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本次研究的65例患者在经2个月的临床护理后,大部分患者恢复健康,并取得良好效果。本次研究所选取的65例患者中,49例(75.4%)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16例患者对本次临床护理不满意。经调查我们发现,16例(24.6%)对临床护理不满意患者其主要对护理人员的盲目乐观、护理技能及护理经验产生不满,因而对其疾病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且患者恢复健康需要一定时间与过程,这也使得他们对治疗康复的信心也较为缺乏。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骨外科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相关护理知识、护理经验以及护理技术的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临床治疗的康复率及其临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3 讨论相关研究资料表明,骨外科临床护理中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因素、质量监控管理因素、患者因素、专业技术等。其中,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护理经验以及护理技术的缺乏均会对临床护理效果造成影响。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约束力的缺乏、护理人员编备不足等,均是临床护理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而部分患者应未遵循医生指示则极易对其自身安全产生影响。此外,医院病房地板通常较滑,这就需要配备栏杆等相关设备,以降低此类不安全因素对骨外科临床护理的影响。因此,对其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加以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措施对我国骨外科临床护理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次研究中,49例(75.4%)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16例患者对本次临床护理不满意。经调查我们发现,16例(24.6%)对临床护理不满意患者其主要对护理人员的盲目乐观、护理技能及护理经验产生不满,本文笔者认为,要想有效应对骨外科临床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可通过采取以下措施。3.1 强化临床护理中核心环节管理力度针对骨外科手术临床护理,其不安全因素的应对核心为保障医疗质量。若医疗质量能够得以保证,即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升保健与安全管理的水平,进而有助于避免护理过程中特定事故或纠纷的出现。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骨外科临床护理中严格执行相关规则与流程,执行操作前对各类信息仔细检查,应尽可能地将相关数据报告之患者本人,规范护理记录,强化对护理记录的管理。3.2 强化临床护理风险意识并加强对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应强化风险意识,加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努力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及风险意识,尽可能地避免因护理操作失误等原因而产生的不安全因素,最终对骨外科患者治疗康复率及其护理满意度产生影响。3.3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针对骨外科临床手术相应特点及其护理工作的特征来制定相应的措施以有效应对不安全因素,而要想保障这些措施以顺利有效实施应注重对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护理人员应熟悉并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医院应结合本院具体情况,合理规划护理人力资源,以避免其超重负荷工作,从而提高其护理质量,提升骨外科临床护理效果。本次研究中,对临床护理不满意患者为16例,其主要对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护理经验及护理技能存在不满意,因此,建立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与专业技能、对护理人力资源合理安排等相应措施有助于骨外科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进而确保患者护理安全及健康恢复。综上所述,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专业经验及技能等因素均可对骨外科临床护理质量产生影响。通过对其不安全因素加以分析、探讨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骨外科护理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有助于提升骨外科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保证其护理安全,有效降低临床护理中不安全因素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论文作者:吕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患者论文; 外科论文; 不安全因素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措施论文; 满意度论文; 不满意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