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探讨_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探讨_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思想政治工作论文,大学生论文,方法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这种以数字化、高速化、交互性和开放性为主要特征的传播媒体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青年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特殊群体,无疑是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的一族。网络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都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因此,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实行教育与管理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疏导与堵截相结合、网上与网下相结合、主动引导与平等交流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是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

一、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教育与管理,教育是基础,对大学生来说,尤其是这样。这是因为:其一,大学生正处在成长发育阶段,思想活跃,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定型。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是积极向上的,因而通过教育,完全可以使其向好的方面转化;其二,一切工作进步都应以思想认识进步为基础,同样,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也要以提高认识、认清形势,增强自觉性为基础。而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提高认识,促进其转化的重要环节。目前,不少高校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对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还估计不足,比较忽视教育的功能,致使一些大学生在网上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情况下良莠不分,政治意识、民族意识乃至国家意识淡化,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就足以说明教育的基础作用。

但无论是教育、还是管理,都应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工程。国务院已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办法》(1996年国务院令第195号发布,1997年修正)等规定,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教社政[2000]10号文,下同),我们应以此为主要依据,积极探索和完善教育与管理两个方面的制度,把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落到实处。

二、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加强对上网师生的自律教育,把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培养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自觉构筑抵制不良冲击的“防火墙”。

网络社会是一个无中心的资源共享,多元价值共存的社会,各种道德的、非道德的、反道德的信息充斥网络空间。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大学生如果缺乏道德自律,很可能会放纵本我的欲念,偏离道德的轨道。因此,养成大学生道德自律,学会“思想保健”,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辨别能力,使其明白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是网络道德教育的基础工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引导大学生自律,其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引导大学生制订自律性公约,自觉抵制网上的不良信息。尤其要加强对大学生宿舍网络的管理,因为在实行高校后勤社会化后,学校是很难对它进行管理的。如果采用让大学生自己讨论达成共识,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网络管理自律公约,就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再如,引导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网页制作竞赛是大学生很感兴趣的活动,在活动中,可以开展网页政治标准、艺术标准的讨论,从而在活动中增强政治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网络自律教育。

由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还处于不成熟阶段,因此在引导大学生进行自律的同时,他律亦必不可少。他律的途径,一是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在这方面,党团组织要注意发挥每个大学生党团员的作用,要通过党组织促党员、党员带积极分子、积极分子帮其他同学的办法,共同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要注意发挥教师,特别是“两课”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作用,把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熔于课堂教学之中。三是要发挥纪律的约束作用。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大学生,要按照学校有关规定认真处理;对个别违法犯罪的,要依法处理。这不仅是教育本人的需要,也是教育其他人的需要。

三、疏导与堵截相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疏导,是指坚持疏通思想并把人向正确的方向引导。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相比更应如此。这是因为:一是由于网络的特征,使得网络中人其身份具有隐匿性,对内容具有自由选择性。如果一味采取“围、追、堵、截”的方法,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二是我们的教育客体——大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思想是积极向上的,具有吸收正确思想的内在要求,通过言之有据、评之有理的疏导,完全可以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方面来。三是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而对于思想认识问题,不能用简单否定、批判、封杀的方法去解决,而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分析、启发、比较、辨别。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在网络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疏导为主。

堵截是针对有害信息而言的。对有害信息之所以要实行堵截,这是因为大学生还处于成长发育时期,思想还不够成熟,其辨别能力还不强,自控能力较弱,容易受有害信息的危害。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他们在网上的绝对优势,制造散布大量的反动黑色信息、淫秽黄色信息、虚假灰色信息以及刺激的场面和离奇的情节,对大学生有着极大的诱惑力和欺骗性。因此,堵截互联网上的有害信息是十分重要的。堵截对思想政治工作来说,就是限制对某些有害信息源网站的访问,并尽可能运用技术手段,在内部网和外部网的界面上构筑信息海关,使所有内外连接,都要强制性地接受信息海关的检查过滤,从而堵截有害信息进入通道,达到净化网络空间的目的。

四、网上与网下相结合

互联网具有及时、互动、灵活、形象等优势,我们应充分发挥和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思想政治工作网站上设立一些如论坛、留言本、邮件列表等形式的栏目和常见问题回答栏目,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服务。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开发思想政治工作软件,搞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上。软件内容应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针对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编成生动形象的计算机程序,以吸收广大大学生主动使用。

互联网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但进网络不是万能的,网上教育只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有效方式。因而只有实行网上网下的无缝对接,思想政治工作才可能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网下思想政治工作要发挥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多形式多途径地进行,务求实效。一是要充分利用课堂式教育面对面、交互性,利于感情交流的优势,针对可能发生的思想问题,进行超前性教育;针对出现的“苗头”,进行及时性教育;针对面上存在的问题进行警诫性教育。二是开展一系列健康有益的活动,使大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三是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大学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觉悟。

五、主动引导与平等交流相结合

互联网上每个网民之间都是平等的关系。现实社会中的等级、特权、权势、财富、身份、背景等因素在网络中都失去其效应。也不存在主体与客体之分,其受众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寻找交流对象,网民之间的交往和交流完全是基于自愿和平等的原则。然而,这种平等是建立在尊重个体的基础上的。比如,互联网非常尊重个体的自由,包括可以自由进出、自由访问网站、自由发表言论等;新生个体的创造性,包括可以建立个人的网站网页、发表自己的观点或作品等;新生个体的真实自我,包括虚拟社区真实自我的表现和确认;尊重个人的尊严等等(注:巫汉祥.寻找另类空间[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显然,这种平等的文化意识必然与强调等级观念、强调群众意识、强调权威导向的文化传统发生尖锐的冲突。由于互联网将日益渗透到人们生存的各个领域,且其平等精神具有技术上的保证,可以预见,它对现实社会奉行的权威意识和等级观念将是一次解构与颠覆,它将提升和强化人们承认个体权利、尊重个体尊严的人文主义文化意识。因此,面对大学生这个网络群体,思想政治工作者绝不能以教育者自居,居高临下,而应以网民的身份,以平等的心态,以交互的方式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与大学生平等交流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工作者主导作用的丧失,相反,由于网络形式的交互性、隐匿性,网络信息的多元化、复杂性等特征,使得网络世界成为一个“万花筒”,网民成分复杂,网上信息良莠掺杂,给大学生的是非判断、善恶区分、美丑辨别带来了困难。此时,如果没有思想政治工作者网上的主动引导,没有大量正确信息的网上传播,我们的不少大学生就会陷入不良信息的泥潭。所以,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应注意平等交流并不排斥主动引导,而且需要在平等交流的过程中主动加强引导,正是由于引导作用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者更显存在的价值和必要。

六、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为大学生办实事,把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这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极为重要的方法。对当今大学生做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如此。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很多是由一些实际问题引起的,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不解决,思想工作就难以奏效。因此,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一般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础。我们通过互联网和其它各种渠道了解大学生在想什么、盼什么。应想大学生之所想,急大学生之所急,经常关心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关心困难大学生的疾苦,帮助他们解决考研、就业等一系列实际困难。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缩短师生之间的感情差距,使大学生从自己的切身利益上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老师的那种爱生如子的深厚情谊。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大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思想问题,也是不难解决的。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还要防止实际问题解决了,而思想问题没有解决的现象发生。故应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根据具体情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上述六种方法,在具体工作中,应融汇贯通,因人因时而异,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又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只要我们紧紧抓住网络的特征和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不断探索,就会使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标签:;  ;  ;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探讨_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