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婷(商丘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河南商丘 476000)
【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60 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是否合并心房颤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30 例,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性别、高血压分级、高血压病程、LVEDD、LVPWT、IVST、合并糖尿病、Cr、FPG、HDL-CD 及BUN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BMI、年龄、脑血管病病史、LAD、LVM 指数、LVEF 及TC、TG、LDL-C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 < 0.05)。结论:心功能分级、年龄、脑血管病病史等诸多因素均可诱发高血压患者并发心房颤动,临床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减少心房颤动发生,延长高血压患者寿命。
【关键词】高血压;心房颤动;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240-02
心房颤动是临床多发的心律失常之一,具有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其发病率约为0.8-1.5%[1],且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其发病率日益上升。临床研究发现[2],高血压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几率高于正常者,且易引发脑卒中、心衰等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减少心房颤动发生在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60 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分析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 年10 月至2016 年1 月在我院治疗的60 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35 例,女25 例;年龄54-75 岁,平均(65.53±7.35)岁。按照是否合并心房颤动分为两组,观察组为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对照组为高血压未合并心房颤动,两组均30 例。排除标准:继发性心房颤动者;继发性高血压者;合并扩张型心肌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脏瓣膜病者;严重心律失常者。
1.2 方法 详细采集所有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并进行体格检查,采用NYHA 分级标准判断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并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脑血管疾病史、高血压病程、合并糖尿病、体重指数(BMI)等。患者住院期间均进行12 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必要患者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检测所有患者的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 左室重量(g)=[(LVPWT+LVEDD+IVST)3-LVEDD3]×1.04-13.6[3]。左室重量(LVM)指数= 左室重量(g)/ 身高(m)2.7。同时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FPG)、肌酐(Cr)、肾功能尿素氮(BUN)血脂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X2 检验。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性别、高血压分级、高血压病程、LVEDD、LVPWT、IVST、合并糖尿病、Cr、FPG、HDL-CD 及BUN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BMI、年龄、脑血管病病史、LAD、LVM 指数、LVEF 及TC、TG、LDL-C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 < 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心房颤动是一种临床多发的心律失常,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并引发脑卒中、心衰等并发症,使血栓栓塞及心力衰竭等发生率增加。高血压是造成心房颤动的主要因素之一,高血压容易使电生理及心肌解剖发生变化,为心房颤动的发生提供了关键的病理基础。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几率高于正常者,且并发心房颤动的几率随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厚度的增加而不断升高。因此,减少心房颤动发生在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数据显示[4],超过60 岁人群发生心房颤动的几率为4%,超过70 岁人群发生率高达10%。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心房颤动发生率随高血压患者年龄上升而增加。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差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处于一种高负荷状态,容易导致左室心肌重构或损伤,当患者合并心房颤动时,患者左房收缩能力迅速下降,加之左室充盈受限,使患者心脏射血分数及心功能严重降低[5]。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 明显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功能较弱,胃肠静脉回流发生障碍,容易造成患者脂类吸收、摄入减少,食欲降低。观察组脑血管病病史、BMI、LAD、LVM 指数、LVEF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 0.05),与杨茹[6]等研究结果相似。提示存在脑血管疾病病史的高血压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危险性更大,且左室重量增加及LAD 增大均可造成心功能减退。
综上所述,心功能分级、年龄、脑血管病病史等诸多因素均可诱发高血压患者并发心房颤动,临床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减少心房颤动发生,延长高血压患者寿命。
参考文献[1] 闫俊杰,高鹏飞.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头颈部CTA 结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2015,42(6):104-105.[2] 龚志云,姜胜利,任崇雷,等. 二尖瓣置换术中闭合左心耳预防心房颤动中风的作用[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5,31(8):457-461.[3] 李玉秋,陈柯萍,樊晓寒. 老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一例[J].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5,19(2):111-112.[4] 权晓强,程兆云,赵健,等. 老年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3):231-233.[5] 蒋智渊,黄荣杰,钟国强,等.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夜间血压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相关性[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2):121-124.[6] 杨茹,潘令新. 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心房颤动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9):4685-4686.
论文作者:牛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
标签:心房论文; 患者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对照组论文; 病史论文; 因素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