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加工业的财富故事_财富故事论文

昆山加工业的财富故事_财富故事论文

昆山加工业的财富故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昆山论文,加工业论文,财富论文,故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三大古镇中还有千灯和锦溪,千灯出了顾炎武和顾坚。顾炎武是清初思想家,喊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顾坚,有一种说法他是昆曲的创始人,另一位被认为是昆曲创始人的魏良辅曾撰文说:“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30里,居千墩(千灯),精于南辞,善作古赋。”昆曲几乎要失传了,它的创始人更不为人知。

富裕、有文化传承,自宋以来苏浙地区的历史在昆山都可以找到沿革。昆山现在不是当年那个士大夫退休后整修宅院、依靠官饷和良田颐养天年的天堂,读书的风气依然很重,良田上则改建了工厂。2005和2006年昆山连续两年蝉联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百强县(市)排名第一。阳春日子里,从昆山市府玉山镇出去5 公里,再也见不到连片的油菜花,宽阔的公路旁是标准的厂房和隔墙。如今昆山的代言人在市内也能找到踪迹,昆山宾馆旁边是美国PC业崛起前的电脑大王王安的故居,王安之于昆山就像贝聿铭之于苏州。昆山境内工厂2006年生产了全世界1/3的笔记本电脑,虽然其中没有王安的企业,士大夫已经消失的昆山转型为世界工厂的一个大厂房,中国有了苏州经济、昆山经济的说法。

昆山的经济崛起主要是出口加工业兴起,2006年昆山进出口总额427.5亿美元,全市GDP932亿元,财政收入151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5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08元,成为江苏第一个小康县。

全民小康是昆山政府最为自豪的业绩,但是要在为出口加工业服务配套的本地经济中找“富豪”还不是件容易的事,苏州或者昆山经济模式被人诟病为“只长骨头不长肉”,每天流经此地的海量产品和财富又随着集装箱出口而去。昆山在世界经济链条的位置,还是一个安居乐业的小城市。

记者在昆山采访了昆山工业开放开发的过程,以及台商和本地企业家代表,目的是寻找一些新的财富轨迹。在中国主要城市、在富豪排行榜、首富奇迹之外,寻找更平民、更亲切的财富。

昆山开发区:创新找到了新规矩

刚刚60岁的宣炳龙祖籍浙江绍兴,去年从昆山开发区工委主任位置退居二线,改任工委副书记,同时还荣任苏州市政协副主席,成为昆山少有的副地级(副局级)干部之一。从1985年开始,宣炳龙是昆山经济开发开放22年的全程见证人和操作人,他的一句话总结是:“思想解放解放再解放,观念创新创新再创新。”

1984年底,县政府决定在县城东做一个工业小区,“这个就了不起。历史上,昆山是一个农业县,每年上缴10亿斤粮食,这也是昆山的主要任务。昆山的工业就是小农具、小农药、小化肥厂”。昆山东边是上海、西边苏州,北边有张家港、常熟,城市的知名度和行政权力、政府财力都是最差,人才更比不了上海、苏州。当时张家港、常熟的乡镇企业已经领先昆山,昆山政府的意思是集中力量在工业区,划出了3.17平方公里。

90年代初,国家批准了14个沿海开放城市。昆山向国家申请开发区,到1992年成立自费国家级开发区。所谓自费,就是享受同样的对外招商引资政策,但是其他开发区享受比如10年财政收入自留,国家还有适当贷款投入,昆山则没有额外的财政、银行支持。成为国家级开发区之前昆山总共引资1亿美元,很少的日本、韩国还有台湾地区企业,还说服一些上海企业搬过来。1992 年当年就到了 4 亿美元,1993年有6亿美元。

对于昆山如何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宣炳龙没有细说更多,很大原因是“我们做的东西,往往是没有批准,往往是先做。有人讲我总是吹牛,我要讲吹牛不要紧,只要最后吹出来的是牛”。

比较精彩的是出口加工区,官方资料介绍:昆山出口加工区于2000年4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2000年9月6日在全国第一家通过国家验收,并于10月8 日正式封关运作,成为首家封关运作出口加工区。“出口加工区概念来源于出去考察。一般人考察都去看人家工厂,开招商会,我们出去看的是体制和功能上的差异。在新加坡和台湾地区发现了一些自由贸易区,我们不能做到自由贸易区这种常态,但是希望找到这种概念的载体——国际化、物流系统畅通,海关、商检都要求高效率。”宣炳龙说,“我们也没有特殊本事,只有坚韧不拔,坚信事情的结果让人相信是好的。出口加工区,我们在北京游说各部门、各个领导整整三年多。我们只有坚韧不拔,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

出口加工区成立后的第一年,昆山的招商达到10亿美元,第二年达到20亿美元。进入加工区的都是大型的整机工厂,包括台湾最大的仁宝、伟创等电脑代工企业。

2003年昆山开发区筹划光电产业园。“开发区草创阶段,引进的主要是零部件;出口加工区主要是整机生产。光电产业园是电子资讯产业的核心部分,比如液晶显示屏、芯片等半导体产品、软件。最近有报道说中国液晶产业的三巨头是上海广电、北京京东方、昆山龙腾光电。这个三巨头是上海、北京、昆山,我们感到很自豪。”宣炳龙说。

企业规模的扩大、投资增多之后,昆山的产业链概念逐渐清晰。“昆山开发区的产业第一是电子资讯产业,第二是经济机械,第三是高档民生用品。90年代以后,我们的招商主要是靠产业优势。一个是就近,有市场,整机厂商能找到配件,零部件厂商产品能卖得出去。有人比喻,在昆山跑两小时,可以自己组装一部笔记本电脑。第二,大大降低运输成本,比如说液晶显示器,那块玻璃的运输成本占总成本的20%。一块14英寸平面显示屏100多美元,运输成本超过20美元;如果是门对门就近运输,可能只需要5美元。”宣炳龙说, “现在有人说昆山的劳动力价钱越来越高,我认为劳动力价钱高是必然的,它总是要涨的,劳动力价格不提高说明经济是不成功的。劳动力价钱高了怎么办?我们要营造一个最低交易成本的产业环境。”

龙腾光电:加工业的后发展

龙腾光电2006年成立,昆山开发区占51%股份,其他股东包括日本和香港地区的投资方,第一期投资额6.8亿美元,月产4万片(每片可切割出12块14英寸显示屏)。最近准备增资7.8亿美元,达到月产10万片产能。

“按照昆山的市场,我们每月出120万块14英寸显示屏,一年1400万片,今年昆山电脑有4000万台,我们只满足了1/3的市场还不到。再上一条线,也只满足一半。估计到2010年,中国对显示屏的需求是11条线,其中5代、6代线占到主要部分。”宣炳龙说。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技术也基本上过关。直接上7.5代、8代也能上。日本厂商自己放弃了显示屏生产,夏普就跟韩国合作在韩国开厂。从 2006年开始,我们3家在谈联合,联合的目的是跟世界一流企业抗衡。3家作为一个中国光电企业, 挤进世界前6名。过去,我们的财力很分散,3家合起来才有可能。因为终端市场有60%在中国,我们有这个机会。3家联合的目标是在美国上市, 融资平台建立后就是什么时候上6代、8代线的问题。”

昆山龙腾光电几乎是中国电子产业的一个阶段缩影,超出了零部件、出口加工生产的阶段之后,光电产业凭借的高科技和高资本,科技封锁和资本市场不成熟的难题也是中国3家液晶显示企业联合的主要原因。

“光电产业之后呢?”记者问。

宣炳龙说:“如果让我想,就是电子材料。世界电子产业零件、整机、显示屏、芯片,我们都有了。这都是电子最终产品,而生产这些产品的材料技术就更高了。现在多晶硅、单晶硅大部分都是进口的,芯片、显示屏都需要它。它的风险很高,技术、资本的要求都很高,不可能像过去整机生产,人家把机器搬过来一装就好了。我们还很落后,还可以朝这个方向去奔。”

与龙腾光电有一比的是台湾明基公司的友达光电(其后期工厂在毗邻昆山的苏州工业园),明基等一批代工业起家的企业近年一直在艰难地自创品牌,以走到产业链的最高端。昆山则是以国营控股企业的方式走上了代工后的自立品牌之路,昆山地方民营企业则还是服务、配套的原始积累、或者是小富则安的阶段。

宣炳龙否认有“只长骨头不长肉”的模式,“所谓这个模式,说的是苏州外资多,浙江、广东私营老板多。什么叫不长肉?肉就是钱。昆山是全国百强县之首,2006年财政收入到了160多亿元,里面除了上缴的国税,平均还有35%~40 %留在地方。财政收入应该讲都是老百姓的,平均下来昆山的老百姓比浙江富裕得多。浙江老板富了,百姓不一定那么富。”

他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昆山出口加工区,两平方公里,里面有6.4万人,没有一个食堂。一天要吃多少份饭?13万份。一份饭赚5毛钱,一天昆山的老百姓就赚了6.5万元,谁赚了统计不到。如果是谁都做了,那不得了,一年赚了2000多万元。你再分,13万双筷子、盒子、鸡蛋……昆山老百姓富裕富在配套。开发区10个人里本地人只有1.5个,85%是外地人,老百姓几乎家家有物业,60%以上的人家都有出租房。

“浙江为什么民营企业多?历史上浙江就是地少人多。昆山人吃一口菜,尾巴切掉,头上不要。浙江人,尾巴切下来做萝卜干,头上切下来做梅干菜,家里做了梅干菜从小就知道拿到市场上去卖,经商意识很强。苏州历史上很富裕,地比较多,又都念书,所以老板少了,文人多了。”

宣炳龙

从60年代宣炳龙参加工作在乡里(当时应该叫大队),一个月有二十几块钱的工资。他好交朋友,星期六有苏州知青到乡里来打篮球,经常到他家吃饭。“但是这么吃下去不行,我每个月工资不够吃的。后来我们来弄个小工厂,做玻璃钢瓦。为什么做那个?因为不需要什么设备,只需要人能吃苦,玻璃纤维和水泥混在一起就做成了。”

宣炳龙和苏州知青,一共12个人,每个人一个月拿10元,凑成240元, 租了一个16平方米的房子,企业写成集体。“如果那时候胆大一点,写成个人所有,如果是我自己来做老板,现在可以大得不得了。先做玻璃钢瓦,后来需要树脂,就做了一个树脂厂,后来玻璃纤维喷丝、织布厂都做起来,和现在一样做产业链。1983年我离开镇里,交给政府的企业资产是6800万元。”

因为做工厂做得好,宣炳龙成为镇工业公司经理,后来调任县乡镇工业局局长。之后做过经委常务副主任,县重点项目办公室主任,后来又做到计委主任,三个职务的主要工作都是开发区。

“要说做国营企业,比如说海尔的张瑞敏,他也许可以在海尔做MBO,管理层持股。您呢?”记者问。

“要注意,海尔他们都是80年代才起来的。在我们这个体制下,做开发区的机会就是最好的舞台。那时候如果没有共产党给我们舞台,我们的抱负没有地方施展。如果做私人老板,可能我会有几亿、十几亿的钱,可是做不到这个开发区。自己做有什么呢?就多了一点钱呀。做老板,如果不能赚大钱的老板不是好老板。但是这个过程到最后,不是追求钱了,追求在社会上的回报,追求社会贡献。”

昆山的企业家

在昆山寻找企业家,绕不开台湾巨富。这里有台湾地区现任首富郭台铭的富士康公司、台湾前任首富王永庆投资额达25亿美元的南亚电子,有台湾IT代言人施振荣的伟创,还有统一食品、捷安特自行车等。昆山近5000家外资企业当中,台湾地区企业超过了60%,也因此成立了第一个县级单位的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台商协会)。

记者采访了几个昆山的中小台湾企业家,以及台湾职业经理人、昆山本地企业家,他们的事业和生活都在昆山。

昆山台商现任会长是大震锅炉企业董事长李宽信,1943年出生,他还是台湾“中华锅炉协会”理事长。企业世家出身的李宽信家族主要做房产和贸易,年事偏高的李先生目前在昆山锅炉厂投入的时间几乎为零,但是每年在昆山的时间却占了大半,以前固定去关岛等地的休假也取消,家人只好到昆山来和他团聚。“在台湾,像王永庆超过90岁了还在工作。我65岁,能不能退休,要看企业发展。”

李宽信说:大震锅炉对昆山没有评估就来了,并没有了解对锅炉的配套,地方行业基础相当不足。另外,大陆的行业法律是全世界最严格的,细致到规定厂家自己生产大部分的零配件,而在台湾都有专业的厂家配套。第三,竞价不规范,国内一些企业在客户报价不够成本的情况下都会接单,大震做不到。所以目前大震的锅炉生意投资并不算成功,台湾的锅炉厂人员是大陆昆山工厂的1/3,不到100人,昆山将近300人,两地效益一样,年销售额1亿元。但无论如何,大陆的巨大市场,还是吸引他准备更多的投入。李家一直是加拿大枫叶石油(Petro Canada )亚洲的总代理,目前要把代理总部搬到大陆,总部将在昆山、上海两地选一。

1993年来昆山的沪士电子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李明贵,50岁,他看到了昆山14年的变化。沪士在台湾的母公司是上市公司楠梓电子,李明贵是派来大陆的职业经理人,沪士电子第一期总投资3000万美元,是江苏省第一个独资的3000万美元项目。沪士来昆山后,有统一、樱花、捷安特,以及富士康等台湾企业陆续涌入,他们的供应商也从台湾陆续跟随来到昆山。

沪士电子至今做了5次增资,2004年沪士改为中外合资,增加了苏州和昆山工业区的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作为新股东,占20%股份。沪士电子也从原来的1 家公司变为6家公司,最早建厂购买的土地现在已经是昆山的市中心地带, 公司在上面做起了房地产开发。

李明贵在昆山非常出名,除了是最早的台商外,他的女儿2006年从昆山中学毕业,考上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995年下半年,我把家人都接过来,非常辛苦,尤其是冬天适应不了。小孩念书,当时没有台商子女学校,只好送进本地的实验小学。大女儿当时是小学二年级,不会简体字,中午还要拜托老师补课。她也很快能适应,小学毕业成绩不错,是三好学生。进初中之后潜力发挥出来,以第一名成绩毕业,在全昆山高考第二名(比第一名差1分)。”

李明贵远离台商聚集区,住在昆山城区,除口音之外,已经是一个地道的昆山人了。公司正准备在上海上市,多年的辛劳后李明贵获得了公司0.8%的股份,价值400多万元。而现在的昆山,台湾的小吃、炸酱面、牛肉面也都有了。 “地主”陈云明VS外来户苏来得

1948年台中出生的苏来得和1962年昆山本地出生的陈云明做了一样的生意,想法却完全不一样。

陈云明有两个头衔,昆山大唐集团董事长和大唐村支书,大唐属千灯镇,如今村镇之间已经连成了一片,中间是新盖的住宅小区和厂房,当地人称他为“能人”书记,因为企业经营成功,希望他带领村民致富。记者见陈云明时候他宿醉未醒,一边喝茶一边含糊说自己“初中毕业,既没有同学,也没有战友;一没有文凭,二没有水平,只好拿个酒瓶;碰到客人先把自己灌醉,人家说这个人不错。即使做到现在这个地步,还是免不了喝酒。喝酒最痛苦……昨天喝多了,吐不出来,今天嘴里苦得不得了”。

陈云明最初是生产队会计,1983年大队长看他不错让他做了大队(村)会计,当时村里农民家庭年收入最多500元,村里有一个印刷厂,“小得一点点, 一年收入几十万元,1987年并到镇上,我毛遂自荐当了厂长”。在印刷厂,陈云明逐渐变成了一个企业家,先把印刷厂和上海工商银行做成了联营,承印上海公交月票、散票。上海银行改用电脑打印票据后,印刷厂揽下了打印票纸的业务。1994年陈云明被任命为村书记,2002年印刷厂改制,他个人买断了工厂,和村里关系就是交纳土地租金。印刷厂2006年销售额达到了2000万元。

陈云明真正起步是外资企业来了之后,跟在外企后面做废品收购和污水处理,得以积累资金,2000年投入2000万元做电子线路板厂,2006年销售2亿元。

苏来得的唯君电子1996年在上海嘉定区登陆,1997年底,批租了土地准备自己盖厂房,设计和奠基都完成后,上海开始实施税务总局的免抵扣政策。抵扣前工厂的利润率在10%,如果17%的增值税全部免抵扣,因为政策不是全国统一施行,客户并没有同时免抵扣,它们就不能来承担唯君电子的增值税,只能亏本了。“我只好跟区长汇报,说被迫要搬家。我的客户群都在苏州这一带,1998年把企业搬到了昆山来。”唯君电子在昆山1999年投产,2006年产值接近1.2亿元, 与来昆山时候相比翻了一倍,生意“平平的”,苏来得说,2007年有望做到2个亿。

仅从线路板生意现状,苏来得和陈云明几乎是同样的规模,接下来的动作完全不一样了。“我的电子厂去买PC板(线路板原材料)发现采购非常紧张,钱不够板子就不发给你。过去一次可以供应板3个月,现在只供应2个月。“陈云明刚投入1亿元开了元开了一个PC板厂,准备明年初再投入1亿元,目标做到年产1200万张,7.6亿元销售额,“仅千灯工业园区线路板厂对PC板的需要量是12亿元,昆山至少100亿元。”陈云明说。

相比之下,陈云明的固定资产比苏来得雄厚很多,苏来得是台湾普通员工家庭出身,白手创业,从台湾地区到马来西亚再到昆山,资产就是他的线路板厂。而陈云明的大唐集团还有房地产和酒店,以及一个3000亩的生态农业园,集团2006年总销售超过6亿元。这使他有资产抵押贷款5000万元投资PC板厂。与此同时,“电路板厂正在做上市,准备2009年在美国上市,计划募集1亿美元”。

在PC板的业务起来之后,陈云明甚至计划再把业务往产业链上游延伸,投资铜箔厂。但是在苏来得的概念中,铜箔厂是王永庆的南亚集团在做的事情,“一定要财力或者技术面非常强,我不敢扩大,因为大厂不会让它的市场占有率被分割,能够很安分在自己的领域内生存就很不错了,如果跟大厂竞争,很容易一下被打死”。

面对日益激烈的电子产业竞争,苏来得心中的下一个投资也要做一个生态农业园,他26岁的儿子已经在唯君厂内实习了一年,在各部门轮转,从专员做起,老苏希望3年左右儿子能逐渐开始进入管理工作。苏来得太太是台商协会副会长、 昆山台协妇慈会主委花美蓉,她的知名度高于老苏。苏家安在上海的家在上海青浦区,每天上海、昆山来回,2个小时在路上。大女儿结婚在台湾, 还有两个小的在上海和美国的学校读书。“现在大陆生活比较适应,回台湾反而不适应,压迫感比较重,那里的空间和这里完全不能比。土地面积太小。”

陈云明20岁的闺女在英国上学,现在读金融管理。“读完后,我让她读酒店管理。因为我至少要投两个超五星级酒店,昆山市和生态园里各一个。”他要做想做的事情简直数不过来,沈阳市有个区请陈云明搞新农村建设,给了他1400亩土地做北方大唐。“我的想法是全国东南西北搞4个大唐,华西村不是全国要搞10 个华西吗?”

陈云明喜欢汽车不喜欢房子,至今只有大唐村一套住宅,前不久他给自己买了一辆宾利车, 还有一辆奔驰跑车和一辆富豪越野车,淀山湖里还停着一个游艇。2007年是陈云明初中毕业30年,他准备请全年级两个班105位同学来聚会。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07.16)

标签:;  ;  ;  ;  

昆山加工业的财富故事_财富故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