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是符合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真理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什么是真理?真理的本性是什么?我们的一些哲学教科书至今仍坚持古典的符合真理论——真理是认识与客观事物及规律相符合。这个定义有它的合理之处,因而长期以来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但又因缺少价值性规定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是符合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这一真理论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
一、对符合真理论的反思
反思之一:通行的符合真理论存在着忽视真理价值性的倾向。符合真理论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符合真理论定义:“每一事物之真理与各事物之实是必符合。”①这一定义由于抓住了真理是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这一基本特征,揭示了真理的本性,因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所吸取。应当说强调真理是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这是完全正确的。问题是:这类定义尚缺少对真理价值性的规定,因而不能对现实的挑战和冲击给出令人满意的回答。现行的哲学教材在对待真理的价值性的态度上,大体上分三种情况。一是至今固守着传统的知识论型的认识论模式,有的至今还多少留有30年代苏联哲学的痕迹,难以容纳价值问题。罗森塔尔、尤金主编的《简明哲学词典》解释说:“认识论——关于人类认识现实,领悟真理的能力的哲学学说。”康斯坦丁诺夫主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原理》中也认为,认识只是“充实新知识的过程”。迄今为止,多数学者所理解的认识论,实际上还是这种知识论型的认识论,都把认识仅仅看作充实关于客体的知识、获得主观符合客观的真理的过程。近版教科书还是这样表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哲学范畴”。“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是真理的‘符合论’或‘一致论’。”②在知识论型的认识论模式里,不管对认识过程的解释多么全面,它归根到底主要讲的是知识、真理是怎么得到的,“感性——理性——真理……”是其基本线索,主观符合客观是获得真理的基本模式。显然,价值问题在这种认识论模式里是难以有适当地位的,这种真理论也是排斥价值性、缺少吸引力的。二是虽然也谈“真理和价值”(注意:不是“真理的价值”)及二者关系,但又认为二者是人类活动的两种不同的尺度,两个不同的方面,是实践和认识过程中形成的主客体之间的两种关系,而不是真理本身的两种规定性。就是说,价值性是游离于、外在于真理性的,没有把价值视为真理的本性之一。这种观点,无论将“真理和价值”及其关系谈得如何详尽,也不能改变忽视真理本身的价值性的倾向性。三是在坚持真理的符合性(合规律性)的同时,还坚持实践标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显然,实践在检验认识真理性(合规律性)的过程中,就包含了价值取舍和价值判断(合目的性)。不过,这种“包含”的内容并未从理论上揭示和阐明,更没有纳入真理概念之中,所以还处于“潜在”状态。
与上述情况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真理的价值性在本世纪初却被现代西方哲学片面地发展了。结果,这场本该是导致真理论研究深化的价值论研究,却构成了对真理本身的冲击和威胁。好象人们所追求的最终的东西只是事物的价值,真理反倒仿佛褪去了昔日鲜艳的光泽。特别是价值论和实用主义哲学结合,导致价值问题侵吞和取代真理问题,以至有些西方学者公开宣扬:无所谓真与伪的问题,只有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问题。在我国,近十余年来也兴起“价值热”,同时有人从“价值不断升值”的命题中,逆推出“真理不断贬值”的消极结论,并已经产生了不良影响。面对这一冲击,我们的现行真理论未能及时给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尽管有的学者提出将真理划分为“事实真理”与“价值真理”两部分,但即使这种理论能够成立,仍不能改变“事实真理”那一部分被贬值的命运,仍然与事无补。有人将这种“价值升值、真理贬值”现象称为“真理危机”。③这是值得深思的。
反思之二:符合真理论背后掩盖着两条不同的哲学路线分歧。黑格尔曾经把亚里士多德的上述定义称作哲学史上“公认”的古典真理定义。他的确说出了一个事实,就是符合真理论既得到唯物主义者的普遍认同,也博得了一些唯心主义者的赞成和拥护。黑格尔本人就说过:“真理是对象和意识的一致。”“对象的真实性在于对象符合思维,不在于思维符合对象。”④“真理就在于客观性和概念的同一。”⑤他显然是站在唯心主义立场上表述符合真理论的。可见,在公认的背后隐藏着截然不同的哲学基础。实用主义者詹姆士也看到了这一点,他说:“只有问到‘符合’究竟是什么意思?实在是我们的观念可与符合的东西又是什么意思?这时,他们才开始争论起来。”⑥哲学史上既有认识与对象的符合论,也有对象与意识的符合论,还有思想与经验、符号与观念、理论与价值的符合论,等等,但基本的是前面两种。如近代经验论哲学家,从总体上说,一般都认为经验知识与对象相符合为真理。但内部又有区别:唯心主义经验论者对感觉经验以外的实在对象拒绝言说。近代理性派哲学家,在主张观念的逻辑一致性是真理标志的同时,又往往辅之以符合说,认为观念与实体相符合为真。但他们之间也有分歧,即符合的对象不同,一是最高主宰的派生物,一是客观自然界。后者如伽桑狄说:“真理只是判断和所判断的事物二者之间的一致性而不是别的。”以上说明,公认的未必都是合理的,还需要再认识。
反思之三:符合真理论的逻辑框架和“康德怪圈”。符合真理论主要是从知识与对象的关系方面来确定什么是真理的。由于知识与对象这两种异质异形的东西难以符合而受到康德的诘难,故只得变换角度:或者从纯对象方面确定真理是什么,或者从纯知识方面界定真理,这是在传统的符合真理论逻辑框架内所能作出的两种可能性选择。⑦
康德对古今盛行的符合真理论做了全面研究和深入批判。他指出,真理的本性应该是普遍的。“真理的释义应该是这样,即真理关系一切对象而不管其区别。”⑧按照符合论的要求,只有与对象相符合才是真理。但对象又是个别的,不定的。要求二者符合,必然陷入矛盾:真理要求与之相符合的对象是不确定的,彼此难以相符合;即使对象确定了,但对象的特征是变化的,而知识的普遍性决定了它具有相对稳定性,要求相对稳定的知识与变化不定的对象相符合,这显然是悖理的;即使知识与对象相符合,仍然可能是错的,个别的、部分的符合,只符合此种对象而不符合彼种对象的知识,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真理;照先验逻辑的观点,根本就没有确定的对象可以对照,“因为我不知道对象本身,”⑨故真正的符合无从谈起。康德的分析是遵循着“单一性——多数性——总体性”的严密的逻辑,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不过,康德在他的先验逻辑背景下,只看到主观知识与客观对象、一般和个别、有限与无限的对立,看不到它们的统一,显然缺少了辩证法。
哲学史上,从纯对象方面确定真理,把真理表述为就是客观世界本身的哲学家确实有过。在黑格尔那里,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是同一个东西,所以,真理就是客观的、独立存在的绝对观念自身。绝对真理就是神秘的绝对观念的全面的、彻底的展开。“真理就是由现象、现实的一切方面的总和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构成的。”⑩费尔巴哈也在纯对象意义上使用过真理范畴:“自称为唯心主义的现代的哲学唯灵论,对唯物主义进行了以下的、在他们看来是致命的责难:唯物主义是讲独断主义,也就是说,它从感性世界、即无可争辩的客观真理出发,认为客观真理是自在世界、即离开我们而存在的世界,但实际上世界只是精神的产物。”(11)在这里,费尔巴哈把“离开我们而存在的世界”、“自在世界”、“感性世界”与“客观真理”相提并论。工人哲学家狄慈根在《漫游》一书中也有类似表述,他写道,“我们可以看到、听到、嗅到、触到绝对真理,无疑地也可以认识绝对真理,但它并不全部进入认识中。”(12)把真理看作就是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和人类而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绝对自然本身,这种表述和理解显然是不确切的。因为真理毕竟是一个认识论的范畴,它不能与人、与人的意识绝对独立。由此可见,单纯从对象方面确定真理,此路不通。
康德果断地选择了另一条道路,即从纯知识的角度确定什么是真理。如果说上述康德对符合真理论内在矛盾的揭示是他对符合真理论的挑战,那么,此处则是康德对自己挑战的答复。他说:“真理或假象(schein)不在对象中,而在我们关于对象的判断中。”(13)并且认为“全部真理只在于知识与知性和理性法则的一致”,相一致就是真理,不一致就是错误。(14)康德的这一主张似乎避开了主观知识与客观对象的矛盾。然而,与知性和理性法则相一致的知识只能是关于某类对象的知识,说关于某类对象的知识真而又与这类对象不相关(知识层次上而非经验层次上与对象相关),显然是悖理的。这也是一切从纯知识方面界说真理的理论所不可解决的难题。这还说明,主观知识和客观对象关系是一切真理理论无法回避的问题。必须指出一点,就是康德在即将结束《纯粹理性批判》的写作时发现,逻辑标准中的自相一致实际上隐含了与对象相符合这一前提,表现出他把关于知识自身一致的逻辑标准和知识与对象相符合的实际标准联系起来的倾向。(15)这表明康德在对符合真理论的分析和诘难中,随着对这一理论的深入了解和自身思想的成熟,他在驳斥对方的同时也接受了不少对方的观点,看到了真理与对象不可分割的关系。这种对符合真理论的让步,比起从纯知识角度理解真理而言是一种进步。
纵观康德在真理问题上的态度,人们发现他在指出符合真理论的直接困难以后,总是从避开主观知识与客观对象矛盾开始,却又以间接或特定的方式处理这一矛盾,赋予知识与对象相符合这一特定解决方式以一定地位为归宿。他对符合真理论的态度经历了一个诘难——回避——认同的圆圈运动。我们还发现,康德以后的许多哲学家多次向符合真理论发出挑战,结果也往往重复了康德的老路,似乎总是走不出“康德怪圈”。譬如,金岳霖就认为,“符合论最近常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确以真为命题和事实或实在底符合。”(16)但从理论上看“符合说确有困难”,尤其是主客观之间矛盾难以解决。但它“不应放弃”,“问题在于解决困难”。然而,时隔半个世纪,困难并未解决,原则正确、内容空疏的符合论一直畅行。
“康德怪圈”无非告诉我们,一方面,符合真理论由于抓住了主观知识与客观对象的关系,从二者的同一中寻求真理,具有合理性。另一方面,在符合的具体环节上,在获得这种真理的动力、方法及有效性验证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种种困难,迄今理论上尚未真正解决,困扰着古今众多的哲学家。这一现象也表明,仅仅停留在符合真理论层面上,老是在研究能否符合、如何符合、何为符合等问题上兜圈子,已不能适合当今时代的要求,当前所谓“真理危机”论的出现,就是这种不适合的集中表现。
二、真理是符合性和价值性的有机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具有一定目的和需要的认识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符合性与价值性的内在的有机统一,价值性本来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真理必有价值,真理的价值性就是真理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恩格斯说过,只有当我们按照我们所感知的事物特性来利用这些事物的时候,我们的感性知觉的正确性才会受到检验。这是对真理是符合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明确表述。真理相对于客体而言具有正确反映客体的符合性;真理相对于主体而言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性,真理都是符合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可是,现行教科书大多没能很好地体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这一思想,规定了真理对客体的符合性、依存性,而忽略了真理对主体的价值性、属人性。这样的真理与人的关系自然就疏远了。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虽然列宁也有过符合真理论的表述,但他又曾经表示过对传统的符合真理论定义的不满。例如,列宁在转述黑格尔的话时,把黑格尔对康德的真理定义(“真理是认识与对象一致”)的“具有伟大的、甚至最高价值”的肯定评价,改成了“陈旧的”这一贬义评语。(17)显然,他对传统的符合真理论持有保留态度。那么,符合真理论究竟陈旧在哪里?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又新在何处?笔者认为,传统的符合真理论主要陈旧在它只注重对象性意识而忽略了反思性的自我意识,只注意真理的对象性而忽视了真理的主体性,没有揭示出人们认识真理的内源机制,即追求真理的动机、目的、兴趣、动力。辩证唯物主义固然也认为认识是精神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这里的“客观世界”不只是人以外的客观对象,也包括人本身的客观存在和活动。作为认识之结晶的真理自然是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的统一,是符合性(合规律性)和价值性(合目的性)的统一。
具体地说,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基础、过程、形式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这种认识论的本质或精神实质是一种实践论,它是以实践作为认识过程的基础、动力、归宿和检验标准的。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深刻地揭示了人的认识能动性和认识的主体性,认识不仅是主体对客体的被动反射和静态直观,也不仅是人对外物的观点,而且包括对自身的反映和反思,因此,作为认识结果的真理必然是对客体的受动性反应和能动性改造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这就是说,真理的价值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本性决定的,它与真理的内容即合规律性一样是客观存在的,它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本身所固有而非人为的附加。看不到认识包括对主体和实践及其需要的反映,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而是旧唯物主义的机械反映论。马克思批评说,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就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18)这里,马克思明确指出,对事物、现实、世界的认识,本身已经内在地要求把对客体、主体和实践的反映都包括进去。作为真理性的认识,必然既反映了实践客体及其规律,具有符合性,又反映着一定实践主体的目的需要,具有价值性。
真理的符合性与价值性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其统一还是熔铸式而非捆绑式的统一。首先,从实践的观点看,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是内在统一的。人要达到改造客体的目的,就要使主观符合客观,这是实践获得成功的前提。但人们所以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只是为了使客观统一于主观,人们从来都不是为认识真理而认识真理的,而是为利用真理而认识真理的,是为利而求真的。人作为主体所要求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不是主观迎合客观的那种消极的统一,而是能够满足人的种种需要的那种主观与客观的积极的统一。这是一种在本质上具有否定性内容的统一。而以往的符合真理论则以认识上主观适应客观的消极统一取代了主体所追求的主观与客观的否定性的积极统一,显然是片面的。这种理解,把真看得高于一切,把求真看作最高的原则。人活着似乎只是为了使主观合于客观,只要达到一个真就心满意足了,“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样的理论脱离了人们的现实生活,当然难对人们的活动起到指导作用,更不会引起人们学习它的兴趣。在主体所追求的主观与客观的否定性的积极性统一中,合规律性是前提,合目的性是核心,其统一的基础是实践。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真理的同时也具有了价值,真理的符合性和价值性是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是内在统一的。其次,从认识的目的看,人们追求真理总是为了指导实践,趋利避害。“人们奋斗(探索真理也是一种奋斗形式)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价值的体现)相关”。(19)一切以探索真理为目的的认识活动,本质上是以人类及其客观需要为前提,并把这一前提默默地蕴藏在自己的理论成果之中。或者说,认识和追求真理是实现价值的前提和基础,而追求价值则是人们追求真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人们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而这种改造又必须是以人的尺度去改造,改造的结果又是为了促进人类生存发展和促进人性无限丰富、人的自由解放。恩格斯说:“人只须了解自己本身,使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按照自己的本质去估价这些关系,真正依照人的方式,根据自己本性的需要,来安排世界。”(20)认识论应当从人及其实践的发展需要出发,揭示认识及其结果真理的人文意义和根本目的,把认识活动作为全部人类生存发展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人类活动的内源机制和内控机制,以便通过规范认识而规范实践,促进人类生存发展和人性无限丰富,使认识和真理“在实践上进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为人的解放作准备。(21)再次,从主体性角度来看,人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主体,离开了人的存在,一切都将失去意义,离开了人的需要,脱离了与人的关系,一切也都将会失去价值。真理是在实践中应主体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凡是真理性的认识都必然是对人们有用的,并且,正因为其具有真理性才会对人类有价值,或者说,合规律性的认识也必然能对人们追求的实现提供指导,有用性就潜在地包括在正确性之中。反言之,不能给人们实践提供帮助的或者有害的认识,也自然是错误认识,不具备真理性。最后,从认识的程序看,实践是“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22)事物的质是多方面、多层级的。我们既不可能也无必要一下子认识事物质的一切方面、一切层级,我们逐一地去认识的,实际上是由实践具体地、历史地为我们所确定的、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同时又是人所需要它的某一方面、某一层级的质。这样认识到的正确结果即真理,不仅必定具备符合性与价值性特点,而且这两种特点还天然地熔铸为一体。
三、符合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真理论的意义
从理论上看,其意义是:其一,对传统的符合真理论的突破。符合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真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的本意,现在我们所做的只不过是重新恢复马克思主义真理论的本来面目而已。但是,这对于源远流长,并为多数哲学教科书沿用至今的符合真理论而言,则意味着一次重要突破和扬弃。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并不是要排除符合真理论,而是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环节保留在自身之中,即认为真理是符合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主体同客体之间不仅有主体通过实践和认识向客体深入从而获得知识和真理的过程,而且有同时发生的客体向主体接近从而实现价值的过程,是“主体——客体——真理”和“客体——主体——价值”的双程关系。这就终结了康德以来许多哲学家单纯围绕着主体接近客体的符合性做文章,在“挑战(反诘符合)——答复(如何符合)——容忍(认同符合)”上兜圈子的历史,从而步出了“康德怪圈”。其二,对哲学主体性研究的深化。真理是符合性与价值性的统一论,加深了主客体关系中对主体和主体能动性的理解,深刻地回答了认识活动的内源机制问题。它既是哲学研究主体化发展方向和潮流的产物和表现,又是促进哲学研究向主体深入的一个推动力量。人类对世界的主体地位决定了认识的主体性。认识总是从人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去把握客观世界及其规律,不断优化,逼近真理,并在世界中打上人的烙印的。人类的主体需要仿佛是认识活动的导向器、过滤器、优化器和推进器,使认识活动沿着特定方向前进发展。其三,对实用主义真理观的扬弃。长期以来人们因避实用主义之嫌而不敢承认真理的有用性。其实,实用主义真理观有其积极的一面。实用主义把真理问题和价值问题结合起来加以考察,便是值得称许的。只是它结合的出发点错了,它要牺牲真理的符合性来讲真理的价值性,将真理的价值性扩大为其唯一的属性和最高标准,以效用为真理的充分必要条件。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真理是符合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这显然是对实用主义真理论的扬弃。明于此,人们就能在实践中大胆追求真理的同时理直气壮地去追求价值。这样,“真理危机”论、“真理贬值”论也就不攻自破了,这无疑有利于恢复真理的权威。
从实践上看,其重要意义是:其一,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新思路。真理是在实践中应人们的需要产生的,这也决定了真理必然是对人有用的、贴近生活的,也是易于成为群众手中的锐利思想武器的。从逻辑分析的角度看,真理处于认识活动的终点和实践活动的起点,因此,从哲学上研究真理及其实现的途径,就能为各门科学理论变为实践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价值的误解(只求索取、不思贡献),对个人利益的顾忌(怕被人视为不合理),对理想的淡漠等等,也能够通过对符合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真理论研究而获得解答。这无疑有益于提高人们对真理的兴趣。其二,促进思维方式的科学化和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真理的符合性和价值性是有机的统一,这一观点有利于我们克服过去习惯于把真理机械地劈分为“事实真理”与“价值真理”两部分的片面理解,这不仅有利于抵制“真理贬值”论的影响,维护真理的权威,而且有助于我们思维方法的科学化,进而也有益于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注释:
①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33页。
②王锐生、薛文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第294页。
③参阅陈中立《混沌学与真理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4年2期。
④⑤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第23、24页;《小逻辑》第329页。
⑥詹姆士《实用主义》第101—102页。
⑦参阅陈德荣《符合真理论的困境:康德的挑战》,《德国哲学》第8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
⑧(15)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汉堡菲立克斯·迈勒出版社,1956年德文版,第100、740页。
⑨(13)(14)康德《哲学与逻辑学百科全书讲演》,柏林科学院,1961年德文版,第40、334、46页。
⑩转引自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10页。
(11)(12)转引自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第108页、126页。
(16)金岳霖《知识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894页。
(17)《列宁全集》第2版第18卷第138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6页。
(19)(20)(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82、651页,第42卷第128页。
(22)《列宁选集》第4卷第4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