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颂《朗读美学》中看“情”与朗诵的关系
刘琪榕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 100024)
摘 要: 朗诵作为有声语言表达艺术的一种,必然具有各类艺术共有的“情感”特征,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泰斗张颂在其书《朗诵美学》中对朗诵的情感有独到的见解。笔者通过学习《朗诵美学》、播音主持艺术和朗诵艺术,更深入地思考了“情”与朗诵艺术的关系。本文即阐释了相关的思考:笔者认同“凡音者,生人心者也”,即一切优秀的声音皆应出于本心;认为应在朗诵中处理好情感和情绪的关系,认识到“情感积淀”对朗诵真情实感调动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朗诵艺术;朗诵美学;播音主持艺术
朗诵作为有声语言及表演艺术的一种,可以传情达意通向每一个受众的心灵深处,所以无论受众是否为专业人士,都可有自己对朗诵的评判标准和见解。而朗诵者对真情的把握水平、对情绪和情感的掌控能力,从根底上决定了一段朗诵是否能够直抵人心。播音主持业界泰斗张颂的书籍《朗读美学》,对此有其深刻和独到的见解。笔者以自身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学习、平时对朗诵等各门艺术的关注以及张颂老师的《朗读美学》一书为基础,在本文中对“情”与朗诵的关系进行浅析。
一、凡音者,生人心者也
张颂在书中,从人类声音及相关器官的发展变化简史中人们对声音的表述为支撑点,阐发出声音是源自本心、源自真情的。这一观点正如播音主持与朗诵的前辈们所言:“播音主持是要‘动心’的”。表面看来,此处直接把所有播音主持里的“声”和“音”都说为“凡音者,生人心者也”,似乎是汤显祖的“唯情论”一派,但事实上张颂老师这一观点正是认为本心、真情都是在理性思考、逻辑思维之后的真情实意。但是,朗诵艺术作为一个艺术形式,在理性、逻辑之下必然是真情实感的内核,只有如此,才有艺术的情感互动。关于为什么强调真情真心?笔者观点如下:
首先要平衡思考和真心的关系尺度,不能过于理性,否则,发声发音定会因为内心逻辑框架的刻板、思维思考的恒定而僵硬和模式化,从而成“冷音”,听之似乎拒人千里之外令距离感陡生;但同时也不能让原生态的情感信马由缰无法控制,这样则情感漫溢反而有失真切和合情合理。这两点之间的关系类似“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其次,和真情对立的还有“经验” “技巧”等诸如此类让表达“驾轻就熟”的“工具”。但有时它们却是绊脚石,这样阻止真心的绊脚石,比上文提到的“过度思考” “过度理性”更为可怖和可恶。工作经验、人生阅历、表达技巧等固然重要,但也是播音主持艺术等种种艺术的天敌,甚至是让人成为可爱之人的天敌。正如社会言论中很多关于“中年油腻”的讨论,很多是琐碎的可视化现象总结。但这些外在只是形式,是否产生油腻归根到底还是来自本心。保持清爽远离油腻,是因为有自己可抵御外界侵蚀的原则和坚持,有自己大到三观小到生活习惯的独立思考,有自己的独立审美和见解。最可爱的人,无论年华和磨砺,都有不幼稚的那类天真,都有一如既往对最简单朴素但最深远持久的美好的坚持,不随波逐流,便不会油腻。要知道,不只中年才有油腻,老年、青年、少年、甚至幼年,也会“油腻”,这不在时间而在底心,这不是规律而是个例。
笔者以生活中的“油腻”为例,其实也是在强调这和朗读美学、播音主持艺术一样,要让声音皆出于发者之心,出于自己独立的真情实感,才会让表达真切,让朗读成为真正的美学和艺术。
二、区分情绪与情感
一是爱在“困难”处。通过入户走访了解群众困难诉求,分析研究对策解决。帮助170人实现就业,解决117人看病难、75名学生上学难、11户贫困户住房难问题;二是爱在“细微”处。通过换灯泡、修马桶、探望住院群众等一个个微行动,增进了和职工群众的感情赢得群众信任。截至目前,为群众扶贫帮困298户次,为民办实事近300件;三是爱在“急需”时。共开展互助帮扶活动110余次,逢年过节走访慰问,给特殊困难家庭发放慰问款物6.24万元。
先说情绪。虽然张颂老师在这里说情绪是不稳定、不专一、即兴的、显性的,似乎是说情绪的地位没那么高,价值没那么重要,但笔者认为却是侧面强调了情绪也很重要。比如在一些有声读物、小说演播、角色扮演、特殊稿件的朗读,甚至是一些节目的主持,乃至于最严肃庄重的新闻播音播报里,都会用到一些特定的情绪。要想恰当表达和掌控情绪,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注意体会、收集、积累自己各种各样情绪的产生、出现、变化、发展和具体的表现,这样的积累可以在真正需要时很好地进行嫁接,以保证贴切和符合。但积累当然不能陷入上文中阐述到的“经验主义弊端”的泥淖中。真正的积累是积累之后让细胞形成活跃生动的记忆,而不是刻板的、印象化的、模式化的堆积。同时让积累的“情绪”进行嫁接时,也要再次真切地深入情绪生发的情境当中,具体且生动的取出情绪记忆中自己的真实反映和表现。这样才会防止“油腻”的不留神产生。
“情感积淀”这个词给我开启了新的思维角度,让笔者对曾经的一些所见所闻有了新的理解。某些名副其实的朗诵大家,很多时候他们朗诵的优异、精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等优点和特色,不仅仅在于备稿、经验和技巧,而更在于潜在心里深处的恒定的情感。比如对生离死别更为宽广宽厚和宽容的态度,对爱恨情仇更细腻独特更大气多样的理解,都是默默隐藏在审美经验、文学修养、表达技巧、生活往事之下的那个牢牢的根底。笔者认为,真正的艺术家,无论是天赋异禀、智慧超群,还是因为刻苦而卓绝,都总是可爱而不可怕的性情中人,只有保持对“情”的纯粹才能触动艺术的“魂”,只有保持对“情”的真切,才能摄住受众的“魄”。同样在和朗诵艺术共通的表演艺术,也可对此进行佐证。
“人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十分活跃的,大约有两个层面:情绪——因事而起的、即兴即来的、不专一、不稳定的感情;情感——素质决定的、修养而成的、较专一的、较稳定的感情。二者相辅相成,交互作用。但是,情感是主脉,情绪是支流。生活中,情感往往处于隐性状态,蓄势而发;而情绪往往处于显性状态,此伏彼起”。张颂老师书中这一观点让笔者从情感和情绪的角度再一次想起了播音主持专业中“广义备稿”的价值和意义,因为这一段对情绪情感的论述让笔者对“广义备稿”的内涵有了新的理解。
无论人之初如何,后天的左右和影响都是无法抗拒和阻挡。如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一样,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步步为营,所有现在、后来的表现,都是过去生活的给予。所以,广义备稿不仅影响我们的知识架构、视界范围、思维方式,也在影响我们的情感积淀。
这可迅速联想到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广义备稿”,但这一次对“广义备稿”的念起,不是和以往一样强调和提醒自己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方借鉴各种艺术、日日思考等,而是更深的体会并确认到广义备稿,对看似琢磨不透的、感性的、具体的、幻化的、潜移默化又深远持久的“情感”的影响。
三、情感积淀对朗诵艺术的重要意义
再说情感。张颂老师说:“情感是素质决定的、修养而成的、较专一的、较稳定的感情,是隐性的”。
例如很多女性演员要饰演母亲的角色,在自身没有类似经历时总是会因为无法真切的感同身受而形成隔靴搔痒的表达,而当她们真正有了生养子女的经历和对孩子真挚的感情后,一切的表演和情感表现都自然真切。这也正是优秀演员在进行表演之前大量的、长期的走入真实环境去体验生活的根本原因,只有体验了生活才会产生对所见所闻的真实反应和感受,而有了真实的反应和感受也才会形成真切的情感。因此,朗诵艺术也如此。朗诵艺术也往往会有对人物、事件等的表现和表达,而这一切也是需要真切的情感积淀。
材料3:在棉花和水果的坐果早期可以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阻止器官脱落起到提高水果作果率和棉花保蕾保铃的效果。
小切口手术,手术步骤如下:全麻后平卧位臀部下垫薄枕;在患儿耻骨结节外上方相当于外环口处切开约1cm切口,分开皮下组织达外环口;在外环口处提出提睾肌及精索,分开提睾肌,找到疝囊并打开,向上游离至疝囊颈部进行缝扎加结扎,横断疝囊组织,逐层缝合皮下组织、皮肤。
因此,朗诵艺术的表达,必须通过无论理性还是感性,无论学术还是艺术,无论主动还是被动、无论亲身还是旁观等等各样的学习,一步步完善、拓宽、深刻自己的情感积淀。只有如此,才会有对应精准的表达和理解,甚至是最高深的那种不假思索但却正确的本能情感反应。
四、结论
好的朗诵艺术定是好的有声语言表达,而好的有声语言表达也一定是在优秀的语音发声、优秀的播音主持创作手法、优秀的朗诵艺术的创作技巧和手法之上对“情”的探索、把握与表现。综上所述,对“情”的探索、把握与表现首先要排除杂念、还原纯粹、真正动心,达到“凡音者,生人心者也”字字句句皆由真心而发的状态和境界,以此才可以让受众接收到真切的信号,从而触动听者的真心,让朗诵艺术达到人与人沟通的桥梁作用。而想要在表达中顺利调动真情、生发真情,且通过正确的情感外在表达和体现形式来完成,就必然要把握和理解“情感”和“情绪”的区别和关系,必须要在生活的时时刻刻做真切的情感积淀,从而在“动心”时顺利自然,水到渠成。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水利工程施工在根本上不能够欠缺施工现场管理,而施工现场管理在全过程的水利建设中占据突显的地位。截至目前,与水利施工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举措都在实现突显的转变与改进,上述现状也有益于优化水利施工能够达到的整体施工质量。因此在目前实践中,关键举措仍然应当在于优化现场施工质量,通过施行多层次的水利施工管理来提升现场施工的实效性,杜绝水利工程中的某些潜在安全威胁。
参考文献:
[1]张颂.朗读美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中图分类号: G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 (2019)03-0172-02
作者简介: 刘琪榕,女,汉族,陕西延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