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机组调试项目现场安全管理论文_彭正

发电机组调试项目现场安全管理论文_彭正

彭正

摘要:火力发电厂机组调试是一项时间长、任务重、危险因素多且复杂的系统工程。火电厂设备使用寿命通常分为3个时期:早期故障期,偶发故障期,损耗故障期。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力产能结构不断调整,电力技术的不断提高,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大修全过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逐渐显现。

关键词:发电机组;调试;全过程安全管理

1.机组调试存在的问题

1.1调试工艺标准不规范

电厂通常采用调试三级验收制度,即班组、车间及厂部验收,由于调试工艺标准不统一、不规范,许多工作在第一级的班组验收时就往往马虎了事或争论不休,久而久之想管的人不管了,干活的人也乐得无人监督,形成调试过程听其自然的状态。建议进一步完善设备调试文件包,严格执行文件包制度。

1.2调试过程责任制不明确

由于调试过程中的保证体系和监督体系责任制不到位,设备调试后投运时存在大量问题或设备勉强投运后缺陷不断,出现这一系列问题之后责任归属难以界定,更为不利的是反措即使提出来又因责任制不到位也无法落到实处。

1.3备品备件管理随意性大

产品的出厂检验合格证随意乱放或根本无人保管,零部件标识不清晰,常常是由班组人员自己到仓库中找寻甚至发生错用管材,引发多次爆管而不知的情况。一些辅助设备或零配件材料计划采购随意性很大,没有经过有关专业人员评审就决定备品的更新换代如阀门执行机构密封件等。

1.4工器具安全工器具管理随意

大修期间几乎涉及所有的调试工器具、安全工器具的使用,而工器具的管理失控情况也很严重,我厂就曾发生起吊工具失修造成起吊物从空中掉落的事故,类似的情况还不少,比如电动工具没有定期测试绝缘,安全带、钢丝绳、扣环、吊钩等都没有做过拉力试验,手动电动工器具基本没有台帐等等。

1.5现场管理混乱

以往大修开工没有几天整个大修区域就混杂一片,设备拆卸下来的零部件随意乱放,设备标识乱丢,零部件是否合格的状况也没有标识,一些零散的铝皮、保温、竹排、木板、棉纱布、废油等到处都是,一些孔洞、高空、交叉、带电、探伤、油系统动火等场所没有任何隔离措施。这些看似简单的现象,实则对大修的安全质量有密切的联系。

2.一般安全要求

2.1机组从安装到单体调试、分系统调试、整体启动调试试运、各项性能试验、完成168小时试运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每个阶段性工作之间都应办理验收签证手续,各阶段不遗留设备安全隐患,遗留问题要有记录,以防责任不清。

2.2设备单体调试试运前,必须经过安装验收合格并签证。不得将安装缺陷带到调试阶段。单体调试试用前设备的名称、编号、介质流向、转动方向等临时性标示清楚并符合规定。

2.3分系统试运后设备的消缺、维护、调试等工作应办理工作票,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票中要求的设备、阀门的停送电,必须经过就地检查核实符合停送电要求,并无交叉作业后,方可办理停送电手续,严禁口头联系停送电。

2.4调试试运阶段按“工作票管理制度”执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较复杂的系统调试,容易引发人身和设备事故的或危险性较大的操作或试验,工作前应有完善和符合实际情况的安全技术措施,同时由技术负责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2.6机组整套启动调试试运前,所有压力容器、固定安装的特种工器具(如:天车、电梯、电动葫芦等),应经劳动部门验收合格并签证后方可允许使用。

3.机组启动调试期间所有参加启动试运人员应特别注意

3.1.参加启动调试试运的所有人员应认真学习《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和《电力安全作业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电气部分)。

3.2在调试试运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三票三制。

3.3在汽机油系统、发电机氢系统、锅炉燃油系统、风烟系统、变压器周围、蓄电池室、酸碱系统等附近工作时,除办理工作票和动火工作票(必要的话)外,应有详尽的安全措施和组织措施。措施应以防火、防爆、防有害气体中毒为主要内容,并设专人监护。在升压站、开关室进行调试工作时,除办理工作票并严格执行外,调试人员不得少于2人,其中1人为监护。

3.4在容器、槽箱内进行调试的人员,应根据工作性质决定人数。一般不得少于2人,其中1人在外面监护。如可能发生气体中毒、窒息时,除采取应有的防护措施外,调试人员不得少于3人,其中2人在外面监护,监护人不准同时担任其他工作。

3.5所有转动机械调试完毕后,工作负责人应清点人员和工具,确认无人或工具留在机械内部后,方可关闭孔、门。

3.6试运时,对运行设备的旋转部分不得进行清扫、擦拭或润滑。擦拭机器的固定部分时,不得把棉纱、抹布缠在手上。

4.安全要求与管理

4.1机组从安装到单体调试、分系统调试、整体调试、整套启动试运、各项性能试验、完成168小时试运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每个阶段性工作之间应有明显的分界点,每个阶段都应办理验收签证和移交手续,各阶段不能遗留问题,以防责任不清。管理上要衔接好,不应出现管理空白和漏洞。

4.2设备单体调试试运前必须经过安装验收合格并签证。不得将安装缺陷带到调试阶段。安装验收合格的设备应具备启动调试的条件,比如:转动设备应加好润滑油、手动盘车正常、转动设备防护罩(网)完善牢固、地脚螺栓紧固等,电气设备各项电气试验已做完并合格,临时措施已拆除,接地线良好满足送电试运的条件。单体调试试运前设备的名称、编号、介质流向、转动方向等标示清楚并符合规定。

4.3从单体调试开始即进入调试管理阶段。在调试管理阶段,设备的启停、调试、消缺等各项工作的安排,由调试试运组负责,设备消缺工作由安装单位具体负责。

4.4在单体调试阶段,设备的启停、调试、消缺、操作等各项工作应在调试试运组的安排和指导下,由安装单位负责具体工作。

4.5单体调试验收签证移交后的设备即进入设备运行代保管阶段,之后的设备管理纳入运行管理,运行操作由运行值班人员在调试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消缺工作由安装单位具体负责。

4.6进入调试管理阶段后,属于调试试运需要,对设备的启停操作由调试试运组决定,由运行值长协助调总调度。设备的消缺、维护、调试等工作应办理工作票,执行工作票制度。工作票未结束前需要对设备停送电时,应填写停送电申请票,禁止口头联系。

4.7由调总指定工作许可人,安装单位指定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经考试合格后,将人员名单提交调试指挥部。由调试指挥部批准后公布有关人员名单。

4.8机组整套启动试运前,所有锅炉、压力容器、固定安装的特殊工种设备、器具(电梯、天车、电动葫芦等),应经技术监督局验收合格并取得安全使用证后方可允许使用。

4.9机组整套启动试运前,所有消防设施应经消防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全部消防设施应投入使用。

5.结束语

机组大修全过程安全管理的核心在于事先认真策划,要在调试过程中切实落实和执行,加强对人员管理行为和作业行为的控制。

参考文献:

[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GB26164.1-2010,中国标准出版社发行。

[2]发电厂检修规程,SD230-87[M],中国电力出版社

[3]郎国成. 浅谈大型火电机组试运阶段的调试质量管理[J]. 电力建设. 2001(11)

论文作者:彭正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0

标签:;  ;  ;  ;  ;  ;  ;  ;  

发电机组调试项目现场安全管理论文_彭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