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发展区、县图书馆信息产业的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区论文,信息产业论文,图书馆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公共图书馆
发展信息服务是图书馆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需要,也是图书馆改变传统服务走向现代化服务改革的需要。
现代图书馆是以用户需要为中心,面向社会开放型的信息服务模式。它与传统的文献服务模式相比较,笔者认为在运行机制上应具备如下特征:
1 突出信息服务在图书馆中的地位,建立经营性的信息服务机构。
传统图书馆服务是以文献为中心,文献的流通作为衡量服务质量的标准,所有的机制环绕文献而运转。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图书馆发展信息服务业,仅建立一个部门是不够的。信息服务工作无论采集或传播,它的内容与方式也与文献服务不同。信息的采集,不仅来自静态的文献,还有大量的动态的即时信息;服务的环境,从图书馆的高楼深院,面向整个社会市场;它的服务对象,也不仅是个别读者,还有企事业集团;它的服务手段,更要求采用自动化。因而没有相适应的强有力的机构,图书馆的信息产业是难以伸展手脚的。只有强化它的地位,投入足够的人、财、物,信息工作才能发展。甚至信息服务机构的地位应当与整个文献服务机构的地位是同等或高于它,因为它向外经营时,却是代表整个馆,而不是某个部门。如上海闵行区第一图书馆的“时代信息公司”,对外称公司,对内是一个工作部门,在馆长直接领导下,配备专门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相当的声势,在上海区县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中独领风骚。有人曾设想,区县图书馆改变一下体制,建立“两部一室”,即文献服务部、信息开发部和行政办公室。文献服务部主要职能是从事馆藏文献的收集与利用;信息开发部则以市场需要经营信息服务;行政办公室则协助馆长宏观管理,包括协调文献采编和自动化设备控制,以及提供后勤保障和图书馆的业务研究与管理。这仅是一种设想,它的特点在于精简机构,提高信息服务在图书馆内的地位,确保它有力量去开拓、去发展。
2 要具有相对的独立职能,建立采集、宣传、传播等一体化工作体系。
传统的文献服务模式,以文献为中心把采编、宣传、流通、辅导都分隔开来自成体系,靠馆长的协调工作。搞采集的不了解读者需要,搞流通的不作宣传辅导,搞辅导的不熟悉文献情况,这种体制往往各自为政。如果说它靠馆长强有力的领导来适应文献服务模式的话,那么开展信息服务是不相适应的,信息工作具有相对独立性。信息工作讲究“广、快、精、准、新”,来适应市场瞬息万变的形势,如果系统分割,条块扯皮,信息工作是不能开展起来的,应当建立“信息采集”、“信息宣传”、“信息生产”、“信息推广”一体化的体系,保障它迅速、准确、及时的运行,以获取最大的效益。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它还要实行成本核算,因此它必须有相对的独立性,自成相对独立的体系。
3 运用社会力量的效能,建立起信息网络。
信息业注重信息的广泛和传播的快捷。没有广泛的信息源,筛选不出高效、优质、实用的信息;没有快捷的传播手段,是跟不上用户的需要。应当承认,目前区县图书馆的文献数量与质量是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且传播手段的落后,常常成为信息工作的阻力。然而,我们可以依靠和运用社会力量的能量,实施“短、平、快”战术,在社会大市场中寻找我们的市场,不少图书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常熟市图书馆借用“中级科技人员俱乐部”沟通信息渠道作出了成绩;杭州市图书馆取得市服装公司的合作,走出服装资料服务的道路;北京崇文区图书馆与市包装协会联姻,创办包装资料馆,填补了包装信息市场的空白。这些经验都说明路是可以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我们缺乏信息源,可以有选择地利用现存信息机构的信息,其费用不会高于我们自采所化的人力与财力。这种联网的作用,可以大大地拓宽我们的信息视野。同时,我们也可以自建网络;图书馆之间的、图书馆与企业之间的、图书馆与街道的、城市图书馆与乡村图书馆及企业的等等。如果我们囿于自己的天地,道路就十分狭窄。开拓者提供的经验告诉我们:区县图书馆发展信息业要与社会联姻,走社会化、自动化的道路,而参与到社会信息机构的活动中去,是一条捷径。
4 采用经营化的工作方式,建立公关与推销微系统。
经营化的工作方式,要接受市场调节,要进行自我宣传,要讲究信誉质量,要注重成本核算。因此,图书馆信息业这个服务子系统中,就少不了公关和推销两个微系统。而这两方面,是传统图书馆服务中所没有的。因为半封闭状态,不要同社会广泛联系,因而不须用“公关”;单纯的文献借借还还,也无须自我宣传去推销。信息服务业则不然。社会市场是信息业的大舞台,图书馆要与方方面面进行交换,不可没有“公关”。不推销宣传,就无力占有市场。闵行区第一图书馆办的时代信息公司,招募了一批信息员,专营推销工作,形成推销网。这就是一种经营化的工作方式。
综上所述,图书馆信息业的发展,必须彻底改变半封闭的服务型的工作模式,要走向社会,用开放型,经营型的运行方式,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开辟出一条图书馆信息市场的道路。
(收稿日期:1994-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