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谱哲学的基本概念、框架及其应用_哲学论文

广谱哲学的基本概念、框架及其应用_哲学论文

广谱哲学的基本概念、框架与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基本概念论文,框架论文,广谱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934(2006)07-0107-04

广谱哲学是1996年正式提出来的[1],它是为了使哲学具有现代科学形态而做的一种新探索。十年来,广谱哲学逐步形成了广谱存在论、广谱联络论、广谱阴阳论、广谱类变论、广谱映像论和广谱价值论等六个板块,提出了近百个新的概念、原理、模型与方法,在传统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人才学、系统科学、传统数学、文艺学等十余个学科得到了初步的应用。

1 广谱哲学的基本概念

广谱(broadspectrum)两字的基本含义是“广泛的知识系列”,英文spectrum有“系列、范围”的意思。广谱哲学的原意即来源于相对广泛的知识系列又适用于相对广泛的知识系列的意思。本来,任何哲学都应该有这种“广谱”的性质,即最高普适性的性质(否则,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界限就分不清了),但由于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传统哲学的“广谱”性质被淹没了或被覆盖了。在这个意义上,广谱哲学不过是去掉各种“覆盖”直露本性的哲学。广谱哲学的上述说法还仅仅是词源学的意义,并不具有实质性。作为一门新的哲学学科,可以把它界定为:以辩证结构主义为建构思想的关于一般事物哲理的广义量化研究。这个概念有三层含义:

第一,以辩证结构主义为建构思想。辩证结构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对传统结构主义的继承和改造[2],即继承了传统结构主义的模块组合方法,同时又赋予各种客观结构以可变性、转化性和可观控性。在辩证结构主义的建构思想下,各种哲学概念、原理和方法被分解成不同的结构模块,然后通过这些结构模块的组合、连接和变换来模拟各种哲学问题。例如,异同关系的基础结构是等价关系或半等价关系,用它可以对任意客观事物的集合进行分类,同一类内的事物视为“同”,不同类的事物视为“异”,这是静态的异同关系。当引入时间变量后,可以定义自等价关系和自等价类,从而可以模拟流变中的异同关系,即同一个事物在流变前后的异同关系(例如一个小姑娘长成一个大姑娘)。

第二,以一般事物哲理为研究对象。所谓“一般事物哲理”,除了已经成型的哲学原理(如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等)外,也包括各门具体科学中蕴涵的哲理(如一般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动态相关性原理等),还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哲理(如民间谚语中的哲理)。显然,以一般事物的哲理为研究对象,规定了广谱哲学的学科性质。

第三,以广义量化、模型化为研究方法。广义量也叫结构量,它是指现代数学中的抽象关系结构,如集合、二元关系、多元关系、赋权关系、映射、变换、变换群等,这些关系结构之所以是广义的“量”,在于可以对它们进行某些运算,如并、交、差、补、复合、直积等运算,这些运算也遵从某些运算律,如封闭律、交换律、结合律等,运算输出的结果还是某种确定的关系结构。因此,它们与对数值的运算没有本质的不同。只是由于这些关系结构是扬弃了狭义的数量关系后的抽象关系结构,不与具体的数量关系直接联系,它们才成为“广义的”量。

广谱哲学之所以采用广义量化、模型化的研究方法,在于哲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是具有高度普适性的,一般不带有具体的数量特征,因而无法用传统的数学工具刻画,而广义量化、模型化的方法恰恰绕开了这个障碍,只从抽象的关系结构角度分析问题并用结构量及其关系建立模型,因而它不会使哲学丧失普适性。例如,唯物主义的根基是承认客观存在第一性,但什么是客观存在?移用列宁的思想,它是独立于人的意识又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某种存在,但这里“独立于人的意识”,“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等均没有任何具体的数量特征,因而不能采用以狭义的数量关系为基础的传统数学建立模型。广谱哲学在对这些概念做了抽象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炼了两条公理:可映像公理和等价公理,从而用多重观控(表现为映像)下的等价性刻画客观实在性,并据此引出了多叶客观性定理等具有重要意义的结果[3]。

2 广谱哲学要解决的基本矛盾

广谱哲学要解决的基本矛盾或基本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哲学的普适性与精确性的矛盾,一个是哲学方法的非程序化与程序化的矛盾。这两个矛盾也是广泛存在于各个哲学流派中的基本矛盾。

(1)哲学的普适性与精确性的矛盾 一般的说,普适性与精确性是成“反比”的,一个概念、命题的普适性越高,它的精确描述就越困难。这是因为追求普适性是个抽象的过程,即以丧失了事物的具体特征为代价的过程。哲学是追求概念、命题的最高普适性的(这可以看成是它与各门具体科学的最终区别),因而它所丧失的事物的具体特征最多,它的精确描述也最困难。人们拒斥哲学的数学化,除了受传统的数学观念(数学即关于数量关系的科学)的影响外,还在于担心任何数学化都将以丧失了哲学的普适性为代价。

这里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哲学需要不需要精确化或“数学化”?第二,在不丧失哲学的普适性的前提下,哲学能否精确化或“数学化”?

我们知道,除了现代西方哲学的某些流派(如语言哲学、逻辑哲学等)使用了数理逻辑的工具外,大部分哲学是使用自然语言或思辨语言的。遗憾的是,使用了数理逻辑等工具的这些哲学流派,又往往是“排斥形而上学”的,即把哲学的研究限定在经验、观察、现象的范围内,这又抹煞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最后界限——追求最高的普适性。相反,使用了自然语言或思辨语言的哲学流派又受下述条件的限制:

第一,自然语言或思辨语言含义丰富,但容易引起歧义或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哲学史上的许多争论,除了政治的、学术的原因外,也有语言的歧义或模糊性问题。例如“一分为二”与“一分为多”(或“一分为三”)之争,对于“二”的理解就存在着歧义(是两个对立面还是两个实体)。又如真理的一元论与多元论之争,其中的“一元”或“多元”的理解也存在着歧义。理论争鸣可以促进学科发展,但长期争论不休也可以阻碍学科发展。要消除自然语言或思辨语言的歧义性或模糊性,除了要使用人工语言或逻辑分析之外,最好的方式是使用数学语言(也是一种人工语言)。

第二,思维效率问题。自然语言或思辨语言可以描述、概括非常复杂的哲学问题,但由于这种语言的歧义性和模糊性,难以进行确切的推理或推导,使以自然语言为思维载体的哲学难得有“看得见”的进步。从黑格尔算起,传统辩证法的体系已经200余年了,但除了进一步的解释和发挥之外,难得有实质性的或体系上的突破,这和自然科学日新月异的变化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究其原因,自然科学除了有观察实验方法(这是哲学难以采用的)以外,还有强有力的数学和逻辑方法。人们不难看到,数理自然科学依靠数学和逻辑方法,尽管每一步都“迈的很小”,但却可以达到靠思辨的思维永远达不到的地方,步入一个“超感性的客观世界”(如纤维丛理论、弯曲时空、规范场论等)。而哲学的思辨思维看上去思维的跨度很大,但却往往陷入“思辨的迷宫”走不出去,这就是思维的最终效率问题。

为了克服以自然语言或思辨语言为思维载体的传统哲学的局限性,同时又打破以数理逻辑为工具的现代西方哲学某些流派的偏见(拒斥形而上学),广谱哲学选择了走广义量化建模(型)的道路。这条道路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以保持哲学概念、原理的普适性为前提。显然,如果哲学的“数学化”、模型化使哲学丧失了普适性,成为具体科学,那么,这样的“数学化”、模型化肯定是失败了。正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说,广谱哲学采用的是非数值化的模型,即抽象的数学关系结构,这种模型与哲学的非数值化特征,与哲学本质上是研究一般事物的抽象关系结构的特点是相应相称的,因而不会丧失哲学的普适性。例如,广谱映像论是用各种抽象的映射关系来模拟和研究各种认识方式的,而映射是函数关系的扬弃,即只保留任意集合之间的单值对应关系,而与是否数集或有无函数的具体形式没有关系。因此,广谱映像论中所讨论的各种认识方式(直观映像,抽象映像,复合映像,组合映像,拓扑映像、可控映像等),它关于认识过程的诸范畴(差异与同一、个别与一般、现象和本质的关系等)的数学描述均保持了哲学层面的普适性。

第二,通过对广义量化模块的适当改造来描述辩证运动。广义量化的模型与模块来源于离散数学。我们知道,离散数学主要是一些“静态的”抽象关系结构,但辩证法不仅侧重研究事物的“自己运动、自我发展”,而且研究向对立面的转化。这就需要对离散数学的某些模块作动态化的改造,以适宜描述辩证运动。例如,我们在本文第一部分中谈到的自等价关系就是对等价关系的改造,其他如自同构、自同态关系,也被赋予了“自己运动、自我变化”,“流变中的异同关系”的含义。

第三,通过广义量化、模型化的方法发现和解决新的哲学问题。广义量化和模型化方法,不是给已有的哲学概念和原理穿上数学的外衣就完了,其更重要的功能是帮助我们发现和解决新的哲学问题。这是因为哲学问题的数学化、模型化不存在现成的对号入座,而是要对哲学的概念、原理所涉及到的一般关系结构进行分析、抽象、显化和晰化,乃至于进行适当的改造和变换,才能用某一适宜的抽象数学结构表达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发现许多新问题。例如现象和本质的关系,通常表述为“本质决定现象,现象反映本质”,当我们希望把这个关系确切化、精确化时,发现它们只在下述意义上正确,即“本质只决定具有某种等价意义的现象,而具有等价意义的现象才拥有同一个本质”,这时我们才能够引入商化投影模型精确地刻画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又如,当我们用商化聚类的模型来描述系统演化的可逆与不可逆的关系时,发现了可逆与不可逆的相对性(即相对于某个等价类的大小而言),从而推出了可知与不可知的相对性,进而解决了时间的一维性与可知论的矛盾(即时间是不可逆的,我们如何推知过去?)。

(2)哲学方法的非程序化与程序化的矛盾 这是广谱哲学要解决的第二个基本矛盾。传统哲学有一句名言:“世界观也就是方法论”。例如,“一分为二”是个世界观,用这个观点分析问题就叫“世界观转化成了方法论”。这其实是视角的转换,并没有可操作的程序。又如辩证法要求我们看事物要抓主流,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也都是方法论的要求,而不是可操作的程序。

如何既保持哲学方法论的普适性、一般性,又使哲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程序性呢?广谱哲学还是从广义量化、模型化入手解决这一问题。当我们显化了某些哲学原理的抽象关系结构(表现为某些抽象关系模块)后,按照一定的事理背景,排出这些抽象关系模块的顺序,就导致某种广义量化程序。例如,当我们搞清了现象和本质只在商化聚类的意义上才有单值对应关系后,便可以从现象的聚类开始,构造某个投影过程,使影系统成为同类事物共有的性质即本质。仿此,广谱哲学为传统哲学和系统科学的方法论构造了数十个广义量化的程序。

3 广谱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

广谱哲学的基础理论由六个“板块”组成,即广谱存在论、广谱联络论、广谱阴阳论、广谱类变论、广谱映像论和广谱价值论。

广谱存在论是广谱哲学的本体论,它通过引入可映像公理和等价性公理而定义客观存在的概念,并据此推出多叶客观性定理等一系列重要结论,它还给出了隐存在(对应显存在)、历史存在、未来存在、无限存在(对应有限存在)等多种特殊存在形式的广义量化模型和相应程序,它用数理形式的成果批驳了主客观唯心主义的多种错误观点[3]。有评论指出,广谱存在论是对唯物主义本体论的继承和创新[4-5]。

广谱联络论是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观的一种定型研究,它通过引入最小联络公理和性状非自在公理而推论一般系统论的诸多重要结论,并与现代科学(现代物理,化学等)的有关原理相衔接。广谱联络论所提出的多种联络分析方法(宏观联络分析法、主要联络分析法、关键联络分析法等),以广义量化的程序模拟了具体科学中的诸多方法。

广谱阴阳论是关于辩证矛盾学说的一种新研究,它用满足两个抽象数学条件的阴阳序偶模拟辩证矛盾概念,区分了具有不同性状的两类阴阳——动力阴阳和状态阴阳,并刻画了它们的存在性公理。广谱阴阳论关于主序阴阳的理论,关于类阴阳的理论,完整而形式具体(指数理形式)地刻画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的学说和关于基本矛盾的学说,它所提出的阴阳控制的思想从动力机制上刻画了一般控制的实质。有作者指出:广谱阴阳论对于深化辩证矛盾学说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6]。

广谱类变论来源于量变质变规律的辩证结构主义研究。它用同类变(同一等价类内的变化)模拟广义的量变,用异类变(从一个等价类跃迁到另一个等价类)模拟广义的质变,通过引入环参诱变公理和质量关联公理而推论系统类变定理,通过耦合量变质变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推论阴阳类变定理。广谱类变论关于系统演化的可逆与不可逆的广义量化模型回答了认识论上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立的根源,它关于系统稳定性与不稳定性的广义判据以及关于系统类变的观控理论,对于在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和研究一般控制理论均具有新的参照意义。已有作者对于广谱类变论的思想作了肯定性的评价[7]。

广谱映像论是以广义映像(数学上表现为映射)概念为基础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能动反映论)的研究。它提出了多种能动反映的映像模型,并通过引入现象归类公理和本质存在公理构造了从现象到本质的典型映像(如从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规律,相似现象的类比移植等),它作为等价映像的真理定义以及关于认识真理性的判据(结构模拟型判据、机理模拟型判据等)在极其抽象的广义量化形式上概括了科学研究中的大量实践结果。它关于认识的逆像理论具体地模拟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实现过程。

广谱价值论是关于哲学价值论的一种结构化、模型化研究。它通过引入广义供求关系(不限于经济学上的供求关系)而给出了价值实现的两个数学条件(同质性和非空性条件),它用对单元素集的映射幂形式为对立的与辩证的价值判断建立了模型并分析了它们的区别与转化,它通过引入一般评价函数来模拟各种评价过程。广谱价值论还构造了一定社会范围内的价值场网模型,特别是给出了社会价值场网的一般调控模型。

作为广谱哲学基础理论的上述六个“板块”,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既可单独使用又可组合应用,它们共同为分析、模拟和研究一般事物的机理提供了一套既具有高度普适性又具有广义量化形式的新型框架。下面我们略述几个典型应用。

(1)创新思维研究 广谱哲学从它所提出的多叶客观性定理出发,推论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对同一个客观事物或过程,当观控方式(观察方式、观察角度、控制水平、实验方式等的统称)一定时,n个人或n次(在理论上n可取无穷)得到的结果应该一致,即真理只有一个,这就是真理有绝对性的意义。但当观控方式改变后,由于每一种观控方式对应一种客观性(真理),因而多种观控方式对应多种客观性,即真理是个集合,这又是真理的相对性。这个相对性正是创新思维的理论依据[8],这是因为:

第一,既然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与一定的观控方式相联系,那么,改变观控方式便是发现真理的一个重要途径。

第二,广义的观控方式可以有无穷多种,因而创新不可穷尽。

第三,对同一个研究对象,转换观控方式、调整观控水平,是产生发散性思维的基本方法。

广谱哲学据此开发和构建了十余种创新思维方法,如相容交叉法、同态置换法、对偶观控法、直积设计法、广义偏导法等。

(2)人性问题研究 人性或人的本质问题是哲学、伦理学、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诸领域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广谱哲学与一般的哲学和社会科学著作不同的是,它没有把马克思主义的有关思想重新解释和发挥,而是从它所构造的社会子场网的模型出发,按照“同一种社会关系决定人的同一类的本质”的思想,通过等价聚类的方法,给出“场网人”的商化结构,进而推论“场网人”的类属性、主体性等诸多特性。由于等价聚类方法是分角度、分层次的,因而这种方法可以展示人的多层多面的属性。这种方法不仅把马克思主义的有关思想和结论在模型化的意义上确切化了,而且澄清了许多片面观念(性善性恶论、人性自私论等)。有作者指出,广谱哲学关于人性或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对于科学地研究人性问题,对于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培育人和改造人具有基础性和实用性的价值[9]。

(3)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是最复杂的研究领域之一,而思想、思想教育的量化、模型化、程序化则是更困难的的工作。广谱哲学在这一领域做的主要工作是:

第一,运用广谱映像论的方法给出思想(表现为广义影像系统)与社会存在的多种映射模型,用以分层模拟思想对于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和复杂性。

第二,运用广谱类变论给出了思想的流变性与稳定性的δ——自稳模型,并从中引出了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意义的三个基本结论(抗干扰性、自复制性、正反两重性)。

第三,给出了“外部输入”与“思想内化”的关联形式,定义了“共鸣”、“内化”、“强化”、“n级强化”的结构和判据。有作者指出,这些结果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直接的应用价值[10]。

(4)其他研究[2-3] 限于篇幅,这里再概略地列述几项其他研究。在人才学中,广谱哲学提出了人才比较的半序结构向全序结构转化的关系模型,提出了成才道路的轨道跃迁理论。在文艺学中,广谱哲学提出了文艺取像(对文艺题材的裁剪等)的多种模式(商化映像模式、子集映像模式、赋价映像模式等)与影像合成的多种模式,对于叙事类作品的情节生成和作品的谋篇布局给出了可观控的结构和广义量化的程序。在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中,广谱哲学提出了特色社会主义的阴阳主序结构,给出了“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大系统广义偏导模型和宏观调控模型。在国际共运史的研究中,广谱哲学提出了理论与实践结果的非单值因果联系模型和“历史望远镜”的观控程序,用以回答苏东剧变后对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种种疑难。在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中,广谱哲学用等价关系定义了两类协调子系统——以广义供求关系决定的等价类和以社会公平决定的等价类,论证了这些协调结构的运动构成自等价运动。它还用广谱联络论的方法分析了科学发展观中的“五个统筹”问题。此外,对于一般系统论中的多种辩证关系,对于自组织理论中可逆与不可逆、协同运动与独立运动等重要关系均给出了广义量化的结构和模型。

4 简短结语

上面我们介绍了广谱哲学的基本概念、框架和初步应用,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广谱哲学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背景参照系,以辩证结构主义为建构思想,以广义量化模型化为研究方法的哲学新探索。十年来,它在传统哲学和相关学科中做了一系列认真的研究工作,但距离一个成熟的学科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相信,在广大理论工作者的关注和扶持下,在众多广谱哲学研究者的努力下,它必将不断走向成熟,不断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成果,从而丰富哲学宝库,增辉哲学之林,提高哲学的应用能力。

标签:;  ;  ;  ;  ;  ;  ;  ;  ;  ;  

广谱哲学的基本概念、框架及其应用_哲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