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胡凤娟

浅谈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胡凤娟

江苏三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一直以来,混凝土材料因其较高的适应性、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制备和施工都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施工质量,所以混凝土施工对施工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施工技术人员要完全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标准进行施工,坚决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文中对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设;混凝土;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的相关概述

1.1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特点

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混凝土的应用原料具有砂石以及水泥等,且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比例进行混合,之后进行强化搅拌。混凝土的原材料成本较低,且自身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因此在施工期间得到了广泛应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期间一般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且对设备的要求较低。但混凝土的施工工序比较复杂,施工期间较易出现问题。对此,相关施工企业应强化相关研究工作,从而进一步提升混凝土的施工水平。

1.2混凝土施工的影响因素

一方面是材料因素,由当前的建筑工程建设情况看来,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直接影响着混凝土构件的稳定性,一旦影响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建筑工程会出现严重的裂缝问题,从而直接影响构件的质量水平。同时,混凝土材料的配比也会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相关企业应强化研究。另一方面是施工工艺因素,模板施工期间难免受施工条件以及施工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建筑施工期间,若模板强度未达到百分百,拆除模板会很容易降低工程的质量水平。对此,施工企业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确保模板的施工质量,完善相关的浇筑流程。当前模板安装期间,施工人员并未严格遵循相关的规范制度,且实际施工操作时也并未参照相关施工方法,以致施工现场比较混乱,很容易引发施工质量问题。

2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材料的选配要求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施工材料,我们要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有严格的把握,进而需要慎重选择混凝土的选材。所以我们要对混凝土的各个主要组成部分给予足够的重视。

2.1水泥方面的要求

首先必须检查水泥的质量证明、合格证等材料是否齐全,型号是否符合施工工程的要求,使用年限是否符合建筑标准;其次,在进场前要仔细反复检查其手续和质量,如发现一项不合格就不得进场。

2.2砂石方面的要求

首先要依据建筑的使用用途和标准来选择性能各异的砂石,比如对于施工标准要求较高的建筑要考虑砂石的韧性和质量,对于一些特殊工程还要考虑无盐以及杂质含量的问题;其次,在施工场地中的砂石存放场地的选取也是很重要的,并且还要对砂石存放场地进行保护。存放时要按照骨料的粗细分开存放,并要防止砂石与石灰混在一起。

2.3水及外加剂的要求

混凝土的混合配比的过程中,对水的要求也比较严格,使用的必须是饮用水,禁止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而对于加入的外加剂也是必须要遵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必须符合国家的环保标准。为保证外加剂的质量合格,还要在使用外加剂之前进行质量检测。

3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3.1配比技术

混凝土的组成部分包含水泥、集料、水和一些外加剂,这些组成部分各自的比重对于混凝土性能会起到极大的影响,各部分的比重即为配合比。在混凝土配合比的设定过程中,相关人员一方面要考虑施工现场实际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施工的成本,注重施工的经济性及合理性,进一步借助科学的、细致的计算,得出性价比最高的配合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考虑到现场混凝土中集料含水量与理论值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混凝土拌合作业开始前,相关人员务必要科学的测量集料的实际含水量,然后依据选定的配合比,合理的调节混凝土中水的掺入量,以确保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用量比例符合配合比要求,最终保障混凝土质量达标。

3.2搅拌技术

在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方可开展混凝土的拌合作业,在具体的拌合操作中,相关人员务必要充分把握混凝土配合比,精确计算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用量,并将各部分用量的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具体来说,集料用量误差应控制在±2%以内,水用量误差应控制在±1%以内,水泥及外加剂用量误差应控制在±1%以内。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务必要充分把握拌合作业中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的投入次序,同时要把握拌合作用所需时长,通过充分的拌合以及合理的投料次序确保混凝土拌合均匀到位。总的来说,冬季混凝土的拌合作业应不低于3min,其余季节混凝土的拌合作业应持续在2min左右,此外,在具体的拌合作业进程中,相关人员还应该定时检验混凝土的拌合成效,对于检验中发掘的问题应该及时予以处置。

3.3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中,浇筑环节至关重要,浇筑作业是否得当密切关系着混凝土最终的施工质量。所以,施工单位务必要充分重视此项工作,在具体的浇筑操作前,务必要妥善检查模板支设情况,并检查模板内部钢筋的绑扎状况,确定模板以及钢筋的尺寸、型号等是否合理,进一步依据钢筋特征选定适宜的浇筑方式。在浇筑操作中,要尽可能将混凝土接缝及接头降到最低,同时确保混凝土下落高度不超过2m,以防止溅落等现象,此外,还要确保浇筑作业连续不间断,一方面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另一方面有效缩减浇筑时长。

3.4振捣技术

振捣操作紧随浇筑操作开展,良好的振捣技术可以促使混凝土各组成部分均匀分布,同时将混合料中的空气有效排出,以保障其密实程度。通过振捣,混凝土可以在模板中填充到位,以避免常见的局部混凝土缺失问题。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要注重适度振捣,确保不过振、不漏振。当振捣的混凝土出现下沉变慢、无气泡产生的现象时,则表示振捣已到位。要避免过振操作,防止过度振捣引发混凝土中浆液流失及粗集料下沉问题。依据混凝土种类以及施工规模,可以将振捣作业划分为机具操作以及人工操作,在这两种振捣作业中,均需均匀布设混凝土振捣插入点,还要保障振捣棒深入下层混凝土,以实现上、下层混凝土的充分融合,防止分层裂缝的产生。一般来说应将振捣作业持续大约20s,同时还要确保边角部位振捣到位。

3.5养护技术

待上述施工操作完成后,方可开展混凝土的养护作业,要保证养护及时以确保混凝土质量。一般情况下,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该在12h以内实施养护,养护过程中应该定期向其表面洒水,而针对一些塑性低的混凝土,则应该待浇筑完毕后,采取喷雾养护的养护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种养护模式均应确保养护作业的持续性,且持续时间一般应保证不低于14d,养护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与此同时,为了有效降低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概率,相关人员还应该使用湿润的草帘或麻片等覆盖于混凝土表面。

4结束语

总之,由当前建筑工程实际施工情况看来,混凝土施工技术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建筑物构建期间,混凝土属于十分关键的材料,可以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应得到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但在混凝土实际施工期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以致存在很多问题。由此,施工企业应进行针对性分析,结合当前的施工现状给出完善的优化措施,从而更好的确保整体的工程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廖维海.浅议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23).

[2]赵晓宁,张永峰,秦丽霞,张雷.浅析城建混凝土施工技术及预防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16(24).

[3]陈海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4).

[4]廉东方,刘飞.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9).

论文作者:胡凤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胡凤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