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新站镇人民医院 166516
摘要:粘连性肠梗阻最常并发于腹部术后,其中以阑尾炎和妇科盆腔手术最多。粘连性肠梗阻往往具有机械性肠梗阻临床表现,腹部影像学检查可见小肠内气液平面,一般诊断不难。非手术治疗除了常规胃肠减压、补液、抗感染、灌入中药外;还可以给予生长抑素,抑制胃肠液体的分泌,减少胃肠道的压力,利于炎症消退。如果非手术治疗24 h后患者症状不减轻反而加重,或有频繁、剧烈、解痉药物不能缓解的腹痛时,抓紧时间进行手术治疗。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腹部手术后;方法选择
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肠粘连和腹腔内粘连带形成可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者较少见。可因发育异常或胎粪性腹膜炎所致;后天性者多见,常由于腹腔内手术、炎症、创伤、出血、异物等引起。临床上以手术后所致的粘连性肠梗阻为最多。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反复的顽固性腹痛、腹胀、呕吐、排便、排气等症状,严重者可进一步发展为肠坏死而危及生命[1]。治疗分为非手术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我院近年来治疗的26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2012年2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术后黏连性肠梗阻病例26例,男22例,女4例;年龄22-65岁,15例为阑尾切除术病例,5例为妇科手术病例,2例为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手术病例。不完全性肠梗阻16例,完全性肠梗阻10例。
2.治疗方法
放好胃肠减压管做到有效减压,是治疗本病成功与否的关键;常规注射654-2 10 mg及非那根25 mg,必要时每4-6小时重复1次;及时给予广谱、足量的抗生素;通常用肥皂水500 ml行高压灌肠,灌筒置于较高位置,用于增加水压,3-4次/天;维持水盐电解质平衡;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生命指征、静脉充盈情况、皮肤弹性以及尿量和比重等来调节。一般在肾功能正常情况下,如尿量每小时超过30 ml,尿比重接近正常,提示缺水基本纠正,应适当减慢输液速度;如尿量每小时超过50 ml,尿比量正常时,即应控制输液。如需补给大量液体,要逐渐进行,以免心肺负荷过重而产生呼吸、循环系统的并发症;输液时首先应补给等渗盐水纠正细胞外液的不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个患者都应行电解质测定,作为及时补充调整的参考,但尿量在40 ml/小时以上时才能补钾;如有手足抽搐,酌情给予补钙;肠梗阻多伴有轻重不等的代谢性酸中毒,轻者无明显症状,一般在输液过程中酸中毒也可同时得到纠正,无须补充碱性液;重者在紧急情况下先给5%碳酸氢钠150-200 ml静脉滴注,然后再根据CO2结合力的情况来调整;适当地静脉滴注补充营养,如氨基酸、白蛋白、血浆等。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对疑有绞窄性肠梗阻的患者及非手术治疗后症状及体征加重的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包括单纯粘连松解术、粘连松解+肠切除肠吻合术、捷径术、肠内排列术。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解除梗阻并防止复发,对小范围粘连或索带可用锐刀分离粘连或切除索带,以解除梗阻,并将粗糙面内翻缝合以减少再粘连的机会。如肠曲粘连成团难以分离,且累及肠段不多时,可将该粘连团切除后作肠吻合,如粘连范围极为广泛,分离粘连后为防止再次粘连梗阻,有必要附加一种将小肠排列固定的手术。
3.结果
入选的病例中,16例非手术治疗;10手术治疗。经过7-12天的治疗,患者均在症状消失后出院。
4.讨论
任何原因造成肠腔内容物运行障碍,使其不能顺利通过的病变称为肠梗阻。为常见的急腹症[2]。由于肠管互相粘连或肠管与腹膜粘连或腹腔内粘连所致的肠梗阻称为粘连性肠梗阻。其发生率约占各类型肠梗阻的百分之五十。现代医学认为,粘连性肠梗阻多见于腹腔手术后,尤在阑尾切除术或盆腔手术后。手术中止血不完善、腹膜面缺损过多,肠浆膜因暴露过久或操作不细而被损伤、手套上所附滑石粉带入腹腔,都可能是粘连形成的因素。结核性腹膜炎或肠系膜淋巴结炎也可能产生粘连性肠梗阻。若饮食不节,劳累过度,寒邪凝滞,热邪郁闭,可致已伤肠道,气血痞结,通降失调,临床上表现为痛、吐、胀、闭四大证候。肠道气血凝滞,阻塞不通,不通则痛;肠道闭阻,胃肠之气上逆,气逆则呕;升清降浊失宜,气机不畅则胀;传便失职则闭。
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上可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便和排气。尤其于急性发作时更为显著。腹痛 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为反复烦躁的腹部胀痛,一般疼痛程度较轻,可随体位改变,使用药物或时间推移,疼痛缓解。呕吐 性发作时,可出现呕吐,呕吐一般不剧烈,仅在疼痛之后偶然出现。腹胀 腹胀是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较晚出现的症状,而且与梗阻部位有关。低位性肠梗阻腹胀明显。停止排便、排气 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作时多无排便、排气。但在发病初期,尤其高位小肠梗阻或不完全性梗阻,仍可能有少量的排便或排气。
笔者认为,手术切口可选择原切口并超过原切口瘢痕,先自上端或下端新切口入路,沿正常解剖层次进入腹腔,尽量避开肠管与原切口粘连处,保护肠管后,再沿原切口扩大。强调直视下锐性分离,少用钝性分离,以避免肠管撕裂伤。若肠管、大网膜与腹壁紧密粘连成团,难以辨认,则尽量靠近腹壁侧分离,宁可多切除腹壁组织,勿损伤肠管。手术方法应根据粘连性肠梗阻具体情况而定。对于绞窄性肠梗阻,应先明确发生绞窄的梗阻部位,并判断肠管有无坏死。若肠管确已坏死,则切除坏死肠管,行肠吻合术。部分绞窄性肠梗阻,在分离、松解引起梗阻的粘连,或将嵌顿、扭转肠管复位后,肠管可重新获得血运,从而避免肠切除。对于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若引起梗阻的粘连或粘连带范围较小,行粘连分离松解或切断粘连带,即可解除梗阻。
参考文献:
[1]张劲松,王斌策.粘连性肠梗阻198例临床分析[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13,8:67.
[2]罗运生.110例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J]. 医学文选,2014,22:66-67.
论文作者:杨青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0
标签:肠梗阻论文; 肠管论文; 手术后论文; 切口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手术治疗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