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社会和谐息息相关,因此,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作为工程项目施工的主要管理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安全生产的概念及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论述了水利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原因;管理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工作能够安全生产,是人的社会生命和财产安全稳定与和谐的关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仔细分析原因,研究以往工程事故和结果,从经验中学习。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水利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已成为水利行业的共识,从而可以在实际施工中更好、更完善地处理隐患。
一、安全生产的概念
一般而言,安全生产是指在社会生产活动中,通过人、机、物料、环境、方法的和谐运作,使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控制状态,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就是说,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以确保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设备设施、环境的免受破坏的一切行为。总之,安全生产是安全与生产的统一,即“安全促进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做好安全工作,改善劳动条件,可以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减少职工伤亡,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损失;减少财产损失,可以增加企业效益,无疑会促进生产的发展;而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是生产的前提条件,没有安全就不能正常生产。
二、水利工程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水利工程建设由一个复杂的系统组成,包括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方面。它们相互影响,但事故的原因往往取决于人、物、环境这三方面。
1、物质因素。物质因素是指设备、工具、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等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恶劣的环境条件是造成事故的直接结果,管理问题是事故的间接原因。设备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物质基础,是危险的生产和危险源,当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可以转化为偶然。各原料部门,应建立完善的检验和抽样检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安全保护装置失效、材料强度不足、零部件磨损和老化的工具、有危险品堆垛缺陷等。
2、环境因素。不安全的环境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通常指的是:生产环境的异常,即温度、湿度、通风、采光、噪音、振动等方面;自然环境的波动:土壤、气象、水文等的恶劣变异。许多水利工程年久失修,设施老化,受极端气象事件的影响,从而也就增加了工程安全的不确定性。
3、管理因素。管理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直接原因是管理因素的存在条件。它包括: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指导,或检查指导错误;劳动组织不合理;技术缺陷,指工艺流程、操作方法存在问题;缺乏安全操作规章制度或不健全,没有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等。
三、水利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水利工程施工对象复杂。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隧洞开挖、石方爆破、水上水下和高空作业多,必须高度重视施工安全。对土石方的开挖,应注意爆破安全问题;对大型闸室、泵站等的基础、基坑开挖,应注意基坑边坡的支撑安全问题;对电站工程的引水洞、导流洞及尾水洞等隧洞工程的施工,应注意洞室开挖、衬砌、支护及封堵的安全问题;大型机械设施和运输车辆的使用,应保证架设及使用期间的安全问题。
2、安全机制不健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体推进,在体制上存在不健全的机制,特别是目前部分水利工程师缺乏职业道德,不能把守自己的职业底线,过分的抬高水利工程施工的价格,从中谋取利益,致使工程造价运营上存在整体的病态化,严重影响施工企业安全的形成。比如,在发现二次衬砌砼施工中断,产生工作缝时,很难处理,通常会成为永久的质量缺陷,由于缺乏一些砼加固及修复技术,引起渗水、不牢固等安全隐患。
3、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素质较差。由于水利工程一般远离城区,在施工中有时无法聘用素质较高的工人,往往会临时在附近招聘民工参与工程施工,其文化层次普遍较低,而且安全意识普遍较差。加之分配工种的多变,使其收集整理安全应变能力相对较差,从而增加了安全隐患。
4、水利工程施工环境恶劣。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多在野外,自然环境差,施工单位大多居住在临时建筑中,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而且各种生活条件,如饮食、通风、御寒和卫生等条件差;如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安全设施配备不到位。在野外环境下,自救能力有限,一旦发生问题,将危及职工的生命安全,不可小视。
四、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
1、完善水利工程施工保障体系。为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建立健全水利工程施工保障体系,从而使水利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有据可循。在制定水利工程施工保障体系时,应遵循自上而下的原则,按照水利工程的建设状况来制定相应的目标计划,健全施工生产责任制度,将水利工程的施工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的身上,以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感,使其可以自觉地规范自身的施工行为,从而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安全。同时,还应设立完善的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监督体系,由专门的部门来对施工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严格根据有关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的法律法规来执行工作,以提高水利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有效性。
2、完善水利工程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奖罚制度。为了促使工程项目参与人员对安全施工工作的重视,要实行安全施工奖惩机制。设立安全施工专项基金,制订完善的安全施工管理奖惩制度并落到实处。对于那些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安全工作做得好的部门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否则要给予处罚。对于那些在安全施工中贡献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要给予重奖,否则要给予重罚。在完善施工安全责任奖惩制度中,要坚持重奖重罚并重的原则并认真执行。
3、强化安全意识,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应加强对水利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以此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充分学习到与水利工程施工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掌握与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施工人员的法制意识,使其认识到安全施工是保证自身的利益,能够自觉地遵守安全施工要求,主动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在定期开展的安全教育培训过程中,应向施工人员讲解施工过程中所需注意的安全事项,规范施工人员的技术与设备操作,创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使其更具安全性。加强对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的宣传,从思想层次上提高施工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以确保水利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效果。
4、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员工行为。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以使施工人员的操作符合要求。完善的规章制度,有利于为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指引方向,能够为生产经营单位带来更多的安全生产效益,为水利施工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重要的保障。在规章制度建设的过程中,要严格规范施工人员的生产行为,实施全面的施工责任制,实行“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确保水利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可实行性。
五、结语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在我国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安全生产管理作为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直接关系水利工程建成后的使用,还与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在一些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各个方面的因素,导致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措施无法落实,进而为日后的安全事故带来隐患。
参考文献:
[1]赵崇辉.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6.
[2]李子明.水利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探析[J].江西建材,2016.
[3]闫翔.论建筑施工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
论文作者:肖新民,陈毅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