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但是步入高等学校后的数学兴趣很大一部分是取决于小学和初中数学兴趣的养成。因此,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只能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学以致用,这才是素质教育预期的目标。
关键词:数学 学习 兴趣 培养
曾经我在成龙主演的电影《宝贝计划》里面听到这样一句台词,“三岁定八十”。当时他的意思是小孩子要有一个好的人生,好的未来,从小的成长环境很关键,非常重要。听了之后,对我感触挺大的。教育其实也是一样,要想学生在将来的路上更为顺畅,得心应手,从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尤为重要。下面就我个人对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谈一点我自己的看法。
一、备好一节课是教学成功的一半
1.备课首先是对这节课整体的规划,知识点先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能在上课的时候一一地将其展示出来。当然不免要包括对重难点内容的把握及如何突破难点,从而达到预期的课堂效果。
2.除了备教材,其次还要备学生。如果刚接触一个班的学生,必须要把学生的详细档案一一翻阅,对名字加以记忆,这样上课提问时就不会随手指这位,那位同学起来回答问题。如果能叫上学生的名字,学生会从内心感觉很温暖,对树立教师的亲和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除此之外,还要备该节课所涉及的生活中的有趣的事情,适当的时候举一两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如何让课堂变得有趣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1.导课新颖,激发学生兴趣。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激发学生产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新课开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学习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时候,先给学生出示一张乌鸦喝水的图片,因为这篇课文学生都已经学过,对里面的内容不太陌生,教师可以请一名学生起来看图讲故事。教师小结,乌鸦把石子放进瓶子里面,水就升上来了,乌鸦就喝到水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原理,石子在瓶中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水升上来了,乌鸦就喝到了。还可以做一个小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2.由此例导入新课,板书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目标。使学生明确在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点,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引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在教学中实时创设情景,诱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特别是数学教学中只讲一些纯正的知识点略显枯燥,适时地创设愉悦的求知情景,可以把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拉过来。例如:在讲质量的时候,当教师感到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已不在课堂上时,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两只小兔子在山间玩耍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大萝卜,于是两只兔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其拔起来,然后商讨着如何来分配这个萝卜。因为两只小兔子都不想吃亏,因此商讨了半天都没能分下来,师问:如果两只小兔子让你来替它们分,你会怎么分?因为刚学了质量的测量工具,可以提示用天平或者秤来分配。
4.让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兴趣。动手操作活动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它需要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动手操作,并需要学生独立自觉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总之,就是使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既发展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请同桌两人配合准备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拼一拼,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学生很感兴趣,积极性也很高,有的拼成了长方形,有的拼成了正方形,还有的拼成了平行四边形等。然后让他们观察拼成的图形与原三角形的底、高、面积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5.布置练习,增添兴趣。课堂练习要注意从实效出发,针对学生的好奇爱动、争强好胜的心理,适时适地地安排一些有趣的练习,是增强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如在学习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之后,可以举这样一个练习,因为现在家家户户都在修建自己的房子,所以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对家里的房间进行粉刷。然后教师出示一个房间的长宽高,问工人师傅需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大?这样要注意一个问题,可能有的同学会把它当成一个六面体来计算,教师要及时提示加以引导,这样就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6.课后练习,更要让学生觉得有趣才行。因为现在学生学习的科目比较多,而放学后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让学生在课后还能及时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内容,这个需要教师对课外的练习布置得非常有趣才行。如进行年月日教学后的练习,尊老爱幼为中国的传统美德,但是你们知道你们父母的生日吗?都分别比你大多少呢?然后我提了一个自己的问题,我前两年去办身份证的时候,我的身份证号码一直输不进电脑,始终提出错误,谁能帮我解释一下呢?附注:我的生日是1982年2月29日。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回去好好地思考一下,明天争取能帮老师解答这个疑问。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但是步入高等学校后的数学兴趣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小学和初中数学兴趣的养成。著名的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作为一名中小学教师,只能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学以致用,这才是素质教育的预期目标。
论文作者:李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学生论文; 兴趣论文; 自己的论文; 角形论文; 教师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数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