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二人民医院内镜中心 湖南岳阳 414000
【摘 要】目的:探究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体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34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7)和观察组(n=17),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后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临床中对患者体位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缩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脊柱压缩性骨折;体位护理;临床效果
我国人口基数比较大,人口占比高,尤其在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老年群体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对象。人体机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出现退行性病变,由于身体机能失去活力,再加之老年群体长期劳作,营养补充不足,骨质疏松导致骨折成为最常见的症状,对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产生非常大的影响[1]。其中脊柱压缩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病症,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2]。为了进一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我院临床在患者手术后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进一步提高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下是我院具体的分析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34例,对所有患者均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各17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54-76岁,平均(66.4±3.4)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5例,年龄52-75岁,平均(63.4±2.5)岁。上述患者均符合脊柱压缩性骨折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手术方法
上述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指导患者保持俯卧位姿势,利用C型臂X光机辅助透视定位,然后麻醉患者,并在C型臂X光机辅助下穿刺,在脊柱1/3交界处退出针芯,注入配置好的骨水泥,待骨水泥硬化后拔除穿刺针,对手术切口包扎,手术结束。
1.2.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在患者术后调节其情绪,实施疼痛护理,并对患者用药和饮食加强干预,提高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效果。
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首先,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由于脊柱压缩性骨折与患者身体机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而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机能退化将进一步加重,因此患者对术后身体恢复产生较大的忧虑,基于此,护理人员需将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效果对患者详细说明,增加患者自信心,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稳定患者情绪。其次,体位康复护理,主要通过临床护理对患者脊柱的生理弧度进行恢复,在患者手术前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姿势,在患者受伤的椎体处用垫枕垫护,然后指导患者处于过伸姿势,对脊柱进行牵伸,缓解脊柱的后凸角度。指导患者保持俯卧位姿势,双臂处于肩膀上方,抬高胸部,让腹部处于悬空状态,改善患者胸腔腰椎生理曲度。在手术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抬腿、神膝运动,逐渐增加患者脊柱功能和运动功能训练,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可根据患者的承受力逐渐增加幅度。第三,饮食护理,患者饮食以清淡为主,忌食高脂肪、高糖食物,应以含钙量高、低胆固醇的饮食为主,增加粗粮、纤维的补充,增加患者肠蠕动,控制便秘症状发生。
1.3观察指标
术后疼痛评分:观察两组术后的疼痛评分,主要根据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3]进行评价,总分为10分,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微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9分为重度疼痛,10分为严重疼痛。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的疼痛程度越严重。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采取()表示术后疼痛程度评分、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行t检验。P<0.05表示统计结果差异明显。
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比对照组短,患者术后临床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术后疼痛程度评分、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比较〔〕
3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种老年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其中脊柱压缩性骨折疾病比较常见,临床主要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4]。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缓解患者术后身体疼痛程度,我院临床在患者术后针对患者的体位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的手术效果显著。
在本次护理研究中,我院对17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并对患者实施针对体位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缓解显著,下床活动时间缩短(P<0.05),说明采取体位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患者的手术恢复效果显著。在患者手术治疗前,我院临床对患者实施不同体位的护理措施,一般采用仰卧位、俯卧位不同姿势护理,通过对患者脊柱牵伸,改善患者的脊柱后凸角度和胸腔腰椎生理曲度,有效避免患者再次发生脊柱压缩性骨折现象。手术后,患者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进行肢体伸展、运动功能等运动训练,增加患者身体的舒展度,促进患者术后身体恢复[5]。此外,在患者术后恢复期间需注重高钙食物的摄入,减少脂肪、糖类、胆固醇的吸收。由于老年患者在卧床养病期间肠蠕动减少,容易发生便秘,因此增加高纤维、粗粮摄入,避免患者便秘发生,对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在脊柱压缩性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临床中运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缓解患者椎体压缩程度,提高患者手术恢复效果,患者术后疼痛也得到有效缓解,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闫文翠.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护理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2):163-165.
[2]杨丽.对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的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22):256-257.
[3]许克霞,苏静.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3):30+36.
[4]肖彩红.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2):86-87.
[5]喻安云.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取球囊扩张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及效果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1):167.
论文作者:李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患者论文; 脊柱论文; 术后论文; 椎体论文; 性骨折论文; 疼痛论文; 成形术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