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白鹿原》改编策略研究论文_刘雨

电视剧《白鹿原》改编策略研究论文_刘雨

(临沂大学,276000)

小说《白鹿原》思想的深刻表达决定进行影像转换存在一定的难度。从小说到影视改编,叙事策略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人物、情节、视角的变化。本文结合时代语境,针对这部作品在被改编为电视剧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特征,以叙事学作为理论基础分析影视改编中发生的叙事策略变化,并以电影改编理论为基础反思当代小说的影视改编。

该剧延续并拓展了原著精神,在忠实于原著前提下将原著精神价值和电视剧创作特殊规律有机结合,用唯物史观和当代思维统摄全剧,通过审美化的影视艺术手段,将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浓缩到陕西白鹿原上的白、鹿两个家族三代人之间的命运、生活道路选择和人性沉浮当中,以丰富的文化含量和开阔的审美容量展现了当时整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精神等一系列的冲突和断裂,把文学原著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和情感内涵展现得淋漓尽致。

电视剧《白鹿原》把原小说内在的叙事结构外化。《白鹿原》在小说中的人物出场和事件发生顺序是螺旋式的,互相交叉的,中间穿插着很多倒叙、插叙的回忆性描述。这种描述在小说中起到了吸引读者兴趣但在电视剧中是没有办法实现的。

在电视剧中把不同叙事视角接连在了一起。小说中在讲述“白灵之死”这一事件中,分了三事件的讲述:第一个,白嘉轩做了一个有关白鹿白灵奇异的梦惊醒后,去找朱先生解梦,并且白嘉轩的姐姐也做了类似的梦,朱先生心里掐算白灵去世了。第二个,十几年后的一个春天,几个军人到白鹿村送白灵革命烈士的牌子,且对白灵的死因守口如瓶,追问时间与白嘉轩做梦的时间相吻合。第三个,鹿鸣在80 年代得知了白灵被活埋的真相并在年过五十的时候才弄清楚白灵是他的亲生母亲。这一件事,小说从不同视角反复写同一事件,而电视剧中,这种叙述方式需要改变。在电视剧中只保留了白嘉轩解梦这一事件并且根据时间的线性顺序即白灵在战争中去世白嘉轩做梦朱先生解梦的顺序编排了故事。

对魔幻及迷信情节进行了弱化,增加了科学意味。小说里白嘉轩之因六个媳妇接连去世而彻底绝望,准备请阴阳先生时偶然发现了风水宝地,并以为父亲迁坟为由糊鹿子霖换地,换地之后因为风水的缘故便相安无事。而在电视剧中,娶媳妇闹鬼的事情被六座墓碑粗略带过里白嘉轩因为娶媳妇儿后担心洞房之夜之后会发生和以往一样的事情,朱先生为解决白嘉轩的心头之患对村里称是白鹿经过此地,然而朱先生事后对白嘉轩的解释是“此地有水”,这一改编明显增加了科学意味。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陈忠实的小说具有魔幻现实主义的色彩,以魔幻笔法将某些事件写得虚实相生,真假并存。比如原著中一直提到的白鹿精灵,田小娥的冤魂而导致怒降瘟疫,鹿三被鬼魂缠身、人鬼斗法等情节,带有浓郁的民间文化色彩。电视剧则通过叙事情节的细节变动改变了这一叙事风格,以瘟疫这件事为例,电视剧站在民间立场讲述瘟疫的发生是因为田小娥冤魂的不散的同时对疫病进行了科学的解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剧中的一些细小却又深刻,并具有艺术感的细节,更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如白嘉轩和鹿子霖作为参议院去西安,顿顿吃请的情节,如日本人轰炸,鹿兆海死讯到达,祠堂中的祖宗再不保佑族人,落入祠堂的哑弹瞬间爆炸的镜头等,或作为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或作为饱含丰富象征意义的深刻细节,都给观众提供了十分震撼的观看体验,也更加为本剧增光添彩。

人物形象设定的创新。电视剧去除了朱先生神秘的色彩。电视剧则将朱先生还原成一个心怀天下超然洒脱的大凡人,没有展示其未卜先知的特异才能,符合当代理性。小说中曾有情节描述,关中学派的大儒与文弱翩翩的南方秀才不同,他们是土地上的文人,可下田耕作,电视剧则是使原著带有魔幻现实主义的神秘的朱先生回归到自然状态下。增加了仙草的戏份。在原著中仙草几乎没有什么戏份,毕竟小说是以上帝视角看百年激荡的,因此会少了很多人文关怀。但是电视剧的人物是需要有灵魂,有好恶的。仙草在剧中作为一个贤内助而存在,给了白嘉轩坚强的支撑,在任何时候都会全身心地陪伴在他的身边。

电视剧《白鹿原》的不足之处,剧情拖沓。为还原场景而过于追求细节场面的描写拖累了叙事。在电视剧《白鹿原》中,有很多这样的细节,比如油泼面,小孩玩的游戏(投沙包、斗鸡、抓石子儿、打飞脚、抽陀螺、滚铁环、荡秋千),裹脚女人走路,地道的原上风俗等。第一集仙草做油泼面擀面、切面、泼面、拌面的镜头,虽然展现了仙草的泼辣能干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叙事,但是此举使油泼面成为了主角,剧中人成了配角。还有大量的用远景表现的白鹿原风光,白嘉轩一次次领着众人进入祠堂议事,这种镜头只起到了展示作用而忽略了叙事的表达。原著中这样细致的描述语言对叙事影响不大甚至促进读者对环境的想象而加强理解,但是电视剧用视听语言这样过于追求细节的描述就会造成叙事上的停顿,放慢了节奏,造成了剧情拖沓的问题。

对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的启示,改编应注重原著精神而不是忠于文学叙述。鉴于电视剧《白鹿原》过于追求原著的文学性细节描述而造成的剧情拖沓问题,对此文学作品在改编为影视作品时应注意这一点,影视作品应遵循本身艺术的创作规律。小说以语言为载体,电视剧以画面和声音为载体,共同的任务是叙事。两者作为不同的艺术类型,影视改编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将语言转化为声音和画面。

近年来,更多的文学经典被改编成了电视剧。在这个以视觉文化为中心的“图像时代”,文学作品的接受、传播、改编等活动在当代不可避免地受到视觉文化影响。《白鹿原》现今除了文本、电视剧外,还有电影、话剧等形式,陈忠实创造的“白鹿精魂”已然变成了一种精神文化。经典作品的不断改编,是其适应“图像时代”的表现,文学作品为影视提供了优秀的好故事,影视改编要如何在改编的过程中实现文本与影视的完美结合,并且不损坏原作美学特质的原则上,发挥用视听语言的影像叙事的优势从而进行成功的二度创作,这是当代改编者应当思考的问题。

论文作者:刘雨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  ;  ;  ;  ;  ;  ;  ;  

电视剧《白鹿原》改编策略研究论文_刘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