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命题为何限于教材&2009年浙江高考试卷第39题(2)的探讨_高考论文

高考命题为何限于教材&2009年浙江高考试卷第39题(2)的探讨_高考论文

高考命题何必拘泥于教材——对2009年高考浙江卷第39题第(2)问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浙江论文,命题论文,教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9年第7期《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刊载了闻霞老师《立足教材高瞻远瞩——从浙江卷第39题第(2)问说开去》一文,给予2009年高考浙江卷第39题第(2)问命题以高度评价,认为“39题第(2)问虽然只有4分,但它既考查了政治、经济、科技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又考查了考生对题目的理解、对教材的掌握和对解题技巧的运用,不失为一个全面考核能力的好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年第7期,第55页)笔者认为该题的设问和答案都直接照抄教材,答案又过于简约,闻霞老师高看了此题。为此,笔者提出与高考命题者及闻霞老师商榷。

原题是:

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4分)。

参考答案:

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2分)和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2分)。

笔者不是认为该题的设问和答案有什么错,而是认为该问设计直接照抄人民版教材,参考答案也一字不差地完全照抄,显得十分呆板,没有多少意义。这类知识立意的试题,强调的是对教材内容的死记硬背,对“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不愿受教材解释束缚,思想解放、思维活跃,有自己独立见解的学生显然极为不利。正如朱可老师所言,这类试题“基本不需要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如果分析思考,反而可能会出差错)”。(朱可:《2009年浙江卷历史试题的亮点与瑕玷》,《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9年第7期,第46页)而这非常容易导致教师在今后教学中死扣教材,死教教材,学生死记硬背教材知识,不愿独立思考,不敢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使历史教学重回填鸭式教学的模式。这是与强调“不再视知识为确定的、独立于认知者的一个目标,而是视其为一种探索的行动过程或创造的过程”的新课改的方向背道而驰的。(钟启泉:《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师教育系列教材总序》,载赵亚夫主编《历史教育价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作为主观题,该问“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的答案不能简单视为就是教材所说的两个主要原因,而是有很多种主要原因,而且是很多种主要原因在历史发展中交互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对于高中生,只要在解答中符合题意、语句通顺、逻辑严密、言之成理就可以,至少应酌情给分。如除了参考答案上说的“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两个主要原因外,其他主要原因至少还有:1.传统的人力和畜力等动力技术存在严重缺陷,效率低下,也是促进新动力技术发明的主要原因。因为随着工业的发展,传统的生物能源不足,煤开始作为燃料被广泛使用,煤矿开采越来越热,但矿井越开越深,越开越大,用传统的提水机械来排水需要运用大量的人力和畜力,迫切需要改进新的动力技术;2.近代自然科学理论的发展,如大气压力和真空理论等近代科学理论的确立和完善,为蒸汽机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由于当时大气压力和真空理论的确立和发展,为这一新的物理概念应用于动力技术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由于被牛顿称为“德高望重的惠更斯”“当代最伟大的几何学家”的巴本,结识了伟大的科学家惠更斯,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协助惠更斯做了不少大气压力和真空实验,还跟随波耳义系统学习气体力学理论,从而为改进波耳义的空气泵、发明“蒸煮器”和“单缸活塞蒸汽机”奠定了物理学基础;正是由于铁匠纽可门为造出更好的蒸汽机来,专程拜访了弹性定律的提出者,当时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物理学家胡克,请教有关物理学知识,胡克向他进行了耐心的讲解,两者一起探讨改进方案,为纽可门改良蒸汽机奠定了基础。而纽可门发明的核心技术,即为了提高冷凝速度、提高热效率,在汽缸里装一个冷水喷射器,就是胡克的主意;也正是由于瓦特在格拉斯哥大学当机修工时认识了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布莱克,从他那里学习到了许多热学知识,为他改进纽可门的蒸汽机,创造瓦特蒸汽机——转动式蒸汽机,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吴国盛:《科学的历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259~260页)3.英国比较彻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长期执政的自由党人,通过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创造发明的法律和政策,为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制度环境。如在巴本发明蒸汽机后,由于没有解决抽水问题,使得当时矿井排水问题已迫在眉睫,英国政府多次悬赏征求解决办法,从而促使工程师萨弗里发明了蒸汽泵,专门解决抽水问题,从而获得了专利。科学技术的发明与社会制度和环境的关系问题使笔者还想起了1995年全国历史卷第38题,该题引用了鲁迅在《电的利弊》中的一段话:“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要求学生根据这一材料回答“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是:“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这一试题可以说在当时打破了中学历史教学中通常的“科学技术一旦产生就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思维定势,与1996年要求考生对美国人施兰对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一段评论进行鉴别并简述理由——打破“美国等西方人对中国革命的评价肯定是不客观和错误的”思维定势,与1998年要求根据顾维钧回忆录的一段材料,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打破“北洋政府就是卖国政府,北洋政府的代表的外交活动就是卖国活动,应该否定”的思维定势等试题,在当时的中学历史教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起了引导中学历史教学打破传统教学中思维硬化、思维定向的积极作用,堪称经典。该题就明确认为社会环境对科学技术作用的发挥具有“取决”作用,而不是一般可以忽视的次要作用。虽然该题强调的是“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但同样,如果推而广之用来强调“科学技术(如近代蒸汽动力技术)能否产生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也是成立的。若与1995年全国卷的此题相比,今年浙江卷第39题第(2)命题设计,无论在新材料的引用,视角的开阔,方法的灵活,理念的先进诸方面都是相形见绌。浙江卷题没有引用什么新材料,只从社会生产和实验科学的作用两个条件性视角着眼,而没有从发明者主体的作用、社会环境和制度的影响、市场的需要等多角度着眼,方法上只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材知识,而不是要学生理解教材、分析材料,进行综合性概括,并进行研究性、批判性、创造性评价,其命题理念和价值可见一斑。

除了上述所述的促进近代蒸汽动力技术发明的主要原因外,其实另外还有:如手工工场发展的长期经验积累;用于技术创新的必要资金的长期积累,巴本、萨弗里、纽可门、瓦特等这些发明家个人孜孜以求的探索创新作用;科学活动的组织化与科研机构的建立,等等。总之,参考答案只强调或者说局限于“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这两个因素,有过于呆板和过于简约化之嫌。

当然如果高考试题中明确规定只能从社会生产和实验科学的两个视角进行分析,限制答题的方向,那就另当别论。但试题实际上并没有加以限定,而是开放的。而且即使限定了答题的方向,答案仍应该具有开放性。因为相同的意思是可以用不同的语言进行表达的。如“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就可置换成“社会生产的需要”,“工业生产的需要”,如我国著名科学史学者吴国盛在《科学的历程》中就认为近代蒸汽机发明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生产对于动力机的需要”。他说的是“需要”而不是“直接推动”。

当然,尽管作为历史主观题需要设计语言通顺、逻辑严密、结构严谨的参考答案,但不能像单项选择题——俗称客观题那样答案具有唯一性,应该具有主观性和开放性。只有这样才符合历史主观题的主观性特点和历史学科的解释性特点。如果试题答案就在教材上,而且完全照搬照抄,显然违背历史学科主观解释性特点。参考答案“语言通顺、逻辑严密、结构严谨”应该体现在答案的考虑周密,而不应把其理解为必须紧扣呆板的参考答案上。把各种各样的可能的答案都考虑周全,并加上一句“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这才体现出命题的严密性、严谨性和科学性。因此像广东卷参考答案中规定“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是非常必要的。但浙江卷没有。笔者甚至想,如果按该题的命题要求答题,这道题让编教材的人来参加高考,他可能会答得头头是道,但也可能会一时半会儿记不起自己编的教材中的原话而丢分“出糗”的。

据闻霞老师说该题得分特低,该题4分的分值平均得分只有0.66分。得0分的占44.3%,得1分的占48.4%,得2分的占7.3%,得3分的只占0.25%,得4分即满分的只占0.15%,难度系数竟然是0.165。这个问题,我认为,该反思的除了考生和授课老师,还应该有命题者和改卷者。虽然该题得分低肯定确有如闻霞老师说的“学生时空观念混乱”“基本概念模糊”等原因,但笔者认为这与该题的问题设计和答案拘泥于教材,没有设计更加开放、更加严谨科学的参考答案有关。因此这使改卷老师操作困难,阅卷者可能会完全拘泥于命题者的参考答案,将参考答案当标准答案,致使有许多考生答案符合题意但与参考答案有出入得不到应有的分数,使该题得分偏低。至于闻霞老师所说的该题得分低的第三个原因是“不能正确分析、处理材料,不掌握答题技巧,表达无序、混乱”本人则不敢苟同。因为第(2)问(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本就不是材料解析题,就是一道普通的直接式问答题,根本就没有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和处理的命题要求,考生何来“不能正确分析、处理材料”之虞?

总之,高考试题尤其主观题,如果提问和答案皆能在教材中直接找到,那是旧课程高考中常见的题目,是与新课程要求背道而驰的,与当下全面出现“新材料、新情景、新观点、新问题”的命题趋势也是格格不入的。

总之,高考主观题出现照搬照抄教材解释这样的试题,只能让我们产生还是“死扣教材”“死背教材”“老老实实教教材”,教材就是师生的“圣经”的联想。这样的试题还是不出为好。

标签:;  ;  ;  ;  ;  

高考命题为何限于教材&2009年浙江高考试卷第39题(2)的探讨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