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主要阐述了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同时探讨了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重要性;现状;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建筑工程项目规模逐渐在扩大,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愈来愈大,只有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保证建筑企业在行业中利于不败之地。但是,在实际建筑工程过程中,我国的现状是工程管理意识观念较为落后、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差等,因此,为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必须探寻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控制,从而有效实现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全面控制。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工程正常施工实施的基础保障,有利于建筑企业获取最大的利润。建筑工程管理主要包括施工安全管理、施工进度管理、以及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有助于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且及时有效的进行排除。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做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有利于保障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年限,保障居住者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建筑工程的进度管理,可以有效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合同规定的期限内保质保量的顺利竣工验收。只有做好施工安全管理、施工进度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才能有效实现企业的各项目标,保证企业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
1、工程管理意识观念较为落后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重视的只是经济利益,忽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等。企业领导不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使得工程管理工作难以得到有效落实,导致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无法全方位的开展实施,管理部门人员配置不齐,专业化水平低,人员素质不高,出现了项目管理混乱、工程质量下降、成本增加、企业效益滑坡现象。
2、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在建筑工程管理实施过程中,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施工现场制度不健全,各项管理工作难以得到有效落实,使得施工过程中没有可遵循的有效依据。同时,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上存在很多问题,有些制定的不科学,与实际工作有一定的差距;有的管理措施和办法不具体,在过程中落实起来难度很大。此外,有的建筑工程项目虽然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只是为了应付上级领导检查,没有发挥其有效职能,导致工程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3、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差
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素质较差,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提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大都来自于基层,现场实践管理经验比较丰富,但是严重缺乏专业管理理论知识,还有一部分管理人员是来自学校的大学生,管理理论知识较丰富但是缺乏现场实际管理经验,这样的管理人员使得工程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实施。此外,现场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也缺乏专业的知识,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依据相关规范标准要求进行施工,导致工程质量不合格,出现较多的返修现象,严重影响建筑工程进度管理和质量管理。例如:填充墙砌筑倾斜,垂直度不满足要求,砂浆不饱满,未按要求立皮数杆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
1、加强企业建筑工程管理意识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应该是意识于前、行于后,工程管理意识对于实际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价值,建筑工程的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企业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只有领导的工程管理意识提高了,才能提供有效的管理经费投入到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去,才能去组织对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工作,强化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加强对现场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培训,同时,施工前要提前提前进行专业施工技术较低工作,保证操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有效规范自身行为,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管理意识和安全操作规范标准要求。科学的管理知识,强化的管理意识,以及先进的管理技术,是保证建筑工程管理工作顺利实施的一条重要途径。
2、健全并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
健全并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有利于把各项措施落实到每个环节,保证施工项目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将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到每个环节,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建筑产品。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主要包括项目领导组织管理制度、计划管理制度、组织管理制度、进度控制管理制度、工程质量控制监督管理制度、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成本控制管理制度、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制度、材料使用消耗定额管理制度、劳动工资定额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和费用支出管理制度、职工队伍建设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是每个建筑工程项目必不可少的。同时,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不仅要健全完善,更重要的是切实可行,制度的制定必须符合实际,措施的制定要具体实用,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得到落实,这样才能真正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健全并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队伍整体素质
为尽量避免因人力管理不善而出现工程问题,只需严格规范管理各种施工人员,即“优化配置,动态管理”,对各种表现突出和不佳的施工员,合理实施奖惩制度,多组织施工技术员集体学习深造,保证技术员的业务水平过硬,对建筑工程合理配置各种施工人员比例,确保工程安全和质量。提高项目整体素质,为企业的强大奠定基础。加强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必须提高项目人员的整体素质。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一方针,建设一支能够管理好项目、经得起实践考验、能代表企业和职工利益的高素质的项目领导干部队伍。在组建选拔每个项目领导班子人员时,都应进行任职考核,项目经理应具备项目综合管理的能力,具有领导水平和市场意识,善于思考的模范,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是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班子成员的选配,要注重相互之间的互补性,在知识结构、技术结构、决策能力、领导艺术、公共关系等方面,要优势互补,使项目班子结构的配备较为合理,提高整体素质;按照精干高效、一专多能的原则,建立一支精干的管理队伍。成立项目的管理机构,设置计划、财务、技术、物资、设备、安质、保障等部门,要根据项目大小和实际工作需要,可分设,也可合并办公。这些管理人员,要具备一专多能、精明能干的素质按照工程项目技术的要求,培养一批文化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劳务技术人才。只有这样,项目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才能为企业的强大奠定坚实的基础,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加强企业建筑工程管理意识、健全并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提高建筑工程管理队伍整体素质等有效途径,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保证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综合实力得到充分提升,实现企业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建筑企业的知名度,保障建筑企业在建筑行业中利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士聪.试论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J].科技致富向导,2013(14).
[2]关悦白.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13).
[3]曹志明.浅析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2).
论文作者:林鹊贺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4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管理制度论文; 企业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8月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