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民族研究的基础--汉民族发展史述评_汉族文化论文

汉民族研究的基础--汉民族发展史述评_汉族文化论文

汉民族研究的奠基之作——评《汉民族发展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民论文,之作论文,发展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说来令人难以置信,占中国56个民族总人口91.8%的汉族,长期以来竟没有一部研究性专著,国内众多的民族学院及民族研究机构,多注目于各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现实,却很少有人从民族学角度对汉族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加以系统的研究。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人们往往把中国通史等同于汉民族历史。现在徐杰舜先生《汉民族发展史》的问世,结束了这种现象,为汉民族史研究安放了一块坚实的基石。

《汉民族发展史》洋洋53万言,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六编,第一编是绪论,探讨了汉民族研究的概况和理论,第二至四编分别讨论了汉民族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第五至六编分别介绍了汉民族的特征和文化。综观全书,它有三个突出的优点和四个具体的特色。三个突出的优点是:

第一,开拓性。此书之前,国内汉民族的研究多是零散的论文。该书的写作和出版,无疑是一种拓荒的工作,填补了国内有关汉民族研究的著作空白。是著的开拓性还表现在它把汉民族历史与中国通史区别开来,把民族这种社会实体与国家这种政治实体区别开来,使汉民族研究获得了独立的学术地位。

第二,包容性。汉民族是中国第一大族,对中国历史的研究都绕不开对它的研究,所以尽管有意识地把它作为民族进行研究十分少见,但在研究中国历史和其他问题时,涉及到汉民族的研究还是相当丰富的。该书在研究汉民族发展史时,旁证博引,汲纳了大量前人优秀的研究成果,仅在该著后面所附的“主要参考论著目录”中列出的著作就达319种,“主要参考论文目录”所列论文更达531种之多。正是在对上述成果进行综合的基础上,该书获得了广阔的视野,以高屋建瓴之势,俯瞰汉民族的发展历程。

第三,系统性。对繁杂的论著及史料进行辨析和梳理,是汼很不容易的工作,作者不仅做到了这点,而且还建立了自己的体系,使该著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在“绪论”中,作者首先缕述前人有关民族问题的理论和汉民族研究的概况,并形成自己有关汉族发展的理论体系。作者认为:“根据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汉民族自古以来就劳动、生息、繁衍在东临太平洋;西接青藏高原和塔里木、准噶尔盘地;南连云贵高原,北靠蒙古高原,其间黄河和长江自西向东横穿而过的一个独立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因此,远古时代凡在这个地理范围内活动过的人们共同体大多有可能成为汉民族的源。”接着,他对汉民族的源和流作了系统的论述。关于源,他认为:“在黄河和长江这两个摇篮里育成的汉民族的起源确实是多元的,其基本线索有两个主源:炎黄和东夷;三个支源:苗蛮、戎狄和百越。”汉民族的流变则经历了形成和发展两个大的区段,其中形成区段又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夏至周,各部落联盟纷纷解体,“夏民族、商民族、周民族、楚民族、越民族也先后相继崛起”;第二个时期从春秋至秦,出现了民族大溶合的历史潮流,华夏族初步形成并发展成秦、楚、齐、燕、赵五大支系,秦并六国,使华夏民族得到统一。发展区段也分为三个时期,“即封建社会时期,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其中封建社会时期又经历了两个小的阶段,一是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被汉族同化,汉族又大量南移同化了南方少数民族”,大溶合的结果是“形成了汉民族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唐文化”。二是宋辽夏金元明清,这时“不仅继续出现汉族大量同化北方少数民族的情况”,而且也是“汉民族的民族自我意识大增长的时期”。上述对汉民族起源和流变的系统论述,既对汉民族数千年发展主线作了纵向贯穿,又对其阶段性作了横向剖断。

该书在具体的论述中,还形成了四个特色:

一、史论结合。该著特色之一便是注重把经典作家的理论与丰富的史料相结合。作者应用马、恩等理论家的民族学说,对民族的概念、民族的形成等一系列问题作了阐释。根据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从部落发展成了民族”的理论,指出斯大林关于民族形成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此前只有部族而无民族的观点是不准确的,并用夏商周时的大量史实论证汉民族的前身夏民族、商民族和周民族已经形成。除了经典作家外,该书还引用了大量学者的论点进行阐述,如今人王国维、郭沫若、于省吾、胡厚宣、费孝通、周谷城等,古人李慈铭等,外人伯希和等。

除了引用他人理论与史实结合外,作者更多的是用丰富的史料来论证自己关于汉民族历史的理论和观点。应用的史料主要有:其一,考古材料。考古材料是论证观点最有力的史料之一,故该书大量引用了这方面的材料,如论证夏民族形成前夕的社会形态时,作者引用了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二里头文化墓葬材料,来说明当时阶级产生的情况;论述楚民族的龙凤崇拜习俗时,用了长沙楚墓中出土的《龙凤人物帛画》作证据。其二,古代文献材料。本书引用了大量的古代典籍,遍及经史子集。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作者仔细辨析,认真去取,选择典型材料来论证其有关汉民族史的一系列观点和问题,如引用《礼记·檀弓》“尚白,大事敛用曰巾,戎事乘翰,牲用白”的记载,说明商民族的风俗习惯;用《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一大段关于吴公子札入周观乐的记载,来映证越民族接受周文化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的论断。作者甄别史料的能力是颇强的。征引大量史料以确证其观点,给人一种信而有征的良好印象。

二、纵横结合。该书在行文中一个较大的特点便是纵横结合。首先在全书的结构上就是如此:第二至第四编,从纵的方向缕述了汉民族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第五、六两编则从横的方向集中剖析汉民族的民族特征及文化现象。尽管这样做使内容与书名稍有相离之嫌,但却在实质上更有助于了解汉民族的历史及特征,使读者对汉民族的认识更加深入和集中。其次,在每编每章乃至每节中,也都注重纵横结合。如前三编从纵向角度依次论述商民族的甲骨文的特点、楚民族楚辞中的语法特色、汉民族所创造的唐文化中的汉语音韵,并与第五编从横向上所论述的“汉民族共同的语言特征”相经纬。前者增强了汉民族语言文字特征阶段性发展的历史感,后者集中描述了这种特征的成熟形态。为了使汉民族的历史横向扩充,该书特别重视历史分期。除了把整个汉民族发展分成几个大的区段和时期外,在每一个小的阶段都作了更细的分期,如把周民族的发展历程分为两个阶段,“自公刘到古公亶父为第一阶段,是周民族开始形成时期,自季历到武王为第二阶段,是周民族正式形成时期”。通过历史分期的具体划分,使汉民族纵向发展的主线打上了阶段性烙印,使纵横结合浑然天成。

三、辨章学术。该书十分注重辨章学术和考镜源流,对重要的术语和概念,均仔细分辨和追根溯源。如在民族“同化”、“溶合”和“融合”三个相近的术语中,作者作了严格的区别和界定,指出“同化”是某一民族“丧失民族特性,变成另一个民族”,“溶合”是“融合”的量变过程,“融合”是“溶合”的质变和飞跃,是世界各民族一体化后民族界线消失的全新状态。这样就避免了概念的含混。作者还对汉族各阶段的称谓作了考辨,使汉族史研究得以深化。

四、突出民族史特点。为了与以往的通史从根本上区别开来,该著紧紧抓住汉民族史的民族特点展开叙述。如在“楚民族的形成”一节中,作者很少涉及楚国的政治制度,而以浓墨描绘楚民族的民族特征及“鲜明特色”。再如论述两宋至明清的汉族历史时,突出了“汉民族的自我意识的增长”,通过南宋郑思肖的《德祐二年岁旦》“愿睹汉旌旗”等诗句,明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原”的口号,以及明末农民起义军从反明转为联明抗清的行动,来论述汉民族的民族自我意识。在“特征”和“文化”二编中,更集中表现汉民族的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心理素质特征,以及衣食住行、礼仪风俗、艺术形式等文化活动和特色。终于从体系上把汉民族史与中国通史区别开来。

《汉民族发展史》的问世,是汉族研究史上的一大贡献,解决了学术上的一系列问题,确立了汉族史的基本体系。此外,它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助于从学理上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克服地方民族主义,它关于汉民族稳定性、统一性的论述,对于海峡两岸的统一也有实际意义。当然,作为一部拓荒性著作,该书有些地方尚待完善,如纵向的研究还需加强和丰富,在否定“汉族西来说”时语气似乎应该和缓一些,最近有科学家通过对人体遗传基因的分析,认为全世界的人类均来源于非洲,可见此问题仍有从学理层面加以讨论的余地。

标签:;  ;  

汉民族研究的基础--汉民族发展史述评_汉族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