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怡[1]2002年在《提高师范生科学素养,推进STS教育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STS(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被公认为是“一个对当今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最合适的方法”,它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树立科学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决策能力等方面具有卓越的教育功能,因而成为各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然而,任何一项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都在于教师的能力和素质能否适应新的教育观念及模式的需要。师范教育承担着培训师资的重任,而传统的高师课程设置专业化、专门化倾向过重,课程内容更新缓慢,缺乏学科间的交叉和人文精神的渗透,在这种课程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师范生显然难以适应中等教育改革大力推行STS教育的需要。 本文探讨了STS教育的兴起原因和特点、国内外STS教育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当前开展STS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分析了国际师范教育改革的趋向,并结合中学教师科学文化素质和能力素质现状,指出构建适应中等教育推行STS教育需要的新型教师素质结构的迫切性。提出在现有高师化学课程设置中渗透STS教育的意义与可行性,指出开设“科学-技术-社会”选修课是提高师范生综合科学素养,培养其今后能够胜任中学STS教育实践的重要手段。 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增设STS选修课,培养师范生科学素养,推进STS教育的探索性实践研究,开展了通过增设“科学-技术-社会”选修课,培养师范生综合科学素质和STS观念的教育实验。在国内首次翻译、修改和编纂了国际权威的STS观念调查表——VOSTS,并尝试了质性与量化结合的分析评价方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发现该实验对提高师范生科学素养,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效果显着,对培养师范生的STS教育理念和实践能力具有明显作用。 实证研究表明研究者设计、编写并初步完善的体现STS教育思想的“科学-技术-社会”选修课讲义及探索的适合高师阶段化学专业的STS教学模式具有观念上的先进性和实践上的可行性,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朱丽媛[2]2010年在《基于STS教育理念的物理师范生课程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STS(即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在基础物理课程改革中开展已近十年,而缺乏合格的师资便是STS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教师的知识水平、科学素养和教学能力将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师院校承担着培养师资的重任,应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更新课程内容和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STS教育被公认为是“一个对当今学生进行科学教育最合适的方法。”它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树立科学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决策能力等方面具有卓越的教育功能。根据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新要求和培养物理师范生科学素养这两个方面考虑,本文将STS教育与物理师范生教育相结合,提出对物理师范生课程改革的建议。本文首先探讨了STS教育的产生发展、内涵特点、目标意义和STS课程的模式、内容、方法。在了解STS是什么后,本文从公众科学素养的现状和基础物理课程改革中STS教育的实施情况,分析了为什么要开展STS教育,STS教育不能顺利实施的原因所在,并阐明了实施STS教育对物理教师的新要求。之后为了进一步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笔者调查了目前物理师范生STS教育的情况和物理师范生课程现状,通过调查研究和文献法剖析了物理师范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笔者尝试将STS教育与物理师范生课程改革相结合,在进行了理论基础的分析,可行性的分析后,根据国内外师范生课程改革的趋势和STS教育实践研究设计了一套物理师范生课程改革的方案,从课程目标、课程观念、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阐述。在物理师范生教育中渗透STS教育的理念,对提高物理师范生科学素养和培养物理师范生落实STS教育的意识和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以期通过本研究为高师院校开展STS教育提供了参考。
糜洛施, 曹明富[3]2011年在《我国STSE教育研究文献综述》文中研究表明STSE课程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教育范式,在新课改背景下分析STSE教育的研究趋势,有利于明确STSE教育理论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有助于开拓教育工作者审视我国科学课程中STSE教育的新角度。
孙美娟[4]2015年在《基于STS教育理念的物理师范生素质培养研究》文中认为STS教育注重科学与社会、人文、技术的联系,符合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所提出的提升科学素养的目标。师范生作为未来教育事业的接班人,在职前教育中渗透STS教育理念,对他们未来的工作方向有重大影响。文章针对物理师范生的现状,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探讨了STS教育在师范生教学过程中的渗透策略,包括创设参与式学习环境,渗入式培养师范生人文素质,促进师范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几个方面,为物理专业师范生素质培养模式的完善奠定基础。
蔡文联, 饶志明, 洪明玉[5]2007年在《地方高师开展STS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阐述了国内外STS发展状况及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开展STS教育的意义;通过对地方高师开展STS教育的现状调查,分析及反思,提出推进STS教育的建议。
苏振兴[6]2006年在《新课程下生物学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文中提出最近五年来,伴随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理念的新课程在全国中小学推广实施,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分别颁布了《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为标志的生物学新课程,对生物学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实验教学方面,面临实验数量增加、类型综合、内容技术更新和科学探究受到重视等挑战,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的状况,已成为影响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如何适应生物学新课程要求,迅速培养具较强实验教学能力的“新课程教师”,是师范院校生物专业师范生培养的一大现实问题。 本研究以生物学实验教学能力培养为主题,采用文献法、调查访谈法和行动研究法等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分析探讨了当前教师教育中,培养生物学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研究对教师教育和生物学课程教学论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分析,对全国15个省、直辖市的95名中学生物学教师,11所师范院校236名生物学专业学生与12名生物学教学法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其中12名中学教师和6名大学生物学教学法教师进行了访谈;并于2005年3月至5月,在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2级120名本科生的“生物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实验课中,进行了3个班级共54课时的“生物学实验教学法”教学实践;此外,对该年级教育实习情况进行了调查和访谈。 研究发现:中学教师和生物学师范生的实验教学观念和实验教学能力在整体上与新课程还有较大差距,实验教学能力培养的途径十分欠缺。同时实践研究证实,在师范院校开设实验教学法课程,采取情境教学、行动研究、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培养策略,能够明显地提高师范生的实验教学能力。 研究提出:师范院校应转变师范教育观念,明确自己在教师教育中的责任,着眼于新课程进行教育改革,立足教师专业发展对师范生进行综合培养;要在师范院建立适应新课程的师范课程体系,加强学科纬度课程的渗透培养,并强化实验教学法和教育实习的教学实践;此外,应加强职前和职后培养的连续性,建立教师职后培养的机制和实验教学评估标准,规范中学的实验教学。
李江林[7]2005年在《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文中指出在20世纪即将结束之际,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进入实验阶段。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着眼于新课程体系的建立,改变了以往片面强调教科书更新的简单做法,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化的改革。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广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挑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如何,将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这就对高师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凸现了高师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背景,研究高师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及国内背景作了分析,特别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科学教育这一部分改革的基本内容进行了解读和剖析,提炼出了四个基本理念: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突出科学探究,体现科学本质; 重视STS教育; 突显综合理科课程的地位。紧接着系统地考察了科学的本质特征、科学素养的内涵,提出现代科学教育观的叁维结构:科学本质维度; 时代特征维度; 学生个体发展维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基础科学教育改革将进一步向综合化、研究型和人文性几个方向发展。综合以上观点,得出基础教育改革对高师理科教育的期待和要求,从而构建了师范理科学生的知识结构(广博的通识教育知识、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坚实的教育专业知识); 能力结构(一般能力、学科能力、师范能力); 素质结构(科技素质、教育的基本素质、一定的人文素养)。本文还从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思想及模式、理科教育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及规格、课程结构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这些方面的现状做出全面的阐述和评估,我们选取理科中具有代表性的《普通物理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情况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旨在从特殊性中发现普遍性,比较充分而又具体地反映目前高师理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参照这些主要结论,明确了师范理科专业教育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师范院校一直存在着所谓“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最终的结果是,
李延军[8]2006年在《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发展,以及国内《科学》课程的普及和公民科学素养的缺乏,都迫切需要在我国高校开设科学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科学教育师资。为此,2001年以来经教育部批准已有54所院校正式开设了科学教育专业。科学教育专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些诸如培养目标的确立、课程结构的设置、课程实施的模式、教材的选择与编制等方面的问题,这将关系到该专业能否健康发展。因此,对这些问题开展系统的研究很有必要,也十分紧迫。 本文从科学教育专业产生的背景入手,分析国内外科学教育改革的现状和科学教育专业发展的概况,并在此基础上对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 首先,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浙江省的在职科学教师进行现状的调查,了解社会对科学教师素质的需求,并结合科学教育专业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确立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从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规定科学教师的基本素质结构。其次,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浙江省主管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的专家、教师和在读科学教育专业学生进行“培养目标重要程度”的调查,并结合层次分析法给出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权重分布。同时,借鉴国家的相关政策和国内外的经验,并对《科学》课程教材进行简单分析,初步建构科学教育专业课程结构。接着,在确立好培养目标权重值的基础上,运用交互效应分析法对课程体系进行分析,优化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
黄晓, 孙丽伟, 吴术强[9]2013年在《职前科学教育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升——基于首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文中认为教学技能大赛是一种对话、反思与研究的专业行为,论文以首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中的即席讲演、模拟上课与教学设计文本为案例,阐述职前科学教师专业素养现状。具体表现为科学教学理论的缺失,教学设计能力的失语,课堂教学技能的不足。进而提出需要建构适切职前科学教师的实践培养途径———加强对科学教育研究前沿的关注与理论学习;促进科学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创造教学实践机会,促进其教学技能的自我建构。
张毅[10]2012年在《中国HPS教育的路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国经济与科学技术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科学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其发展给人类不断带来利好,人类曾经难以征服的自然自科学技术诞生后,逐渐向着人类期望的面貌发生变化。自进入上世纪中叶,科学技术在给人类不断带来丰富物质利益的同时,其对环境的负面作用逐渐显现,科学技术双刃剑的性质逐渐被更多的有识之士所认识。随着科学技术负面作用的显现,科学技术所遭受的非议日趋增多,由此导致了反科学思潮的出现,科学技术面临日益加重的危机。自19世纪60年代起,现代科学教育学的诞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们对于科学技术的态度与看法。在民主与法制逐步完善的今天,国家意欲在综合国力的增强方面有所作为,公众是否具备合格的科学素养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国家有关科技政策和方针的实施,自此科学教育学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责任。自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HPS教育理论的提出,立即引起各国教育界及其他相关人士的重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目标在HPS教育理论诞生后不再遥不可及。有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情感、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应目标在有了科学史学、科学哲学及科学社会学的介入后使得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有了更多的渠道与可能性。本文在对HPS教育进行相关介绍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3—6年级、7—9年级、高等教育及非在校公众群体当前在科学教育方面现状的解析,归纳概括了存在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科学观念、课程指导、教学模式、科学情感、科普活动等多个方面,在对HPS教育相关理论研究及借鉴国外HPS教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科学史学、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及科学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及内涵,为解决上述阶段科学教育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参考文献:
[1]. 提高师范生科学素养,推进STS教育的实践研究[D]. 宋怡. 南京师范大学. 2002
[2]. 基于STS教育理念的物理师范生课程改革研究[D]. 朱丽媛. 青海师范大学. 2010
[3]. 我国STSE教育研究文献综述[J]. 糜洛施, 曹明富. 科学教育. 2011
[4]. 基于STS教育理念的物理师范生素质培养研究[J]. 孙美娟.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
[5]. 地方高师开展STS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反思[J]. 蔡文联, 饶志明, 洪明玉. 化学教育. 2007
[6]. 新课程下生物学专业师范生实验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D]. 苏振兴. 华东师范大学. 2006
[7]. 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D]. 李江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8]. 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D]. 李延军. 浙江师范大学. 2006
[9]. 职前科学教育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升——基于首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J]. 黄晓, 孙丽伟, 吴术强. 教师教育研究. 2013
[10]. 中国HPS教育的路径研究[D]. 张毅. 长安大学. 2012
标签:高等教育论文; 科学素养论文; 科学论文; 科学教育论文; sts论文; 师范生论文; 数学论文; 课程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