴艳,李康等.妊娠糖尿病使用门冬胰岛素与普通人胰岛素治疗对围产期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5):1061-1066.
[3]吴迎爽,刘瑶,朱亦堃.门冬胰岛素在妊娠糖尿病患者应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2(1):101-102.
论文作者:冷煜晨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5
标签:胰岛素论文; 血糖论文; 患者论文; 皮下论文; 对照组论文; 孕妇论文; 两组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