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纪是更加智能的时代,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电网不断完善。为了与用户需求相匹配需要进行高水平的电力规划设计,这就需要利用到信息化技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鉴于全过程信息化支撑在电力规划设计工作中的重要性,笔者将主要针对这一内容展开分析,并对其具体项目应用深入探讨。
关键词:电力规划设计;全过程信息化;支撑;重要性;应用
引言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信息化深入到各个领域中,电力规划设计也需要进行全过程信息化。在城市化水平提升的推动下,电力部门必须利用信息化手段重新进行电力规划和设计工作,对工业区以及改造后的城市新区的供电量做出准确预测,解决电网规划中电力调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电力规划设计工作的全过程信息化支撑
1.1 规划设计前期阶段
在制定与推行正式的电力规划方案前,需要首先对整体的城市规划进行全面了解,主要是对各类电力规划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整合分析,进而确保电力规划分析的合理性,尤其是要结合长期的城市规划方案与切实推行的市政发展、产业规划等政策,因为这些政策都会对未来城市的建筑与路桥建设形成直接影响,而这些方面都会影响到电网的最终布局。此外,通过接入EPGIS系统去获取更多数据,比如电源规划、能源资源及电网构架等,对电力负荷、电气设备参数等数据有充分了解,为电力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1.2 规划设计中期阶段
结合前期阶段所获取到的基础数据对现状展开分析,并且利用信息化系统做好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工作,能够有效避免因为大量人工计算可能带来的误差,同时也为电力负荷、电源分析、需求预测等提供可靠的辅助计算工具,这对于电力线路布设与优化、变电站选址等工作能够实现明显的效果提升,从而助力初步规划设计方案的形成。
1.3 规划设计后期阶段
形成初步的规划设计方案之后,还需展开后续的评估与多轮论证工作,主要是对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及经济性展开评估审计,同时将其中的数字化方案等材料进行移交,并且以多样化形式展示规划设计的方案成果,从而将其纳入到规划设计方案数据库当中。
2电力规划设计工作中全过程信息化支撑的重要性
2.1 接入EPGIS平台获取更多基础数据
国家电网GIS平台的服务申请需要通过SOAP的方式展开,该平台中的空间图形数据等相关信息内容主要以GML格式封装,现已与城市电网的信息化数据系统实现全面介入,采用的是标准的XML规范。接入国家电网的GIS平台,能够将更多的城市基础地理数据进行获取,从而实现图形服务与业务服务的完美接入。具体来讲,基础性的地理数据涵盖了城市地理信息数据,比如城市中的道路分布、铁路、局域划分、输电线路、变电站与站内设备矢量数据;图形服务包含矢量图形服务、空间分析服务、电网拓扑分析服务等;业务功能包含电力线路走廊分析、最短路径分析、供电能力分析等。而这些基础性数据的获取,能够为电力规划设计工作提供指导支撑,具有重要作用。
2.2 便于展开电力负荷预测工作
在电力规划设计工作当中,电力负荷预测的有效性会对电力规划的合理性、实用性形成直接影响,并且能够为电力规划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正因为电力规划设计会涉及到广阔范围,所以对电力负荷的影响因素也存在多样化与动态化特点,因此要想保证高度准确的负荷预测有着很大难度。此外,由于不同的预测方法与模型都存在一定的局限,再加上预测思路也会发生不断的变化,所以要想保证负荷预测的准确性,一定要在综合校验各渠道结果的基础上进行专家干预,进而有效完善各项预测结果,预测出各目标年相应的电力负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来讲,电力负荷会按照年度进行划分,对最大负荷数据展开收集与汇总,进而对电压等级进行划分,并且结合电网地理分布、变电站主变、线路与大用户典型日、最大负荷计算分区最大负荷与区块间的同时率,有效绘制出负荷的分布图,实现对特定区域内的负荷统计。
2.3 利用信息化展开潮流计算
在电力规划设计工作当中,潮流计算属于常用的运算方式,并且对电力规划设计而言有着极高的重要性。具体来讲,潮流计算主要是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展开检验,结合实际情况的需求去判断当前的运行是否与之相符,从而及时察觉出电力系统当中存在的问题,由此可见潮流计算对于电力系统的重要性。利用全过程的信息化技术去占潮流计算,能够发现电力系统中的不足与运行出错之处,从而给出针对性的整改方案,进而提高电力规划设计的合理性。此外,通过潮流计算还能对电力系统中的负荷变化与结构进行有效感知,从而依据这两点对电力系统形成整体评估,如此一来便能对电力系统中的线路、变压器等元器件的安全性展开有效评估,可见潮流计算属于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支撑。
3全过程信息化在电力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3.1电力规划设计前期。
任何工作都需要进行准备,但是在电力规划设计的前期也就是准备阶段应该如何进行信息化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第一步,需要对上级的规划方案进行解读,将其中的信息进行分解,明确电力工作的内容,对电力规划的范围进行划分。第二步,需要对该城市的现状和发展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剧了电力行业的竞争,在进行电力规划设计之前需要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为规划设计打下基础。电网规划设计与城市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会进行GIS数据记录,这些数据不仅记录了城市发展的历史还能够为电力规划设计提供数据支撑,共同形成全面的、系统化的数据体系,使得电力规划设计能够具有科学的依据,提高电力规划的科学性。另外,如果能够在电力规划设计前期对城市的电网构架、电气参数、能源整合计划等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会进一步提升电网规划设计的水平。
3.2电力规划设计中期。
电力规划设计的中期阶段就是电力规划设计,前期已经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因此,在这个阶段需要高素质的工作人员能够对当前的形势进行战略性的分析,以全局眼光对待工作,客观对进行负荷预测和电力需求分析,为电力规划提供准确的数据,能够形成科学的电力规划方案,进行合理的线路布局。
3.3电力规划设计后期。
在后期阶段,已经基本上完成了电力规划设计工作,主要是对方案进行评估和敲定设计初稿。需要对设计出的方案进行资源占有、人员配置、成本进行测算,并不断进行修改力求做出成本低但效果好的方案。另外,在后期需要对整个工作内容进行整理,利用各种形式将自己的工作成果进行展示,建立起能够进行搜索的设计方案资源库,能够为有关的工作提供借鉴。对于设计出的电力规划方案会在电网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电网规划资源库、电网数字化辅助规划三部分进行研究和实施,完善电力规划设计工作将全过程信息化应用于电力规划设计中已经形成了电网规划全过程一体化,对于现有的和未来的管线和站址能够进行有效管理,实现了智能化电力规划设计,信息化在未来必定会在电力规划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规划设计工作中,信息化平台能够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可在基础数据信息的获取方面提供强大支撑,并且在智能化分析之下去实施规划设计,能够大幅提升电力规划设计工作质量与效率,对电力线路设计与电网构建形成有效优化,能够完全满足城市今后发展中的电力需求,有效提高城市供电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唐俊先.全过程信息化在电力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24):57—57.
[2] 王智敏, 陈巍. 试析电力规划设计工作中全过程信息化支撑的重要性[J].低碳世界,2017(24):35—36.
[3] 吕海丰.全过程信息化在电力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研究,2018,11.
[4] 陈云凤.全过程信息化在电力规划设计中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8(3):54-55.
论文作者:秦耀卓,秦灿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规划设计论文; 电力论文; 工作论文; 电网论文; 负荷论文; 数据论文; 全过程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