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构筑物施工防渗控制论文_严俊刚

给排水构筑物施工防渗控制论文_严俊刚

广州市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给排水构筑物广泛存在于给排水管网工程和污水处理厂等各种市政工程中,而构筑物防裂防渗问题是质量控制的关键。构筑物若出现渗漏现象,将严重影响其使用功能,降低使用寿命,并可能带来安全隐患。本文根据工程实例,针对从化鳌头污水厂项目特点,从施工材料、工艺方法,关键部位的细节处理等方面探讨给排水构筑物渗漏的原因,并提出一系列预防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给排水;构筑物施工;防渗漏控制

1.原材料控制

大型给排水构筑物所采用的混凝土必须具备特殊的性能要求,以确保成型后的构筑物具备防渗防裂要求,保证正常使用。

混凝土导热能力很低,凝固过程中形成的水化热将大量积聚在结构内部,为尽量减少构筑物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所释放的水化热,从而降低温度应变对构筑物的影响,采用低热或中热水泥配制混凝土。按照经验分析和试验结果,普通硅酸盐水泥水化热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是众多品种的水泥中最低的,能显著提高使用性能。因此,针对混凝土拌合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必须对供应商提出明确要求,对水泥品种进行严格监控。

其次,应该尽量减少拌合物中水泥用量,使用其他矿物料,例如粉煤灰等代替水泥,明确提出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指标,供拌合站以作参考。

选用良好级配骨料,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泥量。若含泥量较大,不仅会增加混凝土的收缩,而且会降低混凝土抗拉强度,影响抗裂性能。因此对骨料必须严格筛分,保证级配满足要求。同时,在夏天及气温较高季节施工时,采用冰水拌制混凝土,对骨料设置遮阳棚,并对骨料进行喷水预冷却。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低于28℃。

针对项目主要采用商品混凝土的特点及对混凝土拌合物的特殊要求,项目部对供应商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对原材料质量、配合比等派专人负责跟踪,以确保达到各项技术指标要求。

2.施工过程控制

大型池体构筑物的施工,混凝土浇捣成型以及浇筑完成后的养护是影响池体质量最关键的环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把控应特别关注一下几个方面。

2.1构筑物变形控制

构筑物变形是产生裂缝的最主要原因,应针对不同的变形原因分别制定对策。其中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沉降和模板支架变形以及混凝土成型后产生的温度形变是变形产生的最重要原因。底板浇筑前,确保基础垫层的承载力并达到沉降稳定,并做承载力验证;侧壁浇筑前,应验算模板的刚度和抗倾覆能力,保证浇筑过程中的变形量满足要求。混凝土浇筑必须实施全过程控制,尽可能减少温度变化引起的混凝土体积变化,骨料采用冰水拌制,严格控制混合料入模温度,采用红外线测温仪监测混凝土温度,并尽量安排在夜间等气温较低的条件下浇筑混凝土,成型后及时洒水覆盖养护。

2.2混凝土浇捣过程控制

按预先制定的分块、分层施工方案严格执行,施工前由技术负责人针对实施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对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采用斜面分层浇筑方法,用“一个坡度、薄层浇筑,一次到顶”的方法,利用浇筑面散热,并确保每一处混凝土在初凝以前就被上一层新混凝土覆盖并捣实完毕。每层分层厚度控制在30~40cm。混凝土振捣要及时,同时不漏振,但也保证不能过振,防止离析。采用机械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先振捣出料口的混凝土,形成自然流淌坡度,然后振捣工人一字排开,从坡脚逐步向上推进振捣,振捣采取快插慢拔,振捣时间约10~20秒,以开始泛浆及不冒气泡为宜,同时要注意避免欠振、漏振、过振,避免砂浆上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混凝土成型后养护

池体混凝土成型后,必须马上采取必要的养护措施并严格落实到位。由于构筑物一次浇筑混凝土的体积较大,浇筑时间长,不可避免造成水泥水化热的大量积聚,使混凝土内外形成较大的温差从而产生温度应力,产生温度裂缝,成型后的及时采取养护措施将能有效减少裂缝的产生。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混凝土外部设置气温测点2个,保温材料温度测点2个及养护水温度测点1个。派专人监测温度数据,每隔一小时统计一次每个测点的温度值及各测位中心测点与表层测点的温差值,作为调整控温措施的依据,防止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养护过程中,在混凝土初凝前,表面抹面后,浇温水保养,表面及时铺一层塑料薄膜,中间覆盖1~2层麻袋,上面再铺一层塑料薄膜进行保温。在养护期间,随时检查混凝土表面的干湿情况及温差,及时浇水保持混凝土温润,将温差控制在25℃内,将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变化降至最低。

2.4结构防水施工控制措施

结构混凝土施工完毕后,构筑物防水涂料施工是保证日常正常使用的关键。防水涂料施工每道工序都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执行,涂刷防水涂料前,将混凝土表面的杂物、砂浆硬块清扫干净,并用干燥的布擦一次。接槎处用砂轮打磨平整,保持表面干燥,有松动部位及时修复,待干燥、固化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涂料涂刷前,必须将涂料充分搅拌,不能有局部沉淀,确保涂刷均匀;涂刷时要均匀,分层涂刷时,每层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前一层涂膜干固为准,确保层间粘结良好,每层用量不过度,按有关规定用量取料;涂料涂刷施工一般安排在白天进行,施工温度不得低于5°C,雨天不宜施工;施工完毕后,严格按规定要求养护,做好覆盖,保证涂料不受污染从而影响防水质量,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3.后浇带设置

针对构筑物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为保证构筑物达到防渗漏要求,大型池体一般采用采用单元组合结构将构筑物分块浇筑,然后在各块之间留设后浇带将单元块连成整体,以确保池体的防渗要求。广州从化鳌头污水处理厂施工过程中,沉砂池、生化池、调节池等大型池体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因温度、收缩、水化热等原因而出现裂纹、裂缝,达到池体的止水防渗的效果,在池底及部分池壁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均采用设置后浇带的施工工艺。并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对以下几个质量控制关键点严格把控,使池体成型后满足了正常使用要求。

3.1后浇带留置

后浇带设置的部位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设置在构筑物弯矩、剪力较小处,对于不同的结构物形式,通过分析计算结构物受力状态,确定后浇带设置位置的合理性。后浇带的留置时间,根据池体不同部位的特征,对于伸缩后浇带和沉降后浇带采取不同标准。对于伸缩后浇带,项目部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60天标准进行留置,确保先浇捣部分混凝土已达到干缩稳定;对于沉降后浇带,在规定的位置设置沉降观测点,留置时间必须达到沉降要求。

3.2后浇带保护及清理

后浇带留置后,采取相应保护,防止垃圾杂物掉入,项目部对每个后浇带均采用木板覆盖的措施,确保盖板两边比后浇带各宽出500mm。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将整个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凿除,并凿成毛面,彻底清除后浇带中的垃圾及杂物,并隔夜浇水湿润,铺设水泥浆,以确保后浇带与先浇捣的混凝土连接良好。

3.3后浇带浇筑及养护

为保证止水效果,后浇带混凝土采用比先浇捣的部分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对于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把控是影响后浇带质量的关键因素,派遣专人与商品混凝土供应商对接,通过试验确定微膨胀剂和其他外加剂的添加量,并适当延长搅拌时间,确保混合料搅拌均匀,避免造成局部膨胀不均的不良后果。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中,确保分层浇筑厚度不超过10~15cm,并分层振捣密实,确保后浇带与先浇混凝土结合紧密,不出现裂缝,已达到防渗效果。浇筑完成后保温带湿养护不少于14天,并在同等条件下留置抗渗试块。

4.结束语

大型给排水构筑作为给排水管网工程和污水处理厂等大型市政工程的主体部分,对项目投入使用后的正常运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探讨的只是结合污水厂工程施工过程中大型构筑物防渗质量控制要点提出一些具体的实施措施,以为现场施工提供参考性意见。

论文作者:严俊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2

标签:;  ;  ;  ;  ;  ;  ;  ;  

给排水构筑物施工防渗控制论文_严俊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